吃饭的时候柳文还在叭叭地说个不停,程允实在累得不想开口说话了,那边看没人回应他,说着说着也不说了,安静低头吃饭。
然而他们安静,别的桌子却聊得兴起。
大家口中谈的多是今天开业的悦琼楼,说起那门庭若市的盛况,堪称近十年来南明城最大的一件盛事了。
柳文和程允竖起耳朵听,不可否认别人的赞美还是很中听的,况且还是不知道当事人在的情况下,尽管有些形容过于夸张,但听着反而更顺耳了。
他们聊着聊着,就开始聊到了别的事情上,其中一个人说:“诶你们知道最近临近年关,城外又准备开始修葺道路的事情么?”
“知道知道,每年差不多这个时间就开始了。”
“今年我听说会有京城的贵人过来,不知是不是悦琼楼的功劳,把那些达官贵人都招呼过来了,我家中有人在衙门有关系,说今年会加大人力物力,给的钱也比过去多不少,大家都可以试试看。”
“我家有个不满十六的侄子,你说他们会收不?”
“这有什么,咱们家还打算把年仅十四的小子也扔去干活,隔壁家大娘的儿子这里还是有点问题的,”说话那人指了指脑袋,“还不是照样扔去干活。”
“我听说干个十天不够就能有五百文银子,况且今年人那么多,一人做一点,工作不比往常辛苦。”
“你再详细给我说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得好不痛快,程允就当听个八卦,这些事情和他们家不沾边,他们也不需要靠这个赚钱。
但他却没想到有人竟把这事听进心里去了,两天后,程允迎来了自来到这个地方以来最大的难题。
作者有话要说:大肥章!
第55章
那天回家后,两人简单梳洗一下倒头就睡了。
接下来连续两天,程允都带着杨鸿进到店帮忙,柳文那边实在顶不住,暂时关了腾云镇上的店,把人全部带到南明城去,等他们快速上手后,就做回了甩手掌柜。
新店的生意一如既往的好,连续几天每天都爆满,在门外等位置的人多得不得了,但因为食材备量不足的问题,每天店里只限量派发一百个号码牌,以至于近些天南明城里的人见面第一句问的都是:“你有拿到悦琼楼的号码牌吗?”
一号难求的局面就造成了有些人一大早去抢号,随后高价转手让出的情况。虽说这种情况能从侧面反映出悦琼楼的生意好,是城内难得一见的盛况,但另一方面也是损害了真正的食客的利益。
程允没想到自己在古代也能做出这等好成绩,连开个酒楼都能遇上古代“黄牛党”,要是放在后世,这妥妥能成网红店了。
他想了想,搬出了“实名制”的做法。
这年头没有什么身份证,到票号存钱或到当铺典当都是靠画押,但大家都默认以这种方式就能指定这个人,不会怀疑是别人假冒。
因此程允就想出了来拿号的人要先盖个手印再签名,等叫号入内吃饭的时候就要报上自己的名字再对着确认是否是本人的办法。
刚提出这个做法的时候,柳文还担心会不会让食客们觉得不尊重他们,连吃个饭都要画押,这阵仗也未免太夸张了点儿,然而当这个做法一开始实行,大家都报以支持的态度。
南明城的大户人家不少,他们会派家丁一大早来悦琼楼排队拿号,可耐不住有些为了赚钱的人,不顾天气寒冷,提前一晚上就睡在悦琼楼门口,直接等到第二天开店,你要是说他们,他们还说自己就是想来试一下火锅,号又不能不给出去。
想来悦琼楼吃饭的人不少,但为了吃一顿饭就让家里的小厮去排一晚上的队确实又不太值得,最终不少人都只能选择花钱消灾。
毕竟只需花费十几十二文就能买到一个号,这对住在城里的富贵人家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大事情。
可除了这些人以外,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食客,他们都听闻了新悦琼楼有“火锅”这种新鲜玩意儿,单从名字上来看,完全看不出这到底是个什么新品种,不少人不远百里想来一探究竟。
然而一号难求的状况,加之黄牛党的催生,让这些真正想来吃上一顿的人望而却步,后面甚至发展到竞价买号的情况,一个号码牌能被喊价喊至一两银子,许多人即便想吃都吃不了。
这些黄牛党损害了真正想吃饭的人的利益,就连官府的人都来了解过情况,试探柳文会否有办法解决。
新悦琼楼的火爆是大家都能预料的,但火爆到这种程度却出乎了大家的所料,最终柳文实在无法,只能接纳了程允“实名制”的建议。
出台了这个举措以后,大家拿到的号码牌再也无法转让给别人,富商们花了大钱却因为对不上号被拦在门外,无论你是谁,在悦琼楼的等位区都一视同仁,这让好些拿不到号的食客们大感痛快,而那些黄牛却被问责、赔钱,渐渐地这股风气终于散去,真正想来悦琼楼吃饭的人也总算能安下心来。
南明城距离铁村有一段距离,等新店的经营都上了轨道以后,程允就没再下店帮忙了。
他和杨鸿进窝在家里,努力研究新的菜式,如今悦琼楼也有他的一部分,不再是替别人打工,程允做起来就比以前上心多了。
