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妆造、现场打光和专属机位的那种。
被分派到他们小组的表演指导老师全程跟着, 一点一点地对着录下来的画面纠细节、提意见, 以及和几位主演沟通现场具体的布景、摆放着的道具和打光模式。
身为评委之一的阮亦涵中途来探了个班, 算是提前看看各组的进度。
她轻手轻脚地推开门, 无声地站在镜头后面看着《周而复始》A组认真彩排的样子和呈现出来的情况,第一反应是惊讶。
撇开她认为完全能用演技弥补外形、戏路等方面的不同的窦琴, 和她其实并没有抱太大希望, 觉得只要能中规中矩地接住窦琴的戏就不算太失败的柴思乐不提, 盛琰的表现真的很让她惊讶。
因为她对于盛琰的印象更多的还是在打歌舞台的Wanna-盛琰,是江桐那样意气风发的少年, 再不济也是傅瞻那样情场失意, 商场得意的成功商人。
总之不是现在这样。
盛琰坐在轮椅上, 背微微驼着,很明显能看到根根青筋的手握成拳头地放在盖了毯子的膝盖上。
他那在这短短十天里瘦了不少的身形则被罩在宽大的睡衣里, 显得有些单薄。
仿佛只要狂风一吹,他就会连人带轮椅地一起栽倒在湿漉的厨房或者是空旷的客厅, 还是那种没办法仅凭自己的力量挣扎着坐回到轮椅上的情况。
光与暗的模糊分界线落在他的脸上,和他那因为生气、难过亦或者是无法挽留周雯的不甘心而绷成了一条直线的嘴角一起, 把他径直笼罩进了无尽的黑暗当中。
阮亦涵看着, 倏地改变了自己原本认为盛琰或许无法诠释好“沈周”这个角色的想法。
她想,就像她上次见到盛琰时说的那番评价一样:盛琰大概真的就是那种生来就适合吃演员这碗饭的天赋型选手。
因为虽然盛琰不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生, 但是却有着极强的共情能力和代入感,稍经指点,就能把某个角色表演成那个角色该成为的样子。
而这里说的“那个角色该成为的样子”, 倒不一定是盛琰能把某些角色演得多像原片儿里的那个,指的是盛琰总能通过他的表现来让人觉得某某角色也可以是他表现出来的这样的。
例如现在呈现在阮亦涵眼前的沈周。
在阮亦涵原有的认知里,或者说是在大部分只看过电影的网友心里,沈周都该是原片里那个十一二岁,近乎于可以用“骨瘦如柴”来形容的阴郁但可怜的小孩儿模样。
他们中的多数甚至觉得选用的演员的年纪可以更小点儿,或者该小孩儿表现出来的样子能更“正面”一点儿。
因为这样的话,反而能给予观众一种更强烈的“童言无忌”的谅解感,让观者觉得这个小孩儿的自私也只是源于他想要一个完整的家庭,想要一个妈妈而已。
总归能少一点腹诽,多一点同情。
大部分人心里的沈周,再不济也该是《周而复始》B组那个能够缩成小小的一团地演出十六七岁的小女孩儿的脆弱感的形象。
但是在盛琰和窦琴改编过后的这个版本里,他们近乎于颠覆了大多数观众的认知。
他们把那个已经完全不能用“不懂事”的理由来为之开解的“沈周”塑造得比电影里的那位更自私、也更阴郁了点儿。
尤其是盛琰饰演的“沈周”的年龄摆在那里的情况下。
毕竟哪怕他再怎么没见过外面的世界和阳光,不知道正常的家庭该是怎么样的的相处模式,也该知道他们家的这种情况是不健康的,甚至是病态的。
——无论是对于常年被困在家庭里,受尽各种人的非议,一步步走向崩溃的周雯来说,还是早就没办法再好声好气地和周雯和沈周说话了的沈知书来说,这都是病态的。
只不过无论是周雯还是沈知书,在此之前都绝口不提放弃,一直想要坚持一会儿,再坚持一会儿地维持现状而已。
但盛琰饰演的“沈周”还是说出了剧本上那些本该属于十几岁小孩儿的冰冷话语,甚至添油加醋地把话说得更过分了点儿。
与之伴随而来的,还有愿望落空的强烈被背叛感和自己终于还是成为了没有人关心的“孤儿”的悲怆。
唯一相同的,大概是两个角色的灵魂内核。
例如驱动着两个“沈周”说出那些伤人话的动机,归根结底都只是因为他们想要留下周雯而已。
——他们不想成为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无论他们今年到底是十二岁还是二十岁。
站在镜头后面跟工作人员一起看完了现场彩排情况的阮亦涵没有出声。她怎么轻手轻脚地来的,就怎么轻手轻脚地走了,理由一是怕今天当着盛琰的面把话夸完了的话明天正式录制的时候就没话说了。
理由二则是得背着人收拾一下自己的情绪,省的自己没出息地在后辈面前掉眼泪,反过来还得劳烦别人安慰她。
而直到第二天的节目正式录制开始之后,《周而复始》A组正式登台之前,盛琰的粉丝们观看着选手们选剧本的片段以及部分彩排间隙的有趣花絮,眉眼之间都还是含着笑意的。
