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匹的大小能将整片农田覆盖起来,农田四周竖起几根杆子架起布块,然后将桐油刷到布上。”他停下笔,拿起莫怀风准备好的桐油,沾了一点刷到自己的衣服上。
恰好今天程允穿的是一件白色的衣裳,往上面轻轻刷了一下,白色的衣裳顿时被染上了桐油独有的铜黄色。
“桐油防水且不透风,能将冻雨隔绝在外,无论是冰冷的气温,还是潮湿的雨水,都能很好地被隔绝开,且内里的温度不易往外走,若是不够暖和,只需在里面点燃一些稻草加温就能保持很久的温度了。”
说完程允也不管他们尚在震惊的反应,自顾自地做起了实验来。
他挥了挥衣裳,将桐油吹干,过了一会儿拿起桌面给他们准备的茶水,往半干的桐油面上倒了一些,已然半干的桐油面很好地将茶水防住了,茶水一下从两边流走,沾湿了没有涂上桐油的布料。
程允刷的是大腿前衣襟的布块,当时随手一抓也没留意那么多,等测试完桐油的防水性后,他便想拉起来看看透光性如何。
结果他这边刚伸手去提衣服,站在一旁一直看着他的杨鸿进就先一步抓住了他的手。
程允:“嗯?”
“媳妇儿不可。”杨鸿进一脸严肃地盯着他看。
杨鸿进突然出声惊醒了现场的其余几人,他们恍若如梦初醒,一个个微张着嘴巴眨了眨眼睛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程允想这个“棚子”的事情想了有好几天了,一拿到工具就刷刷地动作起来,根本不留给其余人思考的时间。
莫怀风最快回过神来,他清了清嗓子道:“程老板这个想法实在是,实在是……”
一向能言善辩的他一时都找不到话来形容,过了一会儿才继续道:“实在是惠及众生的好法子啊,据我所知,京城一些大户人家就是用的这么个方式催生冬季的蔬菜的。”
“哦?怎么说?”程允耳朵红着和杨鸿进暗自拉扯了两下,总算把自己的衣服从杨鸿进手中抢回来,“京城也有大棚蔬菜?”
“和你的这个不一样,”莫怀风拿起毛笔快速地在纸上画了几笔,“你这般做法规模要大许多,京城的做法只是盖一座密封的廊屋,在屋内昼夜燃火以提高室温,如此一来蔬菜便能在隆冬正常生长,这样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瓜果。”
程允点了点头,这做法和大棚的原理确实十分贴近,不禁让他感叹起古人的智慧来。
莫怀风摸了摸下巴道:“然而京城的做法无法铺开来大规模运用,农家田地辽阔非常,程老板的这个办法,倒是解决了大面积的难题。”
“这也只是一个初步设想而已,接下来还要放到实际运用验证是否能行,我也不能打包票。”程允实话实说道。
站在一旁围观的李凡和莫离伞店的小厮被这一连串的操作震服,忍不住开口道:“一定能行的!程哥儿你这么聪明,想出来这个办法,一定能行的!”
李凡也附和道:“是啊程哥儿,你想想看你连火锅这么厉害的想法都能想出来,这个棚子肯定不在话下!”
莫怀风闻言来了兴趣,“哦?原来远近驰名的新悦琼楼火锅,就是程老板想出来的?”
李凡一听马上就清醒过来了,瞪着眼看向莫怀风,一向行事妥当的他难得露出点惊慌失措来。
他怎么都忘了柳文曾经说过,千万不能对外透露悦琼楼现在卖的都是程哥儿想出来的点子这件事,要是被有心之人听了,用高价把程哥儿撬走那可怎么办!
