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对的。”俞妈妈歪头想了半天,才答道,“你后座空着哎,没人。”
俞宇有些诧异——苏燎爸妈没来?
大概父母工作都很忙吧。不过,儿子进学校就是全班第一,月考依然稳坐全班第一,也没啥好叮嘱的。
许清澜眼角笑出两捋细纹:“你和后座同学关系很好?”
“就那样吧。”俞宇白眼一翻,又补了一句,“一块儿游泳的。”
提到游泳,许清澜又板起了脸:“你们游泳队的张教练,妈妈今天也见了。”她颇为责怪地看了儿子一眼:“听说她特意给你联系了个省队教练,怎么偏偏那天,你英语听写不及格还被叶老师扣下了?”
俞宇:“……”
张艳明还不知道珍珠湾阎正和自己的事。队里除了苏燎,也没人知道。俞宇不想提,是因为他自己还没想好。
“张老师说,省队教练夸你天赋很好,主要是对你能不能好好配合训练有所顾忌。这怪谁呢?以前练得好好的就放弃了,这次还迟到!”许清澜叹了一口气,“鱼鱼,这个教练,咱们还有机会联系吗?”
许清澜眼珠子一转,又问:“实在不行——小时候不是还有一个什么刘教练找过你?找了好几次那个?妈还有他的联系方式呢,要不咱们去给人包个红包?”
俞宇还记得,小时候那个刘教练摸他头,忽悠他去省队当专业运动员,自己脾气不好还咬了人家一口。这么多年后,再低三下四去求人家,这面子往哪儿搁?他心中腾起一股无名火,拉下脸:“你可拉倒吧!”
许清澜皱眉,拿食指敲了敲桌面:“不进省队,那些大赛你都没资格参加。妈是想,今年你哪个项目,最好能评一个‘健将’级。这样高水平运动员单招就稳了。”
俞宇埋头吃橘子,不搭腔。
“俞宇,我告诉你,你别以为自己一级就够用了,游泳的一级不值钱,我看二级都已经烂大街了。”许清澜苦口婆心地劝,“你高二前得评个‘健将’吧?这没专业的老师指导,你成绩上的去吗?这奖的含金量越高,以后去的大学也越好。妈这一辈子,就是吃了学历的亏。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你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呢?”
俞宇把剩下的几瓣橘子囫囵塞进嘴里,起身就往房里走,语气不耐:“知道了。”
许清澜在他背后急急喊道,“你知道什么了你知道了——哎这孩子——妈还没说完呢你给我回来坐下!”
俞宇“嘭”的一声甩上门。
他没开灯,双手一搓脸,仰面躺在木板床上,瞪着脏兮兮的天花板发呆。他看起来总是很淡定,但天知道他心里有多迷茫,多焦虑。
其实,俞宇也说不清自己到底在犹豫什么。
甚至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只是在和一个死人置气罢了。
他爸教他游泳,手把手地教他如何用手臂切开海浪。
他爸教他坚持,勇敢,男子汉要不怕困难。
他爸教他要一次次挑战自己的极限——
可他自己却没再回来。
骗子。
体育竞技这种事,离顶端越近,进步越难。很多时候,别看差距只有一秒两秒,但几分秒都可能是某个运动员终其一生也迈不过去的坎。站在领奖台上的人终究是少数,而大部分籍籍无名的运动员,大概率也付出了同样多的汗水与精力。
一项竞技运动而已。
值得吗?
会后悔吗?
那天苏燎说,坚持下去……说不定就会在某个瞬间,看到更广阔的风景。
他也会有机会看到吗?更广阔的、从来没有见过的风景。
俞宇眼前再次浮现珍珠滩终点线那座计时浮桥。在刚入水时,他满眼都是运动员舞动着的胳膊,或是打起的白色水花。然后,他视野里就只剩下几个人。直到最后,在他超过程哲凡的那一个瞬间,他的视野陡然宽阔——明亮的阳光,湛蓝的海水,起伏的波浪——在那一个瞬间,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的。
俞宇起身,从书架上拿下一个相框。
他从花溪过来,也没带什么东西,唯独这个刻着浪花的木头相框。
相框里,是他与母亲的两人合影,但把相框拆开,照片底下还躺着一张旧明信片。这明信片其实是一张相片,海底拍的。阳光透过海面,在那片深蓝中变成长短不一的光柱。丁达尔效应打在一个很瘦小的孩子身上,他带着潜水眼镜,僵硬地飘在海中,而他的脚下,有一条巨大的虎鲸仰起头,温柔又好奇地注视着人类男孩。
那是他九岁时第一次拿下省青赛冠军,爸爸出海带他去拍的。也是他第一次遇到大虎鲸。
明信片背面,还有父亲的一句话,墨迹晕染开了,纸面也有些泛黄——
“游下去,会遇到光。”
俞宇吸了吸鼻子,又把明信片装了回去。
他躺在床上,又点开了苏燎微信。
有那么一瞬间,他想问问他,“你爸妈怎么没来家长会”。话已经输入进了对话框,俞宇又把它删掉了。他从聊天记录里翻出了阎正的联系方式。
已经晚上十点多了,俞宇不好意思打电话,便给阎正发了一条短信——
阎老师好,我是俞宇。
你觉得我还能再回收一下吗?