但是当正式场地的大幕拉开,看起来病恹恹但眼底的情绪略显偏执的盛琰坐在轮椅上登台之后,她们被现场的凄冷的氛围感染,脸上的笑意都倏地消失了。
从沈周撞破周雯和好友的打电话现场开始,到沈周红着眼眶地盯着周雯质问对方为什么要离开,再到沈周自暴自弃地说出“反正我不一定还能活多久了,为什么你不能再为我坚持一会儿”的话为止,她们眼眶里的眼泪也跟着对方的越积越多。
她们的眼泪最终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般滴落。
吧嗒一声地落在手背上,或者是膝盖上,晕出来的水渍很快被现场的热气蒸干,独留沈周盖在膝盖处的毛毯上照旧留着湿漉的水晕。
但最后的最后,周雯还是走了,毅然决然地带着自己早就收拾好了的行李离开了那个她早就想逃离了的家。
而尽管她在临走前终究还是不舍得地回头看了沈周最后一眼,但她在这幕戏里对沈周说的最后一段话其实还是绝情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地杀死了对方最后的一点希望。
——“可是我真的受够了。”她同样红着眼眶地说,攥紧了拳头地忍住了自己想要同往常那样抬手给沈周擦眼泪的冲动。
“我希望你在我离开之后还能活很久很久,希望你能变得比从前快乐、开朗一点,可是我真的没办法再等你了。”她说,已经慢慢地收拾好了自己歇斯底里的情绪,但是眼底的温情却始终没有再多上半分。
这幕戏最终收尾于周雯拉着行李箱离开的一个背影,以及沈周终于褪下了“道德绑架”的坚强外壳,看着眼前冰冷的陈设,眼底的泪水忍不住地开始翻涌的模样。
现场的导演适时喊了声“咔”。
在边上憋着眼泪地站了半天,只偶尔搭几句台词的柴思乐瞬间抽出自己衣兜里的餐巾纸来,一人两张地分了之后就抽抽噎噎地开始小声哭泣,像个情绪慢半拍的人。
坐在评委席上的影帝柳易是第一个发言的,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说实话,我对于你们关于这个剧本的改编和呈现很意外也很惊喜。”
他说:“因为大家都知道,原电影里的周雯其实是在整部影片都快结尾了的时候才终于下定决心地要离开这个家的——因为沈周,更因为在意外界对她的舆论。但是在你们改编过之后的版本里,她似乎比本来的形象要更加勇敢一点。”
“尽管这可能是因为你们想把电影里的很多大的矛盾冲突点都集中放在这一幕戏里来呈现,但是在我看来,窦琴老师所塑造的周雯真的比原来的那版更加符合为自己而活的女性定义。”
对此,阮亦涵有不同的见解。
她在用纸巾小心翼翼地拭去了自己眼睫上挂着的眼泪之后开口,对着柳易说:“其实你只要横向对比一下周雯离开的年纪,就知道这版的周雯忍耐了更久。”
“我不知道我解读得对不对啊,”她把脸转向盛琰那个方向道,“但我觉得这版的周雯在显得更偏激了点儿的同时,她也是真的爱着沈周的。因为她从始至终说的都是‘我没办法了’,而不是电影里的‘我不想’或者是‘我不愿意’再为你做什么什么事了。”
“而柳易老师所说的勇敢、独立,我觉得反而是因为窦琴老师诠释的周雯眼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成年了,所以终于可以果决地离开了的表现。”
“至于盛琰演的沈周,”阮亦涵吸了一下鼻子,说,“说实话,真的演得太好了,导致我本来录制节目前给自己做过思想工作说过千万不能在台上哭的,结果表演刚看到半截,我的视线就已经开始模糊了。”
至于理由,则是盛琰从一开始咄咄逼人式的质问,到后来语气一点点地软下去的示弱与挽留,以及最后失声崩溃的痛哭都表演得太好太好,以至于阮亦涵一下子就代入到了那个情境当中去。
仿佛那个被对方逼着做决定的母亲一角是她。
仿佛那个最后受不了地出走了,把孩子丢在了那个偌大的,但是没有半点温暖的家里的人也是她。
“而且距离我们上次见面,你真的瘦了太多了……”阮亦涵感慨说,“真的完全能说服我说你就是沈周那种没什么运动量地只能被关在屋子里,被固定在椅子上的病小孩儿。”
对此,盛琰有话说地表示,“其实我们一开始的时候设想过要在剧本的内容之外安排一个周雯在离开家之后,坐在计程车上看着车窗外肆意奔跑的小孩儿,所幻想的沈周如果无病无灾,现在应该是什么样的对比场景。但是因为是正式录制的时候一镜到底,不能通过后期剪辑那些完成,临时换衣服和布置场景也不太来得及,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阮亦涵听着,点头,接话,“但这个设想其实真的很好,如果能实现的话,大概又能骗我好几张纸巾的眼泪量。”