程允不知他心里所想,对此不甚在乎地挥了挥手,“哪有什么远近驰名,就是一点新鲜的噱头罢了,不及莫老板实力的万分之一。”
莫怀风笑了笑赞了他一句谦虚,两人继续就棚子的事情讨论起来。
在一旁听他们对话的小厮见状用手肘顶了顶李凡,小声道:“原来你们老板这么厉害的啊,刚才在外面走漏眼了,能想出‘火锅’的人,绝不可能像他们说的那样无知。”
好不容易松口气的李凡闻言又提起了一颗心,瞪了他一眼,却又不能从他的话里挑出什么错来。
第72章
事不宜迟,程允从莫怀风那里买下了两大桶桐油,下一站要去的便是镇上的布店。
出于好奇,莫怀风也跟着一起去了,还主动推荐了一家他们一直有合作的布店。
莫怀风和布店老板说明了一下来意,程允又将刚才的那一套展示了一遍,在杨鸿进的盯梢下,这回借用的是布店里的薄纱布,正好也能测试一下结果。
程允在店铺内挑了几块最薄最透的布料,仿照刚才的做法往上刷了一层桐油。
静待桐油变干的过程中,莫怀风对布店老板介绍了一番程允,就像刚才李凡吹捧他那般,在经过刚才的那一番操作后,俨然已经变成程允的小迷弟了。
一旁的杨鸿进和李凡听得十分紧张,一个是怕向更多人泄露了秘密,从此一传十十传百,等传到柳文耳朵里,也不知道要如何善后,而另一个则是不满这些人看程允的眼神,一个个看得直勾勾的,眼中还露出饥渴的神色,丝毫没有将他这个夫郎看在眼里。
杨鸿进偷偷去牵程允的手,程允正在和另外两人谈话,感觉到手被拉住时回头看了杨鸿进一眼,朝他眨了眨眼没有挣脱开,转过头继续和别人说话。
杨鸿进的心一下就定下来了,不自觉地挺了挺腰,杵在程允身后仿佛一个守护者一般。
“这件事要是促成的话,实施起来不可能靠每一家每一户,布料和桐油都存在成本问题,或许单独买一匹布或一罐桐油并不贵,可是分量足够覆盖所有田地,那并不是一笔小钱。”程允说。
莫怀风和布店老板点了点头,后者比起莫怀风这种骨子里带了点文人气息的不一样,思考模式更偏向于商人,他能从这件事中看出巨大的商机,一时间看向程允的眼神就更炽热了。
莫怀风抿了口茶,道:“如今官府都对此事十分上心,要是办妥了,这可算是惠及全民的好事,况且做好的成品还能循环使用,怎么想都是利大于弊。”
“话是这么说没错,”程允叹了口气,“但终究会有人不乐意接受新事物,觉得这些玩意儿都是花里胡哨的东西。”
实在是自他来到这个世界以来遇到过太多次类似的事情了,那些在他眼中都是为大家好,为大众着想的事,偏偏到头来还是会有人指责你的不是,背地里说你多管闲事。
布店老板不似他们这么多愁善感,“呿”了一声,撇撇嘴道:“旁人要怎么想是他们的事情,程哥儿你这个想法在我眼中看来是极好的,做成了就是功德无量的美事一桩,那些个担惊受怕,生怕别人坑骗他们的人,就当他们不存在得了,人生在世不能处处在意旁人怎么想的。”
莫怀风点了点头,“是这个理。”
几人又聊了一阵,不过多时被刷了薄薄一层桐油的布块都干透了,一行人激动地期待着试验结果。
程允让人准备好一盆清水,找两人一人拉住布块的一边,舀起一瓢清水用力泼去。
每一块布程允都循环往复地泼上许多遍,以查看它们能否经受大水的冲击。
程允泼了几下就累得够呛,摆了摆手让杨鸿进接力。
被刷了桐油的布就像雨伞那般,很好地把水防住了,水从布面上滑过,最终落到地上形成一滩水。
为了达到最好的透光Y,X,D,J。效果,程允这回还特意多拿了一块如同蚊帐似的布料用作测试。
一开始水被桐油层很好地隔住了,但当程允多次朝布块用力泼水,很快那些有透孔的布块都承受不住如此大的冲力,逐渐开始渗水,最终留下的,只有两款又薄又透光的纱布。
众人见程允细细检查起两块布,忍不住好奇道:“怎么样?成功了吗?”
“还不确定,”程允用手指揉了几下布块,随后将之拿起放在阳光下看,“还得看下透光效果如何,最近天气阴沉,能否帮我拿些蜡烛来?”
“快去快去。”店老板忙让底下的人去拿,很快便有小厮拿着几根蜡烛回来。
程允点燃蜡烛,隔了些距离把布块放在上方,等烛光透过布块后,又伸手在底下晃了几下。
片刻后他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成了?”莫怀风问。
“嗯,应当是成了。”见众人激动得直欢呼,程允又补充道:“但具体还要再测试是否能行,原理上来说是能够做到御寒保温的,只是最终能否大规模使用,是否能真的防水保温,还得切实投入使用过后才能定夺。”
话是这个理没错,但这并不妨碍大家激动的心情。
布店老板大方地给了几捆程允觉得可用的布料让他拿回去,只有一个条件,就是等到时候普及开来以后,希望能和官府的人说说,让他们从店里拉货。
程允谢过布店老板,又到莫怀风店里提了足够多的桐油,才急匆匆地往回赶。
莫怀风对此事极为上心,询问了程允的意见,得到他的同意允许他到时候去帮忙搭棚子后,两人就此别过。
李凡替程允把东西都送到村子里,临别的时候还说:“我要把今天所见所闻告诉老板,他一定想不到!”
程允笑了笑送别了他,和杨鸿进转身走进家里。
陈沇在家里等待他们多时,看到他们拿着许多东西回来,眼睛闪闪发光,“程哥儿,你们买这么多东西回来,是想到遮挡冻雨的办法了吗?”
