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穿成书生郎(穿越重生)——岛里天下

时间:2022-03-26 20:17:58  作者:岛里天下
  方俞笑了一声:“待进屋去布了菜,吃着饭闲说,我都有些饿了。”
  两人心中欢喜的相携着进了宅子,一同吃了晚宴,晚风徐徐,吃点点心凉茶。两人在添了兰花的小厅里,开了两扇窗户,晚风进来一些吹的屋子凉爽,便是不置冰扇风也舒坦,兰花在夜风中散发出幽香。
  方俞同乔鹤枝说些宫里上朝的合理不合理之处,又浅淡的提了一嘴同僚,便是一日再有不顺心之处,此时躺在摇椅上轻轻晃荡着也是舒坦的忘却了烦忧。
  乔鹤枝觉得现下的日子可谓是极好的,夫夫俩闲聊,他便也同方俞说谈起辅国将军府的事情来。
  尤镰原是大理寺少卿家的孩子,女子小哥儿高嫁倒是寻常事情,四品官员结亲二品,尤家世代清流,倒是结亲也还说的过去,只是这尤镰出身低微,偏生是做小庶出的。
  当初将军府独子看中尤镰,两情相悦,便不顾门当户对娶了尤镰,京城官宦人家把此事大谈特谈,嫉妒眼红叹息不值当的,尤镰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虽外头风言风语的多,可好在辅国将军府却着实是不错的门第,公公辅国将军战死沙场,婆婆终日吃斋念佛不问世事,尤镰嫁过去家宅安宁,和小辅国将军日子倒是过得也和和美美。
  只可惜好日子未过多久,成亲不过三月,西北战事告急,老将军离世后子孙承袭阴封,小将军便是新一任辅国将军,领兵出征。可怜了尤镰新婚不久便与丈夫分开,西北山高水远,这朝将军去了近半年也只捎回了两封信。
  尤镰终日哀愁,忧心丈夫安危,怀着身孕实属不易,京城中又多是谄媚闲话之人,他不愿与之交际,日子便过的更加寂寥了,索性在余家宴上识了乔鹤枝,两人谈的来,互为排解,倒是舒心了许多。
  乔鹤枝道:“我得知他虽嫁高门,日子却不甚顺心,不禁也心生怜惜。所幸你是文官,否则我们许也得分于两地,实在是……”
  “你啊,便是太多愁善感了。”方俞安抚的摸了摸乔鹤枝的头:“素日里你多朝将军府走动一二,互做宽慰吧。也不必本着攀交之心,若是不得平等对待,大可不用委屈为了家里往来,知道吗?”
  乔鹤枝明白方俞的意思,他们家自进京开始,便是到了今日也是诸多官宦人家议论瞧不起的对象,方俞害怕他在外应酬结交受委屈,此番交待他怎能不知他的用心。
  说起此事,他又想到一桩从尤镰那处得知的事情来,他看向方俞:“琼林宴之事我都知道了。”
  “你又知道什么了?”
  乔鹤枝道:“你这番韬光养晦,自愿败了名声,难则不是为了我吗?”
