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娘子凶猛(古代架空)——998

时间:2022-04-02 08:30:33  作者:998
  刘翠花:“你快回去吧,我家真匀不出粮了,你去别家看看吧。”
  “嫂子,你忍心看着我们娘俩饿死吗?看孩子的面子就卖给我一袋粮吧!”
  白金花蹲下,从门缝塞进来一角银子,大概有一两多,若是平时足够买几袋米面的,现在有钱都没地方买。
  她家是真没粮了,她丈夫去了三河镇,是第一批染上疫病的,死在了医馆里。
  家里还有俩老人,年纪大了,干的少吃得多,原本还有一袋米,也不知道节省着点,一个月不到就吃得见了底,这几日米被她藏起来了,每天只抓半把熬点稀粥喝,再过几日怕是连稀粥都没得喝了。
  刘灵芝听着她的哭声左右为难,若是只有白金花也就算了,可她怀里还有奶娃娃……
  刘灵芝站在旁边听了半晌,对着刘翠花摇摇头,抬脚把门口的银子踢了出去。别怪他心狠,眼下自保都困难,若是开了这个头,以后可就没完了。
  白金花捡起地上的银子呜呜哭了起来。
  刘翠花叹口气:“你这又是何苦呢?城也不知道封到几时,眼下我把粮给了你,万一我们家也不够吃怎么办?难不成都活活饿死?你快走吧。”说完转身进了屋。
  过了一会门外没了白金花的声音,只剩下婴儿的啼哭声。
  徐渊听着奇怪,透过门缝看了一眼,那女人居然把孩子扔下自己走了!
  “叔,婶子那女的把孩子留下了!”徐渊大喊。
  “啥?”俩老人赶紧跑了出来,见门口放着个襁褓,里面的奶娃娃哭的脸通红。
  “造孽啊!”刘翠花抹了把眼泪,若不是真没吃的,哪个当娘的舍得把孩子丢下。
  “娘,这小娃怎么办?”刘灵芝趴在门缝看的稀奇。
  “罢了,既然留下了咱们也不能见死不救,先替她养着吧,左右一个奶娃娃吃的也不多,等疫病结束再把孩子送回去。”
  刘灵芝爬上树望风,刘老汉悄悄打开门,趁着左右没人赶紧把孩子抱了进来。
  孩子不知道饿了几日了,哭声都弱弱的,小脸瘦的干巴巴的,一点份量都没有。
  刘翠花怕孩子身上有疫病,赶紧把襁褓拆开扔了,一看居然还是个女娃娃……
 
 
第二十章 
  一转眼门口的柿子树结了青涩的小果子,刘家的粮也渐渐见了底,由原来的三顿饭削减成现在的两顿饭。
  今日一早徐渊去仓房舀米做饭,葫芦瓢探进米袋,发现大米空了,旁边还剩下最后一袋面,也不知道这城什么时候解封,这袋面舍不得吃。
  徐渊叹了口气,把米袋子拎起来往盆里倒了倒,勉强倒出一把米,做粥倒是够了。又舀了一点面,给小丫做点面糊糊吃。
  小丫就是那个捡来的小姑娘,白金花走的匆忙,也没说孩子叫什么名,刘翠花就一直叫她小丫头。
  吃饭的时候,徐渊给大家盛好粥,刘灵芝那碗额外多舀了些米,自己则喝了一碗清汤寡水的米汤。
  这些日子吃的少了,眼瞅着刚胖起来的小脸又缩了回去。
  刘灵芝见徐渊碗里清的能看见碗底,拧着眉不由分说的将两人的碗换了个。
  “我不饿……”徐渊捧着碗弱弱的说。
  “我也不饿!”
  徐渊轻轻拉了拉刘灵芝的衣摆,见他真生气了,只能喝了下去。
  旁边刘翠花和刘老汉叹了口气,眼下也没什么办法,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吃完饭刘灵芝也不搭理他,一个人跑到院子里练拳,这一整天都没跟他说一句话。
  晚上睡觉时徐渊终于忍不住推了推他:“哥,还生气呢?”
  “我生什么气?”
  “我真不饿,虽然吃的少,但每日只读书不用干活,消耗不了多少粮食。”
  刘灵芝翻过身,摸着黑把手伸进他被窝里捏了捏他细瘦的胳膊:“你瞅瞅你都瘦成什么样了!快赶上你刚来的时候了!”
  徐渊握住他的手抿嘴一笑:“比以前好多了,跟你们生活在一起,饿也是快乐的。”
  刘灵芝心疼的把他圈在怀里拍了拍:“傻样!等镇子解封了哥带你吃好吃的,想吃什么买什么。”
  “我想吃肉。”
  “吃!哥领你去吃春风楼的烤羊腿,听说那的羊腿是一绝!”
  “我还想吃糖人。”
  “给你买一堆,让你吃个够!”
