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临阙(古代架空)——枫桥婉

时间:2022-02-16 09:12:26  作者:枫桥婉
  凌烨按了按额角,拉开御案一侧的抽屉,将前两天收到的楚珩的信拿了出来。他看着信笺上的字迹,脑海中浮现楚珩在灯下执笔书写的模样,不想他动怒伤身,每封信都要提一句“善加珍摄”。
  倒是记得提醒他,也不知道自己在昌州有没有好生吃饭,凌烨眉目不由自主地舒展开来,算算日程,楚珩差不多也快到宜崇了。
  这两年,永安侯萧温琮经常不在帝都,因为宜崇不会主动参与皇权争夺,这是萧家铁律。但萧侯这个人,凌烨可以断定,即使他不偏帮帝都,也绝不会暗中跟敬王有牵连。相反,敬王还要想法子拖住宜崇萧氏,提防他们加入昌州战局。
  江南世家势力若有十分,颖海、裕阳、定康、祁陵各占其一,宜崇独拥十中之三。
  永安侯府的顾忌,凌烨其实清楚,萧家真正的强大之处在于宜山书院,就好比一叶孤城的命脉也在于漓山。作为无可撼动的九州第一武府、大胤武道摇篮,宜山书院必须清醒中立。从书院走出去的人可以投身于任何势力,踏出师门,书院从不妄加干预。
  权力是会更迭和变化的,它本身就是人的私欲。宜山书院能走到今日,靠的是传承和清醒。书院应是天下人的书院,而非专属于某一任帝王、某一个人。
  三十年前,卷入夺嫡争斗的洱翡药宗就是前车之鉴。
  一夕之间灰飞烟灭,青史无名。
  凌烨指尖轻叩着龙椅扶手,忆及“洱翡药宗”这四个字,隐约想起了什么。
  他定定神,思绪回拢。楚珩此番亲自送连松成去宜崇,确实是要借宜山书院的方便。漓山东君都敢涉局,有这么个“标杆”在,永安侯府的顾忌当然会减轻许多——漓山敢,书院就也敢。
  昔年凌烨还是太子时,先帝在驾崩前曾指点过他,宜崇萧氏虽是世家之首,却并非皇权障碍。凌烨践祚至今十一载,除了在他与齐王的皇权斗争上,萧家置身事外。其余的政措,无论推科举还是停行卷,萧侯几乎都是顺水推舟。
  皇族与皇族,萧氏谁都不站;但皇权与世家,萧氏愿佐皇权。父皇当年讲,立国数百年至今,宜崇萧家始终忠于平川凌氏,更忠于大胤九州。这是彼此间心照不宣的隐秘铁律。要他把握好度,用在刀刃上。
  不久前,永安侯世子萧高旻在云昌二州交界拦截了一支跟宜山书院起冲突的苍梧商队,在贩运货物里意外发现了大批的南洋军器。事后萧高旻并非简单地传信提醒,而是亲自去了趟怀泽,将此事当面告诉了天子近臣苏朗。
  苍梧方氏投诚于敬王不是什么难查的秘密,此事直接关系到皇帝与敬王的争斗。萧高旻是宜崇世子,他这般做法,近乎是偏离了萧家铁律,迈出了选择的第一步。
  其中原因,敬王或许不明,但凌烨却清楚——因为事涉外敌,敬王显然与南洋泽国做了交易。宜崇本身临海,是东南海岸的门户,敬王勾连南洋外族,已经超出了大胤内部皇权争斗的范围。宜崇萧氏必须警惕。
