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谎言之诚(推理悬疑)——楚寒衣青

时间:2022-02-08 10:44:04  作者:楚寒衣青
  还好父母就在客厅,听到了动静,跑进来把爷爷安抚住了,他们也匆匆走了。
  后来妈妈教他,不是所有人都能吃肉的,在她工作的医院里,就有人因为胆囊的问题,从出生下来,一点肉都不能吃,一吃就吐,爷爷就是这样的人,从来不吃肉,再也不能拿肉给爷爷吃。
  他似懂非懂,做了坏事,也不敢当面辩解,只在心里反驳……爷爷也许胆囊有问题,不能吃肉,但爷爷肯定吃过肉,不然怎么会对奶奶说“你肉做老了”?
  这件事发生以后,他惴惴了好几天,总当心爷爷就此不喜欢他了。
  但下次再过去,爷爷就像是忘了上回发生的事情,对他依然亲切,依然给他抓了把糖果。
  两家人彻底划下裂痕,变得淡漠,还是因为纪语那件事……
  不是三年前的事情,是更早,早在纪语进行欢心手术的时候。
  人的记忆就像一本放老了的书。
  外表看着还光线,真翻开来细细品读,才能发现,有些内页,被水湿了,有些内页,被火燎了,有些内页,被虫噬了,还有一些,两两黏合起来……那些明明经历过的人与事,也得七拼八凑,才能自脑海深处渐渐泛出。
  纪语换心之后,他在家中见到了爷爷。
  那是爷爷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上他们的家门。但不是来看望休养的纪语的。爷爷怒气冲冲,一进门就和爸爸去了书房,书房的门关着,但薄薄的一扇门,根本挡不住爷爷暴怒的声音。
  根本无法想象,那样瘦弱的身躯,居然能够爆发出震动门墙的怒吼。
  爷爷在骂爸爸,不应该给纪语看病。
  具体的责骂,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纪询的脑海中淡去了,他只记得,妈妈在怒骂响起的第一时间就跑进纪语的房间,捂住睡着的妹妹的双耳,她长久地望着书房,脸色一如树梢上的冰棱般寒冻。
  后来他们从书房里出来了,爸爸的脸上有伤,爷爷动手揍了爸爸……
  纪询问妈妈,为什么爷爷发了那么大的火?
  妈妈当时说,因为爷爷不喜欢妹妹,觉得妹妹个是女孩子,不应该花这么多钱。当时他也不小了,他隐约觉得,也许真相并不是妈妈说的那样子……在他和妹妹一同去爷爷家里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见过爷爷对他们有什么区别。他有一把糖,妹妹也有一把糖,爷爷笑呵呵的,但从不抱妹妹,也从不抱他。
  爷爷对他们一视同仁。
  纪询走进院子,蹲在爷爷面前。
  他审视着爷爷布满老人斑的脸,白汗衫上衣,蓝色裤子,黑色拖鞋。
  “爷爷,你还记得我吗?”纪询握着老人的手,“我是小询,纪询。”
  老人的手湿漉漉的,有种不知从何而来的潮气。
  他对上老人浑浊的眼,听老人嘟囔:“询,询。”
  他摸到老人双腕的关节,同样的手,左手比右手粗大一圈,肩膀也向左斜,斜着能缓解些左肩处肩周炎的疼痛。
  他第一次用一个侦探的视角,看着并不亲近的爷爷。
  答案自然而然浮现在他脑海——爷爷曾经是个厨师,惯用左手颠锅,所以手腕粗大,肩部关节炎,所以看一眼,就知道奶奶的肉做老了。
  一个不吃肉的厨师?
  “爷爷,”纪询又说,“你认识阿坤吗?”
  阿坤,胡坤,和你同样老,同样香江户籍的人。
  爷爷:“坤,坤,卢坤。”
  纪询精神陡然一颤,但再仔细一听,从爷爷喉咙中滚出来的,根本不是胡坤的原名“卢坤”,而是一声带着痰的呼噜声。
  “……小询?”
  前面忽然传来苍老的女音。
  纪询抬起头,叫了声:“奶奶。”
  奶奶是个小老太太,只有一米五三的身高,爷爷还清醒健朗的时候,奶奶像道阴影般站在爷爷身边,不怎么和爸爸妈妈说话,也不怎么和他们兄妹说话;等到爷爷开始糊涂,家里家外,开始由奶奶一手操持,他们的接触才多了,只是多也多得有限。
  “今天怎么过来了?”奶奶困惑问。
  “想你们了,过来看看。”纪询笑道,帮着奶奶把在外头晒太阳的爷爷带进房间。
  这时候的爷爷很听话。
  让他站起来,他就站起来,让他往里走,他就往里走。
  进了屋子,房间有着老式建筑的黯淡,猪肝色的柜子桌子,也带着浓厚的时代气息,奶奶从纱橱柜里拿出碗来:“小询早上吃过了吗?要来也不提前和奶奶说一声,奶奶这里除了榨菜就没有别的东西,我给你做两个鸡蛋好吗?”
