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同志神色平淡:“哦,又来七个啊。”
其余人是神情各异,谈不上欢迎也谈不上讨厌,就是无所谓。
有一个扎着两根刷子似短辩的姑娘,快言快语:“我们本来住得就够挤了,再来七个,可怎么住呀。”
其他人一脸无奈:“那还能怎么着,只能硬挤呗,反正给咱们盖房子是不可能的。”
韩兑安慰他们:“你们不用太担心,大队和生产队会解决这个问题的,我听了一嘴,队里有可能安排几个人到社员家里住。”
短辫子女同志又说道:“社员家里也不宽敞,而且他们也不一定住得习惯。”
以前他们中也有人住到社员家里,结果时间一长就发生了不少矛盾,先是卫生习惯不同,知青觉得社员不讲卫生,社员觉得知青矫情事多;再有就是,有些社员爱占小便宜,知青不乐意。到了最后大家互相嫌弃。那几个人又灰溜溜地搬回来了。
韩兑笑道:“事在人为嘛。再说了,现在只是个过渡,先凑和住着,等到咱们生产队有钱了,给你们新一排新房。”
大家只是看着韩兑笑而不语。这话也就说说而已。
韩兑说了几句话就告辞离开。关山月有些过意不去,送韩兑出门。
路上,他说道:“韩同志,谢谢你来告诉我们这个消息。同志们最近有些情绪不佳,你别介意。”
韩兑笑道:“能理解。我们生产队的条件确实太差了些,别说你们这些从城里来的住不惯,就连我这个本地土著,从学校回来都有些不适应。”
关山月听到他说到“本地土著”不由得觉得好笑,也顺便安慰了他一句。
关山月沉吟一会儿,突然问道:“韩同志,我听说你也要进队委会是吗?”
韩兑假装惊讶一下:“哎哟,这事连你们都知道了。”
关山月自嘲地笑笑:“村子里哪有什么秘密?我也是听别人说的。”
韩兑的语调变得稍稍有些激昂:“咱们一见如故,彼此又没什么利益冲突,我就跟你说句实话吧。我确实想进队委会,但不是为了自己,我太想改变我们村的落后状况了。队里的几个前辈工作也是兢兢业业,没有丝毫懈怠。就是吧,他们太追求稳当了,跟咱们年轻人不一样。”
关山月深有同感地点点头。两人交情不深,也不可能这么快就交心,点到为止。
韩兑离开了知青点,抬步往家走去。
现在全家都知道他是坐汽车回来的,一回来韩刚就用羡慕的语气问:“小锐,我听人说你是从小汽车上下来的,坐着舒服吗?晕不晕?”
韩兑平淡地答道:“不晕,还好吧,比拖拉机平稳。”
韩刚更加妒忌:“我连拖拉机都没坐过几回。”
陈月香也笑着说:“你长能耐了,都坐上小车了。你老娘我还没坐过呢。”
韩兑许诺:“这喝油的玩意不算啥,等你儿子出息了,让你坐车坐到烦。”
韩刚:“你就可劲地吹牛吧。”
很明显,大家谁也不信。
韩兑也没跟他们继续掰扯这个问题,他还有正事要说呢。
他趁大家都在,就说了今天接知青的情况,接着又说:“爸妈,大哥大姐,我刚才去知青点看了,地方太挤了。这次又来七个人,估计是住不下,队里有可能安排他们到社员家里先借住几天。你们看,咱家能安排两个人不?”
韩刚双眼发亮,第一个问道:“小锐,分到咱们家的是女知青吗?”
韩兑盯着韩刚看了一会儿,他差点忘了自已家有个结婚狂了。
还好,他没有想到要带女知青来,要不然,那岂不是羊进狼窝?
韩刚过后,韩大华也发表意见,他的话很直接:“知青来咱家住,队里给啥好处不?不给就不让。”
陈月香考虑的是实际问题:“小锐,咱家房子不少,可是像样的不多。咱家人又多,现在除了杂物间,就没有空房。”
现在韩家的房间分配情况是:韩大华夫妻俩占一间房,韩梅韩竹两人竹一个套间,中间用竹篱笆和帘子隔着。韩刚平常是一个人住,韩强偶尔回来跟他挤一起,就韩兑一个人占一间厢房。
如果要让出一间房,那韩兑只能跟韩刚挤一起,这对于韩兑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折磨。
韩兑只能把主意打到韩刚头上,他正想着要怎么忽悠韩刚。韩刚自己上钩了,他还在等着韩兑的答案呢,见韩兑没回答,便又问了一遍:“小锐,我问你话呢?分到咱家的是两个女知青吗?”
韩兑含糊不清地回答道:“啊,这个问题,我也没仔细问。人家队长还没分人呢,我上去就知咱家要女知青来,你说会不会让人觉得咱们居心叵测?”
