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笙宽慰道:“没事,你等会上去的时候就那我的毕业证就行了。”
梁楠一脸不敢置信的表情:“你不是优秀毕业生吗?我不会啊……”
王蓉解释道:“那个上次已经颁过奖了,这次所有人一起的,每个人都一样。”
梁楠懵呼呼地“哦”了一句。
回过神来……已经被安排了队伍里,余笙就坐在台下。
上台前,梁楠看着前后陌生的面孔,整个人像是在做梦……被喜欢的人安排的一个弥补遗憾的梦境。
站在台上,手里握着的是余笙的毕业证书,余笙的院长帮自己拨穗。
握着毕业证书,心跳很快,手里的汗渍渗进了毕业证书的边角。
梁楠心中除了紧张还有忐忑……根本听不见院长在说什么,只能听到自己心跳加速的声音。
梁楠从台上往下看,没有一张熟悉的脸庞,只有余笙。余笙坐在台下,看着自己,为自己鼓掌,为自己欣慰……仿佛有一刻,梁楠成为了余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余笙站在台上时,她直勾勾地看着台下的梁楠笑,满意的笑,毫无遗憾地笑……此刻,眼中除了梁楠再无其他人。
四人拍完毕业照,各种合影……已经是下午,王蓉瘫坐在草坪上看着余笙抱怨道:“毕业了,也是为情侣服务的一条啊。”
余笙看了她一眼,问道:“说吧,你想去哪里吃饭?”
王蓉看了一眼刘如柳,二人异口同声地说道:“校门口的火锅店,不过分吧。”
余笙点头:“不过分,不过分!还算你们有良心。”
王蓉瘫坐在地上,憋着什么心思:“那我就没有良心了……我要去酒楼去吃。”
余笙拉她起来,说道:“姑奶奶,我错了还不行吗?”
王蓉问刘如柳:“你觉得呢?”
刘如柳看了一眼余笙的表情:“还是……去吃火锅吧。”
王蓉从地上起来,说道:“你啊……算了算了。”
四人酒足饭饱后,王蓉二人回了宿舍,只剩下余笙。
余笙跟在梁楠身后,突然问:“我可以搬回去吗?”
梁楠笑着说:“那……要看某人表现。”
余笙竖起手指起誓:“某人肯定好好表现!”
梁楠看着她,憋着笑,调侃着:“那我考虑考虑。”
余笙整理了梁楠身上的学士服说道:“请……梁楠同志好好考虑。”
梁楠说道:“好吧!那我再……看……看?”
毕业没过多久,二人又住在了一起。
余笙因为家里的急事不得不回家一趟,梁楠将她送到重西北站。临别前,余笙张开双臂说道:“抱一下。”
梁楠看着她说道:“又不是不见面了。”嘴上说的不要,却还是伸开手去抱她。
余笙回到家里看着父亲母亲都在客厅坐着,走进去的时候心里很忐忑。
她刚进门就试探性问:“爸妈,家里怎么了?”
余父板着脸看着茶几上的邮件问道:“这是什么?”
余笙看着通知说道:“通知书。”
余父不看她一眼,问道:“什么通知书?”
余笙看了一眼余父旁边的余母:“研究生的通知书。”
余父从茶几上拿起通知书在余笙面前挥舞着:“什么研究生?我们让你考研究生了吗?”
余笙不语……
余父继续说道:“我们是不是和你说过了,让你大学毕业之后就在上长的医院随便找一个工作。
你可倒好又去读书去了,二十几岁的人了还不出去挣钱还要读书。你……还要读到什么时候?”说罢就把通知书撕了。
一边撕一边说着“我让你读书……让你读书……你不是不愿意借钱活着吗?怎么不自己去工作?”
余母见到余父将通知书撕个稀碎,立马上前阻止:“你要干嘛啊,她好不容易考上的。”
余父将余母的手撒开:“她好不容易考上的,我还好不容易养她呢?”