  凌烨并不欲破坏规则,让萧家直接卷入他和敬王的战局,只是江南十二城里那些心思不正的世家著族,待到上了鱼钩,倒是可以借着宜山书院的势力收一收网。
  待到日后大局平定,永安侯世子萧高旻想来就会常留帝都了。皇族斗争到敬王这里将暂时中止,往后几十年,待到凌烨退下来,便是清晏,宜崇萧氏当然要考量这些。论心计城府,十六世家这一代的年轻世子里,以萧高旻和沈英柏为最。这二人日后也不失为一种平衡。
  ……
  澜江决堤的消息是在几日之后正式传到帝都的,朝堂上炸成了一锅粥,工部侍郎百口莫辩,跪在敬诚殿前脱帽请罪。
  凌烨知他冤枉,但眼下昌州民间流言四起,人心浮动,怎么都要做个样子。凌烨将其狠狠斥责了一顿,押入大理寺狱,待灾民安置过后,由大理寺查清案情,再行论罪。暗中让大理寺卿陆勉妥善照看,安抚了一番。
  彼时颖海城内,苏朗已经赶回,他手里有天子剑,暂时治住了率领东海水军围城的姜镝。但危机并未解除,姜镝反心已起,只是他虽拿到了玄铁令牌发号军令,但现下东海水军右师人心不稳,敬王也未举旗明反,时机尚不成熟,姜镝这才后退了一步。
  好在不久之后,南山的宁州驻军已经抵达颖海附近,新任怀泽总兵也率军支援,同时带来了圣旨,圣谕明言昌州一应驻军悉听颖国公府调遣——此刻姜镝再有擅动,便是明反了。
  不久之后,帝都太医院派去救疫的太医也到了,颖海城内浮动的民心终于稳定下来。
  但好景并不长远,不出凌烨所料,这场瘟疫果然蹊跷,太医院的圣手集中会诊,换了十数个方子,都不见彻底奏效。直到苏朗误打误撞用内力为患者调息,竟意外好转!——杀死人的并不是真正的“病”。
  敬王的母族砚溪钟氏长于用蛊,王妃钟仪筠更是师承南隰巫星海,是蛊道好手。
  与其说是瘟疫,不如说是蛊疫更恰当些。
  密奏传至帝都,对付蛊术太医自然不行,只能从武道宗门中寻求突破。苏朗已经传信给宜山书院、武陵道宗、南山佛寺以及漓山等底蕴深厚的宗门,凌烨亦令谢初往武英殿和问渠阁中翻阅古籍。
  但敬王显然不会留给他们太多时间。
  ……
  朔州,裕北关。
  分明已是夏日的天,北境夜间却透着凉意,瞭望塔上,夜风吹过,一阵雷鸣似的轰隆声隐约从更北的方向传来,震得瞭望塔微不可查地抖了抖。
  打盹的哨兵被迎面而来的凉风吹得打了个激灵,那点睡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打了个哈欠,伸懒腰的手还没收回来,耳边就猝不及防地听到了连绵的雷鸣声。
  哨兵探出头去看了一眼,疑惑道:“没下雨啊”,他自言自语嘟囔着,余光掠过漆黑的天幕,远处的平线上不知是什么东西,黑压压的一片,在暮夜里也看不分明。
  哨兵揉了揉眼睛,打着哈欠架起千里眼,目光穿过萧瑟的朔北平原,终于看清了远处的黑影。
  他瞳孔睁大,下意识地后退一步,须臾回过神来,猛地回头嘶吼:“敌袭——”
  “北狄入侵,点烽火!”
  “报镇国公!报踏雪城!”
