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穿书之炮灰要活到大结局(穿越重生)——霜蕖

时间:2022-03-17 11:31:20  作者:霜蕖
  他洗漱好之后便轻轻扭转胳膊和腿, 活动一下身体。他们一路从西北云州到京城,一路上不是骑马就是坐马车, 舟车劳顿让人心疲。不过好好睡了一觉,终于有脚踏实地的感觉了。
  寒露整理好手上的东西后,便问道:"王妃, 早膳已经准备好了, 要现在就传进来吗?"
  陶安然一边做着伸展运动, 一边说道:"传吧, 时候不早了, 简单吃点就行。"
  寒露立即领命下去, 很快就端来了早膳。陶安然活动开身体后, 很快就用完了早膳。随后便准备在府里闲逛一番。
  他对云州的王府很熟悉, 但对京城这座王府却还陌生着。当初他与萧景瑜在这里成亲,但没住两天就一起去了西北。他现在对这座王府的印象只记得后院有个池塘, 连接一座亭子,夏天赏荷观月不错。
  陶安然闲适地逛到前院, 刚好见到萧景瑜回府。萧景瑜也恰好看到他, 立即朝他走过来。
  两人都向对方走去, 陶安然先开口道:"王爷, 回来了。王爷早起去上朝,可用过早膳了?"
  萧景瑜回道:"去上朝前吃了一点,不过不碍事。我正好要去找你,跟我来,宫里赏赐了一些东西,你看看可有喜欢的。"
  陶安然跟着他走,就看到院里有几个穿着统一服饰的太监双手捧着托盘,上面摆着首饰和布匹。
  见到王爷和王妃都在场,一个明显品阶比较高一点的太监连忙开始介绍宫里赏赐的东西。他是负责送东西的人,人称小林子。
  小林子先打开一个木盒,然后介绍道:"王爷王妃,这是紫灵芝和百年山参,益气补血再好不过。平常滋补也可延年益寿,美容养颜。"
  见王爷王妃没有反应,他继续介绍:"王爷王妃,这两匹布是江南新进贡的云锦与菱锦,只有宫里有几匹。"
  他再接再厉:"这些是紫玉所做的一套发冠发簪。这最后的是一对琉璃玉,纯洁无瑕,透明剔透,可用于平时把玩。"
  听完介绍,萧景瑜便看向王妃问道:"这些喜欢吗?直接让白露他们拿到映月阁里去。紫玉的发簪你平时可以用来挽发。云锦和菱锦交给府里绣娘给你裁几件衣服。"
  陶安然笑道:"这样也行,顺便也给王爷裁一套衣服。不过药材对我来说实在无用,先放府里库房吧。还有那琉璃,倒是看起来挺有趣的,我想仔细看看。"
  萧景瑜闻言便直接把托盘上的琉璃玉拿出来放到王妃的手上。陶安然仔细一看,这不就是玻璃吗?没想到摇身一变价值直抵宝石。
  萧景瑜见王妃爱不释手的样子,说道:"这对琉璃扣不如让人打磨一下,做成好看的玉佩随身携带怎么样?"
  用玻璃当玉佩?陶安然摇摇头,回道:"不用太多玉佩,这个就留着平时把玩吧。"
  萧景瑜没有异议,说道:"就依你的意思办。"
  萧景瑜向身边示意一下,管家王大海便立即会意地让人端走赏赐的东西,然后抽出一个荷包塞到小林子手里,笑道:"公公辛苦了,一点小心意,拿去请弟兄们喝点茶。"
  小林子假意推脱了一下,然后说道:"哪有辛不辛苦的,能给王府送东西是小的福气。"
  两人再客套几句,然后小林子便告辞离开。不过他也算看出来了,这镇北王爷对王妃是真的上心,有赏赐直接让王妃先选,恨不得直接搬到王妃房间里。而王妃也不忘给王爷裁衣裳,两人真是恩爱。
  萧景瑜和陶安然往府里后院走去,路上萧景瑜突然说道:"然然,明天上元节,宫里会有家宴,你要和我一起去。"
  陶安然有些诧异:"家宴?我们和皇上吗?那我需要准备什么吗?是不是该先去拜见一下?"