并且最终没忍住地感慨叹了一句:“只能说盛琰你身上真的有种魔力,总是能让我在看过你一小段的表演之后就开始幻想,如果你能翻拍一下全片的话该有多好。”
盛琰对于阮亦涵毫不掩饰的夸奖说了“谢谢”,有点意外,也有些受宠若惊。
作者有话要说: 本呆瓜作者来晚了很抱歉,在反思了QAQ
感谢在2022-04-02 02:01:40~2022-04-05 20:52: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oft西南分爹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3章 助演
评委席上总拍文艺片的那位刘导在接过话筒之后说的第一句话是:“要是这次还是打分制的话, 我肯定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给你五星。”
第二句话是:“你身上真的很有那种故事感,所以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我们能够合作一次。”
比盛琰更早回应她的, 是现场的粉丝夹杂在擦眼泪的动作里的一阵高过一阵骄傲鼓掌声。
盛琰本人反倒有些慢半拍地回应了一句“谢谢”, 只把对方说的当场面话地没当真。
至于那位王导, 他本来在看到正式表演之前确实是打算严厉点儿地挑挑刺的。
毕竟《周而复始》A组的这三个演员无论是从外形还是性格来说都不算太贴近原角色, 在他看来难免会把剧本演得差强人意。
更何况这片儿当初就是他导的, 哪个角色演得好、哪个角色演得次了点儿他最有发言权,因此总想着得端着态度地找找他们细节上的毛病。
但是在看过盛琰他们的表演之后, 他忽然无话可说了。
倒不是说这个表演尽善尽美到他无可指摘, 毕竟柴思乐的表演相对来说其实就挺没存在感的。
她有没接住盛琰和窦琴的戏的时候, 也有不够原角色沉稳,显得不那么像一个当了很多年官家的角色的时候, 以至于在那位王导看来, 如果要给每个角色都单拎出来打分的话, 他至多只能给对方一个将将过了及格线的三星评价。
只是在盛琰和窦琴的强压飙戏之下,柴思乐的没存在感反倒显得不太突兀, 四舍五入甚至可以说是主动让出了焦点位的缘故。
因而那位王导倏地也懒得挑柴思乐的问题了,只觉得这个表演整体来说瑕不掩瑜地表示:“你们组总体表现不错, 继续努力,争取保持下去就行。”
盛琰对此有些意外地挑眉, 但还是乖乖地点头说“好”, 说着自己会继续加油的话,又顺着主持人的思路分享了几句彩排时的小插曲, 就跟同组的窦琴他们一起鞠躬下了台。
至于最终的投票结果,还得等到几位评委看过《周而复始》B组的表演之后再作出抉择。
对此,盛琰倒是不心急, 到后台入座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紧盯着即将上台的下一组的表演看,而是给洛闻发消息。
【呼,终于表演完了。】盛琰自顾自地扣字,没等屏幕那头的小朋友问他什么,就又兀自补了一句,【几位评委老师的评价也还不错,至少比我想象中的好很多。】
【猪猪点赞.GIF】
【小狐狸递花花.GIF】
【开心到转圈圈.GIF】
【代理骄傲.GIF】
咣咣地给盛琰发了四个可爱表情包过来的洛闻,似乎还嫌这几个表情包还不能完全显示出他的激动地追加了一条语音,大致意思是问盛琰大概几点结束节目录制,以及他现在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准备给盛琰点外卖了,五星级的那种。
理由是他不希望下次再见面的时候,盛琰还是那副瘦了吧唧的样子了,看着怪不忍心的。
盛琰想了一下,发了个大致的时间过去,并表示到时候会主动给对方发消息提醒之后才勉强堵住了某个操心小朋友的嘴。
两个人在那之后又聊了几句有的没的,但碍于一个还被无数摄像头拍着的在节目录制中,一个还得抓紧时间地训练,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把自己暂时还没说完的话憋到了晚上。
而就在盛琰收了手机,准备安静地观看B组的表演的时候,窦琴忽然开口问了他一句:“队友?”
“啊?嗯。”盛琰点头,毫不避嫌地主动介绍道,“洛闻,我们队长,也是我们队里公认的舞蹈担当,不过唱歌、rap也不错,算是正儿八经的全能。”
窦琴听着,莫名地觉得盛琰这介绍的语序很有意思。
39/48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