  徐渊把头埋进他怀里蹭了蹭:“哥,你对我真好!”
  *
  这几个月徐渊每日孜孜不倦的读书,很快就把基础的几卷诗书都学完了。张秀才时常感叹,这孩子天生就是读书的苗子,若不是赶上了这场疫病,去考个童生应该没问题了。
  刘灵芝则是每天上午跟着念一会书,下午开始练拳。天气渐渐炎热,往往一套拳打下来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他便趁着刘翠花不注意偷偷脱了上衣打着赤膊练。
  终于有一日被张秀才撞见,老爷子愣了一下,心里嘀咕:就说女娃不可能长这么大个头。
  突然有一天街上传来一阵锣声把刘家人惊了一下,大街小巷里传来了叫喊声:“朝廷赈灾的粮食到了,安平镇解封了!”
  刘翠花抱着孩子没反应过来:“老头子,外面喊什么呢?”
  “好像是解封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前段时间街上也有人喊过,打开门跑出去一看,才发现是有人疯了。
  刘灵芝爬上柿子树朝外看去,远处大街上站满了人,正在排着队领粮食。
  “爹,娘!快去领粮,这次是真的!”
  朝廷好像永远都慢半拍,冬天下雪的时候,春天来赈灾,春天发生疫病,到了夏天才来赈灾。
  镇上的人病死的饿死的,最后侥幸活下来的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没个人样。
  刘老汉领着两个孩子上了街,中途碰上几个熟人,见了面也没说话,一个个脸蒙的严实,生怕还有疫病被感染。
  他们来的晚了些,前头已经排满了人,领粮的队伍从镇东头排到镇西头。
  听说是一人可以领两斗米,刘家目前是六口人,可以领十二斗,大约是两袋子。朝廷发的粮是没去壳的谷子,不管是什么也比没有强。
  “大郎,晚上咱们能吃上米饭了!”刘灵芝高兴的揉揉他脑袋。
  徐渊吞咽了口口水,兴奋的脸颊通红,多少天没吃过一顿饱饭了,都快忘记米饭是什么嗞味的了!
  排着排着前头突然有两个人吵了起来。
  “哎哎哎,你哪来的?后面排队去!”
  “兄台行行好,我家里有老母已经三天没吃过东西了,能不能让我先领粮?”
  “那可不行,我家也好几天都没开火了,孩子都等着粮回去吃饭呢!”
  “求求你了,我家就两口人,领完耽搁不了你多长时间的!”那男人说着就要往里挤。
  后面的人一个个饿的眼睛都绿了,哪允许他插队,不由分说的把人推了出去。
  “你…你们!你们见死不救!”
  徐渊冷笑,心想见死不救?这场疫病死了多少人?哪家不是饿死饿活的,自己都快顾不过来了,谁还管你的死活?
  男子见前面插不进去,又往后面走了几步,见刘灵芝和徐渊是两个半大的孩子,以为插队会容易一点。走过来二话不说推开徐渊就站在了他前面。
  徐渊:……兄台,你自求多福吧。
  果然刘灵芝瞬间就炸了,捏着嗓子说:“你干啥?!”
  “让我先领粮!”男人口气横的不行。
  刘灵芝把徐渊拉到身后,自己靠近男人身边,活动了下手腕:“经过我们同意了吗?”
  前头的刘老汉咽了口唾沫小声说:“幺儿,你下手轻点啊……别,别给人打坏了。”
  男人嗤笑一声刚要说什么,突然眼前一黑,身子轻飘飘的飞了出去!
  “呀!”旁边的人惊叫了一声,有认得刘老汉的,见是他闺女瞬间平静了,这姑娘可是敢拎着刀当街追人的主,你说你插谁的队不好,偏偏插他家的队。
  骚动声引起官兵的注意,两个士兵走过来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排队的人都不想惹麻烦,摇头说没事。被打的男子在地上趴了半天才起来,捂着脸悻悻走到队伍最末端排队去了。
  一场小小的风波,没有耽搁太长时间,临近中午的时候终于轮到刘家领粮了。
  刘老汉跟前头的登记的人报了家里的人数,又把名字和年龄也一一上报后,按了手印,在官兵后面的粮车上领了两大袋谷子。
  他背了一袋,刘灵芝背了一袋,徐渊跟在两人身边脚步轻快的往家跑,还没到家就见门口站着两个官兵,刘翠花抱着小丫似乎在说什么。
  “娘,娘怎么了!”刘灵芝扛着米袋子就跑了过去,来势汹汹倒把那两个官兵吓了一跳。
  “慢点,慢点,没事官爷正在查人数呢。”估计是要跟领粮的人数对账,怕有人冐领。
  张秀才也拄着拐从屋里走出来,刘家刚好六个人,官兵记好人数就离开了。
  倒是刘翠花满脸难色,似乎有话说。
  刘老汉背着粮食走过来寻问:“怎么了?”