  宣熙十一年夏,沉寂了数个春秋的北狄十三部在一个漆黑无光的暮夜里,再一次向九州伸出了贪婪的爪牙,大胤最锋利的刀兵——北境朔州铁骑又一次整装待发,奔赴辽阔的朔北战场。
  而同一时间,大胤东南门户,南洋泽国露出了贪婪意图,悍然越过白沙渚,突破两国领海界限,率南洋水军大举犯境,夜袭宜崇。昌州驻军随即回防,稳住了战局。
  北境江南两封塘报八百里加急,先后传到帝都,凌烨很清楚,敬王这是要正式谋反了。
  朔州铁骑是皇帝最坚实的后盾,无往不利,敬王要想成事,必不能让朔州军主力参与其中。他勾连北狄兵犯北境,外敌当前,朔州军主力当然会留在朔北战场。
  而江南除了东海水军外,还有昌州驻军这个变数,各个将领与江南世家同气连枝。其中最不稳定的,就是昌州军精锐里几位出身宜崇萧氏的将领,稍有不慎即可能动摇敬王在昌州的大局。
  萧氏态度不明,说不好到底站不站队,又站在哪边。于敬王而言,最稳妥的办法还是拖字诀。南洋水军夜袭宜崇,那几位萧姓将领势必会带兵回防,哪还有精力去掺和敬王的事。
  如今敬王的拖字诀算是达成,谋反兵事也就在这几天了,凌烨早就调兵遣将做好了部署,并不太担忧,眼下最让他挂心的还是颖海的蛊疫。
  九州武道不擅蛊术一途,时至今日,各大宗门仍无法拟出十分对症的法子。但颖海关乎昌州整局,不能再拖了,眼下凌烨倒是有两个选择,只是都有些……
  楚珩已经离开了宜崇,正动身前往宁昌二州边界。
  他在途中知晓了颖海蛊疫的事,写了封信送了过来,是传往南隰巫星海的。
  以姬无月的名义,直接问的镜雪里,让她帮个小忙。
  ——这封信楚珩没有贸然传,虽是私信,但毕竟事涉两国,先送到了帝都,让凌烨做主决定。
  除却镜雪里,还有个选择,便是……洱翡药宗。
  洱翡药宗是大胤九州曾经唯一一个以巫医双修著称的武道宗门,与南隰巫蛊相生相克。但建宁元年,洱翡药宗因弑君犯上而覆灭,巫医一脉就此绝迹。南隰蛊术与九州武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派系,洱翡之后,大胤再无擅蛊宗门。
  凌烨知悉内情,现今的千雍境主燕折翡、曾经的惠元皇贵妃,就是洱翡遗孤,而且是药宗最后一位宗主妫海文景的女儿。
  燕折翡蛰伏筹谋多年,挑动敬王谋反,所求不过是借着凌烨平息叛乱的力量,将致使药宗覆灭的钟、方、周三个世家一网打尽,让他们也尝尝夷族的罪业。燕折翡当然不想敬王赢,她唯一的女儿清和长公主也在凌烨的庇护下,倘若凌烨派人向她寻蛊疫解法,她大概会去颖海一试。
  子不言父过,先帝与贵妃间的是非恩怨,凌烨无从评说。只是燕折翡此人,曾在鹿水陵园里设伏伤过楚珩。她为复一家之仇不择手段,让更多全然不相干的人与她洱翡陪葬,太过疯魔。
  ……
  凌烨一边思索着,一边翻开了山河舆图,大胤这场内乱,北狄会卷入,早在他的预料之中,有朔州铁骑在不足为惧。
  但南洋泽国的犯境,却让凌烨有些头疼。南洋千里奔袭耗资不菲,当真甘愿只帮敬王拖住宜崇吗?宜崇是个硬骨头,绝对的难啃,但东海沿线的裂口多了去了,倘若南洋水军转道北上,抓着大胤内乱趁火打劫……东海水军左师姜镝还在跟着敬王谋反,哪里能指望他们保家卫国?