*
阎正和俞宇约了那周周日下午,宁海市少体校游泳馆,说带他体验一下跟训的节奏,再顺便做个体侧。
可周日上午一大早,六点半,苏燎一个电话把他给叫醒了:“喂?上午有空吗?阎头儿改主意了,叫你上午就过来,八点开始。”
俞宇一听,炸了,差点没从床上蹦起来:“那怎么现在才和我说?不是说好今天下午去吗?”
“我咋知道,他改主意了。叫你上午就过来。挂了,记得吃早饭啊。”
俞宇家离少体校不近,没有直达公交,要地铁换公交。他对宁港市也不太熟,公交又不小心坐反了方向,这么一折腾,又耽误了点时间。
“五分钟。”阎正抱着手臂,低头看了一眼表,脸色很难看,“你这个同学是怎么回事?迟到是特长?不守纪律是爱好?一二不过三,再迟到一次,就不要让我看到你的脸了。”
俞宇连忙小鸡啄米似的点头。
他不动声色地瞄了一圈四周,不远处,一排小孩儿趴在池边。泳池与水面有个高度差,小孩一个个腿在岸上,身体半悬空,跟着口哨声在练“反向飞鸟”。更远的地方,有一沓厚厚的垫子,红蓝相间,一群小朋友在拉韧带,鬼哭狼嚎。
这熟悉的画面,俞宇看得心有戚戚。
阎正给他手腕上戴了一条运动手表,又在他耳朵后夹了一个心率监控器,随后指了一条泳道:“你上午在这里。”
池子里很热闹,阎正指的泳道里,已经有六个男生在热身了,俞宇见到了苏燎,其他的都不认识,但能看出来大家年龄都差不多大。水里几个同学对训练流程非常熟悉,一个个之间保持稳定距离,不需要教练施号发令。
阎正也不多说什么,一脚把他踹了下去:“跟着游。先200m热身速度,800m混,500m全速夹板,500m全速打水。”
俞宇心里一直有些忐忑,铁了心想在体侧时表现得好一点。游完一套2000m热身,大家的任务有了区别。比如苏燎和其他几个男生,开始中短距离专项练习,而他和另外几个男生,各自游了两组1500m自由泳。俞宇挺诧异的,因为全程没人管他。11点上午训练就结束了,大家一起做了拉伸,11:30去体校食堂吃饭。
体校食堂全是自助餐,味道很不怎么样,但胜在含油量少,蛋白品类丰富,营养均衡。
俞宇和苏燎还有上午同泳道的小运动员们挤在了一桌。有人好奇地看了他一眼:“之前怎么没见过你?阎正新找来的?”
俞宇点了点头。
“游长距离的?”
俞宇又点了点头。
几个男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嘻嘻哈哈,不嫌事大。
俞宇有些茫然:“……怎么了?”
大家四周打量了一圈,确定阎正还在很远的地方打饭,这才你一言我一嘴地叭叭开了。有男生捏着嗓子,学动画片里的妖怪说话:“师尊,您上回抓回来的徒弟已经吃完了,骨头都不剩,我又去找了新的徒弟。”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3瓶;
感谢支持,鞠躬。
存稿逐渐变少,笑容逐渐消失.jpg
第16章 沙与浪
有人对俞宇一抱拳:“这位兄弟,咱俩素昧平生,但小生在这里祝你好运。”
还有唉声叹气的:“省队玉面小阎罗呀,训起人来惨绝人寰呐——”
就连苏燎也补了一句话:“俞宇,你多吃点。”
俞宇:“……”
他挺纳闷地憋出一句:“上午的训练……好像也……还好啊?”