  萧景瑜看着他,说道:"不用准备什么,我已经与父皇说过了,你舟车劳顿,明日再拜见就是。不过虽是家宴,但席上不止我们,到时我再给你介绍。"
  陶安然点点头,这样也好,明日再去拜见皇帝,他也可以做好心理准备。
  萧景瑜又说道:"不过明日还是穿得隆重一点,你素来只爱穿些简单素雅的衣裳,颜色多数寡淡。明日还是穿些带点颜色的衣服比较好。"
  陶安然看了眼身上月白色的衣服,心里记下了。不过他看向萧景瑜的玄色衣服,笑道:"那王爷可是也要换身衣裳,总是见你穿黑色的衣服。我记得之前叫人做了两套墨蓝色的厚衣服,我们可以一起穿上,这样别人一看就知道我们是一对。"
  那是他特意让人做的情侣装,不止冬服,还有春夏穿的薄衫。只可惜萧景瑜偏爱黑色,这些衣服穿得少。
  萧景瑜一眼看出王妃的小心思,不过他也不点破,反而觉得这样也不错。所以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在镇北王府一片其乐融融,讨论赴宴穿什么衣服之时,皇宫中的御书房却是一片安静的气氛,此时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晋德帝在萧景瑜退下后,一个人思索很久后,便让人召见太师太尉中书令给事中左右仆射等心腹大臣进宫商议事情。
  在大臣们到来后,晋德帝便直接了当地说道:"朝堂上臣子们一直请立太子,朕年事已高,也已考虑过这件事。诸位爱卿觉得谁能担此重任?"
  原本还在猜测是为了什么事情而被召见的众臣,听到晋德帝这般直白的话,顿时安静如鸡。
  太师张选和太尉顾荣,年纪也都大了,平日里以逗趣孙辈为乐,轻易不会进宫。太师和太尉的职位更是一种荣誉。今日却被召见,他们对视一眼,都知道肯定是有大事发生。果不其然,事关皇储,是有关国本的大事。
  中书令温觉,给事中王实,左仆射黄崇,右仆射姚原都是朝廷重臣,平日里也都参与朝政的决策与执行。此时听到问话,虽然也想保持安静,但职责所在,还是要述说己见。
  于是在沉默了半晌后,左仆射黄崇上前一步说道:"启禀陛下,镇北王守卫边疆军功卓著,梁王则治水有功百姓爱戴,两位王爷各有长处,也都适合立为太子。"
  这句话看似回答,实际上啥也没说。毕竟太子之位只有一个,但现在却有两位王爷适合。而且太子在两位王爷之间产生,乃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
  黄崇说完之后就退下了,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且圣心难测,谁也不知道圣上到底是怎么想的,一不注意可能就踩到坑里去了。
  晋德帝慢悠悠地喝了口茶水,看着底下这些老狐狸。知道自己如果不认真点,他们也不会表态的。只会这样模糊两可地糊弄他。
  晋德帝开始点名,"姚卿是怎么想的?温卿和王卿呢?"
  既然被点名,那就不得不回答了,姚原上前一步回道:"臣与黄大人所想一致,不知如何选择。"
  温觉与王实紧跟其后说道:"臣等亦是如此。"
  晋德帝表情不变,问向一旁的太师,"太师,你意下如何,朕想听真话?"
  太师张选看着自己已经花白的胡子,心里叹了口气,随后说道:"陛下,老臣倒是有些想法。按理说立储该是立嫡立长,这样该立镇北王为太子。只是老臣听说镇北王的身体经过多年征战似乎不太好,这样于国本不益。但若是因此立梁王为太子的话,似乎对镇北王不公。所以老臣实在是不知如何是好。"
  晋德帝哈哈笑了起来,然后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说道:"这个不用担心,如今镇北王身体健康,没有病痛。"
  众人表情变换,早镇北王身体中毒于寿命有碍,如今居然全好了。圣上的意思难道是下定决心要立镇北王为太子?
