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长吁短叹。
“红姐就奔着再向前一步,但总编那个死老头,死不肯挪位置,他们早就势同水火,你说警局里头的人拜错了码头,怎么能得到好结果呢……”
“孔记者,我不是警察,不会和你在所谓流程上兜圈子,我也不好奇你们杂志内部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职场斗争。我只知道,如果你在这里继续陪我耗下去,那这后续的一系列报道的第一手资料,恐怕就危险了。我来之前可是看到了好几家媒体的logo……”
“我们做的是深度!”孔水起立刻辩驳,“不是奥运会赛跑,谁先到地点谁算赢。”
纪询明明白白地发出一声嘲笑。
嘲笑像鞭子一样打在孔水起脸上,打得他一阵脸红。
媒体做深度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深度和时效又不冲突,再说大家都是媒体人,谁不会深度,就你有深度?
谎言被揭穿的时刻总是叫人尴尬的。
“好的孔先生,你做的是深度,那你大可不用着急,和我一起在这里慢慢等着救援来到吧。”纪询毫不反驳,从善如流。
这时孔水起反而焦躁起来。
如果他被绑在这里,不能和外界联络,那么杂志社就派不来新的记者进行采访,今天的这个报道就会开天窗——
“有三万吗?”
纪询冷不丁出声:
“做奶糖报道的奖金。”
他窥准了孔水起满脑子杂志报道的时候问,于是他的话,如一柄剑直插入孔水起的大脑。这已是孔水起的防备墙后,记者全然本能地嘲笑出声:
“呵……”
纪询明白了:“我小看记者了,看来这个报道给你赚了远不止三万的奖金。唉,才到这里,就远不止三万,要是能将这个系列报道做完,恐怕是孔记者事业腾飞的一个踏板吧?当然,要是因为你的问题,导致这个系列出了天窗,可能……”
可能就有大纰漏大麻烦了。
不用纪询说透,孔水起完全明白,他被捏了七寸,身上的油滑全都被彻底刮掉,取而代之的是十层黑糊糊的漆刷上去,刷得他的脸彻底阴下来。
“你到底想干什么?”他再次问,心中急迫溢于言表,“我都和你说了我不是领导!”
纪询微微一笑:“那就找个办法让领导听你的。”
“我没办法——”
“哐当”巨响!
一把椅子躺倒在地上,将地上的灰扬起半寸。
与之相对的是纪询依然温和的神色:“孔记者,好好想想。”
“我……”孔水起被吓到了,他结结巴巴,“那人,那人不是自己来的,他是用一个信封……信封投递。一开始我也不信,但信封里头有杀人视频……我也不在意是谁投递的,只要我的报道真实可靠,不就好了吗,所以……”
“信封在哪里?”纪询接着问。
“我办公室的抽屉……抽屉里。”
“详细的,抽屉的哪里。”
“第二层抽屉……最底下……夹板里,用一个塑封袋好好装着。”孔水起都说了,说完了,他窥着纪询的脸色,还怯怯补了句,“我害怕上面沾有嫌犯指纹,怕破坏了,所以用塑封袋好好保存……就这些了,我都说了,这回是真的,十足真金……”
纪询同样观察着孔水起。
孔水起还是很紧张,这可以解释为他突然被刚才椅子倒地的声响吓到。
他紧紧抱着手里的提包——刚才聊天时他也抱着提包——不管他用什么样的姿势抱提包,他的一只手掌,始终停留在提包包面的正中央。
纪询猜到了,揶揄说:“原来东西就在你的提包里,灯下黑,这手玩得好。”
孔水起大惊失色。
“我——你怎么知——”他说漏嘴了,懊恼得直咬舌头,“该死!”
“啊。”纪询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技巧,就不赘述了。很感谢你的配合,警方也会感谢你的。如果这份情报更早一点——你八成还能有一个表彰。”
他要的线索都拿到了,是时候出去了。
但未免瓜田李下,纪询决定不给霍染因打电话,干脆静待霍染因找过来。
纪询从口袋里摸出手机,开始打游戏。
孔水起还陷入后悔之中,语气不是太好:“我什么都说了,怎么,还不能出去吗?”
“我说了我没有囚禁您,孔先生,您完全可以自由行动,想出去的话打个电话给开锁匠让他过来开锁不就好了?”纪询闲闲道。
“没信号怎么打?!”
“咦,没信号吗?”纪询一脸诧异,“难道我玩的是幽灵服务器?”
孔水起呆住,他再定睛一看,发现纪询玩的是联网游戏。
也就是说——
他立刻掏出兜里的手机。
信号满格!
