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张素商在看完以后直接哭了。
他双手握着导演的双手:“索科维奇先生,我、我从没想过你能拍得这么好,这就是我想要的故事,您升华了他们,把一篇娱乐用的小说拍出了更深的意义。”
索科维奇十分不好意思:“哎呀,别这么说,还是您的故事好。”
两人互相认为对方牛笔,交流时的氛围便格外和谐友爱,演员们也纷纷过来找张素商要签名。
唯有也过来观影的吴大使十分忧心,他偷偷将伍夜明拉到一边:“超人啊,你看这个电影,能赚钱吗?”
伍夜明嘴角一抽:“应该能吧,有声电影多新鲜啊。”而且这片子还挺好笑的,主要是驴子演得好,一出场就让人忍不住乐。
吴大使:“唉,我不懂这个,以前连默片都没怎么看过,能赚就好,不然真怕那孩子没钱花。”
伍夜明左右看看,小声问他:“秋璞到底给您这边送了多少啊?”
吴大使比了个数字,伍夜明倒吸一口凉气,以他对张素商的了解,那小子生活朴素,袜子都只穿阿列克谢做的,除了滑冰外没啥大开销,房子是编辑部送的,这次几乎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家都捐了。
他摇头:“秋璞真是,难怪他前阵子又开始勤奋赶稿了。”
吴大使:“他平时不勤奋赶稿吗?”
有关这点,伍夜明没法回答他,因为一个作者照常例更新,和努力更新,那肯定不是一个状态,张素商不懒,但他勤快的时候也少。
由于大部分经费都丢到拍摄上了,拍摄组宣传的时候,就没剩什么钱,只是上映的时候,由影院老板在门口架张海报,就算是告诉大家这里有新电影看了。
李源一看这怎么行?当即绘制了一张大号的主角等身海报,用漂亮的俄语写着“有声新电影《神探伊利亚》于xx影院播放”。
然后他把这张海报带到教室门口,课前在走廊里举了十几分钟,果然吸引到了一群学生影迷,不少人都上前询问,得知我校同学秋卡的小说被拍了电影,并有了好奇心。
张素商得知此事后越发感动,他一边嚼着李源的肉干,一边画了头暴漫风格的驴子送给了索科维奇导演。
作者手绘海报。
索科维奇导演看着那张驴,摸了摸还有点疼的腿,直接将之送到了影院。
接着这部电影就开始越来越火,有声电影的噱头是一回事,剧情的完整和精彩、人设的特别还有演员的卖力演出,同样是构筑一部好作品的关键。
满足了以上所有要素,电影质量就绝不会拉胯。
报纸上也很快出现了影评。
【伊利亚选角十分贴合原著,听闻是秋卡与导演一起完成选角,本影片的成功,两位创作者的功劳不可忽视。】
【我第一次见到能将动物拍摄得如此活灵活现的影片,导演索科维奇先生或许有驯兽师的能耐。】
【《神探伊利亚》本来被视为最难影视化的故事,没想到成品如此惊艳,这部侦探电影在多方努力下极为精彩,值得一看。】
以上都是比较理智的夸赞,还有些不理智的,干脆跑到村里去围观那头驴演员。
自然,有夸的也有骂的,但大家对这类言论都不怎么在意,只要影片上映且获得的好评超过平均值,那么有声电影的尝试就是成功的,索科维奇就有信心继续挑战这类电影。
张素商美滋滋的数着才入账的小钱钱,满心愉悦,还偷偷的和阿列克谢说:“索科维奇以后就是你们国家的有声电影之父了吧?嘿嘿,我也算和他一起留名电影史了。”
阿列克谢拿木梳给他刮头皮:“你早就注定要留名史册了,你可是世界上最好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张素商很谦虚:“还算不上最好。”
阿列克谢坚持:“你就是最好的。”
张素商不和他争这个,只是被梳子刮得舒服得眯起眼睛。
很快,索科维奇导演又通知他说,国内也有影院联系他购买片源。
是上海那边的电影院。
张素商挠头,就见他身边的李源又微微皱眉,问索科维奇导演:“请问您知道那位来购片的经理的姓名吗?”
索科维奇先生不擅长记外国名字,他只是慢吞吞的回道:“应该是姓李吧,他们自称是红洱公司。”
李源沉默一下,转头看张素商:“我家有门亲戚,是茶商,家里有钱得很,其中有一位姑奶奶在和前夫离婚后,便拿着祖父给的本钱去开了影院,如今已赚了不少,公司的名字就是红洱。”
李源和那家其实也不熟悉,只知道本族的老族长很阔气,得知他要留学时,支援了几百大洋。
张素商立刻拍板:“那就卖你们家吧!”