但杨鸿进近两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总是喜欢往外跑,有时候午饭时候到了也不回来,让程允在家担心得要命。
大概就像每个孩子必经的叛逆期,程允在心里安慰自己,他作为半个家长也不好管束得太多,因此尽管担心,他还是乐见其成,希望他能多点接触这个世界。
村里近来都在传城外修路的事情,程允之前在南明城吃饭的时候听隔壁桌的人说了几句,没把这件事放心上,只不过最近谈这件事的人越来越多,程允多少也了解了一些。
而真正让他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的,还是柳文那边传递给他的消息。
原来之前的人想的没错,京城那边不知道有哪位达官贵人要来,为的正是最近做的风风火火的悦琼楼。
之前在腾云镇上经营时,悦琼楼已经颇有名气,一些人走亲戚还会买几罐酸菜坛子,既新鲜又体面,送礼好看又实在。
就这样,印着悦琼楼名字的酸菜坛子就在各大城镇流传,一直火到了京城去。
临近年关,往常京中的官员都会到全国各地视察民情,每个地方只派个三四人,但今年因为悦琼楼名声在外,听说竟有近十人要来!
柳文一早就收到了南明城城主的消息,这次招待京中官员的酒楼就选在了新悦琼楼,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是以程允这回才开始正视起城外修路的事宜。
李凡带给他的信息是,目前城内正在做修路的前期准备,预计五天后所七出有物料会备齐就能开始了。
这段时间,整个南明城都有不少人去报名参与修路,整个修路工程预计维持十天,但因为近来天气不好,偶有下大雪,工期尽量压缩得更短,可是整个工程付给大家的费用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无论最后干几天,都付给每个人五百文的酬劳。
短短十天就能收到这么多钱,之前悦琼楼新招的那批人手有好几个都溜了,尽管在悦琼楼一个月也能赚上百文银子,可比起官府的工作,短时间能赚五百文,为了过个好年,许多人都选择了修路的工作。
柳文让程允想想办法,另外又给他出了个难题。
酸菜坛子毕竟是成本较低的东西,寻常人家送礼还成,但送给官府的人就不够看了,他让他想办法做点更金贵的来,这批送过给官员的礼,往后也能开辟出一条新的产业链来。
是以这几天程允一直闭关在家研究新产品,连杨鸿进那边也顾不上了。
程允想了许久,总算想到有什么成本不算太贵,却又体面的东西。
后山有一片枫树,上一回和杨鸿进到后山砍树的时候程允起初没留意,后来砍下树干后,从里面流淌出白色的液体,程允还没来得及喊住他,那呆子就拿手指划了一下到嘴里吃了。
程允为这件事气了好久,可却因此发现了这是一棵糖枫树。
以前他曾看过一些纪录片,关于怎么收集糖汁制成糖浆的,之前他手头上没钱,也没有这个条件,便将这件事压在心底,可是如今有了柳文这个大靠山,就能直接把做枫糖浆提上日程了。
他到后山收集了一小桶糖枫树的树汁,回家后按照记忆中的步骤加热。
由于没有温度计,程允只能大概估算出加热的温度,值得庆幸的是程允一次就成功了,成功将一桶树汁熬制成一杯糖浆。
他用筷子挑了一些试了下味道,浓厚又香甜的糖浆有点像蜂蜜,但又比蜂蜜多了点不一样的香味,喝起来甜而不腻,沁人心脾。
程允将这些枫树糖浆存起了一半,另一半则倒进了事先做好的模具里,弄成一粒粒糖一样大小的形状,再将它们放到冰窖里冷藏。
如今天气凉了,比起之前用地窖降温,现在降起温来要快上许多。
很快糖浆开始凝固,程允拿出敲了敲,外表坚硬,他拿出一颗尝了尝,外面脆脆的,一口咬下去,内里的糖浆还没彻底凝固,形成了软软的糖浆。
不过程允知道在运输过程中糖果或许会融化或许会凝固得更坚硬,这都是不可控的,只要把糖的造型做出来就足够了。
他满意地将糖浆和糖果打包好放在一块儿,打算下次李凡来的时候让他带回去给柳文。
这边他刚弄妥手头上的工作,那边杨鸿进总算舍得进门。
程允听到他进门的声音,在心里叹了口气,板起脸想训他一顿,现在午时都快过了,他才舍得回家,再不好好说说他,下一回不知道野到什么时候才愿意记起家里还有个媳妇儿了。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训人,那头杨鸿进就兴高采烈地跑进来,迎面就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怎、怎么了?”程允被他突如其来的动作吓得往后退了一小步。
杨鸿进掩盖不住的高兴和激动,轻松地抱着程允的腰将他整个人提了起来,一边转圈一边兴奋道:“媳妇儿,我成啦!”