孔水起险些吐血:“你骗我——”
“瞧这话说的。”纪询笑道,“我只是和你科普了下学校信号屏蔽仪的妙用而已,再说了,用信号屏蔽仪可是违法的,我难道是那种会违法乱纪的人吗?”
孔水起憋屈不已,又无可奈何,只能说:“难道你就不怕我们聊天的中途有消息进来,让你的谎言不攻自破?”
“孔记者刚刚写完一篇爆款报道,一炮而红。开着手机消息提示,一整天都不用工作了吧,所以我猜,至少这两天,孔记者的手机是静音状态。”纪询说,末了挑挑眉梢,“我猜对了吗?”
“……”
这男人该死的全对了!
孔水起咬着牙,扭着脸,坚强地还要说话,但是——“砰”!
门被重重踹开了,一道人影站在门口,光线拥簇进入,一扫室内昏沉,叫他仿佛立在光中央,是光下之影。
“你是……?”孔水起猝然回头,一脸惊愕,“霍队长?是你?”
不需要霍染因多做回答,他已经想通了一切。
他一脸生无可恋。
“有群众反映废弃烂尾楼传来吵杂声,我正好在附近,过来看看。”霍染因对着孔水起说话,目光却直视纪询。
纪询吹声口哨,从桌上一跃而下:“来得真及时。”
他路过孔水起身旁,脚步不停,但一个装在塑封袋里的信封已到他手中。
他迎上霍染因,两人交错,证物递交,责任传递,两声细语,同时响起,如同他们交接信封时不慎相撞的指尖:
“谢了。”
“不用。”
*
信封是很普通的牛皮纸信封,正面写着“第一刻编辑部·孔水起收”,字是打印的,和里头的a4纸用的同一种黑色墨水。
墨水牌子,痕检科的人做化验后能查出来。
A4纸内容不长,开门见山说了投毒的是辛永初,作案动机和汤志学的事。
里头还附了一个u盘,想来里面就是辛永初杀人的视频,这个视频就是证据,让孔水起相信这一切不是空穴来风。
U盘很新,上面没什么划痕,金士顿最常见的那款,大约是辛永初或者同伙临时买来的。
霍染因戴着手套举信封看了一会,微微凑近。
那是一股很淡很淡的女士香水残留,闻得出来,是百瑞德的无人区玫瑰。
纪询注意到他这个举动,脑海中的片段快速翻动,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那帧:“我鼻子没你那么灵,但练盼盼有喷很高档的香水。”
坐在车后座已经认命准备被询问的孔水起机灵的竖起一只耳朵。
靠后视镜随时观察他动向的纪询忍不住笑:“孔记者现在还想着新闻呢,真敬业。想品尝一下妨碍公务罪,被警方拘留进去再滞留几天?出来正好写写深度旧闻。”
孔水起尴尬:“哪有,我这不是准备感谢人民警察顺带捎我一程吗,怎么还会做这种非分之想,我也懂法,一些不能说的线索,不能给的猜测,不会随随便便写上去的。”
纪询:“那么配合?那不然你和警方配合一下,来一出钓鱼执法,在新闻上爆点什么定向假料,骗一骗当初杀汤会计的同谋,争取把犯罪嫌疑人钓出来?”
霍染因睨了他一眼,只淡淡说了句“别闹”,却没有更多的动作。
这在孔水起听来,简直是刚才自己经历的事情翻版,钓鱼执法2.0。
他不停的擦冬日里额头冒出的虚汗,疯狂的斟酌词句想逃过这一看就非常麻烦的事。但在这时,刚刚被他打开的消息提醒跟催命鬼似的连续不断的响起。
他低头翻查消息,不一会儿,脸色大变。
“两位警官,恐怕不行。有人做了汤志学案的案件全解析。”
他把手机屏幕亮给霍染因和纪询,上面赫然是一个名为“半颗白菜”的c站up主做的视频,发送时间在十五分钟前。
仅仅十五分钟,这个视频的弹幕已经布满屏幕。
纪询看了一眼视频标题:
《实地探查22年悬案案发现场,揭秘凶手作案全过程》
第四十六章 这是他们的孤岛。
纪询点开视频以后,一帧没有跳,将整整有20分钟的视频从头看到尾。
“半颗白菜”的视频,是个从头到尾干货满满的视频,信息也和纪询之前在档案看到的差不多,有些甚至更详实。如果不是手里正捧着手机,眼睛正看着屏幕,纪询会觉得自己正在警局内部开会。
“大芦苇群后的这个平房,就是当时第一案发现场。我们不能进去,从窗户往里拍,汤会计就是死在画白线的位置,离大门大概六米,右手边有窗,窗户打开。
虽然有外来人员从窗户爬进去作案的可能性,但大家可以看到,门锁和窗户很完好,没有被破坏的痕迹,汤会计那么细心的人怎么会在家中藏有巨额工资的情况下不锁上门窗呢?