他高兴得不得了,自己的作品要是能在父老乡亲面前播放的话,那真是倍儿有面子,有熟人来买的话,更让他放心了。
电影的版权销售权在导演手上,张素商只是答应卖,但卖多少还是导演说的算,不想索科维奇先生是个厚道的,他琢磨着,来买电影的到底是秋卡先生的同胞,自己已经回本,下一部电影眼瞅着可以上更大的预算,便干脆开了个宽松的价格,如此便是双方皆大欢喜了。
那位来购片的李经理也爽快,他的俄语不算流利,打钱的动作却无比流畅,临走前还将两个信封交给了张素商和李源。
“这是老爷给两位少爷的,待两位学成归国,还望来李家看看长辈,尤其是张少爷,老爷很想亲眼看到您的冰嬉。”
李源微微一礼:“我这边要多学一些东西才能回去,秋璞却有长居此处的意图。”
张素商愣了一下,下意识否认:“我学成以后肯定是要回国的。”
他对这个时代的祖国还挺好奇呢。
李源一顿,没说什么,只是等李经理回去以后,才拽着张素商语速极快的发出一连串问句:“你傻了?怎么能告诉国内你可以回去的?现在那边那么乱,你说可以回,就真有人会让你回,你回去以后能保护自己吗?”
张素商张张嘴,李源告诫他:“便是你有回去的志向,现在有人问起的时候,你也要说学业繁忙,训练沉重,无暇归国。”
张素商从未见过他如此严肃的表情,当即被哄住了,只好乖乖点头。
李源所料不错,果不其然,在半个月后,吴大使就黑着脸,在张素商与伍夜明、蒋静湖、李源一起坐街口晒太阳、侃大山的时候过来了,他将三份电报放张素商面前。
“有不少人想要你回去,其中一部分是真的想看看运动员的爱国志士,还有些人则是不怀好意,最上面一份的电报是东北的张家发过来的,你看看吧。”
第63章
张素商其实很喜欢像个老大爷一样, 和朋友们一起在马路牙子边上被太阳晒得昏昏欲睡。
他今天没什么事,除了下午还要去索科维奇那里帮《神探伊利亚》系列电影的男主角雅博科夫找感觉,其他时间都打算拿来休息。
雅博科夫这个姓氏翻译成中文就是苹果, 听起来还挺有趣的,张素商也喜欢和那个小伙子相处, 但现实不如他愿, 在吴大使过来后, 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电报上了。
其他几张都是国内的演出邀请,包括某某阀的大官,某某市的市长,某某地的富商希望国内唯一的世界冠军回去做个表演, 让大家伙开开眼,包路费食宿费, 演出费也很高,富商那张还言明只要张素商回去表演,他送张素商一套上海的洋房。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最上面的那一张电报, 来自张素商已经断绝关系的家族——张佳氏。
张家祖上是汉人, 但后来抬了旗, 也就成了旗人,外头叫起来都是一口一个“张佳大人”, 张素商本人对此是不感冒的, 起码原身上中学时,他不说,别人都不知道他不是汉人。
主要是这个年代的地主是啥风格大家都懂, 的确, 在战争开启后, 有地主卖了全部家产,带着全家老小一起去打鬼子,但那都是稀有的好人,何况张佳家在前清还是官员,那封建作风就更浓厚了。
书读得越少,魏晋和民国就越美好。
张素商回忆起原身留下的记忆,就是抱着夭折庶弟跳了湖的大丫鬟米香,面慈心狠的继母,磋磨死好几个下人的受宠三姨太太,走不了路的小脚四姨太太,互相陷害和过不去的嫡庶兄弟姐妹,不想给前清贝子做偏房而上吊的姑姑,含泪被嫁给一个中年鳏夫的同母姐姐。
他的庶出长兄、堂兄弟也大多不干净,养外室、娶小老婆的比比皆是,还有一个强抢民女的,害死了那姑娘后被姑娘家的兄弟打死,那兄弟后来被扭送官府砍了头,死前还咒张家全家不得好死。
全是噩梦。
换张素商生这种家里也得想法子跑。
其实想逃出这种家庭的年轻人也不少,只是女孩大多下场不好,性子软点的就是一碗药晕倒,醒来的时候已经上了轿子,性子硬点的就是死了,张素商是男性子弟里第一个明着说要跑的,虽然险些被打死,但一百八十斤的体格为他提升了抗打击能力,最后成了活着离开那里的第一人。
但这不妨碍张素商想起那个家就打寒颤,他坚定地摇头:“我疯了才跟张家和好,我不回去。”
李源面露欣慰:“你虽然有些地方迟钝了些,在这种地方还是头脑清楚的嘛。”
张素商:“我怎么就迟钝了?”
所有人都伸出手指着他,神色微妙中透着浓浓的无奈,张素商抱头蹲下:“行吧行吧,我就是闹不懂为什么现在做个运动员还要考虑那么多的事情!”
他只想好好滑冰,好好念书,然后为国家做贡献啊!
