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妇人注意到这点,狠狠瞪了过来,并哭诉道:"皇上您要为燕燕做主啊,燕燕只是关心一下她的表哥而已,竟然就受到王妃这样恶毒的诅咒。这让她以后怎么嫁人啊?您可是燕燕的姨父。姐姐以前可喜欢燕燕了,要是姐姐在天之灵见到燕燕受欺负,该有多伤心啊!"
不待晋德帝说话,萧景瑜大声说道:"够了,不许你提我母后。"
陶安然一惊,连忙拉着萧景瑜的手,提醒他注意一下场合。现在这么多人,不可失礼。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6章
晋德帝一哼, "景瑜,你怎么说话的!"
见圣上脸色不愉,众人连忙劝道:"陛下息怒。"
萧景瑜连忙告罪说道:"是儿臣失礼了。实在是这二人胡搅蛮缠颠倒是非, 还攀扯过世的母后,所以儿臣才一时情急,失态了。"
梅妃连忙拍着晋德帝的后背,柔声道:"陛下莫要气恼。大家都是亲戚,有误会解开就是。既然双方各执一词, 不如让他们当面对质。这样总该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毕竟王妃总不该无缘无故说那些不好的话。"
晋德帝点头,他坐在椅子上, 朝陶安然问道:"安然,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陶安然看向萧景瑜,见他没有异议, 想了想开口说道:"回禀父皇, 儿臣与王爷是在看十八学士时碰到了付姑娘。当时我们看过茶花准备来看海棠, 付姑娘跟上来并且表明了身份。期间付姑娘表明之后会进王府当侧妃。儿臣便直说她与王爷不能在一起。因为他们是表兄妹, 三代以内的血亲在一起对后代影响不好。付姑娘可能以为我是在吓她吧。"
晋德帝皱眉, 看向那一对母女。其他人也都一脸无语地看向她们。不过碍于圣上在场, 他们紧闭嘴巴不敢开口。
晋德帝问道:"可是如此?"
付燕抽噎着说道:"是这样的, 但是就算王妃不想要我进王府, 也不该这样吓我。什么小产早产的,太吓人了。"
付夫人也说道:"就是, 还是王妃呢,一点容人之量都没有。燕燕是王爷的表妹, 进府照顾表哥, 不是理所应当亲上加亲吗?"
萧景瑜看她们理所当然的样子, 说道:"父皇, 您看到了吧。王妃没有错。儿臣也根本没有立侧妃的意思。如果父皇有这样的想法,还请收回成命。"
晋德帝点头,说道:"朕没有那样的想法。"
付夫人急了,连忙说道:"陛下,不可。姐姐在世时就喜欢燕燕,也曾说过要燕燕做儿媳的。如今虽然不是正妃,但侧妃也可以。"
她转头又对萧景瑜说道:"景瑜,姨母这些年在外一直想念你。只是路途遥远照顾不到你。要是燕燕进了王府照顾你,我也放心。你母亲在天之灵,看到燕燕照顾你,肯定也很放心。"
这是明晃晃地拿那一点亲情做幌子,故意打着死去之人的名号逼着活人受罪。她才短短说了几句话,句句不离故去的皇后。让真正在乎的人心痛。就算想处置她,但偏偏又有那么一点沾亲带故。
在场众人脸色各异,晋德帝和萧景瑜的脸色是最难看的。他们是最在乎已故皇后的人,也是最亲的人,此时心里最是伤痛。
梅妃手上动作不停,给晋德帝轻抚胸口。看似安慰,其实心里冷笑不已,庆幸有这么一个蠢货消耗皇后的情谊。等晋德帝哪天厌烦了,那点情谊也就不在了。到时一切都好办了。不过现在给萧景瑜找点罪受也好。
梁王萧景辞的想法也差不多,看着别人给萧景瑜找麻烦,心里一阵舒爽。现在就看他怎么处理这突然冒出来的姨母和表妹了。如果手段狠厉,那就是不近人情。如果不厉害一点,恐怕就要被缠上,真要多个侧妃了。
陶安陵一直安静地待在角落,观察场中情况。其实他倒是希望这位付姑娘能进王府,他那好弟弟估计镇不住这位付姑娘,到时镇北王府势必家宅不宁。如果陶安然到时再向他求助的话,那就更好了。
其余众人,见这牵扯到皇上王爷的家事,纷纷装聋作哑,恨不得没有出现在这里。
陶安然握住萧景瑜紧闭的拳头,说道:"付姑娘还想进王府,真当我之前说的话是吓你的吗?或者说付姑娘是准备一辈子不生孩子。"
