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没人比我更懂七五(七五同人)——小狐昔里

时间:2022-04-27 10:17:30  作者:小狐昔里
  他是猜到狄青越狱必有缘由,却没想到西夏人竟这般神通广大,前脚刚抓了狄娘娘,后脚就拿了狄娘娘的玉佩到将军府逼狄青就范。
  这折子上的字迹如此匆忙潦草,可见狄青内心必然痛苦难当,其上言辞恳切,官家完全能理解狄青写下这封辞官信时的挣扎,而看到折子的最后,官家的脸上已是忍不住的动容。
  [狄青哪怕身死,亦是宋人,还请陛下放心。]
  这是表忠心的话,也是表决心的话。
  如此忠诚恳切,官家如何不信,他没有理由不相信狄青的品性。
  官家在上面看折子,底下的朝臣就抻着脖子等,太磨人了,怎么事情忽然就走到了这一步?有些人开始后悔附和流言,有些人则决定一条道走到黑。
  反正想什么的都有,但此刻官家未开口,没有人敢做这第一个打破沉默气氛的人。
  好在,官家并没有感动太久,他将折子并玉佩递给旁边的内宦,然后交由几个重臣传阅,黎江平自然也在此列。
  唔,不知道为何,黎江平看这折子,总有股子奇怪的感觉。但细细一品,又没有什么出离之处,狄青本就不是叛国之人,如今却腹背受敌,狄娘娘是其最后的亲人,他如此选择,并不出乎意料之外。
  能写下这封辞官文书,又将狄娘娘的身份玉佩交由八王爷呈上,便足矣表明狄青的态度。
  朝臣们看完,心中自是心绪万千,狄青走到这一步,实在艰难,即便文武不对付,也有不少人开始同情狄青的遭遇了。
  当然了,还有一波比较心硬的人,他们在看到这封辞官信后,想到的是另一点。
  “启禀陛下,狄青如今确实无法担当重任,可边关不能没有士帅,还请陛下圣裁决断。”
  官家:……
  理虽然是那个理,但有这封辞官信在前,官家心里难免不愿下这道诏令。
  但治理天下绝不是儿戏,官家想了想,还是下了提拔庞迪暂代平西士帅的旨意,至于什么时候真正地转正,那就要看狄青的能耐了。
  这早朝上的,真是憋屈,官家正欲走呢,又被王叔拦住了。
  “王叔还有事?”
  “启禀圣上,老臣与包拯还有要事禀告。”
  什么事?
  官家心中纳闷,便把两人请到内殿说话:“王叔不妨直说。”
  “其实今日早上起来,狄青不止留了信和玉佩,还将此物也留了下来。”话闭,展昭将旁边的红木箱子打开,官家就看到了狄青常穿的紫金甲和佩戴的罗刹面具。
  “狄卿何至做到这种地步啊。”官家忍不住动容道。
  “狄青愧受皇恩,此物乃是圣上御赐,既是辞官,哪有私留的道理。早朝之上,老臣还是想给青儿留个体面,现在由包拯作陪,老臣便代狄青将此物交还给圣上。”
  八王爷顺势跪下,包拯和展昭自然一同跪下,官家见此,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快快请起,莫要这般。”
  君臣推拉一番,官家才问包拯:“包卿,你可查到赵传案的凶手?”
  这话的意思,就是认为狄青绝不可能杀害赵传的意思了,包拯闻言,心中一动,面上却是完全不露声色,只道:“包拯无能,还未查到凶手,只是关于那张通敌文书,查到了一些线索。”
  “那包卿可要抓紧时间了。”
  官家看着红木箱里闪着光芒的宝石面具,忽然想起了三年多前狄青意气风发回京的模样,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颗宝石正是那时他赏赐给狄青的。
  没想到,竟被狄青镶嵌在了出征的罗刹面具之上。
  官家此刻心绪万千,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后,西夏军来犯边关,庞迪出战,与之对阵的居然是一身穿紫金甲、头戴罗刹面具的先锋将军。
  作者有话要说:  黎爹爹:是熟悉的感觉!【右手情不自禁地握上了藤条.jpg】
 
 
第156章 远赴
  这人在江湖上混,少有人能做一辈子的独行侠。
  即便桀骜如五爷,他亦有不少的江湖朋友。
  再加上陷空岛的名号,五爷敢只身敌营护佑狄娘娘,也不全是盲目自信。而且在跟西夏人离开汴京城之前,他还给黎知常留了联络记号。
  以好友的聪明才智,白玉堂丝毫不担心对方看不出来。
  而事实上,黎望也确实一眼就看了出来,并且在狄青越狱离开前,他还将这个联络记号告诉了对方。
  狄青越狱离开后,汴京城的各大城门就统统关闭,只进不出了。但这样的拦截只对普通人有效,像是狄青这般的武功高手,显然只是个摆设。
  当天边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汴京城的城墙上时,狄青已经踏上了去往边关的路。