伍夜明连连叹气:“知道你以前不曾考虑这些了,以后注意些就是,总之,你往后的主要工作也在外面。”
张素商抬头,不解:“外面?”
蒋静湖点头,蹲下,拍拍他的肩膀:“你就好好滑冰念书,以后索尼娅再邀请你去巡演,只要不妨碍学习,也可以答应,赚了钱愿意给家里就给。”不愿意也没人勉强,那毕竟是张素商自己一笔一笔写出来的财富,怎么使用都是他自己的事。
这一刻,张素商莫名觉得这帮人看他的目光就像父母看孩子,充满了包容和温情。
明明在穿越之前,他是同辈里公认性格成熟稳重的大哥,现在,他却混成了弟弟,幸好他周围的人都比他机敏,还对他特别关心,从没说过“秋璞自己飞,出事自己背”,不然他在这个年代怕是活不了几年。
吴大使之后又给他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就先去拍电报回国,言明张素商因学业和训练繁忙,暂时无法考虑回国的事。
张素商则扯着衣领,去找小苹果哦不雅博科夫,小伙为了演绎好“伊利亚”这个角色,已经快把自己活成伊利亚的憨样了,剧组的编剧也早早候在那里,将准备好的剧本塞他手里,让原作者把把关。
他们的创作态度实在太好,张素商感动不已,将手里的拿破仑蛋糕塞过去。
“来,吃蛋糕。”
雅博科夫连连拒绝:“哎呀,这怎么好意思?这一定很贵吧?”
张素商:“不贵啊,我自己做的。”
面对他们惊讶的表情,张素商十分得意:“我平时都自己做饭吃,厨艺在亲友圈里备受好评呢。”
之前说过,张素商出身的花滑师门中有位新疆出身的师叔,师叔名叫伊拉勒,翻译成汉文就是新月,听起来都美,而这位师叔其实算维吾尔族和塔塔尔族的混血,而塔塔尔族在从俄国迁徙到新疆时,便将拿破仑蛋糕带了过来,在国内被称为塔塔尔蛋糕、娜帕里勇蛋糕。
张素商自幼便是师门团宠,这里蹭一口祖师爷家的鸡蛋糕,那里蹭一口师叔家的塔塔尔蛋糕,有时蒙古族出身的察罕不花师叔还给他带自家的熏羊腿。
孩子长这么高和营养好是分不开的。
然而在张素商拒绝归国的消息登报后,国内还是生出不少言论。
【如今大家伙心头火热,张先生为何不归国?】
【张素商莫非真有转籍之意?正所谓儿不嫌母丑,一朝发达便别抱他怀,还是过于市侩了。】
【悲呼,不过一冰嬉者,母亲召唤,非但不应,反而找了诸多借口推脱,此非人子所为。】
国内的报纸是会通过吴大使,而让圣彼得堡的留学生们看到的,但凡是记载了这些不好言论的报纸,吴大使、蒋静湖、李源和伍夜明都默契的瞒了下来,丝毫没有让张素商看见的意思。
但张素商还是看到了,他训练结束后,总会去蒋静湖那里做个保养,不经意间就看到了被小蒋大夫塞到床单底下的报纸一角,张素商顺手拿出来一看。
张素商:哇哦。
他对繁体字不怎么适应,阅读的速度比其他人慢些,就造成了一种他凝视着报纸内心满是难过的错觉。
蒋静湖一把拉住他:“别看了,这事不是你的错,那么多人都拉你,你要现在回去,人都能被拉得断成几截!”
张素商懵懵的看他:“啊?哦,没关系啊,他们要说就说嘛。”
伍夜明小心翼翼的问他:“你不难受吗?”
张素商挠头:“难受个啥,我找借口不回去是真的,大家遗憾和不满也是真的,那就让他们说嘛,发泄发泄情绪,这事很快就过去了,还能捂住所有人的嘴不成?”
他以前可是出身花滑名门却总滑不出好成绩的冠军之子,人称“扑街太子爷”,每次在赛场上滑崩了,不知道多少人说他辱没师门和辜负爸爸的教导,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言论时,张素商可难过了,但他没滑好是真的,面对冰迷的指责,他便低头,并暗暗下定决心努力训练。
虽然后来练到骨折是个意外,但张素商面对舆论的心态却被锻炼得相当平和,他张素商在赛场上拼不到顶尖位置是时也命也,但输了成绩以后,总不能再输了心,坦然面对大家的评价就好。
听他这么回答,蒋静湖露出笑,他一捶张素商的胸口:“就该这么想,好秋璞,训练辛苦了吧?走,我给你按腿去。”
好在还有不少人看出了张素商的困境,比如他的好笔友云岩,看到报纸上张素商暂不回国的消息后,反而松了口气。
“非他之过,平安就好。”
云岩摇着头,和办公桌另一边的老师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相同的失落。
47/76 首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