“成什么??”程允被他弄得一脸迷糊,连要生气都忘了。
杨鸿进将他轻轻放下来,嘿嘿地笑了好久,那股傻劲让程允都生不起气来。
他捏了捏杨鸿进的脸,正想训他两句,可是接下来杨鸿进的话却让他动作一顿,笑容逐渐凝固在脸上,心情一秒间直降到谷底——
“媳妇儿我都谈好啦!过几天我就能跟着村里的人,一起去城外干活去了!鸿进要赚好多好多的钱养活媳妇儿,让媳妇儿过上好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更了三章噢~剧情连不上的记得看看前面两章,再次感谢大家这段日子的不离不弃,爱你们(づ ̄3 ̄)づ明天继续恢复晚上9点更新!
第56章
程允一听他的话,整个人都呆住了。
片刻后他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你说什么?”
杨鸿进又复述了一遍,心情激动地解释清楚全过程。
原来之前村里有人曾告诉他,做汉子的要养活媳妇儿,不让媳妇儿干活那么辛苦,杨鸿进暗自把这件事情记在了心上。
这几天他在悦琼楼店里帮忙,看见媳妇儿每天累得腰都直不起,就连他们在晚上睡觉前聊天的习惯都没了,一沾到床就睡死过去,杨鸿进既心疼又无助,也不知道能怎么办好。
那天在南明城吃饭时,他听到隔壁桌的人谈起去城外修路的事,听他们说家中幼子和脑子不灵光的也能去参加修路,他听得很仔细,把这事给记在脑子里了。
回来后听到村里也有人在谈这个,他便找了大哥,想问问他的意见。
恰好杨鸿财这回也收到了消息,打算去一探究竟,两人就结伴找了村长询问这件事。
最后证实事情是真的,这回因为有京城的贵人要来,城里花了大钱投入在这上面,每个村都收到了消息,希望大家踊跃参加。
杨鸿财当场就和杨鸿进一起报了名,村长收集了人名以后交上去,确认下来以后,三天后就能启程。
而就在刚才,杨鸿财通知他城里的确认书下来了,他们兄弟二人都成功当选,回来收拾收拾一下,三天后就能出发去干活了。
程允听完脸都黑了。
他们家现在根本不愁用钱,去城里干活十天能有五百文,这个酬劳对于普遍百姓来说确实不低,但对他们如今日进斗金的生意来说,只能算是九牛一毛。
他一方面感动于杨鸿进想照顾他的心意,另一方面又对此担心得不得了。
城外是什么情况他根本不知道,只听说一群人要去修路,店里的人连工作都不要了也想去,可是那毕竟是去做苦力,辛苦自不必说,一群人窝在一起还容易起事故。
要是现在程允口袋里没几个钱,或许他也会跟着一起去,他并不是看不起做苦力劳动,只是如今的他们根本没有这个必要,更别说杨鸿进这种情况。
过去杨鸿进不在他眼皮底下,程允都能紧张得不行,只是近些天他智力有好转的迹象,这才让程允放心让他出去溜达。
但即便这样,也只是局限于在民风淳朴,周围都是认识的人的村子里,要让杨鸿进跑去他看不见的地方,即便身边有杨鸿财帮忙照看着,他也是一万个不放心。
可对着杨鸿进兴致勃勃的脸,拒绝的话他又说不出口。
上回大伙去打猎时他就曾拒绝过一次,那时候他曾答应过下一次他一定会让他出去的,只是真到了这个时候,他又无法轻易说出答应的话来。
那头杨鸿进一头热,他满心以为媳妇儿听到这个消息肯定很高兴,但等了许久,却等不来预料之中的回应。
杨鸿进渐渐地平复下来,他看见程允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心里开始慌乱起来,“媳妇儿?”
程允抬头看了他一眼,眉头紧锁着,却还是什么也说不出来。
“媳妇儿不高兴?”杨鸿进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媳妇儿不高兴,只是脑子还不精明的他,却想不明白程允到底为什么不开心,只能下意识地说:“媳妇儿不要不高兴,媳妇儿不高兴鸿进就不高兴了。”
程允叹了口气,听着杨鸿进这番话更觉五味杂陈。
拉着杨鸿进坐下,程允表情严肃道:“鸿进很想去吗?”
杨鸿进盯着程允的脸,不答反问:“媳妇儿想鸿进去吗?”
“小狡猾。”程允瞪了他一眼,“你不准看我的反应,你告诉我,你真的很想去吗?”
33/65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