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没人比我更懂七五(七五同人)——小狐昔里

时间:2022-04-27 10:17:30  作者:小狐昔里
  黎江平立刻听明白了这话的意思,也对,即便是天下第一的高手,也不可能百分百保护一个人的安全。
  不过,他忽然想到了一点:“黎知常,你那朋友会保护在狄娘娘周围,你是不是早就料到西夏细作会出现?”
  ……这可太冤枉他了,充其量他就是杞人忧天,猜到了这种可能性,黎望其实也没想到,西夏的人会来得这么快。
  见儿子这般表情,黎爹当即也明白过来:“看来你只猜到了一半,否则你绝不可能让你朋友孤身涉险。”
  黎望呼吸一窒,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你也别太担心,西夏暂时不会伤害狄娘娘,甚至态度也不会太差,假使他出事,也绝不全是你的错。”
  听听,这就是亲爹的安慰,黎望忍不住道“爹,你能说点吉祥话吗?”
  黎爹当即回道:“为父是督察院的御史中丞,不是官家身边伺候的宦官,吉祥话?你是在为难为父吗?”
  ……这种硬核安慰可以,但没必要,见老爹伏案工作,黎望听完,那是扭头就走,半点儿不带犹豫的。
  黎爹看着大儿子离去的背影,心里忽然有了一种微酸欣慰的情绪,想想再过不久这孩子就要及冠了,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当初他因直言被贬,夫人早产生下知常,遥想当初大夫断言这孩子活不过十六,如今也这般大了,不仅书读得不错,性子也还算过得去。
  只是老话说,过慧易折,如果能让知常活得开心自如些,其实蠢笨些也无所谓,至少能少气气他,省得他日日都想动藤条,胳膊上的肌肉都练出来了。
  “夫君,不回去睡吗?”
  黎母披衣找来,这会儿夜实在是深了,见黎爹摇头,她忍不住打了个哈欠道:“这公务什么时候做不行,知常都去睡了,你也老大不小了,还以为自己二三十岁呢。”
  黎爹便立刻讨饶,刚好折子也写得差不多了,便干脆站起来扶过夫人往房间走:“这么晚了,小心见了风,这便去睡了。”
  无论是将在外,还是臣在内,求的不过就是家人幸福平安,黎江平一直在为此努力,而他相信朝中像他这样的人,并不只是少数。
  明日有一场硬仗要打,他须得养足精神,才好跟人斗一场。
  “夫人,明日让厨娘把小厨房知常炖的那锅养生汤给为夫带上。”
  黎母:……还以为在想什么国家大事呢,没想到却是在想明早吃什么,呵,男人。
  “只能一半,万一知常要喝呢。”
  “行行行,一半就一半,记得带上,为夫明日要喝的。”
  黎江平去养精蓄锐了,黎望却还不能睡,毕竟五爷去保护狄娘娘,把人保护到敌军大本营里去的事情,他总不可能瞒着狄青。
  况且这事是瞒不住的,毕竟西夏抓了狄娘娘,要的便是威胁狄青,倘若狄青不知道,那岂不是抓了个寂寞。
  黎望敢确定,西夏的人绝对会想方设法接近狄青。
  而事实上,西夏的人比他想象中的来得要快很多,他翻墙进入将军府找到狄青时,狄青的脸色非常地难看,眼尖的黎望发现对方手上握着一块水头甚好的玉佩,一看就价值不菲。
  “黎兄,你怎么来了?”狄青的警觉性很好,即便在这种时刻,依旧第一时间发现了黎望的到来。
  “我来,是想告诉你一个消息,但或许,狄兄你已经不需要我开口了。”
  狄青掩饰地将玉佩收在怀里,倒是也没隐瞒,只道:“方才,西夏的赞天将军霍天雕带着这枚玉佩来找我,这是我姑母的玉佩,他们抓了我姑母。”
  “是的,这正是我想说的。”黎望对西夏的局势并不多了解,但赞天将军在西夏的地位已经很高了,看来这回西夏确实是有备而来。
  “他说,若想狄娘娘安然无恙,便要我投靠西夏,做西夏狼主手里的一柄刀。”
  黎望其实已经猜到了,但还是忍不住道:“那狄兄要如何应对?”
  狄青的脑子非常乱,事实上他难得地有些心冷,明明正是盛夏,却冷得出奇,就仿佛是他刚到边关的那一年朔方,那可真是浸到骨子里的冷啊。
  他在边关拼杀数年,保护了大宋无数人,可如今身在繁华的汴京城,这里的禁军、护卫、都尉,一层又一层,却依然让西夏人劫走了姑母。
  “你说,我该如何应对?”