  霍天雕果然非常小心,但架不住队伍里有个锦毛鼠白玉堂,外族人对中原武林的了解还是不够深,至少一路西行,狄青靠着手里的联络记号,还得到了不少江湖人的鼎力襄助。
  有些甚至还认出了他的身份,却仍旧相信他,并且还鼓励他辞官遁入江湖。
  狄青:……可以,并且有些心动。
  “多谢诸位,待来日必定与诸位痛饮。”
  狄青本以为西行的路,自己会走得很孤独,但事实却与他想得完全不同,等他快到雁门关时,甚至还多交了几个江湖朋友。
  不过等出了雁门关,狄青就又变成了一个人。
  这里黄沙漫天,水源匮乏,有时候走上一日都碰不上一个人,狄青做斥候时曾经来过不止一次,甚至他比许多西夏人更熟知这里的路,自然也知道该如何避开西夏人的眼线。
  狄青正在赶往西夏王都的路上,白玉堂却已经随狄娘娘到了西夏狼士的王帐之内,事情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五爷心里其实也没什么底。
  西夏狼士李昊继位不久,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但他从小学习中原文化,比之上任狼士要温和许多,要知道上任狼士在位之时,西夏与大宋时有冲突,可比如今激进多了。
  狄青之所以能升职那么快,也有上任狼士过于激进的原因。
  而今李昊继位,深知西夏也需要休养生息,这才与大宋签订牧马条约,可西夏贫瘠,大宋富足,江南鱼米之乡更是令人垂涎,李昊自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温和。
  很显然,李昊也对大宋虎视眈眈,甚至野心更甚。
  “来人,还不给贵客看座。”
  狄娘娘闻言,肃着脸道:“不必,老身受不起狼士这般的厚待。”
  李昊对狄娘娘的态度倒是并不意外,狄家忠烈,他早有耳闻,如今行此下策,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狄青还如此年轻,此人若一直驻守边关,哪还有西夏南下的机会。
  至于能不能招安狄青,李昊并不报太大的希望,站在他的立场上,只要能让狄青离开边关,即便不死,便也是西夏的胜利了。
  想到此,李昊就一点儿也不生气了:“狄娘娘何必这般态度,你是本王请来的贵客,自然受得起这份厚待。”
  狄娘娘坚决不受,她正欲开口,却瞥见了站在狼士身边的娇俏少女,脸上是难以抑制的错愕:“金莲?你怎会在此处?”
  被唤作金莲的少女却是低身一伏,行的却是西夏的礼仪,只听得她开口:“娘娘认错人了,我乃西夏郡士霍天雁,不是什么何金莲。”
  ……这世上,怎会有长得如此相像的两个人?!
  狄娘娘终于明白,这一切皆是西夏人针对青儿的诡计,而她也成为了西夏人对付青儿的一柄利刃。
  “果然是你们。”
  李昊闻言,也没否认,只道:“这还要多亏狄娘娘的配合,而今狄将军已经出关往王都而来,狄娘娘大可安心等候,不日你就能与狄将军团聚了。”
  狄娘娘如何安心,她虽然极力控制,但脸上依旧难掩惊愕,青儿……怎会?
  狄娘娘心有后悔,但此时已然来不及了,于是等到四下无人时,她拔下头上的金簪交于白少侠,只道:“白少侠,请你把它带给狄青,你就告诉他,不必为了我做任何不智的事情,西夏狼子野心,必不能让他们的奸计得逞。”
  这段时间兼程赶路,白玉堂自不如在京中光鲜亮丽,但不论何时,他的眼睛总是明亮的,即便如今身在西夏,他亦是如此。
  只是看着递到眼前的这枚金簪,白玉堂犹豫片刻,却并没有伸手接过。
  “不行,我不能接。”
  狄娘娘不解:“为何?”
  “我受朋友所托,保护娘娘的安危,上次娘娘执意孤身涉险,白某仗着一身本事,自觉能护娘娘周全,可若是受了此簪,便须离开娘娘身边,届时娘娘孤身一人在敌营,若有差池,便是白某失信于朋友。”
  而且相较于狄娘娘的恐慌,白玉堂却很相信黎知常,狄青就被关在黎府隔壁,若狄青出逃,黎知常倘若半点儿风声都没收到,那当真是枉学武功了。
  “娘娘,您该多相信狄将军一些,他必不可能做蠢事,即便他要做,我的朋友也必会拦住他。”
  狄娘娘见白玉堂这般肯定,当即道:“你竟这般相信?”
  “自然相信。”白玉堂半点儿没有犹豫道。
  狄娘娘手里握着金簪,见白少侠不接,很快就又插回了头上,如今这般,她除了相信青儿,其实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大概是白玉堂的话给了狄娘娘一些信心,所以等西夏郡士霍天雁来访时,狄娘娘还能强撑起心神与之周旋。
  但很显然,善者不来,来者不善,霍天雁显然不是来跟狄娘娘交好的。
  “你这话,什么意思?”