付夫人不以为意,回道:"王妃,你不用担心。你是正妃,以后燕燕生的孩子,也是你的孩子,一样孝敬你。你们都是一家人。"
陶安然摇摇头,回道:"我可没有那个福气。而且看来你们是一点没有明白我的话。那么我就再说一遍。三代血亲之间不得结亲。如果结亲,他们的后代就会出现早产小产甚至畸形儿的情况。孩子早夭的风险也会比较大。"
看陶安然说得信誓旦旦,不像是为了吓人而编出来的。场上有些人的脸色就变了。
梅妃的手停了,说道:"王妃,不要为了不让付小姐进王府,就说些耸人听闻的消息。陛下在此,王妃说话之前先想一想再说。否则就是犯了欺君之罪。"
只是声音严厉,不复之前的平静温和。
又有一人冲出来说道:"陛下,是臣教子无方,才致他胡言乱语。请陛下恕罪。"
说完他还冲陶安然示意,让他认错。
陶安然直到看到陶安陵也跪在一旁的时候,才认出这是原身的父亲陶礼永。因为总共没见几次面,他第一眼都没认出来。
不过此刻,他真要是承认说错了话,才是欺君之罪。况且他说得并没有错。
感受着手心传来的温度,陶安然对着晋德帝说道:"儿臣所言,句句实话。以前可能是没有人注意到这点。但只要仔细查看一番,对比一下三代血亲之内成亲的人与非亲非故成亲的人所生的孩子情况,就能得出结论。"
萧景瑜接着道:"父皇,儿臣愿为王妃作保。王妃所言并非虚言。"
晋德帝脸色不愉,这种能够查探出来的情况,没有必要说谎。那就是说近亲真的不能成亲。他闭上眼,想到了很多表兄妹成亲的例子,确实子嗣多艰。
原本只是一件小事,没想到竟然扯出这样的问题。众人心思各异。结合自己所闻,便能得出王妃所言是对的。一些原本有意亲上加亲的人,顿时止住了主意。身边有定亲的,也想着回去就要劝人退亲。
晋德帝略一沉默之后,说道:"今日就到这里吧,你们自便。朕有些乏了,就先回宫了。"
众人连忙恭送。就算是先前纠缠的付家母女,此刻也不敢再说话。
晋德帝很快走远,在场众人纷纷告辞散开。其中梁王走得最快。众人心里都有数,因为梁王妃正是梁王的舅舅女儿,他的表妹。现在镇北王信誓旦旦地说了这样一番话。再结合梁王妃一直身体不好。众人对视一眼,一切都在不言中。
付家母女似乎才意识到惹事了,也连忙脚底抹油快速离开。
场上很快就只有陶安然和萧景瑜,以及陶安陵和陶礼永他们。
毕竟是王妃的娘家人,之前情况特殊,没有见礼,此刻难免寒暄一番。
陶礼永先是温和地拱手说道:"王爷,此番小儿不懂事,言语不当惹了麻烦,拖累王爷了。"
萧景瑜回道:"陶大人多虑了。我与王妃夫夫一体,算不上拖累。"
陶礼永满怀欣慰,笑道:"如此甚好,还是王爷体贴。安然,你以后也要多注意一点,不要口无遮拦。"
陶安然连忙回道:"知道了,父亲。"
虽然这个父亲在事情还没定性之前就出来认罪,但他明面上还是要听从嘱咐。
陶礼永得到回应便不再关注陶安然,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看向王爷,试探性地说道:"王爷,那边春光独好,我们不如去那边看看。"
萧景瑜明了,这是要借一步说话。他看了一眼王妃,心思流转,没有立即答应。
陶礼永再次开口,说道:"王爷,安然他们兄弟俩也有些日子没见了,不如让他们哥儿说说心里话。我们大男人去那边聊聊。"
陶安然虽然不太想和萧景瑜分开,但是既然话说到这个地步,此时不分开倒显得奇怪。
他看向萧景瑜说道:"王爷,父亲可能是有事情和你说。我和大哥就待在这里看看海棠聊聊天。"
萧景瑜这才答应下来,随即和陶礼永走到一边。那边有个花草遮挡的角落,适合谈些事情。
在两人独处的时候,萧景瑜率先问道:"陶大人,有什么话可以说了。"
陶礼永扬起笑脸,回道:"王爷,您也知道,目前陛下让两位王爷到六部历练。而下官刚好是户部尚书,斗胆也能称您一声哥婿。所以如果您进了户部,下官必然全力帮助。"
萧景瑜挑眉问道:"陶大人这么肯定本王会进户部?要知道正是因为我们的关系,所以本王也许进不了户部。"
陶礼永依旧笑脸迎上,回道:"如果不是王爷进户部,那就是梁王。如果是梁王,那不是更好吗?"
萧景瑜听着这似有所指的话,好奇问道:"不知陶大人有何高见,可否告知一二?"