  易地而处,黎望自问也没什么两全之策,但路总归是人走出来的,没道理身为强者,却要被弱者威胁,这实在太憋屈了。
  于是他道:“那这位霍将军绝对没有告诉你,狄娘娘并不是被抓走的,而是自愿跟他们走的。”
  狄青猛然抬头,眼睛的光就像鹰隼一般:“你说什么?我想起来了,锦毛鼠白玉堂,对不对?”
  黎望颔首,道:“是,以白玉堂的武功,完全可以带着狄娘娘安然脱身,娘娘身边的护卫和丫鬟都没死,五爷在他们身上,给我留了线索。”
  狄青的心忽然就暖了起来,虽然不太热,但已经跟凉没太大关系了。
  虽然腹背受敌,但好在他不完全是一个人在战斗。
  “你必不可能叫白五爷带着姑母涉险,如此我明白了,这是姑母在用性命替我求一条出路。”原本狄青还心有摇摆,但现在已经不需要做选择了,“黎兄,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做?”
  是寄希望于白五爷能护姑母无虞,所以便表现出大义灭亲的模样,好叫文官们看到他的忠心,还是说顺从西夏,干脆叛出大宋,做个西夏的先锋将军?
  这看似是两条路,但细细一看,却都是绝路。
  “狄兄你当真想知道?”
  狄青已经将玉佩挂在腰间,甚至还收拢好,才道:“愿闻其详。”
  “我这人,惯来不爱吃嗟来之食,别人递过来的选择亦是如此,如果我是狄兄,就上表罪己书,言明自己所受之胁迫,于国于家无法权衡,故辞去平西大将军之位,然后……越狱出关,去抓西夏狼主。”
  ……好家伙,狄青听到后半句,呼吸都凝住了。
  黎家书香世家,怎养出了黎兄这般的人物啊!说抓西夏狼主就跟抓小鸡似的,就……很大胆。
  “你可真是……敢说啊。”
  黎望自问说的是肺腑之言,毕竟你抓我亲人,那我就抓你大本营最重要的人,人质在手,才能更好地平等对话。
  “狄将军,你是大宋的常胜将军,却也是狄娘娘的侄儿,适当地表现出一些弱势,反而不是一件坏事。”
  一个人被捧上神坛,那么注定受人敬怕,但如果神有弱点,凡人便不会那么害怕了。
  “狄娘娘的法子确实很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证明你的清白,但也未免让你过于‘冷血’了些,为了国家和大义,连最后的亲人都能割舍,别人说起来会佩服你的为人,但恐怕之后会让你更加受人忌惮。”
  狄青何尝不明白啊,可是姑母如此为他,他又如何能让姑母有事呢。
  “我这便写辞官的折子。”
  他可以为姑母涉险,但绝不可能以大宋平西将军的身份入西夏,即便黎兄不说,他也会辞去官职。
  “若狄兄信得过我,可将折子和狄娘娘的信物交于我,朝堂之事有朝臣负责,但赵传的案子还未破,包公必定会将军一个清白。”
  狄青犹豫片刻,便将刚刚系好的玉佩接下来递过去,自己则迅速沾墨写折子。
  “最好潦草激愤些,字以表意。”
  狄青:……还挺细致。
  狄青的字即便写得潦草也很好看,至少以黎望的眼光素养,对方应该是大宋字写得最好的将军之一了。
  狄青一笔挥就,很快吹干墨迹盖上印鉴,递到了黎望手中。
  “一切,便拜托给黎兄了。”明明才认识不久,但狄青莫名地相信对方,这种直觉在战场上曾救过他的命,现在最好也能救姑母的命。
  黎望郑重地接过,然后收在袖中,见狄青立刻要走,他忙唤住对方:“等等,狄兄你且等等,我总觉得还有疏漏。”
  黎望是个很自信的人,往常用计谋用算度,他都游刃有余,可这一次牵扯太大了,稍一差池,根本无法补救,而且五爷是因他而涉险,他必要让五爷平安回来。
  “还有什么疏漏?”
  夜已经很深了,黎望却清醒地不得了,他抬头看到狄青脸上的刺配,忽然福至心灵,便道:“我在京中,常听闻狄兄行军出战,每以面具世人,那面具可是独一无二?”
  作者有话要说:  黎汪汪:五爷,回来你给我等着!【断鱼警告.jpg】
 
 
第155章 命中
  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此次对狄青的算计来势汹汹,幕后之人显然不准备以光明正大的手段取胜,既是如此,黎望自然不介意将人想得卑劣些。
  狄青身为边关统帅,执掌一军,本人虽称不上无懈可击,但绝对弱点很少,西夏人抓了狄娘娘,算作一点,而另一点,黎望的眼神落在了狄青身上,他正在等待对方的回答。
  “怎么突然问起这个?”狄青心有疑惑,但并不妨碍他继续开口,“起先的时候,我本不戴面具,后来戴的也是普通的青铜面具。”
  黎望并不问狄青戴面具的理由,只问:“那现在呢?”