“那是因为——”一个男生话说了一半,连忙闭嘴。原来是阎正走了过来,大伙儿一个个鼻观眼眼观心,不敢吱声。
阎正一个眼神,俞宇对面的男生们就集体往左挪了一个位。阎老板大大咧咧地在俞宇面前坐下,笑得挺温和:“感觉怎么样?训练还习惯吧?”
俞宇点了点头。
“那就好。”阎正细声细语的,神情挺关切,“吃饱点,然后休息两小时,下午两点准时开始。”
俞宇点点头:“下午练什么?”
“练什么?下午开始正式训练啊?”阎正见鬼似的瞪他一眼,夹了块牛肉往嘴里塞,“早上那个你以为是什么?给你池子里泡泡干净罢了。下午才是正餐。”
俞宇:“……”泡澡泡了五千米,直接泡掉他平时一天的训练量?
中午休息的时候,苏燎拿出一本练习册:“如果我是你,一定会趁机写一点作业。”
俞宇不解地看向他。
苏燎认真地解释道:“我感觉阎正训完,你回家可能就没力气写作业了。”
俞宇:“……”
*
下午两点,俞宇又回到游泳B馆。
简单的热身之后,阎正蹲在泳池边,和他说:“7*200米4分钟包干,走吧。”
所谓“7*200米4分钟包干”,意思是,一共游7组200m,每组游泳加休息耗时为四分钟。也就是说,如果俞宇两分钟游完200米,就他可以休息两分钟后再开始第二个200米。
这次,泳道里就只有俞宇一个人。
阎正掐秒表的那只手还夹着电子平板,根据心率带传回来的数据,他记录下了俞宇每一个200m的时间,以及阶段性心率变化。
“最高心率才175,小伙子,你好像很悠闲啊?你不能最大心率就这么点儿吧,啊?”
阎正没让俞宇休息多久,很快又布置了任务:“15*100米2分钟包干,每个100米要求——给你简单点吧——70s内游完。”
每组100米还有休息,明明听起来很轻松的项目,为什么游起来却这么累?身体还没休息过来就立刻投入下一次的无氧运动,俞宇觉得心脏几乎要跳出来了。水第一次成了他呼吸的阻力,每一口气都极费劲。
游完两组包干,俞宇整个人靠在池壁上,看了一眼泳池大屏幕上的时间,开始渴望训练早点结束。
竟然才过去一小时不到?
“这两个包干组合一般能测出运动员的最大心率,作为后期训练中评估运动员身体状态的指标。”阎正蹲在泳池边解释,“你目前在游泳状态,最大心率是186。考虑到你的年纪,我觉得你还能提高,不过先用186来算。”
俞宇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好了,休息一会儿。等下咱们开始低有氧基础训练,2000m持续长游,自己控制一下速度,不用太快,差不多比赛速度的60%就行。让我看看你对自己速度的把控能力怎么样。”
俞宇水喝到一半,差点没把自己呛到。
2000米?
俞宇不好意思直接提醒阎正自己上午已经游了五千米了,掰掰手指,假装自己算起了今天游的长度:“上午5000,下午热身200,7*200,15*100,再加上2000,我差不多游一万米了。”
其实,俞宇觉得自己已经有点累了,四肢前所未有的酸。
“哦,才一万米而已啊,太少了是不是?”阎正笑得一脸和善,“我也觉得太少了,这样,咱们就3000米长游吧,比赛60%速度。休息好没有?休息好就快点开始,一会儿咱们还有项目呢。”
俞宇:“……”
还?有?项?目?
这3000m俞宇游得速度不快,身体逐渐进入有氧状态,倒是越游越舒展,越游越放松。到了后半程,疲惫感再次涌上四肢。小时候专业训练,一天最多也就游个六千米,俞宇觉得这辈子从来没有游今天这么久过。
这三千米俞宇游了一个小时,游到最后,脑子都是“嗡嗡”的。在海里,水况多少会有些变化,
“你这速度控制的还行,稍微慢了点,是你比赛的50%。”阎正点点头,“看在你第一次游的份上,原谅你,下次记得稍微再快一点点。”
他一看时间,已经下午四点了。
隔壁和他一块儿下水的一组运动员都已经离池了。苏燎那边也完成了陆上训练,抱着作业又溜达了回来,他还看到了程哲凡,也是已经结束了一天的水下训练,冷眼看戏。
可是,阎正半点没结束的意思。他摆了摆手,语气十分轻松:“喝点水,休息一会儿,上个厕所。二十分钟吧。四点半准时开始,最后一组训练T30——30分钟,尽全力游,能游多少算多少。”
俞宇:“…………”
14/65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