韩刚挠头,他还真就居心叵测。
陈月香看问题看得透彻,直接说:“小锐,我看还是别让女知青来咱家。”说完,她特意跟韩兑使了眼色。
韩兑笑了笑,接着忽悠韩刚:“这次的七个人,模样都挺不错。跟我最熟的是赵同志和江同志,这两人最出挑。”
韩刚的心都雀跃了,他赶紧积极地表态:“小锐,就让他们俩来咱家住吧。”
韩兑一脸为难:“人家也不一定愿意来,而且咱家房间不够呀,总不能让人家城里来的住杂物间吧?”
韩刚主动说道:“没事,我把房间腾出来,我去住杂物间。”
韩兑一脸地过意不去:“大哥,这样好吗?会不会太委屈你?”
韩刚连连摆手:“不委屈不委屈,我这个人住哪都行,我连猪圈都能住。”
韩兑:“……”他突然有些同情这个大哥了。
韩刚行动迅速,撂下这句话就去腾房子。
陈月香和韩大华都有些傻眼。
韩兑忙趁热打铁:“爸妈,我去接知青的时候,碰到一个干部模样的人,他跟我讨论这个问题,我当时头脑一热就说,如果地方不够,我可以腾出我的房间。你看我这话都说出去了……”
韩大华一听还有这层原因,也就不阻拦了。
陈月香主要是担心没空房,现在韩刚主动腾房子,她也没意见。
但是她还有一个隐忧:“小锐啊,你大哥这样,要是来俩女知青,可不安全。”
韩兑就顺着说:“那咱要俩男的呗。”
陈月香又悄悄指指韩梅和韩竹:“你还有两个没出嫁的姐姐呢。那些知青无论是模样还是打扮都比咱村里的小伙顺眼,你说这天天在一个屋檐下……”
她一说这话,韩兑也认真考虑起来了。
他想了一会儿,说道:“妈,我是这样想的,就算那些知青不来咱家,咱也在一个村里,我姐她们要真有这个心思,你也拦不住。你看这样行不?咱们要防患于未然,就得给我两个姐姐做思想工作。只要她们没这个心思不就完事了吗?”
陈月香只好说:“行吧,我抽空跟她俩讲讲道理。你嘴皮子不是溜吗?也跟你姐姐聊聊。别让她们起那些心思,那些知青也就表面上看着不错,干活不行,跟咱们又不是一类人,别哪天他们拔腿回城去了,撂下女方傻眼了。”
韩兑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妈,你不愧是我妈,这看问题一眼就看到根上。我幸亏是随你,要是随我爸那边,那我这辈子没戏了。”
陈月香噗嗤一声笑了:“你夸我还连带着把自己也夸了,真是少见。我们陈家也没你这样的,你这是麦田里长稻子,独一份。”
他们正聊着天,就见韩刚抱着被子衣裳出来了,冲大家喊道:“梅子小锐,你们赶紧来帮忙收拾,把我那屋打扫干净,给人家赵同志和江同志留个好印象。”
韩兑正要去帮忙收拾房间,门外就有人喊他,他出去一看,来人正是李小江,他气喘吁吁地说道:“小锐,咱们的副大队长来了,张会计叫你赶紧过去。”
韩兑答应道:“行,我就过去。”
他走了两步,又折回去跟他妈打招呼:“妈,副大队长让我叫过去,我猜测应该是跟知青有关,对了,今天的饭菜多做点,一会儿可能要来两个人。”
陈月香道:“行,我知道了,你赶紧去吧。”
韩兑刚要出去,就听韩刚大声喊道:“小锐,你一定得争取赵同志和江同志来咱家。”
韩兑:“……”他怎么觉得自己有点不厚道?
第026章 不建议模仿我
韩兑小小地内疚了一下, 很快就平复了:一切以大局为重。干革命怎么可能没点牺牲?
