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无粮就意味着整年的辛苦化为乌有,西原国人本该垂头丧气。不想沿途行来,见到的不是沮丧颓败,反而是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越靠近西都城,这种情况越是明显。
王子淮感到好奇,经过一处村落,特地召来村人询问。
知晓是王子车驾,村人战战兢兢趴在地上,一句话都不敢说。几个孩童飞奔回村庄请来邑大夫和村老,村人们才长出一口气,迅速退到村老身后。
“禀王子,世子颁布仁令,凡遇灾者今年免田赋。村人可伐木碎石换粮,亦能进城造房铺路换得粟米。不能干活的老人孩童领粟粥,同样有食果腹。”
以工代赈政策十分成功,遇灾的百姓每日劳作领取报酬,基本不会饿肚子。半大的孩子不愿和老人幼童一起吃赈济,结伴去山林伐木或是去矿场采石,用绳子捆住拉回来,同样能换取粟米。
众人白天忙着以工换粮,回到家后倒头就睡,根本没有心思想七想八,更不可能伤春悲秋。真有空闲也是守着家里的陶缸,用刻有标记的木片计算家中存粮。
不少人惊奇发现,虽然田中颗粒无收,家中的生活依旧过得不错。因为每天都能领到粮食,全家都没有饿肚子。尤其是孩子,竟比几月前长胖了不少。
遇到父母询问,孩子们实话实说,原来是城主府发下旨意,可以用蚂蚱、蚯蚓和田螺等换粟,以木制的小桶计量。
孩子们想为家中减轻负担,每天跟随伐木队去森林,要么跟着装水车的匠人去河边搜集昆虫田螺。
孩子们力气有限,每次换来的粟米不多,除个别外,基本只有一小把。但积少成多,三四天就能攒下一锅浓稠的粟粥。
多出这些粟米,蒸饭时,老人总会多加一把。别小看这一把,往往能让家人多吃两口,也能让孩子吃得更好。
为了奖励孩童,郅玄还下令在施粥点熬煮肉汤,孩子们隔三差五就能分到一碗。
孩子们往往不舍得吃,都会和家中老人分食。
若不是盛肉汤的庖传话,不许将肉汤带回家中,老人和孩子必然会节省下来,带给能做工的壮劳力。
一项项政策看似不起眼,结合起来却撑起了庞大的重建工程。
村老和邑大夫打开话匣子,你一句我一句,越说越多,完全停不下来。一边说一边感叹,能有郅玄为世子是西原国之福。
王子淮听得津津有味,见随行官员要打断,立即抬手阻拦。
他能够看出村老和邑大夫的话全部出自真心,没有半点掺假。这让他对郅玄愈发好奇,很想亲眼看一看这位备受爱戴的西原国世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终于,村老和邑大夫的话告一段落,看到周围人的表情,马上意识到自己有些忘形,连忙弯腰告罪。他们不担心自己受罚,更害怕牵连到郅玄的名声。
“我召尔等前来,尔等何过之有?”
王子淮唤几人起身,命侍人加以赏赐。
邑大夫可以衣绢,村老不能用,只能赏赐染色的麻布,再加一小袋盐。
王子淮从不避讳自己爱钱,他为获取盐井,专门向人王讨要封地。因为这件事没少被卿大夫们诟病。
拼着挨了不少骂,盐井终于到手,依靠盐井出产,他每年获利颇丰。
盐井之外,王子淮还想开辟新的财路,可惜尝试几次都没能成功。大概是他折腾的动静有点大,又被朝中的卿大夫盯上,人王不得已才将他踢出中都城,以免被吵等脑仁疼。
离开村庄,车队继续前行。
此地距离西都城不远,能望见错落在田地间的村庄,大多已升起炊烟。
车队后方突起一阵喧闹,护卫的甲士立即警惕。
原来是一群收工的匠人,他们刚立起一部水车,受到村人款待,饱饱吃了一顿粟饭,正扛着工具推着大车返回西都城。
匠人身后掀起烟尘,是一队身着半甲的骑兵,每人的马背上都驮着捕获的猎物。
骑兵身后是长长的奴隶队伍。
健壮的男奴将麻绳绕过肩膀捆扎在腰间,拖拽装满猎物的大车。强壮的女奴在车后推,车轮压过路面,车轴发出咯吱声响,足见车上的猎物有多重。
其中一辆大车上装的不是猎物,而是新摘的草药。
穿着短袍和麻布裤的桑医坐在车上,两匹健壮的野狼随车奔跑,竟然没有伤害拖车的奴隶,偶尔还会帮忙。
这一幕惊呆王子淮。
他自认见识不浅,却头一次看到这样奇怪的狼。
骑兵和匠人在中途相遇,匠人迅速让到道路两侧,让骑兵先通过。
为首的骑士拽住缰绳,挥手示意队伍停止前进。其后单独策马上前,距离十步左右拉住缰绳,翻身下马,面朝王子淮的车驾拱手行礼。