陶礼永顿时轻声详说起来。
陶安然看着萧景瑜他们走远,等回头就见陶安陵正在盯着他,眼神里带着探究。
陶安然心一颤,面上笑道:"大哥怎么盯着我看,该看这花才对。瞧,这海棠开得多美。"
陶安陵不为所动,也是笑道:"这花在你们来之前,我就看过了。不过我现在更好奇的是,安然你是怎么知道血亲之间不能成婚的?表兄妹之间亲上加亲的人可是不少。你以前也见过,怎么没听你说过这话?"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7章
糟糕, 还是被问出来了。陶安然最怕的就是被他追问。因为只要撒一个谎,后续就需要更多谎言来补救,也会很快被人戳穿。
但他也知道这种时候多说多错, 所以他假装平静地说道:"是我在西北时,有个大夫告诉我的。"
"大夫?"陶安陵有些不信,他又问道:"这世上大夫那么多,医术高明者不再少数,怎么没有听其他人说过这些。你是不是被骗了?"
陶安然有些神秘兮兮地说道:"这个大夫不一样, 他是神医。"
说完似乎知道不妥,他连忙捂住嘴, 假装没说过这话一样,走开几步看起了海棠。
倒是陶安陵得到这个答案,皱眉思索起来。
神医?似乎的确有这样一个人, 听闻医术高超但性子孤僻, 而且早就不见踪影。再一想到镇北王回京时听闻已沉疴尽除, 身体健康。
这一切让陶安陵得出结论, 莫不是神医到了西北, 然后救好了镇北王。以神医的医术, 知道一些常人所不知的事情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陶安然看似在赏花, 其实眼角余光一直注视着陶安陵。看他时而思索时而恍然大悟的样子, 心里松了一口气。对于像陶安陵这样聪明的人,不需要说太多话, 只需要模棱两可,他自会脑补很多东西。
不过陶安然还是在心里对曲大夫说了声抱歉, 借用了你的名头。而且为了逼真, 等回府后还要去找曲大夫串串口供, 避免以后露馅。还好曲大夫是个宅男, 一般不出门。别人也不认识他。
陶安然只想着怎么忽悠住陶安陵,似乎忘了萧景瑜。他在萧景瑜面前漏的馅更多。不过也许是因为萧景瑜一直没问,所以陶安然乐得缩起脖子当只鸵鸟,假装萧景瑜不知道不怀疑。
此时正在府里整理药材的曲芷水打了个喷嚏,他摸摸鼻子,心想是谁在想他吗?
他身旁的当归见状,关切地询问道:"师傅,你也得风寒了吗?要记得喝药哦。"
曲芷水见说话都带着鼻音的当归,一边拢紧衣服,一边冷笑道:"你是不是觉得为师也得风寒后就能陪你一起吃药了。为师告诉你,你想得美。为师的身体好的很。等弄完这点药材,你就去熬药自己喝。这次不准多放甘草,听到没有。"
当归的嘴巴当即就撅了起来,不能多放甘草,药会很苦的。不过见师傅的脸色,他还是垂头丧气地应道:"听到了。"
陶安然对着开得灿烂的西府海棠,面上轻松,实际心里崩紧了弦。眼看陶安陵似乎想通了什么,又要凑过来时,陶安然心神一紧,正准备严阵以待。
突然风中传来一阵呼喊。
"来人啊,快来人啊!"
"小殿下掉水里了!"
"快救人!"
声音嘈杂,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陶安然立即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陶安陵也紧随其后,一起走上前看去。
海棠园不远有个池塘,原本栽满了荷花。只是现在还不到时候,水里只有一些鱼儿游动。
魏才人带着小皇子萧景平前来芳园赏花,走累了就在池塘边的小亭子里休息。萧景平见鱼儿可爱,想给鱼儿喂食,便身子探了出栏杆。不知是不是他太重了,栏杆没有承受住,一下就掉到了池塘里。
身边人大惊失色,连忙下水去捞人。奈何萧景平太胖,掉在水里就沉了下去。好几个宫人下水找到萧景平,才慢慢带着人浮上水面。但是等到了岸边,一探鼻息,萧景平已经没气了。
此时池塘边,跪了一些人,魏才人哭着趴在萧景平身上喊道:"快叫太医,快去叫太医!我的平儿不会有事的。平儿,你不会丢下为娘的,对不对?你快醒来啊!"
也有听到声音从近处赶过来的人,一见这情况,看着魏才人失魂落魄的样子,都是一惊。小皇子落水而亡,这是发生了不得了的事情!
陶安然赶到时,一眼就看看到魏才人趴在萧景平身上哭。那情形真是闻者落泪见者伤心。他看着萧景平似乎比之前更胖的肚子,微微皱眉。
他快步走上前去,有人认出他来,连忙说道:"王妃,小皇子逝世,您现在要主持大局啊!"
魏才人抬起涕泗横流的脸,恶狠狠地回道:"胡说,你胡说。平儿没有死,我的平儿不会死!太医呢,快叫太医来!"
魏才人亲眼目睹儿子落水而亡,俨然有些疯癫了。
陶安然不理会众人,只对着旁边吩咐道:"来人,把她拉起来。"
众人虽不明所以,但还是把魏才人拉起来,远离地上的萧景平。
魏才人手脚无力地被拉起来,不过他还是喊道:"别拉我!我的平儿!你们要对我的平儿做什么?"
66/86 首页 上一页 64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