  四境之邻,两个都掺和进来了。只南隰还没有太大动作——暂时没有。镜雪里此人可敌可友,凌烨知道她想要什么。
  敬王内乱不能延续太久,凌烨本就想尽量避免兵事,如今战火虽起,但还是早些结束的好。
  时机一到,便收网吧。
  凌烨垂眸看着舆图,敬王的大本营是宛州,中州军在其北,是平叛主力。越州位于宛州西侧,若能从侧翼包围,与中州驻军配合,定能事半功倍。
  只是越州与南隰毗邻,眼下四境之邻趁大胤内乱动作不断,南隰是敌是友还未可知。以防万一,越州驻军主力集结在两国边界附近,不敢轻易调动前往平叛。
  凌烨唤了影卫进来,将楚珩写的信递了出去,道:“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南隰巫星海。”
  影卫微怔,旋即接下应是。
  凌烨提笔拟诏,“传旨庆州总督,撤出驻扎在虞疆南部的所有大胤军马,不再过问兴陵山脉以南的虞疆领域,让镜雪里看着办吧。”
  ……
  兴陵山脉,大胤、南隰、虞疆三国边界。
  这地方不算太平。
  自从两三年前,虞疆圣子赫兰拓在王城外被其弟危溪王子设伏击杀后,虞疆十六部就陷入了不停歇的内乱。
  危溪是虞疆教王仅剩的儿子,自是有人拥立他登基。但赫兰拓之母曲礼王后怎能同意,旋即传信自己的娘家北狄十三部,出兵干预。危溪王子则转头向大胤请求援助。
  打到今日,虞疆十六部近乎四分五裂。曲礼王后和她的北狄军占据王城,分割虞北大片土地;危溪王子拿到了教王印玺,主要势力盘踞在虞西四部。虞东毗邻大胤,北狄想要,危溪欲守,两方兵力都不太够,几十场混战打下来,如今由大胤西北军替危溪王子“代管”。
  剩下的虞南领域,以兴陵山脉为界与南隰接壤,过去曾是危溪王子的封地,但因远离王城不便争权,内战开始后,危溪的主要势力渐渐迁往虞西,现如今这块地上有虞疆旧部、南隰军以及大胤庆州军三股势力。
  虞疆旧部早不成气候,镜雪里想要彻底“代管”虞南,但是大胤一直没有放手。
  凌烨知道她在担心什么,这两年,镜雪里收拾靖南丝路道,获利不少。但倘若虞南领土被大胤吃下,则丝路早晚会改道,不再行经南隰。镜雪里当然不想看见,只有自己掌控虞南方能安心。
  南隰,兴陵山脉。
  大胤庆州军撤离虞南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国师案前。
  镜雪里唇角微挑,示意徒弟提笔,“传令西军统帅,南隰无意冒犯大胤越州,命全军退守五十里,开放南隰与大胤越州国界关口,以示诚意。”
  ——大胤皇帝与南隰国师未通一词一句,便心照不宣地达成了双好的交易。
  镜雪里心情舒畅,摆弄着瓶中插花,忽然想起了什么,问徒弟道:“对了,我记得不久前,颖国公苏阙是不是离开庆州了?”
  银颂命人将令旨传出,闻言点了点头:“探子回报,敬王反叛在即,昌州起了内乱,颖国公要回去主持战局。”
  镜雪里若有所思,“看来颖海的蛊疫不轻啊。”
  银颂目光闪了闪,犹豫片刻,低声道:“是仪筠师姐……”
  镜雪里默了一瞬,淡淡道:“当日我提醒过她,愿给她退路,但她还是用了那则方子。她虽不是我嫡传,却也学自巫星海,能叫我一声‘师父’,我想教她心狠,可她那点狠劲儿到头来都用在她自己身上了。”
  银颂默然。
  “人心不自立,谁也帮不得。”
  “她用了不该用的禁术,早就不是巫星海弟子,你不必再叫她师姐。”
  镜雪里转身回了书案后,提笔写了个方子,“蛊疫畏寒,天一冷自然就没了效用,但我看大胤皇帝应该不想拖,也不知道姬无月的信传没传到巫星海。”
  “信?”银颂满脸怀疑,“师父你没搞错吧?漓山东君怎么会跟你写信?”你们俩那可是深仇大恨,见面就往死里打。
  镜雪里心情很好,不跟她计较,怡然道,“当年我前往大胤商谈丝路道之事,临走前让姬无月帮我给他心上人转告了几句话,如今看来,倒真没白转告。”
  “我当时说过,来日若有需要,让他说两句好听的求求我,我就还帮他个小忙。”镜雪里屈指点了点书案上三道解蛊的方子,“这不就是了。”①
  “他能给你说好听的?”银颂一脸不信。
  镜雪里思索了一下,装作没听见这话。
  --------------------
  抱歉前段时间出了点问题去医院了,没及时挂请假条。
  依旧免费章,这章很长,一万多字,涉及战事有关剧情一次性发完,之后敬王谋反相关剧情就只剩下收尾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