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近代现代)——静舟小妖

时间:2022-04-12 09:21:49  作者:静舟小妖
 
 
第11章 
  余乐是个聪明人。
  首先国家队员里肯定没傻的,听教练的指导,吸收理解,再用在自己的身上。
  作为技巧型运动员,余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自然很强。
  他自认为已经将朱明教练说的技术要点完全理解,接下来就是运用的时候,同时也相信其他人也能够做到这一步。
  那么是什么导致的他们无一列外地滑偏了呢?
  当然不会是雪道的问题。
  体操的姑娘没说错,朱明教练都可以笔直地滑下去,他们也可以。
  所以是还有什么地方大家都没有做对。
  紧张这一点是毫无疑问。
  紧张会让身体僵硬,动作的柔韧性和灵巧度都降低。
  程文海就是个例子,他太紧张了,明明能控制方向,却还是滑成那样。不过相信他再来一次,就能滑好。
  除了紧张以外,余乐认为还有一个原因。
  他倒转过身体,来到了雪坡的边缘,雪仗深深刺入雪里,他深呼吸一口气,抬头看向了矗立在自己前方的高台。
  真的很高啊,从上面跳下来一定很爽。
  这样想着,余乐将雪仗同时从雪里拔出,身体往下滑去的同时开始倾斜。
  余乐没有屈膝,但身体朝前方倾斜,保证重心在前面。
  他记得教练滑下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放松,甚至在讲技术要点的时候也说过倒滑不要翘屁股,容易后仰。
  只是大家都没有做到。
  紧张和恐惧感降临,人类第一个反应都是将自己蜷成一团,而在倒滑的时候,显然蹲下去降低底盘高度,会本能地给人更好控制的感觉,也会在心里暗示这样摔倒不会疼。
  但很奇怪,余乐并没有恐惧的感觉,也没有紧张感。
  他是真心觉得这个坡度还好,就算摔倒也就是坐地上,可比从十米台上翻下来以错误的姿势入水安全多了。
  想起这个肩膀就有点疼,啧。
  别人倒滑下去都紧张地深呼吸,余乐还有点分神,直到速度感产生,余乐回过神来,视线的焦距就定在了那处高大的跳台上。
  他认为下滑的关键不是有没有看身后,一旦回头,方向感和平衡感都会被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新手最不能做的就是转头去看。
  那么该怎么控制自己的方向?
  余乐选择将前方的跳台身为标靶,视线的余光来关注左右两侧,这样就足以判断自己是否歪斜。
  至于脚下……
  雪道绝不平整,上面遍布着看不出来的雪包,在无法注视前方的情况下确实很容易颠簸,且影响方向。
  但因为身体直立,重心完全处于前方,教练嘴里不断强调的技术要点施展起来就变得很轻松。
  朱明说:“倒滑的情况下,你们的转弯重心应该在滑雪板前方,尽快找到重心点,是你们滑好倒滑的关键。”
  余乐甚至没有去特意找过,只是在感觉自己好像路线偏斜的时候,以腹部作为发力点,力量一路沿着腿部往下延伸,在来到脚腕处的同时,脚后跟只是轻微的一个转动,偏斜的方向就回正了。
  方向往左边歪他的脚后跟就往右边转,往右边歪就左转脚后跟。
  最初的生涩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退去,余乐甚至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在控制的情况下滑出“蛇形线”,接着速度就慢了下来。
  他到底了?
  到底了?
  唔……
  余乐一腿弯曲,另外一腿作为轴心,在雪上滑出一个弧形,从容停下。
  四周围一片安静。
  所有人都在看着他。
  朱明快走两步来到的身边,一脸惊喜:“不错啊小伙子,我都怀疑你是不是第一次滑雪了,这控制力绝了。”
  这时,程文海跳起来:“余乐!你要飞啊!”
  还有师姐也忍不住开口:“你怎么滑的啊?都和教练一样了!”
  “帅啊!滑的好!”
  看着被围住夸奖的余乐,卓伟撇了撇嘴,不高兴地沉下了脸。
  余乐被问着,想说这不难啊,但这话显然说不出口。
  他都什么还没感觉到呢,就这么滑下来了?
  难道他的滑雪真有天赋?呵呵……
  这该死的优越感!
  余乐心情一下就好了起来,嘴角也多了笑,从昨天起就一直压在心口的巨石,突然就消失不见了。
  他就笑着,挠了挠头。
  厚厚的手套摸上毛绒帽子,被藏在帽檐下的耳朵使劲地发着热。
  余乐发现自己的脸都在发烫。
  师姐捂嘴笑:“哎呀呀,还不好意思了。”
  “余乐好纯情!”
