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美好的南方地区,紫外线照射下,很轻易能将人晒到蜕皮。同时,这样美好的南方地区,也会有格外富有特色的美食,比如椰子,比如菠萝,比如海鲜。
童文乐非常积极,当场举手发问:“请问是有海鲜大餐的那种吗?有帝王蟹吗?海胆?海参?”
被称为老师,行为上极学生。已经开始报菜谱了。
贺君不怎么挑食。对童文乐报出来的菜品相当期待,同样也期待:“有椰子蛋么?来的那天我吃了一个,味道真的很好。”
椰子蛋是将外面椰壳完全去除,只留下柔软白肉和椰汁的美味。有种奶香味又因为内含椰子水所以非常清爽。椰肉新鲜,完全不会像运输到城市里那样尝起来怪怪的。
高毅然嘿笑:“有椰子,椰子鸡,还有菠萝炒饭。”
他压低了声音:“帝王蟹太贵了,这个真没有。但有生蚝,特别肥,管饱。还有扇贝。蒜蓉扇贝,管够。随便吃。”
没有什么比“管够”和“随便吃”更诱人。
贺君和童文乐忙上交自己收集好的物品,跟着高毅然往回走。
“晚上米饭是这边专门研发的海水稻。那米饭吃起来味道有点意思。”高毅然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介绍,因为人和人的口感是不同,“你们吃的时候就知道了。”
贺君和童文乐家乡都属于产量大省,两个人都没吃过海水稻。可以说“海水稻”这个名称,也就是这两年才听说过。
他说起趣事:“我第一次听‘海水稻’,还以为这个水稻可以种在大海里。我心想大海面积那么大,能充分利用成农田,简直要发财。”
高毅然笑起来:“听上去是这么一回事。其实海水稻只是种在盐碱地这种地区的水稻。它的植株耐盐耐碱更强一些。这种土地其实种水稻也有好处,虫害少,需要打的农药量就不一样。”
童文乐根本等不到吃的时候,非常关心口感:“好吃吗?味道有点意思是什么意思?”
高毅然想了下:“很多人更喜欢吃五常大米。加入同样的水,五常大米要更软糯一点,海水稻就颗粒分明。同样汤泡饭,五常大米汤汁和米饭能融到一起,海水稻的米和泰国香米有点像,晶莹剔透但搅拌完还是颗粒分明。”
米和米确实是不同的。
贺君和童文乐竟是从高毅然的话里感知到了两者差异性。
高毅然作为一名研究人员,既然要说,那就打算说个彻底:“海水稻米粒要稍小点。盐碱地种植出来的水稻,要是结成白穗就属于废了,没法吃。收成能达到三百斤一亩就算合格。”
正常水稻田六七百斤算非常低产,上千斤一亩才算高产。试验田里上千斤一亩简直太正常。对照下来三百一斤听上去少到可怜。
“香味也淡。你刚倒出来的时候,米香和别的成熟品种没有办法比。”高毅然实话实说,“可它最大的优势是利用了盐碱地。这项目才投入研发没几年,未来只会产量更高,成本更低,口感更好。”
贺君听懂了:“循序渐进。刚开始它的好处还没彻底体现出来,性价比不高。等它的劣势一点点被克服后,它的优势就会被无限放大。”
童文乐也很明白:“我知道了。就像人工智能。刚开始研究出的产品叫人工智障,慢慢变强,总有一天会变成超脑。”
高毅然觉得这个比喻简直绝了:“对,未来可期。”
第20章 人类的悲喜不能互通……
“我刚开始听他们讲美食,我是很冷静的。”
“别说,我也很冷静,直到我发现现在半夜三更,距离我吃完晚饭已经过去了五个小时。”
“好饿好饿好饿,我真的好饿。”
网络版节目上架时间是早上0点。
这个时间点熬夜看剧的人,有的还能吭哧出一点食物来,有的还能叫上一个外卖。但夜间外卖多是烧烤炸鸡一类,根本无法对抗屏幕上满满当当一桌食物的冲击。
研究所这回出差到海边的人不少,加上海边基地的人,那数量更是多。
节目组和研究人员一商量,当即将桌子全部拉出来,摆成了一长条。中间各式美食从长桌这头摆放到另一头。桌两边则是放满了每个人的餐具以及“饮料”。
平时海边基地的人也不会折腾这么夸张。
他们日常吃饭很正常的。
今天考虑到要上节目,所以大家伙兴致起了,当场派发一人一个椰子当饮料。怕一人一个不够,海边基地负责人在角落里堆了一个椰子山,喝完的人可以再去拿。
除去椰子外,餐桌上的美食也是摆了个琳琅满目。