余笙看着地上稀碎的通知书,跪在地上边捡边质问:“你养我?大学以来我有没有向你要过一分钱?有没有给你提到过钱的事情。学费,生活费,其他费用你以为都是大风刮来的吗?都是我自己一天一天挣得。”
余父看着自己的女儿这样顶撞自己训斥道:“好啊,大学的钱是你自己挣得,那你高中,初中呢?”
余母扒拉着余父让他少说一点,余父却没有半分推却的意思。又说道:“你这辈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读不读书我说了算,你大学毕业就去上长的医院实习。”
余笙看着他说道:“我是不会留在上长市的,我怎么样也要继续读书。”
余父指着地上的碎屑,说道:“你没有通知书,我看你怎么上学。你非要上学!那好,你以后和我们家就各有各的路。”
余笙看着旁边的余母问道:“妈,你也是这么想的?”
余母吞吞吐吐地说道:“笙笙,你大学毕业就不要去读书了。我们已经让你大姨在上长市医院给你找了个实习的位置。”
余笙质问着:“妈!如果我继续读书你们就和我各走各的路?”她不知道,她内心渴望着什么样的答案。
否定的?
肯定的!
余母解释道:“你爸爸和你开玩笑呢?”
余父态度十分强硬地说道:“是的,我们家都是这么想的,你不用再问你妈妈。如果你不留在上长市怎么给我们养老?”
余笙听到这里,问了一句:“所以,我就应该一直呆在这里对吗?”
余母说道:“笙笙,你的家就在这里,你不在这里你去哪里啊。”
余笙问了一句:“我的家,是那个永远不支持我,不怎么养我,想要卖了我换钱的家吗?”说完扭头走出了家门。
留下二人和一地鸡毛……
余笙在去车站的路上买了最早的车票。
傍晚刚回到重西,家里没有人。她推开门想着今天的经历将整个房间关起来,连窗帘也拉的严丝合缝,自己蹲在沙发的角落……
梁楠刚开门,只见房间昏暗,窗帘拉着透不过一丝光,屋内看不见一个人影。
“你也是一颗蘑菇吗?”余笙坐在地上靠着沙发背问道,声音沙哑且微弱。
整个人成一团,头埋在身体里……
梁楠试探地问:“余笙,是你吗?”无人作答……
开了灯,她找到她。
她抬头看她,满眼红肿,明显是哭了许久。她委屈地说:“梁楠,我好像不能读研了。”
梁楠抱住她安慰道:“怎么会不读了呢?我们家笙笙都拿到通知书了啊。”顺势拂过她脸上的泪痕。
余笙想要说话,却不知怎么说,眼泪顺着泪痕滴在了梁楠手上……
余笙问道:“如果通知书没有了呢?我是不是不应该读研啊?”
梁楠说道:“怎么会不应该呢?你那么努力考上的。”
余笙说道:“是啊,废了好多劲儿才考上的,不去读好可惜啊。”说着说着整个人都处于放空的状态了。
梁楠问道:“通知书怎么会没有了呢?”
余笙抹了抹自己眼泪说道:“在邮寄的过程中一不小心丢了。”
梁楠十分坚定地说道:“笙笙,没事的,现在都是电子保存。我们明天去学校问一下,你先不哭。”
或许这样坚定的语气,会给余笙一点勇气。
第33章 青湖寺
沈老师说:“不是才发下去吗?怎么就不见了。”
余笙不好意思地回答着:“可能是放在家里,他们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沈老师抱怨着说:“你父母也太不谨慎了。”说着就给研招办的老师打电话。
“喂,李老师,我之前有一个考本校研究生的学生,她的录取通知书丢了。”
沈老师点头……
“嗯……嗯好的,麻烦你了李老师。”
沈老师挂断电话之后看着她们二人说道:“已经和研招办的李老师打过电话了,她说这几天统计学生信息比较忙……过几天再帮你处理。”
“谢谢,沈老师。”
沈老师说着:“你也不要先着急谢我,等人家那边有回复了再说。”
“好的,沈老师。”
沈老师又问道:“你选导师了吗?”