程允边把东西搬进屋里边道:“应该成功了,但还要先尝试一下是否能行。”
不仅身边的人,连程允自己也很着急和期待,粗粗吃了点东西垫肚子后,马不停蹄地又投入到工作中去。
他刚打开桐油,看了眼站在近侧目光灼灼的陈沇,想了想道:“陈哥儿,你先回房里吧,我怕这些桐油味道重,你现在有身孕,吸了不知道会不会有影响。”
“啊?”陈沇没有这方面的常识,心里非常想留下,道:“应该没问题吧,你不是说这都是做伞用的桐油么,油纸伞我平时也在用的,肚子里的宝宝很健康。”
“那都是风干了很久才拿来卖的,和这些原料不一样。”程允担当不起这个责任,好说歹说总算把陈沇送回到房间里。
等他重新回到堂屋时,就看见杨鸿进挡在他跟前,一脸严肃地看着他。
“怎么了?”程允想绕过去开始干活,结果他往左走一步杨鸿进就跟着往左,往右走一步,那家伙就跟着往右。
于是程允能确定他就是不想让自己过去,心急着做事的他不知道这呆子又抽什么风了,有点愠怒道:“你是怎么回事,没看见我在忙吗?”
杨鸿进依然挡在他跟前,道:“刚才媳妇儿说这些东西味道重,对身体不好。”
“啊?”他是说过这些话,但是因为陈沇怀孕的原因……
想着想着他突然就想明白了,心里好气又好笑,“你这是穷关心,陈哥儿的身体状况和我们不一样,他怀了小宝宝才需要格外注意,我们就一普通正常人,吸一点没关系的。”
然而杨鸿进还是不放心,不论程允怎么说,他断定了这玩意就是有毒,一步也不肯退让,甚至开始絮絮念起来,意指程允明知道有毒竟然还埋头弄了一早上。
程允实在拿他没办法,也知道这人一心为他好,想了想这玩意要是在密闭的空间里刷,那味道也很难消散,到时候陈沇走出来也能闻到,于是最终妥协,让杨鸿进把东西都搬到后院去弄。
两人协力将东西搬到后院,程允还想教杨鸿进怎么刷,但安静围观了一上午的杨鸿进早就学会了,不等程允和他解说,就动作极快地刷了起来。
程允站在一旁呆若木鸡,早已习惯了什么都要亲力亲为手把手教的日子,如今没有了他的作用,让他一时三刻无法适应过来。
“媳妇儿?”见程允迟迟不动手,杨鸿进喊了一声。
“哦、哦来了。”甩了甩头,将这种奇怪的感受压到心底,程允接过杨鸿进递过来的刷子,一起加入了刷桐油的行列。
他们两口子家里只有两亩地,不算多但面积也不小,要将桐油均匀刷上还要等风干,这一做就忙到了快到晚饭时候才弄完。
家里的地方不大,要完全风干也很困难,程允便将刷好的布块切分成许多块,用晒衣服的衣杆将之撑起,一层层叠放起来风干。
等布块全干透后,他就能将之缝起来,再在连接的部位刷上一层桐油,就能拼接成大面积的布块了。
将所有这些都弄妥后,已经过了平常的晚饭时间。
程允伸了个懒腰,让杨鸿进把剩下的东西收拾一下,自己则先进去随便做个晚饭。
忙活了一整天,中午那一顿又是应付着吃,程允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
为了节省时间,他一口气做了五人份的面条,加上现成的鸭脖,再打了几个鸡蛋和放了几根青菜,一顿色香味俱全的晚餐就出炉了。
他把面条盛好放到桌子上,分碗筷的时候才发现少了一个人。
前去敲门唤陈沇出来吃饭,才刚打开门,就见那家伙捂着肚子一脸虚弱的模样,一张口肚子跟着咕咕叫起来。
“……”程允没好气,“怎么肚子饿了也不会先弄点吃的。”
陈沇一副快哭出来的样子,“程哥儿让我别出来,不然会伤到小宝宝。”说罢他还用鼻子嗅了嗅,结果只嗅到面条的味道,肚子顿时更饿了。
程允一脸无奈,也不知道这宝贝疙瘩到底该说他单纯还是蠢,就带着这么个脑袋竟然还敢学人离家出走,往后要是生了小孩,是该孩子照顾他还是他照顾孩子啊!
第73章
等待彻底风干的过程中,程允和杨鸿进一起到后山砍了些树木回家,做成了许多根竹竿,每根竹竿上也都涂了桐油。
雨水连绵的后果就是周围的环境都湿湿的,连要弄干布块和竹竿也不容易,为了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他又多等了一天,点着精碳跟着烤。
雨一天没停下,村子里的人就一天天发愁,他们每天都会打着伞到地里查看情况,一呆就是一个半昼,却什么也做不了。
这段时间连到程允家了解收菜情况的人都少了许多,冬天的菜没那么容易放坏,大家都将菜囤起来,多少能多撑个几天。
44/65 首页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