  方俞微微叹了口气,这将军府的怎么什么都知道:“也不光是全然为你,枪打出头鸟,我见新科进士多已归了各个门下,眼下虽然一呼百应,多有人庇佑照料,瞧着是光芒万丈前途无量,殊不知利尽而散。咱们无所依傍保持中立之态也可混个安稳,虽然开头是不受待见难了一些。再者紧靠功名利禄而吸引来的,多是不值得交结之人,还得是天长日久,慢慢鉴别。”
  乔鹤枝点头,方俞所言在理,就似他们才住到内城时,他备礼送邻里,但是这些人家瞧不上他们,倒是也自行甄别了不可同道相交之人,也免得将来不合之时再分道扬镳,劳心劳力。
  日子晃晃悠悠的,方俞上朝下朝,每日三点一线的,眨眼便去了两个月的时间,翰林的政务上了手,地皮也踩熟了。
  夏末初秋,天气慢慢凉爽了下来,老皇帝起了兴致来,给翰林院布置了个差事儿,今年要到皇家猎场中前去秋猎,让做好安排。清闲了几个月的翰林院,忽的又忙碌了起来。
 
 
第122章 
  秋猎定在秋高气爽的九月,此次皇帝出猎就在皇家猎场中,路程倒不甚远,只不过皇帝出门,难免方方面面都得齐备浩大。
  虽说事情交到了翰林院,但是方俞并不是主事之人,此次要紧的负责人还是院里的一二把手,便是分派了些杂务给下头的人,但也落不到方俞的一个新人的头上来。
  他每日老实的誊抄文书,编撰政事,翰林里的活儿尽数都上了手,做事效率提高了几倍,原是两天的政务,时下他半日就能做完。一反翰林的忙碌,他倒是日子过的挺是松快。
  这日,他摸鱼誊抄完典籍,抬手让小太监续了杯茶水,见着坐在旁桌的乾侍读正在埋头磨秋猎的策划,显是没工夫搭理旁人,便低声问了小太监什么时辰了,刚到申时。
  方俞谢退了小太监,还有半个时辰就能走,他吃盏茶,再翻看几页典籍,甚至还能偷摸把广而告之昨而交上来的广告词做一下点评修改,又能下班了。再看前头,孔编撰前前后后起码已经吃了四盏茶了,可见摸鱼的时间之久,还时不时的同前头身侧之人低声说今日好热云云。
  待到外头太监报了时间,方俞拿捏着过了小半刻才起身收拾东西,再一举头,孔编撰早已经溜之大吉。
  方俞也不是拿这老油条惯手作为榜样,但是好在是有个参照物嘛,他整理好东西,同一旁还在埋头苦干的大人拱了拱手:“乾侍读,小官便先行回了,您也注意着些身子。”
  乾侍读好半天才抬起头扫了方俞一眼,双目中尽显疲惫之色,同方俞点头致意的功夫揉了揉干涩的眼,复又埋头继续政务了。
  前儿方俞吃午饭的时候听同僚说院里几个主事的几乎加班加点的做到了六七点终,天色乌漆嘛黑的又得来上朝,想想便觉得辛劳,捻着手指头一算,他们的俸禄也不高多少。
  方俞微微喟叹,翰林院也不好混啊。
  皇家秋猎已经好些年没有举行过了,也不知今年老皇帝作何突然起了兴头要秋猎,上一回秋猎还是好多年以前,那时皇帝才登基没两年,年轻人惯是爱折腾,倒是每年都有秋猎,只是那时乾侍读尚且还未进翰林,这朝接到秋猎的一应事宜,还得前去同一些老大人做请教。
  日日熬夜做策,当真是头昏脑涨,两眼昏花,便是如此也不得懈怠。
  正值他随着外头将要下雨的闷热天气而愈加烦躁,眼睛干涩的几欲流水时,忽的桌上多了一杯热茶。
  乾侍读举头,瞧见去而又回的方俞,面露惊疑。
  “大人喝盏名目静心茶罢。”方俞道:“里头泡了枸杞子,百合菊花等几味药材,昔时科考读书内人常泡,天气炎热之时也可缓缓神。”
  言罢,方俞未曾在多做打扰,同乾侍读做了个礼便退了出去。
  乾侍读盯着茶盏中浅黄清凉的茶水,确一股百合菊花的芬芳,他端起茶盏,不热不冷,温度竟是刚刚好。浅酌一口,唇齿留香,倒是沁人心脾,对眼睛虽说不得立时见效,但确实可败下些火来。
  比起院里光会嘴皮子功夫恭维的新老同僚,这一盏子茶无疑是要比一箩筐的马屁逢迎都来的实在。放下茶盏子,乾侍读不由得朝院外走远的身影多瞧一眼。
  出了紫禁城,方俞坐着马车晃晃悠悠的出城去,今日是雪竹来接的他。
  “林老大人今日休沐,早些时辰传了口信儿来,说是想请主君和正夫过去吃个晚饭。”
  方俞靠在车壁上,悠悠道:“林老大人不愧是张夫子的表兄弟,形式做派竟是出奇的相似,自打入朝以后时时照料,见人便指着介绍,他便是不请过去用饭,待我休沐之时也该请林老喝盏酒。”
  雪竹轻笑:“主君倒是与正夫说的相差无几,他也是这般说的。”
  方俞厚着脸皮:“夫妻一体,这是自然。”
  他到了宅子准备换下官服就直接过去,马儿都省得套了,待自己衣物换好之事,出门见着乔鹤枝已经在指着下人往马车上放礼品了。
  瞧着三两个礼盒,方俞偏头道:“便是用个饭,捎带点林老喜爱的笋干儿便是,怎的还准备了这么多,是不是太生分了些?”