余笙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呢,学校那边说是等开学之后再进行师生互选。”
沈老师点了点头,说道:“行!那你们先走吧,我等会儿还有课。”
余笙说道:“沈老师,再见。”
还没有得到沈老师的答复前,梁楠的心还是悬着不敢放下……这几天的工作也心不在焉。
同事见梁楠发呆拍了拍她的背,她仿佛一只受惊的小猫,差点从座椅上跳起来。
周围的同事扭头看她,她比了一个抱歉的姿势,又重新在座位上坐好。
隔壁的同事悄悄问她:“你怎么了?”
梁楠摆了摆手回答道:“没什么?”
同事又问道:“你最近不会是失了心智吧?”
梁楠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就问了一遍:“什么?”
同事说道:“你信佛吗?”
梁楠摇头说道:“不……”
同事解释道:“就是最近有些不顺心的事缠着自己,对自己的心神也会产生影响。”
梁楠压着声音问道:“那一般都会怎么样呢?”
同事说道:“一般就去寺庙里上香祈福就好了。”
梁楠问道:“要是不是自己,是其他人呢?”
同事说道:“没事,也可以求……”
梁楠问道:“那你知道有什么灵验的寺庙吗?”
同事指了指站在前面的总设计师,又指了指手机不在说话了。
过了一会儿,梁楠收到一条微信‘我们这里有一个寺庙叫青湖寺挺灵验的,就是有点远……’
隔天,梁楠便请了假,独身一人去了青湖寺。
———
正值春深,梁楠站在阳台上伸了个懒腰,只觉温暖……安心……
阳光透着玻璃渗进客厅,形成一大片一大片的光柱,顺着光柱看着几分上下飘忽的尘气。
……打开窗户,尘气乘着进来的暖流散开。
梁楠走到床前问余笙:“今天去青湖寺吧。”
余笙拿开被子,看着窗外的暖阳,问道:“今天吗?”
梁楠肯定道:“嗯,正好是周六。”
余笙揉了揉头发,从床上坐起来:“好啊,一天回不来,明天是周天也没事。”说着从床上来了嘱托着“那我们收拾吧,我先洗漱一下。”
梁楠拉开窗帘,原本隔着的光突然将她笼罩,晃得她睁不开眼。
余笙在洗漱台刷牙,梁楠凑过来问她:“你闻,我身上什么味道。”
余笙靠近她,嗅了嗅,顺势将牙膏沫挂在了她的耳旁。
“牙膏的味道!”
梁楠看了看余笙又摸了摸自己的耳朵。
“余笙!你怎么这么小孩子气。”梁楠再次靠近她,问道:“你再闻闻,仔细闻!”
余笙一脸无辜:“我在刷牙,除了牙膏味儿,什么味儿也闻不到啊。”
梁楠皱了一下眉头,又回到卧室。
梁楠将余笙拖过来,“躺下!”
余笙问道:“不是才起来?”
梁楠拉着余笙,将她硬生生地拽到床边。二人就正好横躺在床上,被窗外的阳光包裹着。
梁楠问:“什么味道?”
余笙眼睛微闭,牵着梁楠的手:“温暖的味道。”
驱车去青湖寺的车程要3个多小时,顺着蜿蜒的山路,一路攀爬,路边的绿植早就从嫩绿转为深葱。
正午,阳光刺眼的很,但也只能将车子停在山下。停车时,看守的老人问道:“现在去爬山啊?”
梁楠解释道:“去青湖寺。”
老人笑称:“青湖寺啊,现在去正好。去吧!去吧!”
梁楠又问:“正好?”
老人说:“青湖寺的院内的桃树啊,再没有人去看桃花就败完喽!”
余笙问道:“但是,桃花不是早就开罢了吗?”
老人依旧笑着说:“青湖寺在山腰处,温度低,桃花来的也晚。”
余笙回应道:“奥……”
老人看着山腰说道:“早点去吧,走上去要半个多小时呢。说不定就赶不上午饭了。”
二人道别后,顺着山路往上爬。偶尔能看见几条细流,山里很静,人声很少。
停在溪前,便能听见潺潺的流水声,流水拍着底石溅起的水花又落入溪中……掠过绿叶,枝叶抖颤。
梁楠看着并行的余笙,问道:“要是夏天来,肯定凉快很多。”
22/24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