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灵芝并非存心找茬,因为快到大郎的生辰了。徐渊是六月十八的生辰,距离还有不到二十日,若是快马加鞭赶回去应该来得及。
这是徐渊的十六岁生辰,在盛朝十六岁属于大生辰,有钱的人家要办及冠礼。
村里虽然没有那么多讲究,但也会给孩子买身新衣,做一桌子好菜。过了生辰就算是正式成人可以娶妻生子了,这样的日子他想回去跟大郎一起过。
李宝文本来就憋着一肚子火,见刘灵芝敢公然跟自己叫板,冷笑道:“一个娘们,有你说话的份么?”
刘灵芝眉头一皱:“你说话注意点。”
李宝文挑衅道:“这么着急回去奔丧啊?”
这话触到刘灵芝的底线,一把掐住李宝文的脖子怒道:“你再说一遍?”
李宝文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人,回手握住刘灵芝的胳膊往外掰:“你他妈给我松开!家里死了亲爹这么着急回去!”
刘灵芝一拳捣在他脸上,这一拳仅用了三分力,就把他打的头晕眼花。
卢青在旁边幸灾乐祸地看热闹,这几天李宝文可把他气坏了,偏偏自己打不过,如今有人给出气,自然是乐得看他遭殃。
两人在车上交起手来,李宝文以前在镖局里也算得上武艺高强,至少一个人打两个壮汉没什么问题。奈何遇上的对手是刘灵芝。天生怪力又练了那么多年的拳脚功夫,被压着打的嗷嗷直叫。
铁钩似的手掌狠狠的掐在他喉咙上,任他怎么扭动都挣脱不开,李宝文才知道自己惹上了硬茬子。
眼前渐渐发黑,窒息的恐惧让他浑身颤抖:“松,松手……我……错了。”
老吴拉着刘灵芝的胳膊劝解道:“丫头,咱们别跟他一般见识,一起出来走镖不容易,都互相忍让着点。”他见识过刘灵芝的本事,知道这李宝文根本不是对手,镖局内禁止打架斗殴,若是真打坏了,回去刘灵芝恐怕也得遭殃。
刘灵芝给老吴个面子松开了手。
“咳咳咳咳咳咳!”李宝文从车上爬起来,捂着脖子咳得撕心裂肺,一脸恐惧的看着刘灵芝,原以为她只是个有点本事的女人,没想到身上的功夫这么好,吓得他再也不敢再胡说八道。
*
镖局里大抵就是这样,谁的拳头硬,谁说话就顶用。
之前李宝文一直觉得自己厉害,处处跟刘灵芝作对,自从被他收拾了一顿后,瞬间低调了起来,归程也和谐了许多。
五月二十八一行人终于抵达了赣州目的地,主家结了银子,几个人连城里都没转,直接打道回府。
回去可就没有来时舒服了,来时镖局的马车停在宿州渡口。下了船到达赣州后乘坐的马车都是主家花钱雇的。虽说没多豪华,但也都是带着宝盖和车厢能遮风挡雨。
这么一两马车租到渡口少说也得几十两银子,他们几个人哪里舍得花这钱?直接找了一辆送货的平板马车,拉着几个人朝渡口走去。
车夫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特别健谈,得知他们是从冀州过来走镖的不停打听。奈何不会说官话,当地的口音几个人也听不太懂,驴唇不对马嘴的说了几句只能悻悻作罢。
到了渡口还要坐船渡江。
刘灵芝一看见船胃里就一阵翻腾,晕船的滋味实在不怎么舒服。
回去时乘坐的是渔船,船上简陋只有一个遮雨的棚子,船夫是渔民,平日里除了打鱼,也拉人载客赚点银子养家。
上了船刘灵芝又开始吐,加上船上一股鱼腥味,熏的他直翻白眼,整日靠在船舱里半死不活的,给卢青心疼够呛……
傍晚,老吴坐在甲板旁边叼着烟袋看渔夫撒网,李宝文悄悄走过来,在他旁边坐下。
“宝文过来了?”老吴摘下烟袋朝他笑笑。
“吴伯,咱们这次走镖赚的钱不少吧。”李宝文假装不经意的打听。
“还凑合。”镖局里走镖的价格几乎是透明的,就比如这趟护送官家小姐,陈四海谈的价格是八百两,对方已经付了定金二百两,送达目的地后再结了余下的银子。
这六百两里有四个人的工钱,还有给镖局赚的银子。钱都在吴伯身上带着,等回冀州交了账,再从公中的账上给他们发薪水。
“我想着能不能先把我那份拿了?”