  不等纪询回答,油下锅中,排气扇扇叶呼呼卷动,卷出食物的香气。
  他笑一笑:“奶奶,不忙,我吃过了。这次来是想问你一点关于爷爷的事情。”
  “什么事?”
  “爷爷是福省人吧?他的香江户籍是怎么来的?”纪询说。
  然而老人转过头来,迷糊问:“怎么,你爷爷不是香江人吗?你从哪儿听说他福省的?”
  “……”
  纪询端详着奶奶,老人脸上的诧异是真切的,这回不是谎言。
  奶奶不知道爷爷是福省人。
  那我是从哪里知道的?
  父母?
  不,父母在家里很少很少聊爷爷。
  那是……是一张放在小镜子里的照片。纪询想起来了。父母与爷爷因为纪语冷战的第三年,父母带着他们再度登门,爷爷站在门口,一时没有让开,后来还是奶奶站了出来,笑着将他们迎进去,那年的团圆饭等待的着实有些尴尬,奶奶单独在厨房里准备食物,他们一家在客厅呆着,爷爷则躲入了书房。
  谁都觉得爷爷并不欢迎他们。
  但后来,纪询自书房的门缝里看见了,爷爷坐在书房里,手里拿着个漂亮的银壳雕花小镜子。
  爷爷对着那面镜子哭。
  没过多久,饭做好了,爷爷也终于从书房里走出来,和大家坐在一张桌子上。他则趁机以上厕所的名义下了饭桌,溜进书房,找到爷爷的银壳小镜子。
  他发现了张照片。
  年轻的爷爷,抱着还是婴儿的爸爸,站在码头上的黑白照片。
  那时候的爷爷,完全没有现在的瘦弱内敛,还是又胖又壮的模样,抱着婴儿开心得就像在捧这个世界上最宝贝的礼物;他的背后,有条横幅的边角,边角上印着两个黄色胶字——“福省”。
  对了,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爷爷是福省人。
  但小时候看见了这张照片,又听见爷爷的福省口音,就理所当然地认为爷爷是福省人……
  “奶奶,你和爷爷是怎么认识的?”纪询问。
  “还能怎么认识的,就是家里头介绍,说有个香江来的小年轻,人品好,会赚钱,问我喜欢不喜欢。”奶奶笑道,“后来见面,他看上我,我看上他,就在一起了。”
  “你们去过福省吗?”
  “没去过。”
  “奶奶。”纪询沉思片刻,又说,“那你知道爷爷有个银壳的小镜子吗?里面夹着爸爸照片。”
  “记得。”奶奶哦了一声,“那是你爷爷的宝贝,越糊涂越宝贝,就在他衣服的口袋里,你摸摸。”
  纪询伸手往老人的口袋里摸一摸,在右边的裤口袋里发现了记忆中的镜子。
  也许是天天带在身上,不时压到的原因,镜子的外壳有些变形了,一些雕花细致处,甚至出现了断裂,纪询打开盖子,再度看见了那张照片。
  黑白照片中,年轻的爷爷抱着爸爸,站在港口之前,他们的背后,是连成一片的停泊船只……
  等奶奶从厨房里端着煎蛋出来的时候,纪询已经准备走了。
  老人看上去有些依依不舍,但她最终也没有将挽留的话说出来,只说:“你年轻,工作忙,别担心我们,家里我都能照顾,有事的时候我会找你的。”
  那碗煎蛋被放到了爷爷的面前。
  爷爷嘴角留下了涎水。
  纪询过去觉得奶奶和爷爷一样,对着自己一家有着莫名的疏离,所以总是没有主动来找他们,总是不怎么联络他们,连爸爸妈妈和纪语的葬礼都不愿意去。
  但今天他发现了,奶奶很想他,她只是藏着他不知道的为难。
  纪询走后,奶奶拿汤匙喂爷爷吃饭:“不年不节的,小询怎么突然跑过来了?”
  爷爷:“啊。”
  奶奶:“我知道你不喜欢他过来,但我们还有几年啊。”
  爷爷:“唔。”
  奶奶发愣:“儿子死了没能去送送,孙子……孙子好歹还好好活着,对吗?我们真的不能接触他吗?”