  “进去说吧。”
  进了院子刘灵芝把两袋谷子拎进仓房。
  刘翠花说:“我刚刚去了趟隔壁,想着把小丫送回去。”
  “是该送回去,怎么又抱回来了?”
  “隔壁……没人了。”
  刘老汉一惊:“没人了?那白金花呢?”
  刘翠花摇头:“刚才我去敲门,敲了半天也不见人出来,刚要推门就见到那两个官兵,官爷告诉我说隔壁没有人了,然后把大门都封上了,说是房子交给衙门处理。”
  刘老汉挠了挠头:“那这孩子怎么办?”
  五个多月的小丫趴在刘翠花怀里啃着手指,嘴里咿呀咿呀的说着听不懂的话,她还不知道自己成了孤儿。
  “养着吧……实在不行,就当是给幺儿和大郎的……”
  刘老汉有些无语。
  说出去有点荒唐,刘灵芝十五岁,徐大郎才十二岁,两人突然就多了个女儿。可刘翠花和刘老汉都五十多了,说是他俩生的,岂不是更离谱?!
  “得,就先这么办吧,赶明个你去镇上把丫头的户籍办了,以后就挂在幺儿名下!”到底家里还是刘翠花做主,刘老汉闷头答应下来。
  晚上刘翠花宣布这件事的时候,把两个孩子都惊呆了,刘灵芝咽下嘴里的饭不可思议的说:“娘,我当爹了?”
  刘翠花声音一顿:“名义上,大郎是爹……你是娘。”
  刘灵芝更惊恐了:“我,我当娘了?!”
 
 
第二十一章 
  镇上解封的第三天,刘老汉的大哥,刘树春带着儿子赶着牛车来了。车上装了满满的粮食,家里种的菜,山上的果子,还有两只下蛋的母鸡。
  来时见镇上一片萧索,街上连个行人都没有,跟去年比起来,简直就是两个地方。
  “爹,这镇上怎么都没人了?”去年秋天刘大福来镇上卖过秋货,那会街上摩肩擦踵,过个牛车都费劲,如今竟然一个人都看不见。
  “怎么就这个样了?”刘树春面色凝重心里没了底,也不知道弟弟一家现在怎么样了,听说这场疫病死了好多人……
  牛车拐进胡同,路过的几户人家门上都贴了封条,终于走到刘老汉家门口,见大门虽然关的严实,但没贴封条,两人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刘大福跳下牛车上前敲了敲门,没过多久里面传来刘翠花的声音。
  “谁呀?”
  “二伯娘,是我大福!”
  大门打开,刘翠花惊讶的看着门外的两个人,眼睛瞬间就湿了。
  “你,你们咋来了?树秋!大哥来了!”
  刘老汉闻声赶紧从屋里跑出来,见自家大哥正赶着牛车进院子,老哥俩一见面都红了眼睛。
  “快进屋,这大热的天喝口水!幺儿,大郎先别念书了,你大伯和大哥来了!”
  刘灵芝和徐渊从张秀才的小屋跑出来,见刘大富正从车上卸东西。
  “大哥!”刘灵芝惊喜的跑过去。
  “哎!灵芝……长这么高了。”刘大福抬起手原本想摸头,感觉有点够不到,改成拍拍肩膀。
  “大伯娘,大嫂,侄子他们都还好吗?”
  “好,全都好着呢,就是惦记着你们一家,这不听说镇里解封了,赶紧让我们拿东西过来看看,要不是我拦着,你大伯娘自己都要跟过来。”
  两个人帮着把车上的东西卸完,数了数。一共六袋大米,两袋白面,两袋苞谷。蔬菜也拿了不少,新鲜的萝卜,白菜,还有腌好的酱菜装了满满一坛子。
  “我娘怕你们不好买蛋吃,特地把家里下蛋的两个老母鸡抓了过来,随便喂点东西,一天一个蛋。”
  徐渊抱着两只鸡,高兴的眼睛都眯起来了,这下小丫有吃的了。
  屋里刘老汉和刘树春缓了半天才把情绪稳定下来,两人都止不住的叹气。
  “我来时见好多人家贴了封条……那是没人了?”
  “没了,这场病镇上死了一半的人。”
  “造孽啊……这城封了近四个月,我跟你嫂子担心的要命,生怕你们断了粮,如今见你一家都好,我就放心了!”
  刘老汉苦笑:“嗐,我们也是运气好,若不是收留了一位秀才公,提前帮我们出了主意,你来时见到的恐怕也是两张封条了。”
  刘树春一听赶紧要去拜谢一下张秀才,让刘翠花拦下。
  “不着急,大哥你跟大福今天别走了,留下来吃了饭明早再回去!”刘树春没推辞,他也有许多话想跟弟弟说。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