韩兑很快就把注意力转移到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上。他边走边跟李小江聊天。
“那个副大队长的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
李小江不知道韩兑问这么详细干什么,但他想着,韩兑问这些肯定是有理由的, 就老老实实回答道:“副大队长四十多岁, 长得挺威严的,高个头,四方脸,穿着一身灰衣服。”
韩兑心里已经基本确定, 这人应该就是他在汽车站遇到的那个灰衣男子。
他又问李小江:“对了,你了解副大队长的性格吗?知道多少说多少?我怕自己两眼一抹黑,啥也不懂说错话。”
李小江思索了一会儿, 摇头:“不太了解, 不过, 我听说, 他跟大队长不和。”
一把手跟二把手能合得来的少, 这也属于正常。
韩兑目前为止对这个副大队长的了解就这么些:姓华, 名正茂, 四十多岁, 跟大队长不和,李满福是大队长的狗腿子, 那么也约等于跟李满福不和,没了。
虽然信息不多, 但韩兑也不打算放过这次机会。更何况, 他们在汽车站的偶遇也开了一个好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这是个好兆头。
李小江说完华副队长的事, 又悄悄跟韩兑八卦一件闲事:“小锐, 你知道吗?李小法要改名字了。”
韩兑惊讶道:“都二十多了还名字多麻烦呀。”
李小江笑道:“我也觉得麻烦, 而且他的名字又不难听,又不像狗剩狗蛋之类的上不了台面,而且我们这一辈都是‘水’字辈,但他非要改,特别是今天看到知青们的名字这么好听,心里就更不爽快了,说李小法这个名字小里小气的,配不上他的身份。”
韩兑:“……”他李小法还有身份呢?
韩兑和李小江一来到生产队的院里,就被人领到会议室去开会,会议室里除了刘卫国、张会计、何七等人,还有李银安、李满堂、李满仓等人,韩姓社员代表寥寥无几。
韩兑往上讲台上一看,果然看到了熟人。华副队长也看到了韩兑,亲切地冲他微笑。这一瞬间,韩兑的脸上闪过了震惊、欢喜、受宠若惊等表情,表演得十分富有层次感。人生如戏,谁还没点演技。
李满福将两人的互动尽收眼底,心中既懊恼又疑惑。这两人是什么时候认识的?为什么华正茂特意点名让韩兑来开会?
但恼归恼,李满福脸上仍是不动声色。
会议正常进行,会议主题是怎么安置这新来的七个知青。
仓库和保管室那里太挤了,塞不下这七个人,只能暂时安置在社员家里。其他的生产队都安排得差不多了,就剩下七队和八队两个生产队没安排好。华正茂负责此事,自然十分上心。
会议一开始,李满福就带头做出表率,说他家里可以安排一个男知青,跟他儿子李小法一起住,他把杨文举要了过去。
随后张会计开口说,他家有闺女,可以安排两个女知青。
华正茂正要答应,谁知李满福的堂叔李银安,也就是上次在村口嘲讽韩兑姐弟俩的糟老头子,积极地说道:“华大队长,满福,我家也可以安排一个女知青。”说着还咧着嘴讨好地笑笑,露出一口大黄牙。
韩兑想起这人的人品和风评,立即出声反对:“安排女知青跟男知青不一样,我建议为了女知青的安全着想,最好把人安排在为人正派,风评好,又有女孩的人家。”
其他人倒也认同这个说法。
但韩兑这话惹恼了李银安,老头子气得说话直结巴:“韩兑,你、你几个意思啊?你的意思是我的风评不好,我不正派?”
众人的目光刷地一下集中到他俩身上。
韩兑义正词严地说道:“领袖教导我们,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讲究实事求是。你自个说,你是正派的吗?你的风评是好的吗?”
李银安:“……”
李满福忍着怒气看着韩兑,刘卫国也是怒目而视。这人怎么一来就挑事儿?他们能不知道怎么安排吗?还要韩兑这个毛头小子来教?
李满福怕两人再吵起来面上不好看,就先出声制止了李银安:“你先坐下。”
李银安一脸委屈地坐下来,恨韩兑恨得咬牙切齿的。
华正茂不了解怎么回事,就问张会计李银安这人风评究竟如何,张会计也不好直说,就以春秋笔法回答道:“华大队长,其实也没啥。就是吧,这个李银安年轻时爱跟村里的嫂子们开个玩笑什么的,在这乡下很正常。韩兑年纪小不大懂这方面的事,就误会李银安在男女关系方面不太保守。但韩同志考虑得很周到,总的来说,两人都没有错。”这话说得是滴水不漏。
华大队长点点头,然后意味深长地对李满福说道:“满福,你做为队长,你的亲戚也要以身作则。咱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摒弃旧风俗旧习惯,要树立新风尚新习惯。你堂叔以前的事就不追究了,以后让他注意些,要为年轻后辈做出好榜样。”
李满福低头回答:“是是。”
最后谈歌红和王青两个女知青被安置在张会计家,张会计的儿子已经分家另过,大女儿也已出嫁,家里有空房,而且还有一个闺女张秀秀,安置在他家再合适不过。
七个知青已经安排三个,还剩四个。
李满福觉得刚才李银安丢了李家人的脸,就想弥补回来。因此就一鼓作气地塞人,他替李满堂家做了主,把魏山峰安排在他家。其实李小江家弟弟妹妹多,住得并不宽敞,但是李满福已经说出口了,李满堂又是个不会拒绝人的,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了。
18/127 首页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