从行礼的方式能够看出他出身不低,至少是一名小氏族。
王子淮命他起身,询问对方身份,果然是氏族子弟。
“惊扰尊驾,还请恕罪。”骑士道。
王子淮当然不会问罪,得知这支队伍出城狩猎,好奇询问两匹狼的来历。
“禀王子,狼乃世子所养,旁人不得接近。”骑士看一眼身后,见桑医没有上前的意思,只能硬着头皮回答。
在场之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能看出王子淮对狼的兴趣。可没有郅玄在场,谁都不敢让狼靠近王子淮。万一出了事,没人担当得起,桑医也不例外。
看出骑士为难,王子淮没有继续追问,转身回到车内,命车队继续前行。
骑士松了一口气,拍马回到队伍中,朝桑医颔首,下令队伍减慢速度,同王子淮的车队保持一定距离,尤其是两匹野狼,绝不能让它们靠近前方车辆。
车队前行时,已有人往城内禀报。估算王子淮抵达的时间,郅玄和卿大夫结伴往城外迎接。
早在数日之前,宗人就奉命在城外垒起土台,专为迎接王子淮。
土台四周遍插旗帜,最高为玄底神鸟旗,代表统治诸侯国的原氏。土台前搭建起柴堆,高过两米。柴堆旁拴着数只肥羊,为迎接仪式准备。
城门向前数百米尽用黄土铺路。
奴隶们搬来沙土,将道路一层层垫起,直至高出两侧数寸方才停手。
城头架起皮鼓,女墙后伸出青铜制的号角。
全副武装的甲士站在墙后,彼此之间间隔两步,手持长戟,看上去就身强体健,雄壮威武。
火红的日轮开始西沉,夕阳的光笼罩大地,山川城池均染上绚丽的红。
傍晚的风吹过城下,带着晚秋的凉,卷动旗帜,猎猎作响。
郅玄身着黑袍,头戴玉冠,宝剑悬在腰间,单手握住剑柄,腰带上的玉环彩宝熠熠生辉。
以粟虎和范绪为首的卿大夫乘坐战车,分列在他的身后。
从众人的位置可以看出,粟虎正卿地位不可撼动,范绪和栾会紧随其后。
尤其是范绪,在他的带领下,范氏早投郅玄,屡次出手相助,政治眼光出群拔类。郅玄掌权后,范氏地位开始拔高,范绪在朝堂上的话语权明显增强,再过数年,未必没有机会问鼎正卿之位。
卿大夫之后是两排没有华盖的战车。车上是各家嫡子,绝大多数是嫡长子,均为选定的继承人。在这样的场合,他们被允许出席。郅玄的庶出兄弟则不被允许露面。哪怕他们的父亲是西原侯,母亲是氏族女,仍没有资格迎接王子淮。如果他们出现在这里,很可能会被视为对王子淮的轻视,对西原国没有半点好处。
太阳沉入地平线下,队伍中打起火把。
几名巫走到土台前,全部赤着上身,披散开头发,腰间勒一条兽皮带,前胸后背绘满红黑两色图腾。
风鼓起郅玄的袖摆,颌下发绳飞起,嵌在末端的彩宝互相碰撞,发出阵阵声响。
终于,道路前方传来马蹄声,伴随着车轮滚动的声音,距离城门越来越近。
众人迅速打起精神,借火光向前望去。
橘红的火光不断摇曳,漫天星光辉映,为大地披上银纱。
金色的旗帜闯入眼帘,旗帜下是一驾四马牵引的战车,车轮车辕包裹铜皮,车身规格等同诸侯,车顶华盖带有龙纹,象征车内人的身份。
中都城的甲士护卫在战车左右,手持长戟,身着金甲,在火光下格外醒目。
郅玄一眼望过去,不由得直吸凉气。
全都是铜铠,一套的价钱抵得上他手下一伍。不愧是中都城,不愧是人王的军队,果然财大气粗!
双方距离接近百米,郅玄当即下令,驾车者挥动缰绳,战马开始迈步,带着他迎上前去。
粟虎等人跟在郅玄身后,保持半个马身的距离。
距离不到二十步,王子淮车驾停住,郅玄继续向前,至十步左右停下,在车上拱手。
“臣玄见过王子!”
王子淮走出车门,站定后还礼。
“君有礼。”
郅玄直起身,看向对面的王子淮,眼底闪过一抹惊讶。这人到底有多高?目测绝对超过一米九!
王子淮看向郅玄,同样也感到惊讶。
他知道郅玄十分年轻,却没想到对方会长得如此漂亮。
他幼时曾见过西原侯,记忆中,这位国君威严俊朗,和郅玄的俊俏截然不同。看起来郅玄应该更像梁夫人,毕竟梁氏女多以好相貌闻名。
短暂惊艳之后,王子淮再看郅玄,目光变得严肃,更多是对他身为大国世子的审视和估量。
郅玄任由王子淮打量,一举一动严守礼仪,表情始终不变。
双方见礼之后,郅玄邀王子淮同上土台。
等候已久的巫点燃篝火,用匕首割开羊颈,取羊血涂抹在额头和脸颊,其后高举血淋淋的羊头,围绕篝火腾挪跳跃高声祝祷。
“祝!”