  “夸两下就脸红,你也太可爱了。”
  余乐被调侃地受不了,怂怂的往程文海那边走了一步。
  程文海甩手:“莫挨老子,老子嫉妒你!”
  顿时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朱明便在一边笑着,耐心地看着余乐这小小的“高光时刻”,越看越喜欢。
  难怪柴明会不惜撕下老脸也要去把余乐“抢”过来,挑人的眼光果然老柴就从没错过!
  后来有师姐虚心请教倒滑的技巧,朱明见余乐不好意思,便说:“分享一下吧。”
  余乐想想点头:“首先要克服恐惧,完全按照教练的技巧,身体挺直……”
  余乐没有程文海健谈活泼,他只喜欢在熟人面前开开玩笑,所以这样难得被当成“典型”发言的情形,他也说的干巴巴的没什么意思。
  但他说着,其他人就认真的听,师兄师姐们眼里都是求知欲,脸上还有藏不住的胜负心,他们亦敌亦友,从对手身上获取经验,然后超越对方。
  不想拿冠军的运动员不是好运动员,这里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冠军梦。
  余乐相当于将朱明的话重复了一遍,但因为有余乐言传身教,大家也难免不去重视,再上去滑的时候,都第一时间去克服自己的恐惧感,按照标准动作去完成。
  又有人成功了。
  程文海顺利地滑了下去,还有“夸余乐可爱”的师姐也笔直地滑了下去,虽然也有继续歪斜的人,但摔倒后都很平静,起身就准备第三次地滑行。
  看着“种子队”很快地进入正轨,朱明高兴的去找张倩聊天。
  “挑出来的这些队员,还是很不错,领悟力和执行力都很高。”
  “都是过去十来年训练打下的基础,是他们该有的潜力。”
  “还是老柴高明,一开始说再搞个选训二队的时候,我觉得没必要,但真的有些不错的运动员,可惜就是年纪偏大了一点。”
  “老柴才当教练那会儿,听说队员都是从其他队里选过来的,他知道他们的潜力有多大。”
  “其他人不说,余乐这样还是不多见。”
  “是挺不错的,领悟力和控板能力都很强,胆大心细,但我听了个消息,说是余乐一心只想回跳水队……”
  朱明听到这里,眉毛一立:“想回去?没那么容易!老柴有办法把他留下。”
  张倩捂嘴笑:“再等等吧,还不确定余乐的潜力多大呢,你可别把老柴叫回来,他那伤还没好呢。而且……你觉不觉得老柴现在的脾气怪的不得了……”
  两人聊起了其他的,并不太干涉队员的训练。
  滑雪这东西,在初期技术要领就那么多,是不是滑雪这块料,只看他们自己的适应能力就能看出来。
  有人始终不得要领,有人一滑就会,选训队的水平层次已经被拉开,落后的人注定会被淘汰。
  倒滑对于余乐来说很简单,正滑的【空中抓取】也非常简单,只有倒滑跳台落地的难度有点大。
  这项训练上,就连余乐都吃了瘪。
  下午的时候,他从跳台上倒滑着落下,落地的瞬间就失去了平衡,扑在了雪地上,滑雪板飞上去两米远。
  头顶上传来哈哈的笑声,一开始他以为是程文海,但爬起来一看却是卓伟。
  卓伟自觉风趣,对身边人说着:“看来我们的天才也有失误的时候啊!”
  余乐蹙眉,程文海却比他还激动:“说什么风凉话,你行你上!”
  卓伟被堵的说不出话,又实在气不过去,嘀咕了一句:“叫那么凶,你也上啊。”
  “我要上啊!你敢不敢上?”程文海不依不饶。
  卓伟也被刺激地扬了下巴:“来就来,赌什么吧?”
  “来就来,不跟是你儿子!”
  “就赌你是我儿子!”