  乔鹤枝轻瞥了方俞一眼,嗔怪道:“你这是上朝给忙傻了,林老虽说是请去用饭,可寻常怎还叫了我去。今儿是林老的四儿子头生子的满月酒,林老低调,只在家里摆几桌,没请多少人。”
  方俞一拍脑袋,小心牵着乔鹤枝上了马车:“看我,当真是该打,得亏是有你操持警醒着,否则我这般空手过去可该失礼了。”
  “这也不怨你,后宅之事自有我注意打点着,你日日得上朝,又时得照看手底下的生意一二,记不得也是常事。我也是先前常与林老府上的家眷来往才知道的。”
  乔鹤枝抱过礼盒轻轻打开:“你瞧瞧,我准备这些可好?”
  方俞瞧了瞧,礼盒中有一对如意铃铛银手镯,虽是银质的不如金子,但是好在手工精细,打磨圆润,小孩子肉乎乎的带着定然可爱。往下又有两套带着虎头小帽的红色娃娃小衣,另有个放了银票的红包。
  京中流行给礼金,喜宴更是盛行,方俞也觉得此风俗好,主人家收到礼金可以直接用,想买什么便自买什么,比起收到不如意的礼品还方便高兴些。
  “甚好。”礼算不得丰厚,但也不失礼数,眼瞧是精心准备过的。
  依照他们方家的家业来说,自然是送的起贵重厚礼,但是人林老本就宴的低调,不过是想请亲朋好友简单喜乐聚一聚,若是送达太贵重,一来是有些虚张声势了,二者也会给林家压力。
  两口子出了外城便很快就到了林府,林家宅邸很小,是个一进院儿,下头子孙又多。老两口儿有四个孩子,二子一个小哥儿,一个姑娘,小哥儿和姑娘都已经出了门子,便是两个儿子带着媳妇住,长子又有两个孩子,次子今下方才生子。
  房间堪堪够用,虽是局促拥挤了些,但是好在热闹。且小子开了个书塾,这两年招的学生多起来了些,挣了些钱,正预备着要把宅邸翻修往外扩建,都已经同旁的民居商量好买卖了。
  这当儿府上热热闹闹的,几乎都是林家的亲眷,方俞算是后生攀得有点远的亲,但所谓是远亲不如近邻嘛,常来常往的,倒是也甚讲究这些。
  进门林家的家眷便欢喜的将乔鹤枝牵着去了,几个女子小哥儿簇拥着人,前后打量:“小乔这怀相越来越好了。”
  “孩子可折腾你?”