椰子鸡一锅是不够吃的,做了两锅。鲜嫩的猪颈肉虽不算地方特色,但也属于美味佳肴,被片好摊开,上面被挤了一些美味酱汁。
有鸡有猪,当然就会有鸭。鸭是白切加积鸭,味道格外柔嫩。
随后就是海边特有的海鲜。螃蟹、鱼、生蚝、海胆、扇贝……确实是应有尽有。别的地方生蚝或许贵一些,但本地海鲜市场确实便宜。几块钱一只肥美大生蚝,让人快乐无比。
热带季风气候导致本地水果格外多。出门在外总让人有种可以随地捡芒果和椰子的错觉。以至于晚上的甜点更是夸张,切开后做成清补凉,一大汤盆一大汤盆放在桌上。
清补凉里什么都有,除去水果外,还有绿豆薏米一类,加上椰奶简直是大型水果捞。
菠萝炒饭五颜六色,撇去米饭和菠萝外,还加了许多增色的丁块。左边放一大份,右边放一大份。炒饭之外还有米饭以及糯米制品,研究所基地最不差的就是米。
童文乐笑得嘴角咧到脑后,一手筷子一手勺子。但凡镜头扫到他,他都在蹿来蹿去扒拉吃的。吃到开心的时候原地还能蹦跶两下。
有个研究人员都看不下去:“不行,童老师你别偷吃了,等下还没开桌就要吃完了。”
童文乐鼓着腮帮嘿笑,还不得不捂住嘴以防食物被他笑喷出来。
贺君看不下去。他在研究所的时候已经很控制童文乐了,没想到这体重才维持住那么点时间,童文乐就开始飘,碰上好吃的就疯狂摄入。
在这种场合下说“控制体重”和“减肥”实在讨没趣,除了让人不开心外没有任何好处。贺君看着看着,最终还是没阻拦童文乐。
阻拦不了就加入!
贺君捏了一只蒜蓉扇贝,拿筷子夹着也偷摸吃起来。
“贺老师你怎么也开始偷吃了!”高毅然刚搬一锅蒸生蚝上桌,愕然抓住现场。
贺君想了想,又去拿了一只扇贝和公筷,怂恿高毅然:“快趁热吃。不然等下粉丝就干了。干了不好吃。”
高毅然被塞了一嘴美食,顿时也加入偷吃阵营。小青年以往都在帮各种教授打下手,根本不敢这么嚣张。开饭见别人动筷才动筷。
谁想今天重新捡起小时候帮妈妈端菜的习惯,端一个吃一个。
到后头高毅然刚端出来就忙喊:“快快,贺老师童老师赶紧的,刚出锅最好吃,当心烫。”
还好人实在多,出锅的菜每个都不止一盘,不然等大家坐到位置上,盘里已经没剩多少吃的了。当然负责做菜的几位大厨还是发现菜少了一块:“哇,你们真的是能吃。”
另一个老研究员啧啧:“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偷吃三人组腆着一张脸坐在一块儿,脸上写满:无辜弱小但能吃。
一番闹腾下,总算所有人能坐下彻底吃饭。
有个老师拿出自己自制的米酒,给大家伙儿都倒了点:“来来,尝尝这个米酒。市面上可买不到的啊。度数不高,味道是好。”
米酒是用糯米制的,做起来简单方便。在沿海如此高温的夏天,放在自然环境下就可以轻易做出一大缸。自制的米酒一周内就得喝完,所以是极新鲜的。
一群人见了酒当然馋,纷纷拿小杯子讨要一杯。
“干杯!”
有的人碰的是酒杯,有的人碰的是椰子。
贺君分到一小杯米酒,浅尝一口,笑意上涌。米酒味道偏甜,酒味十足。度数说是不高,但这么小口下去,胸口已经能感受到点点暖意。不能多喝,多喝也是会醉人的。
刚才偷吃了不少菜,现在是吃不下多少了。
贺君慢悠悠夹菜,多是在那儿听人说话,偶尔和人闲聊两句,说一下业内有趣的事。他每个菜都尝了。由于在研究所待了这么一段时间,他更是将每种米也尝了一下。
米酒里的糯米已经吃不出多少米的特色,顺着酒液入喉,只留下满嘴香。菠萝炒饭里的米韧性十足,没有什么黏腻感,因为夹杂着果香,也放多了调味料,贺君说不出个一二。
而端上来的白米饭,平时吃的时候觉得也就那样,今天不知道是不是有太多咸鲜菜品在,显得白饭格外好吃。一款白米饭是海水稻,给他们尝个味,一款白米饭是这边普产的三季稻,也是给他们尝个味。
前者口感全是远比不上后者,但味道确实有点意思。
人一般吃到八分饱就可以停了,贺君这么慢悠悠夹菜,竟活活给自己喂了个十二分饱。
他吃到最后原地起立,感觉自己腹部非常沉重。
吃饱喝足,贺君不敢坐下,拽着童文乐决定走一走。走远不方便拍摄,两人就绕着吃饭的地方转圈。童文乐晃圈还不忘拿着一杯再次蹭来的米酒。
童文乐抿着小酒,一空就用《好汉歌》的调哼哼着:“手上拿着,一杯酒啊——哼哼哈哈一杯酒啊!”