吴伯磕磕烟袋:“这不合规矩。”
“我知道,您要不先给我,等回了冀州我再同二当家的说。”李宝文之所以着急要银子是因为欠了一笔高利贷快到日子了,若是等镖局发银子,就怕利滚利还不清。
以前走镖也有提前拿银子的事,回去免不了要被陈四海臭骂一顿。吴伯犹豫了一下从怀里掏出钱袋,里面装了六张百两的银票。
李宝文看着那几张银票,眼神逐渐炙热起来。如果自己有了这六百两银子就能把欠的高利贷还清,还能再去捞一把……
“那我便先给你,等回去……!”吴伯的声音戛然而止,难以置信的看着自己胸口上的匕首。
“对不起了吴伯。”李宝文咬着牙夺过他手里的银票,一把将老吴推下船。
“扑通!”江面溅起了不大不小的水花。
“不好了,吴伯掉下去了!”李宝文大喊。
卢青正在甲板另一边撒尿,闻声裤子都没来得及提,急忙跑了过来:“掉哪了?快让船夫停船!老吴会凫水,应该没什么事。”
李宝文指着水面道:“掉在那边了。”
卢青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刚想问怎么不见人?突然感觉身后有风,急忙扭身躲开,一回头见李宝文手里拿着带血的匕首差点戳进自己后心,吓得他脸色惨白。
“我操你大爷的!咱们俩有那么大的仇吗?你竟然要杀人?”
李宝文不说话,新仇加旧恨挥舞着匕首想要置他于死地。
“老吴呢?老吴那么好的人,你居然能下杀手!你他妈真是个畜牲!”
眼看着他拿刀逼近,卢青自知不是对手,一咬牙直接跳下船,船舱里刘灵芝闻声扶着船舷出来,就见到刚刚那一幕。
李宝文把卢青逼下船,扭头又看向脸色苍白的刘灵芝,拎着滴血的匕首慢慢朝他走过来。
刘灵芝喉结滑动,他现在身体虚弱站都站不稳。脚步虚浮的接了李宝文几招,突然船晃悠了一下,刘灵芝倒退几步被逼到了甲板边缘,本来就晕船,扭头看了眼江面差点吐出来。
李宝文手中的匕首直逼面门,刘灵芝忍着恶心跟他对了几招,一个不稳直接跌进水里。
冰凉的江水瞬间将他淹没,刘灵芝屏住呼吸双手双脚拼命的扑腾,不能死!家里还有人在等着他回去!
*
半夜远在冀州的徐渊从床上惊醒,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点燃油灯。刚刚做了个噩梦,梦见灵芝哥面色苍白,浑身湿淋淋的站在自己床前似乎有话要说,徐渊刚要伸手拉住他,人瞬间不见了!
“呸呸呸,坏的不灵好的灵!”灵芝哥那么厉害怎么会遇见危险呢?肯定是自己胡思乱想。
明日府学就要开学了,自己还是赶紧休息吧。
第65章
六月初六,府学开学了!
一大早天还没亮刘翠花就起来做饭,特意给大郎煮了几个鸡子,还包了猪肉芹菜馅的大包子。
徐渊昨晚做了噩梦,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临近天亮好不容易眯了一会,听见外屋有声音又醒了,穿上翠花婶子新做的薄褂衫下了炕。
“大郎醒啦?不再睡会。”刘翠花正在和面,包子馅是昨晚剁好的,麻溜利索得包上一会就能下锅了。
“睡不着了,婶子我帮你烧火。”
“不用不用,你去一边呆着,别把新衣服弄脏了,我这一会儿就好了”
徐渊打了个哈欠准备洗把脸,院子里张秀才正坐在井边修剪胡须。
“三爷爷早啊~”
“嘿,大郎你看我这胡须剪的怎么样?”
徐渊竖起大拇指:“精神!”
老爷子拿布巾擦了擦脖子:“去了府学可要好好努力学习啊,当年我只差了两名没考上府学,无奈回泗水县念了县学,你可知这两名,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徐渊乖乖的坐在一旁听三爷爷讲以前的事。
“当年跟我同窗的一个秀才考进了府学,后来还考上了举人。天盛七年去青州一带补缺做了知县老爷,而我碌碌终生再也没能进一步。”老爷子叹了口气,满脸都是遗憾。
“三爷爷您放心,去了府学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能有这么好的机会实在不易,自己更不能懈怠。
“去了府学多学多问,千万别觉得跟夫子请教问题不好意思,夫子们可都是有大学问的人!你能学到十之一二便是本事。”
“嗯!”