  太尉顾荣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既然镇北王身体无虞,又是嫡长,于情于理该是太子。只是镇北王多年在西北边疆,百姓所知不多。反而梁王在百姓中颇受爱戴,此时立镇北王为太子,恐怕会被无知百姓以为不公。"
  晋德帝点头赞同道:"太尉顾虑的也有道理。这样一来立谁为太子都有不公的嫌疑,诸位可有两全之法?"
  众人一时犯难,这时黄崇说道:"太子乃国本,关系国运,选择更是要慎重。但若是能让众人都心服口服,那选择必然是正确的。臣倒是想出一法出来。"
  晋德帝连忙说道:"黄卿请说。"
  黄崇立即回道:"不如给两位王爷设下考验,看看哪位做得更好。到时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第096章 
  上元佳节, 宫里的晚宴从酉时便开始了。陶安然和萧景瑜更是在此之前便已经进了宫。虽是家宴,但皇家的家宴自然与普通人家不一样,宴席在太和殿举办。
  大殿里除主位高堂一桌外, 其他左右分桌。陶安然和萧景瑜到的时候,里面已经有人在了。定睛一看,原来是梁王萧景辞。不过看他的样子,应该也是才到。
  萧景辞见到人来了,连忙行礼问候:"见过皇兄皇嫂。"
  萧景瑜依旧是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作为回应。陶安然连忙友好回应。毕竟私下再怎么关系不好, 只要还没撕破脸,表面上还是要看得过去, 不能被抓住把柄。
  趁着还没开席,萧景辞热络起来,开始问道:"皇兄刚回来, 可有不适应的地方?之前本想去府上叨扰叙旧, 但又想着皇兄才回来需要休息便没有去了。今晚家宴, 可要好好和皇兄喝一杯, 不醉不归。"
  萧景瑜淡淡说道:"本王是回京, 本王从小在这里长大, 这里是本王的家, 怎么会不适应。而且酒多伤身, 小酌即可,恐怕不能陪你不醉不归了。皇弟可不要酗酒才是。"
  萧景辞的脸色僵了一下, 不过很快恢复平常,说道:"是极, 皇兄说得有道理, 是皇弟思虑不周。本来想着与皇兄把酒言欢, 现在看来是不成了。"
  见萧景瑜没有反应, 萧景辞继续说道:"皇嫂自与皇兄成亲后,便离开京城前往苦寒的西北,一定很想念家人吧。此次回到京城,倒是能与家人团聚了。可喜可贺!"
  陶安然面上是格式化的微笑,心里却是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他是绝对不会想要去陶府的,因为里面有陶安陵在,他可是顾忌得很。他也心知自己不是宅斗高手,遇到陶安陵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还是避开点好。
  只是萧景辞都这样说了,他要是说不回去,恐怕会被扣上不孝的帽子。然后再连累萧景瑜。所以陶安然准备先随便说几句应付过去。
  陶安然正准备开口,身旁的萧景瑜说道:"皇弟多虑了。王妃既然嫁给了本王,那本王才是他的家人。陶府现在是娘家人,哪有出嫁的哥儿时时回娘家的,皇弟这是指本王对他不好吗?"
  萧景辞连忙回道:"不敢,小弟只是觉得皇嫂骤然与娘家人分离许久,会想念娘家人而已,毕竟他们也是生养了皇嫂十几年。而且皇嫂的娘家人也很想念皇嫂,想见皇嫂。"
  萧景瑜说道:"这个不劳你操心了。每到节日,王妃都会备礼让人送到陶府。一次不曾落下。如果陶府里的人想见王妃,尽管到镇北王府来就是。本王又没拦着他们。而且,你与其有时间关心本王的王妃,还不如多关心自己的王妃。"
  萧景瑜说完就拉着王妃要往自己的座位走去,不管旁边萧景辞有些难看的脸色。而陶安然乖乖跟着他,心里舒爽极了。看来府里每次按照规矩送到陶府的礼物还是有点用的。
  没走两步,就听到有人大声唱道:"皇上驾到!"