以祝开始,以祝结束。
巫挥舞双臂,奋力将羊头投入火堆。
火光蹿起的刹那,城头吹响号角,敲响皮鼓。
鼓声隆隆,号角声悠远苍凉。
郅玄和王子淮走下土台,分别登上战车。
城门大开,甲士分列左右,长戟顿地,应和鼓声号角,请王子淮入城。
“王子,请!”郅玄开口。
王子淮侧头看向一身黑袍的青年,回忆沿途见闻,直觉告诉他,同这位世子结好,他必会大有收获,不虚此行。
第九十七章
王子淮抵达当日,国君府举办盛大宴会,凡下大夫以上均列席,参与迎接仪式的各家嫡子有幸坐到父亲和叔伯身后,共飨盛宴。
郅玄的庶兄弟和姐妹在宴上露面。
因庶出的身份,他们不能出城迎接王子淮,但身为西原侯的子女,人王嫡子驾临西都城,他们总要当面问候。
宴会伊始,盛装打扮的庶公子和女公子依序入殿,在唱礼声中下拜,三拜后起身,恭敬退出殿外。
行至廊下时,庶公子们神情肃穆,想的是郅玄威严日盛,决定尽早离开国君府,有封地的带着母亲就封,没有封地的就在城内开府。
“先君既去,想好好活着就该安守本分。”
公子康和密氏给众人敲响警钟。
强横如密武密纪,六卿占其二,赫赫扬扬十余年,仍落得满盘皆输。他们凭什么去争?有这个念头的都是脑子不清醒,离死不远了。
庶公子们互相拱手告辞,转身匆匆离开。
女公子们脚步微顿,尤其是年长的几人,转头看向灯火通明处,均眸光微凝,心中若有所思。
“姐姐?”原莺见原桃停下脚步,轻轻拉了拉她的袖摆。
原桃回过神来,发现几个年长的姐妹都看着她,互相点了点头,彼此心照不宣,不发一言返回后殿。
东梁侯为世子求娶原氏女,事情传得沸沸扬扬,最终成与不成,要由郅玄和卿大夫们定夺。
若两国决定联姻,原桃是最好的人选。但人王派王子淮贺郅玄继位,摆明厚恩,这场联姻就产生了变数。如今的西原国未必看重一个世子继夫人的位置,即使是大国世子也一样。
不管联姻成与不成,这件事都给女公子们提了醒,该认真考虑自己的婚事。
王子淮的到来恍如一枚石子落入湖面,搅动平静的湖水,荡起成片波澜。
人王的嫡子,地位尊贵,不参与王位竞争,拥有大片封地,日后生活无虞,实在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以她们的身份不可能成为王子淮的正夫人,继室都很勉强,做个妾夫人倒是无妨。
背靠西原国和郅玄,有个强大的娘家,自己聪明一点,日子不会过得太差。有幸生下一儿半女,立足更稳,后半生无虞。
同样是联姻,肩负相同的职责,相比嫁给诸侯公子,嫁给王子淮显然用处更大。
只有存在用处,才能获得更大的支持。
看似冷冰冰毫无人情,却是再清楚不过的现实。
原桃等人看到郅玄对自己的好,自然也愿意回报对方。自幼受到的教育让她们明白一个道理,身为原氏女永远不应该天真,更不可能无忧无虑。
迟早有一天,她们要肩负起自己的职责,为家族,为儿女,也为了自己。
诸侯送女入中都城不是个例,上溯三代均有原氏女侍奉人王或是嫁给王子。因原承没有嫡出的姐妹,庶出也早早出嫁,才未能送美入中都。
待到郅玄继位,他的几个妹妹正当年龄,都没有婚配,不嫁到诸侯国,必然要送去中都城。
郅玄想不到这点,卿大夫们也会提醒他。
女公子们返回后殿,见到母亲,各自提出心中想法。
妾夫人们心中思量,都有些意动。
聪慧如羊夫人,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只让两个女儿稍安勿躁,在王子淮停留西都城期间,留意郅玄是何态度。
“事情成或不成,皆观世子之意。”
羊夫人已然发现,郅玄的性格绝非表现出的柔和。比起前代国君,他才是真正的强横,真正的乾纲独断。
身为话题主角的王子淮,此刻正坐在殿内观赏歌舞,同郅玄和西原国诸卿开怀畅饮。
宴上每人一席,器皿饮食严格遵照礼制。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多增数样郅地独有的美味,例如香喷喷的熟酱,鲜美的鱼汤,以及用禽蛋烹制的菜肴。
郅地的禽类养殖十分成功,郅玄将相关技术带入西都城,在国君府内开辟场地,由专人饲养一批鸡鸭。从孩童手中交换昆虫和田螺即为填充饲料,让剪羽的野鸡多下蛋。
为搜集足够多的禽类,郅玄下令组织狩猎队伍,任命没有官职的氏族子弟带队,专往深山老林搜寻,尽量抓回活的禽类。
74/206 首页 上一页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