*
天蒙蒙亮,刘家一家人坐着牛车朝府学走去。
冀州府学在整个北方都非常有名,除了有名师,更因为它有超高的中举率,几乎每年都会有考中举人的学子。
徐渊坐在车上越走越紧张,随着牛车一拐,终于见到府学的大门口。
冀州府学建立距今已经有三百多年,最早可以追溯到乾朝。三百年间从这里走出了太多名人。有朝廷栋梁,文人骚客,还有名留青史的学者大儒。
古香古色的门庭上挂着一副巨匾,上面用烫金写着冀州学府四个大字,左侧题字:学而不厌,右侧是:诲人不倦。
这里是多少人终其一生都不能迈入的门槛!
徐渊仰头望着它心中心潮澎湃,忍不住热泪盈眶,张秀才同他一样也是哽咽的泣不成声。
两人正激动着,刘翠花抱着小丫指着旁边的石像问:“这老头是谁?脑门怎么这么大?”
徐渊哭笑不得:“婶,那是孔子像。”
“哦哦,俺知道,就是你平日里说的那个子曰嘛。”
刘老汉叼着烟袋道:“咱们牛车停在哪?里头怪干净的,进去别拉人家一院子牛粪。”
不远处突然跑过来一辆马车,两匹高头大马拉着车跑的飞快,眼看着要撞上他们的牛车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吓的小花牛哞哞直叫,一个撅子差点把刘老汉拽倒。
“吁,吁~”刘老汉闪了下腰,强忍着疼使劲拽住小牛才把车停稳。
“叔,你没事吧!”徐渊急忙扶住刘老汉。
刘老汉扶着腰摆了摆手。
马车在学府门口停下,一个穿着藕色长衫,头戴玉冠,脚踩长靴的男子从马车上下来,身边跟着两个仆人。
徐渊气愤的走上前去:“在下与你素不相识,为何纵马伤人?”
那人上下打量徐渊,轻笑一声:“撞着你了?”
“没有,可是……”
“没有便结了,你们还想讹人不成?粗鄙贱民。”
徐渊脸色一变怒道:“何为贵?何为贱?”
“位高者为贵,低者为贱,怎么说你一句贱民你还听不得吗?”
徐渊还想上前去理论,刘翠花急忙拽住他,怯怯的说:“大郎,莫要跟人闹口舌。”他们本就是屠户出身,跟那些高门子弟没法比,若是真把人惹恼了,以后在学府里处境怕是艰难。
张秀才也拉住他小声说:“阿渊,莫要争一时的意气,好好读书出人头地,我们才能不再受今日之辱。”
徐渊气的脸色涨红,半晌才平复下心情,拿起牛车上的书箱和行囊,目光坚定的说:“叔婶三爷爷,你们回去吧,我自己进去报道。”
刘翠花有些不放心,奈何他们进去也帮不上多大忙,只能捏了捏他的胳膊:“娃,叔婶不怕人笑话,也不怕受委屈,只要你好好的。”
徐渊点点头:“我知道了。”
送走家人徐渊脸色一变,目光冷冷的看着那人趾高气昂的走进学府。
身后突然有人道:“小兄弟,你不与他争辩是对的,这人叫陈淮礼是冀州布政使的儿子,平日里最爱欺辱寒门学子,你若是惹恼了他以后的日子恐怕就不好过了。”
徐渊闻声转过头,见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背着书箱走过来。
“在下覃易安,是府学二年级学子。”
徐渊连忙朝他拱拱手:“徐渊,今年刚入学的学子。”
这覃易安是个古道热肠的人,见徐渊年幼又跟自己一样同为寒门学子,忍不住升起同情心,边走边给他介绍府学里的事。
“你初来乍到可能不了解,这府学里现分为三派。其中之一就是以陈淮礼为首的官二代派,他们大多是直接举荐入的府学,平日里横行霸道嚣张跋扈,你最好不要招惹。第二派则是世家子弟,他们也都是名门之后,有自己的家族背景。最后就是我们这样的平民百姓,谁都惹不起,在这里只能夹起尾巴做人。”
徐渊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多谢易安兄告知!”
“不谢,前头就是新生报名的地方了你快去吧。”
徐渊告别了覃易安,过去报名。
51/116 首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