贺君无声笑着。
童文乐:“为了美好的明天,干杯!”
贺君想着团里另外三个人:“可惜他们三个没在。”
童文乐也觉得可惜。
成年人的可惜大多数不会限在一句话里。贺君和童文乐很想现在去把队友逮过来一起上节目,但这事敌不过两人蒙骗队友的目的:“不行,还是过段时间让他们自己切身体验一下。”
贺君义正言辞:“经受过磨砺,才会珍惜丰收成果。”
童文乐听出话外意思,鹅笑出声。
他们在这头心情愉快坑害着队友。贺君想想都觉得好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关正阳肯定一边吃苦,一边想搞出点事情。他和节目组斗智斗勇,在综艺里另辟蹊径。”
童文乐想到队友叶浩:“叶浩不会哭吧?半夜三更躲在被子里抹眼泪。然后第二天嘴硬:‘我哭什么了?我才不会哭’。”
两人说到这里,凑在一起哈哈狂笑。
唯有老幺不一样。贺君想着:“邱丰不行,他吃的苦够多了。一展厨艺,我怕研究人员抢着帮他干活。”
童文乐啧啧:“民以食为天。换成我,我也乐意帮他干活。”
谁不想多吃点好吃的?做菜也很辛苦的!
两个人这么晃悠,话那么多,有一点酒意的影响,也有气氛的影响。那么多人那么热闹,总容易让人想到自己的好兄弟,也想到自己家里人,以及一些生活的琐碎。
高毅然就捧着个椰子,半路过来跟着两个人转圈消食。
餐桌那儿研究人员座位早就不像先前那样分散了。各自拉扯到人旁,几个人一块儿畅聊着。中老年人聊起话题总免不了对象和小孩。
高毅然没小孩没结婚,甚至还没对象,听多了就被当话题中心讨论,赶紧就往贺君这边跑。
三个青年转圈。
高毅然心有戚戚:“哎,说着说着就催我找对象。这日子是没法过了。”
高毅然算是很优秀的男青年,年纪不算小,未来工作如果确定是搞农业研究,整体还算稳定。本地人也不愁家里没人照顾。
贺君和童文乐同时好奇。
童文乐问他:“你竟然没谈恋爱吗?”
高毅然理直气壮:“你们不也没谈,有什么差别!”
另外两个大龄单身男青年顿时闭嘴。这东西谁也没法和谁比。贺君和童文乐是不能找对象,这和高毅然的情况可不一样。
高毅然其实和贺君还有童文乐混熟了不少。他走了一会儿,回头看向餐桌那儿,实话实说:“我念书上学到这么大,其实挺迷茫的。”
“推一步走一步。”高毅然说着,“潘慧和我就不一样。她总是目的性很明确。她想要的生活是怎么样,她就往那方面努力。我有点得过且过。”
那头研究人员里,有个研究员不知道说到了什么,抱着另一个研究员直抹眼泪。
高毅然惆怅:“我钦佩他们的理想和奉献精神。”但他好像是做不到的。
贺君和童文乐顺着看过去。
人生其实没必要争个高低。
贺君更实诚说着:“我钦佩你会做实验。明天那个叶鞘实验能带一下吗?还有那个培养皿怎么做来着的?理想和奉献精神现在不太重要,我们再做不出点成绩来,要被你们踢出实验小组了。”
童文乐更实诚:“我还想多吃两口饭,今天桌上那点菜没吃完能当夜宵吗?”
高毅然:“……”人类的悲喜果然不能互通!
第21章 培养基很好吃?
吃喝聊天能迅速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一场美食狂欢让基地里的研究员觉得那么多综艺摄像头也不是什么很特殊的事。
他们有的见摄像师辛苦, 还会顺手塞两个小水果给摄像师。直接往兜里塞,根本不容人拒绝的。
按照研究人员的话说:“我们这边别的不多,就吃的多。”
第二天贺君和童文乐穿戴齐整在实验室前,还有个研究员捧着一盒新鲜的菠萝蜜:“哎, 菠萝蜜吃不吃。家里头昨天收到一大箱, 昨天回去一块没吃下。来一盒?我办公室里拿了五盒过来。”
贺君和童文乐连连感谢:“好的好的, 谢谢谢谢。”
有来有往, 贺君转头就让工作人员帮忙订了下午茶, 回头请研究所基地人员一起快乐。
今天一群人在实验室里, 得做一个叶鞘实验。
潘慧因为节目拍摄需要,又正好跟着自己导师一起来到沿海,所以也在实验室里。她和高毅然一起帮贺君以及童文乐把实验需要的工具全部整理出来。
13/66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