而若如梁山所言,吴亮与其同伙俱都认识受害者,在受害者开门将其放入家中后,趁受害者不备袭杀受害者,则非常吻合现场情况。
现如今的刑侦技术如此发达,这个保存如此完好的犯罪现场重新地毯式搜查也许能找到新的物证。
……
好了,我们到第二案发现场了,大家看我的计时器,15分钟。
当年有两位受害者,第二位受害者并未死亡,他靠装死侥幸逃过一劫,根据证言,凶手到达他家的时间是晚上九点半。
而第一位受害者死亡时间为晚上九点。
也就是说,两个凶手需要在半个小时之内,从第一位受害者处,来到第二位受害者处。
这段路程刚才我骑自行车已经实地跑了一遍,导航也显示了距离。
22年间,本地市政重新规划过,较之前更为便捷,按照从前情况,所需花费时间需要一定上浮,由此可以断定:
凶手绝不可能徒步行走,他一定有代步工具!
考虑到当年经济状况,无论汽车还是摩托车,都显眼且稀少,故凶手骑自行车的可能性最大。
两个凶手骑着两辆自行车,这个自行车上还放着好几个装钱的袋子,一路骑到这里。我想,特征应该是非常瞩目的,但很可惜,并没有目击者。
……
最后,关于这位疑似漏网、又在多年后死亡的吴亮,警方当年也是询问过的。吴亮确实拥有一辆自行车,但当天晚上,他有一个工友A做的不在场证明,声称他9点半左右人在工地。
工地与第二个受害者的家里距离很远。
现在,吴亮死了。他是梁山22年追凶后认定的凶手。
以我个人浅见,吴亮作为建筑工人,有条件提前得知汤会计家中有巨额现金,他的另一名同伙,极有可能也是一名建筑工人。假设他们去敲汤会计的门,找个借口诸如中秋要提前回家取工资或上门寒暄,汤会计都会毫不防备的打开门并热心的招待他们。
法医的验尸报告也说过,凶器是类似铁榔头的凶器,这种东西建筑工地最常见不过,少了一把也不会有人在意。
建筑工地那么大,杂乱堆放的建材和房间是他们藏匿凶器和钱的好地方。甚至绝一点,把凶器往水泥里一扔,做成水泥柱子,神仙也找不到。
当然以上都是我的猜测,假设猜测为真,那提供错误证言的工友A会不会成为本案突破口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弹幕在半颗白菜说出“水泥柱子”时,刷过了满屏的66666和UP主牛逼。
下面的评论区第一条就是各位网友对水泥这个作案手法的热情讨论,不少人举例了水泥藏尸的各个案例,还有人@怡安县警方,建议他们带上探测仪去查查是不是真的。
半颗白菜结尾的破案现场推理,更让网友沉浸在争当柯南来破案的乐趣里。
看过无数推理小说的网友们的脑洞稀奇古怪,有些觉得赵元良22年不可能瞒得住妻子儿女,那边肯定有线索;有些觉得孙福景的角色跳狼很容易,随便受个胁迫误导一下警方轻轻松松;有些觉得赵元良根本不是凶手,而是幕后真凶推出来的挡箭牌;有些觉得负责破案的警察才是真凶!
什么都有,只要故事里出现的人物都有概率被怀疑,反正只是怀疑,又不会掉根毛。
连视频带弹幕,纪询全部看完了,他对着“警察叔叔快来看看视频学习一下破案思路呢”的评论,中肯评价:
“这个UP主分析得不错。汤志学案的原始档案我也看过,视频里不只是对警方资料的照搬,还有自己的东西。尤其是最后一段分析猜测,思路清晰,逻辑明确,值得肯定。网友……嗯,心地善良且热心,我从前文写不下去,看看热情读者的评论,心情激荡下总能产生新想法。”
霍染因不评价网友所作所为,只冷冷针对半颗白菜:“但他将所有情报都泄露了。这个视频播放量如此高,22年前的凶犯必然看见,打草惊蛇。而我们无法预判,这条蛇会被视频里的哪句话惊醒,被惊醒后又会做出什么。”
45/250 首页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