  旁边有师姐劝架:“你们男生怎么都喜欢当爸爸,别闹了,训练呢,教练都往这边看了。”
  被提醒,再吵不下去,两人都只能不服气地将头撇到了一旁。
  余乐在跳台下面十米处,也听见了上面的争执,但他有心无力,去捡了板子,又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到了坡下面,才乘着传送带回到了坡上。
  这时候早就已经吵完了。
  程文海已经滑下去,也是一个屁股坐在地上,一路倒着往下哧溜。
  卓伟在坡上阴阳怪气地“哧哧”冷笑,看见余乐上来,选择避开了他,绕到前面先滑了下去。
  倒滑落地是个难点,在自由式滑雪里,倒滑落地会有加分,因而注定了今天是他们“种子队”艰难的一天。
  卓伟的结果自然不出意外。
  看得出来他是特别地想一次成功,但落地后的平衡感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又因为过度用力的原因,他不仅同样一屁股坐在地上,还来了个后滚翻。
  起来的时候帽子掉了,衣领也进了雪,也不知道是气的还是摔的,脸色涨红,眼睛暗沉。
  程文海正好上来,肆无忌惮的“哈哈”大笑,是讥讽也是替余乐出气。
  卓伟捡起帽子后抬头,漆黑的眼睛裹着冰碴,看了程文海又看余乐。
  余乐没有惹事的爱好,但既然梁子都结下了,自然与程文海站一起瞪他。
  这么瞪了一会儿,卓伟冷着脸转身,捡自己的滑雪板去了。
  倒滑跳台的训练相当不顺利,朱明在观察他们一会儿后,就让他们继续练上午的动作,说是先巩固基础,他们还是在控板上有问题。
  “种子队”的进度因而慢了下来,“普通队”下午却开始训练倒滑,进度被拉近后所有被筛选出来的人都生出了焦虑,包括余乐。
 
 
第12章 
  都练不好倒滑跳台的结果,就是到结束训练的时间,“种子队”的大部分队员都不想走,还想上跳台试试。
  或许就行了呢?
  程文海说:“教练我们还想练练。”
  卓伟不落人后:“对,可以留下再滑一会儿吗?”
  余乐没说话,但和其他人一样,他也打算留下。竟然会有他拿不下的动作,不就是加训吗?家常便饭了。
  朱明笑:“你们这么积极主动我是很开心的,但今天就算了,晚点这里滑雪兴趣班要上课,还有些散客要进来,没有你们训练的环境。”
  顿了一下,他笑容更浓:“要不你们看看兴趣班的训练,或许会有些启迪。”
  “只是看吗?”
  “看看吧。”
  “那行,我留下看看。”
  “我也留下。”
  或许有人想走,但大家这么开口,就所有人都留了下来。
  他们在座位上聊天休息,大概也就等了十分钟,陆陆续续的就有人进来。
  其实他们白天训练也有散客进来滑雪,有的滑的是真不错,有的纯粹就是瞎滑,双方泾渭分明,做自己的事情,彼此并不影响。
  滑雪馆客流量的高峰期是在放学下班后,以及周末。
  在滑雪馆办理的年卡季卡的会员熟门熟路的进来,在看见他们后都会愣一下,也有人会来搭腔,聊上两句。
  “啊,我就是个滑雪发烧友,以前滑双板,这两年流行单板,我还在学。”
  “哦,你们是选训队的啊?怎么样,滑一个?”
  “那我先走了,祝你们训练顺利。”
  大哥抱着快一人高的单板进场,往他们这段时间都在使用的雪道去了,但人家一来就是高级滑道,像个小蚂蚁一样从高处滑雪,疾驰而来。
  滑行,雪镜,帅气亮眼的滑雪服,真是帅的不得了。
  选训队的国家队员们惊叹之余,都觉得有点惭愧。
  这都快一周了,他们还在中级赛道上滑呢,而且倒滑跳台没一个成功。
  后来他们看见了朱明教练提到的“兴趣班”。
  一群十岁左右的孩子,在兴趣班老师的指导下,从中级赛道滑下,跳台、摸板、倒滑都信手拈来,等到他们开始练倒滑跳台的时候,一个个滑上跳台,稳稳落地,徐徐倒滑而下,从容至极。
  身边有人叹了口气:“咱们这些选出来的都算什么啊,还不如业余的大哥,兴趣班的孩子。”
  余乐被刺激了。
  他是一个一旦在意,就会变得特别认真的脾气。
  “种子队”的人陆陆续续离开,余乐留下继续看兴趣班的教学。
  程文海说:“走吧,没什么好看的,再不回去没饭吃了。”
  余乐拉住他,说:“你别急,慢慢看。”
  “看什么?”
  “兴趣班。”
  “对啊,看兴趣班什么?”
  余乐视线定在前方,心不在焉地说道:“他们小,在理解和控制上不如咱们,但就是这样更容易看出技巧,你看他们在落地的时候,应该是教练硬性要求做的一个前屈体,同时双臂前举的平衡性动作。我们没有进行这样模式化的训练,但教练也说过让我们自己找重心……”
  “我们能找到重心,但这个重心怎么找,以及配合的动作……”接着余乐说话的人是坐在他们前排的师姐,刘薇。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