  狄青指了指自己刺配的区域,道:“我从前乃是先锋将军,自无人会假扮我,但如今我身为平西士帅,一人担重责,便在此处镶嵌了一枚红色的宝石,此宝石乃官家御赐,普天之下仅此一枚,你若说是独一无二,也没甚毛病。”
  黎望闻言,心中立刻一动,当即道:“那这面具,如今可在京中?”
  “自然随我入京,难不成黎兄你想见见?”
  “小生不仅想见见,还想带它离开去一个地方。”黎望直言道。
  狄青绝对是个聪明人,立刻就明白了黎知常口中的疏漏是什么,他当即也不犹豫,立刻去暗室将罗刹面具并紫金甲取来,刚好他也要辞官,这副行头交还,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好重啊。”
  这副真的是铁甲吗?怕不是精钢打造,穿这么重的甲在身上,保命是保命了,但骑在马上,马儿的负重真的不会超标吗?!
  黎望莫名其妙地思绪跑偏,好在狄青很快拉回了他的思绪:“夜也深了,黎兄你还是早些回去睡觉,明日再行计策也不迟。”
  就这还重?狄青觉得黎兄现在的体格不大行,倘若是在他军中,早就该操练起来了。
  “也好,狄兄保重。”
  黎望很明白,今夜一别,即便计划顺利,他们也必须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见面了。
  “你也是,不必太过勉强。”
  为了不引起注意,两人并未点灯,此刻月光照进来,只照到了狄青的半张脸,这半张脸上没有刺配,从黎望的角度望过去,完全是一幅如玉公子的仪态。
  他忽然发问:“狄兄,当真这般信我?”
  狄青忽而轻笑出声,他本该困顿抑郁,此刻却平静地回复:“为何不信?”
  黎望就想,活该狄青能当人人敬仰的平西大元帅,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嘛。什么庞迪,果然不行。
  夜色很深了,明日有一场硬仗要打,以他的身子骨,必须去睡下了。
  而这一次,黎望躺在床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等他第二日醒来,是被隔壁将军府的动静吵醒的。
  狄青,越狱了。
  这个消息以极快的速度在汴京城中传播来开,与此一道传开的,还有狄娘娘被西夏人营救离开的消息。
  怎么说呢,满城皆惊。
  虽然在这之前,有很多人都在传狄青通敌、叛离大宋的消息,但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心里门儿清,只是闭目塞听而已。
  但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经超出所有人的预料,没有人会料到狄娘娘会被西夏人带走,也没有人会觉得狄青真的铤而走险。
  就算是玩弄权势、老练如庞太师、王丞相等人,都有些不大想上早朝。
  于是今日的早朝,气氛格外地沉闷,不论是官家还是朝臣,都带着股拒绝敷衍的态度,正是这时,黎江平执笏往前一步,开始了今日的喷子发言。
  好家伙,不愧是御史中丞,就是敢说,就连官家也没想到,作为读书人的表率,黎家人会在这个当口替狄青开口。
  而今所有的证据都对狄青非常不利,狄青又无端越狱,此时替狄青开口,实乃不智,官家起先不太明白,但等到接二连三有朝臣赞同黎江平的话,他忽然就明白了。
  虽然如今满朝文武都“相信”狄青通敌叛国,可他们却不愿意看到狄青真的投了西夏。
  很矛盾的想法,却又很真实。
  官家其实是相信狄青的,可狄青对狄娘娘的爱重他也很清楚,如果西夏真以狄娘娘来要挟狄青,他也不知道狄青到底会做什么样的选择。
  “众位爱卿先起吧,此案已交由三位大人士审,朕信得过你们。”官家往下一看,见庞太师和何大人俱在,却独独缺了包黑子,便奇道,“包拯呢?他怎么不在?”
  王丞相闻言,正欲往前一步替包拯说明缘由,宫人便进来,称八王爷与包大人在宫门外候着。
  “王叔来了?还不快请。”
  八王爷早些年曾领过实职,但后来官家逐渐上手政务,他就直接领了虚职在家中养老,并不经常出息早朝。
  官家一听,便知王叔必是为婶婶被劫走的事情而来,而且还是同包拯一起过来,想必是先去了开封府问了案情,之后才赶来皇宫。
  “王叔不必多礼,来人,看座。”
  八王爷却是心有担虑,根本坐不下去,只道:“启禀圣上,老臣有事要禀。”
  “何事?”
  “今日老臣起来,案几上多了一封辞官文书,乃是狄青的字迹。”八王爷说完,便从怀中掏出折子并一枚玉佩,双手交给了一旁的内宦。
  内宦很快就将折子和玉佩交到了官家手中,官家一看,脸色登时大变。昨日狄娘娘进宫来见他,腰间配的玉佩就是这一枚,此物乃皇家象征,天下无人可仿制。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