  陶安然和萧景瑜连忙转身行礼,一起说道:"参见父皇!"
  晋德帝今日明显很高兴,看着殿中众人行礼,他大手一挥,哈哈笑道:"今日是家宴,不用多礼,都起来吧。"
  众人起身,分次落座。晋德帝居于主座,旁边是梅妃陪伴。现在宫中无皇后,梅妃身为贵妃,品阶最高,陪伴在圣上身边最合适。
  晋德帝不重颜色,后宫佳丽不多,膝下子女便也不多,总共三子两女。早年专情于皇后,生有嫡子萧景瑜。后来就是与梅妃所生的萧景辞。两女都是宫中贵嫔所生,但都早已嫁人,贵嫔也已病逝。
  小儿子萧景平则是十年前一次醉酒之后与宫女所生。后来宫女被封为才人。萧景平周岁时发热烧坏了脑子,心智不全。又因贪食,身材肥胖,不被所喜。只是年纪还小,便被养在生母身边,时时照顾。
  陶安然和萧景瑜坐在左边前排,下面是萧景辞的位置。对面则是坐着一位妇人和孩童。看妆饰是后宫妃嫔和皇子。那皇子身材肥胖,眼神懵懂,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陶安然微微一瞥,脑海中没有这两人的印象。
  晋德帝落座后,便笑着问道:"朕进门前,好像看到你们兄弟俩在聊天,聊什么呢?"
  萧景瑜回道:"回禀父皇,儿臣没有说什么?只是提醒皇弟平时就算繁忙,也要关心一下自己的王妃。"
  晋德帝的眼神立即转到萧景辞的身上,见他单身一人,微微皱眉说道:"景瑜说得对。景辞,怎么不见你的王妃,她的风寒还没好吗?"
  萧景辞连忙回道:"回禀父皇,嫣然的身体已经好得差不多,只是还有些咳嗽。她也想来与父皇同庆上元节,只是又怕把风寒传染给别人。所以才没有来。"
  晋德帝点点头,说道:"既然没有全好,那就还要多修养才行。之后朕让御医再去看看,顺便再带些滋补的药材去。嫣然那孩子从小瘦弱,可得好好补补。"
  萧景辞连忙谢恩,"儿臣代嫣然多谢父皇。"
  梅妃也在一旁巧笑倩兮,"还是陛下疼爱嫣然。臣妾都没注意到这点。"
  晋德帝笑道:"毕竟那孩子也是朕看着长大的。好了,不说这些。今日家宴,一是为了庆祝上元佳节,二也算是为景瑜夫夫接风洗尘了。现在没有外人,没有那么多虚礼,直接开宴吧。"
  皇帝一说开宴,宫女太监便捧着托盘一一从角落里鱼贯而出,轻手轻脚地把托盘上的各色美酒佳肴放到桌案上。殿内空当处,则有乐师开始吹拉弹唱,又有美貌舞姬腰肢柔软地舞动起来。
  陶安然看着这一切,开始享受起来。虽然曲子听不懂,舞也看不懂,但他知道好看就行了。
  他正乐滋滋地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欣赏歌舞,突然感到手被捏了一下。陶安然回过神来,看出萧景瑜的示意,与他一起站起来向高台举杯。
  萧景瑜说道:"儿臣敬父皇,这些年儿臣不在父皇身边,没能尽孝,儿臣深感愧疚,这杯酒儿臣与王妃一起敬您。此后儿臣与王妃也能承欢父皇膝下,为父皇分忧。"
  陶安然跟着萧景瑜的动作,一起喝下杯中的酒。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