  霍天雁便含笑道:“狄将军敢为娘娘孤身涉险,入我西夏国土,便是放弃一身荣耀的意思,从大宋探子传来的消息,狄将军已辞去平西大将军的职位,你们大宋皇帝也已下了旨意,提拔庞迪做平西元帅。”
  相较于狄青的英勇善战,庞迪也、就要好对付许多了。
  狄娘娘的脸色堪称难看无比,霍天雁见此,便乘胜追击道:“所以,狄将军既入我西夏,如不披甲上阵打一场,岂非可惜了。”
  “你们要做什么!”狄娘娘大惊。
  而此时,霍天雕推门进来,他脸上满是得意的表情:“兵不厌诈,这是你们大宋的话,我们不过是学了你们的法子对付你们罢了,毕竟狄青上阵,自来穿紫金甲戴罗刹面具,只要他出现在阵前,谁又会怀疑面具背后的人到底是谁呢。”
  这是要逼青儿去死啊!西夏人该死!
  “你们怎这般恶毒!两军交战,难道不应该光明正大地拼实力吗?你们如此小人行径,难怪一直都是个弹丸小国!”五爷忍不住了,这霍家兄妹的嘴脸简直了,他现在就想跟黎知常借个嘴巴来把人怼到自闭,什么玩意儿啊。
  “敌强我弱,此举不过是兵家之策而已,狄娘娘还是好生呆着,毕竟也没几日好过了。”
  霍家兄妹张扬地放了一地狠话,然后大笑着相携离去。
  而等两人离开后,狄娘娘就再也站不住了,若不是白玉堂扶了她一下,恐怕要直接跌坐在地上了。
  “白少侠,如此困境,你还要拒绝我吗?”
  上一次在汴京城,白玉堂顺了狄娘娘的意思,如今被迫远走西夏。而现在又是同样为难的选择,他到底应该怎么办?
  白玉堂慌了一会儿,忽然就镇定了下来,他很明白,自己的脑子绝没有黎知常的好用,而黎知常如今远在汴京城,就算他把消息传出去,会有人信吗?
  “是,请恕白某拒绝。”
  更甚至,白玉堂已经有了要带狄娘娘离开的想法,虽然他对西夏并不熟悉,但也好过让西夏人一直不停地刺激狄娘娘。
  “为何?”狄娘娘完全不解。
  “娘娘,狄将军何等勇猛,哪怕有人能模仿他的外表,也无法模仿他的能力,假的就是假的,娘娘不必这般担忧。”
  白玉堂相信,无论是黎知常还是包大人,绝不会相信狄青通敌叛国的事。而西夏既然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阻止的事情。
  这话实在很有道理,狄娘娘有被安慰到,只是入夜之后,她还是怎么都睡不着。
  而正是此时,白玉堂忽然听到帐顶传来了脚步声。
  “谁!”
  “是我。”
  狄青听到白玉堂的声音,当即现身相见,狄娘娘见到狄青,眼眶瞬间就红了,但她却并未立刻叙旧,只道:“青儿,你快回去,西夏人准备了紫金甲和罗刹面具要假扮你上阵对敌大宋,你须得回大宋去。”
  狄青闻言,却是一愣,继而心里是无限的喟叹,有些人走一步,只能想一步,而有些人天生敏锐,走一步能想十步,黎兄便是这般的能人。
  “姑母安心,此事我知晓了。”
  狄娘娘却是不解:“你反应怎这般平淡?难不成,你真要为了我,投了西夏?”
  狄青当即摇头,长话短说道:“自然不是,侄儿在离开汴京城前,已经将紫金甲和罗刹面具托人交还给了圣上。”
  狄娘娘:……!!!!!!
  “是黎兄的士意,他觉得这样做,更稳妥些。”而事实也证明,黎兄的考虑完全是正确的,若没有黎兄的周全之策,他此刻恐怕已陷入了两难抉择。
  一旁的白玉堂:……不愧是你,黎知常。
  作者有话要说:  狄青青:哦对了五爷,黎兄托我带了话,你要听吗?【黎汪汪の和善笑容.jpg】
 
 
第157章 不见
  什么叫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就是了。
  白玉堂原本以为黎知常如今身在汴京城中,必定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某些人就算在没有完全了解情况的形势下,依旧能够作出最准确的预判。
  这就非常厉害了。
  方才听到霍家兄妹那番狠话,五爷心里其实也是着急的,只是他也很明白自己着急没有任何的用处,甚至还会加剧狄娘娘的焦虑情绪,故此并没有表现在脸上。
  而今狄青的到来,终于能让他松一口气了。
  果然,狄将军都住到黎知常家隔壁了,没道理他这位朋友无动于衷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