  爷爷发出呼噜的声音。
  奶奶摇头:“死老头,你糊涂了,什么都不懂了,我只能听你那些过去的莫名其妙的话了,最后一根独苗,赔不起了。”
  她喂完饭,站起身,碰掉了爷爷宝贝捏在手里的镜子,镜子掉在地上,滑了段路,正好滑到奶奶脚下,奶奶明明看见了,却完全无所谓,一脚踩到镜子外壳上,继续往厨房里走。
  银壳子越来越破,边角裂出了道口,里头有一点白骨状的东西,露出来。
  *
  放在床头的手机发出一声嗡鸣,将床上的人自睡梦中惊醒。或许是昨天消耗了太多,这次的清醒并不像平常一样迅捷,而是宛如自深海慢慢浮到海面的过程,一种漫长牵扯的苏醒。
  继而霍染因睁开眼。
  他看见手机上的短信,纪询刚刚将在爷爷奶奶那里得到的消息简略发来:
  “确定爷爷曾在福省生活过一段不短的时间,之后去了香江,换成香江户籍;爷爷可能认识胡坤。”
  没有线索,只有几段结论。
  以及后续的交代。
  “今天晚些我开车去福省。”
  开车。
  不是上高铁吗?
  开始确实更为机动便捷……也更加隐蔽不易追踪。
  霍染因看了一会,自床上坐起来,随意拢了睡袍,来到窗户前。
  精神苏醒了,身体还没有。
  它像是停留在昨天,一阵酸,一阵涩,过电的麻痹,长久地停留在皮肤上,像是纪询之间接触他皮肤时候带起的阵阵火花,缠绵不肯离去。
  他倚着窗户,敲了条消息过去:“注意安全,随时联络。”
  纪询:“嗯。”
  霍染因的手指划过这行回答,划到电话上。
  他拨通了一个人的电话。
  等待的通讯音过,对方接起来。
  “……你还在国内吗?如果在的话,有件事要拜托你。”霍染因听着电话那头的回答,接着说,“福省。拜托你去福省查一些事情。”
  “嗯,你上回见的朋友也去了。我希望你不要让他发现你也在。”
  霍染因眼前浮现昨夜纪询的脸。
  人的长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纪询晃动酒杯,冰凌凌的光也在他脸上晃,那时候纪询的脸已发生细微的变化,变得陌生,变得遥远。
  昨夜的冰似乎也进入霍染因的眼。
  他淡淡说:
  “我不完全信任他。”
  “谢谢,又欠你一次,喻慈生。”
 
 
第二三零章 信。
  从爷爷奶奶家里出来之后,纪询先往医院去。
  这趟拜访,除了肯定他之前的一些猜测之外,还带给他一个全新的疑问,这也是驱使他来医院的根本原因:
  既然奶奶从来没有去过福省,那么为什么爷爷会有张抱着婴儿在福省码头拍照的照片?男性单独带小婴儿出门旅游的概率极低,如果做正事,为什么要带婴儿?如果去旅游,为什么不带妻子?
  这是疑点之一;还有疑点之二。
  从过去到现在的种种迹象表明爷爷非常宝贝这个小镜子,但奶奶却未见得同样宝贝。
  银壳子上有明显的变形和划痕,划痕里还藏着黑色泥迹,看纹路,是女鞋鞋底踩踏出来的印子,且不止一道,有多道。一次踩到能说意外,多次踩到呢?至少证明奶奶不喜欢镜子和镜中照片。
  这些疑点结合起来,指出一个可能:
  镜子中年轻爷爷抱着的孩子,并非奶奶的孩子。
  至于是否有可能是爷爷亲戚朋友的孩子,从爷爷的种种表现来看,不像。
  或许这就是爷爷和奶奶结婚之前,同别人生下的孩子。
  再往下推,爷爷对父亲隐隐约约的冷淡,对他与纪语公式化的客套;与爷爷相反的是奶奶,奶奶有藏在心中但总在不其然间流露出的关爱。
  相片里的孩子不是奶奶的孩子,所以奶奶对镜子漠然无视;相应的,爷爷对他们流于客套,是否是因为……爸爸不是爷爷的孩子?
  他挂了号,见了医生,将早已准备好的爷爷的头发与自己的头发交过去。
  亲缘鉴定不复杂。
  只要等待一天,他就能知道自己和爷爷有没有亲缘,父亲到底是不是爷爷的孩子。
  从医院出来,纪询没有停留。
  他很快租了车,驱车离开宁市。但并非前往福省,在前往福省之前,他要先去另一个地方。
  灰色的车子再度行驶上鹃山,绕过鹃山九曲十八弯的道路,走进那条依然没有监控的小路,再沿着小路,一路行驶到能够遥遥看见村子,而村子中的人看不见他的位置。
  而后,纪询在车中耐心等待。
  等待太阳落下,夜幕降临。
  漆黑的夜晚,永远是酝酿罪恶的最佳时机。
  *
  重新进入村落的第一站,是放置在废弃工厂外的垃圾桶。
  黄线还在,但警察已经带着所有有价值的物证撤走。纪询顺利来到目的地,打亮手电,沿着垃圾箱的四周认认真真照了一圈。
  垃圾箱的四周是水泥地,水泥地上很“干净”。
  只有落叶,灰尘,沙子,没有任何垃圾的污渍印子。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