  乔鹤枝也觉亲切,说了几句恭贺讨喜的话后,便丢开了方俞与家眷一同往屋里去与这些生养过的家眷谈论讨教经验:“瞧着合该是个听话的,却是越大越会闹腾,夜里好些时候都不得安枕。”
  “总是有那么些日子的,不碍事,白日里稍稍少睡一些,要多走动着。你林四嫂怀着的时候便爱折腾,生小疙瘩的时候十分顺畅,都不曾费多少力气。”
  乔鹤枝道:“那可得好好同四嫂子讨教一番了。”
  几人说笑着进去,方俞负着手笑了笑:“小方大人。”
  方俞举头见着林四抱着个粉娃娃笑呵呵的过来,他连忙迎了上去:“让我来瞧瞧小侄。”
  他小心用指头点了点包在襁褓中的奶娃娃,软乎乎的分外可爱,便是上了手就不想松开。
  林老迎着两位要好的同僚进来,方俞也是见过的:“小方大人如此喜爱孩子。”
  “他人家的难不喜爱。”
  诸人笑了起来:“不急,小方大人家也就在眼下了。”
  方俞拱手道:“届时还请诸位大人赏光寒舍。”
  “自然,自然。”孩子也看了,很快便开了席,这外头的席面儿男女不同席,方便理所自然的同几位大人坐了一桌。
  林老也是个爱吃的,今日大喜特地从醉仙楼里请了厨子到家里烧菜,方俞下馆子大抵是在内城,里头的馆子虽好,但是菜式多为求精,不似外城的烟火气大,炒的菜也少了些生活味道。
  桌上的青花椒滑嫩兔肉酸辣爽麻,他下了好些筷子,诸人谈笑了一通,又说起朝中事来,方俞一边吃着合胃口的好菜,一边听着这些吃了点酒有些薄醉的老大人谈话。
  一路从西北战事说到了礼部事宜,又提嘴说起秋猎一事,说到此处便都看向方俞:“小方大人才进翰林不久,想必此次秋猎安排落不到头上,虽躲过了些政务,恐却也不得机会随皇上同到猎场。”
  “小方大人不妨使使力气,像咱们这等微末小官,多在陛下面前露上一回脸,不求别的,到底混个脸熟不是,将来或有空缺机遇也比皇上没有眼缘的要大些。”
  几个大人七嘴八舌,劝导方俞的同时也道尽小官儿的辛酸,又有人发问:“此次翰林主事的除却翰林学士大人,还有何人?”
  方俞恭敬答道:“乾侍读学士大人。”
  “哎呀~”闻言几个大人一阵叹惋:“那老梗驴,软硬不吃的,是块硬骨头,难啃。”
  林老看着方俞忧虑的神色,宽慰道:“乾大人虽脾气不甚好,待人冷淡了些,但为人也是刚正不阿,你在他手底下做事,勤谨些不耍滑头,他也不会为难。”
  方俞认同的点了点头,这些两个多月相处下来,虽说他与乾大人说谈不多,但观察其为人处世,倒也不是个坏心眼儿的,尤其是在前头的孔编撰的对比下。
  一顿饭吃了一个多时辰,老大人们都有点轻飘飘的了,不敢再多喝下去,明日还得早朝,且又要回宅邸去,诸人便是未曾尽兴也不敢多留,方俞笑同几位大人说送些好酒到家中尽饮,几位大人乐呵呵的散了去。
 
 
第123章 
  夜里下了场大雨,八月的雨水还带着夏日的迅猛和声势,乔鹤枝原在同看家里账本的方俞按太阳穴,见着外头突然电闪雷鸣,心中一惊。
  还好两人回来的早,不然可要被大雨淋。先前从林府出来的时候风就起的有些大了,天阴明沉沉,左右斜扯着夹道上的花草,眼瞧着天色不妙,立让车夫快些赶着车马回宅子。
  方俞吃了点薄酒,夜风一吹一点酒气就散了,回到家里精神的不行,遂又忙了会儿宅中事情,乔鹤枝便陪着,给他捶捶背捏捏肩。
  见着外头电闪雷鸣的,他拍了拍乔鹤枝的手:“雨大了,咱们也将歇了吧。”
  乔鹤枝点点头。
  洗漱完毕后缩到床上,方俞揽着乔鹤枝,有一搭没一搭的轻拍着人的侧肩,虽说雨夜声势不小,但是凉爽且别样静谧,倒也好睡,乔鹤枝平躺着窝在他臂弯里,没多时呼吸就均匀了。
  年夏之时京城还没有几场大雨,没曾想入秋反而变本加厉了,他想着还好庄稼都已经开收仓了,不然又得闹灾,如此想着,一觉就到了第二日。
  翌日外头一片湿漉,老皇帝发了善心,早朝在太和殿里开的,倒也未有什么大事,就二王爷和四王爷互相争抢着起奏各地粮收等事宜,报的自都是些喜讯,老皇帝闻言乐呵呵的,两位王爷乘胜追击又说了几句国泰民安等好听的话来,倒是显得一直未曾发言的太子愈加的木讷起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