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三国]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三国同人)——醉酒花间

时间:2022-05-04 08:44:09  作者:醉酒花间
  在袁璟小公子心中,只有年纪大干不动活的人才会告老还乡,人年纪大了就会死,他爹那么年轻,才不要学人家搞什么告老还乡。
  父子俩窝在房间里说个没完,直到外面天黑下来才各自休息,一夜无梦,第二天一早,活力满满的小家伙跑来和亲爱的父亲一起用饭,吃完之后就催着去荀家拜访。
  说学就学,绝不认输,他看那些自诩出身高贵的世家子不顺眼很久了,这次一定要让他们有苦说不出。
  他是正经的提意见,一切都是为了书院的发展,现在冀州书院那么多,他们邺城书院身为第一座书院,还拥有一座比所有地方的藏书都多的藏书楼,风头不能被其他书院抢去。
  邺城书院办的好才能给其他郡县的书院做榜样,他们可是府城耶,怎么能被其他书院压一头?
  小家伙踌躇满志,势要在年纪尚小时干出一番大事业,给史官留下足够多的材料来记载他的事迹,也不用太多,能留下“甘罗十二为使臣”那样的记载就好。
  荀彧正准备处理书房里堆着的公务,得知他们家主公过来以为有什么事情赶紧出来迎接,听完袁璟小公子的壮志豪言后神情复杂,只想让他们家主公正经一点,不要仗着小公子年纪小欺负他。
  他实在想不明白,主公的身份不是秘密,书院里的学生大部分也知道主公的身份,怎么到现在为止只有这和主公最亲近的小公子不知道?
  寒门子弟寒门子弟,什么样的寒门能养出来他们家主公这样的人,只看周身气度就知道不可能,世上还有比主公更像世家子的世家子弟吗?
  袁璟小公子乖乖坐好,见荀彧一直不说话,扭头看了看神色自若的父亲,发现他已经开始倒茶品茗,只好继续问道,“文若先生,给书院的建议好写吗?我爹说不用太麻烦,和你们平时写给他看的东西差不多就行。”
  荀彧:……
  既然如此,直接由主公来教岂不是更方便?主公过来到底是炫耀孩子还是炫耀孩子还是炫耀孩子?
  “我先拿一份公文,小公子稍等。”荀彧笑了笑,走到书架旁拿了几卷竹简,温声细气给勤奋好学的袁璟小公子讲格式,说完之后留小家伙自己找感觉,然后转身到他们家主公对面坐下。
  原老板笑吟吟倒了杯茶,动作行云流水赏心悦目,怎么看都像是不慎落入凡尘的天上谪仙人,“璟儿上进,辛苦文若教他。”
  “小公子年岁尚小,现在让他学这些是不是太早了?”荀彧面上笑意收敛,将视线从努力研究公文的小家伙身上收回来,压低了声音问道,“还是说,主公的身体又开始不舒服了?”
  不是他多想,实在是今天这出弄得像托孤,他想不担心都不行。
  原焕:???
  “哪有?”原焕无奈放下茶杯,“我的身体如何你们还不清楚吗,真要不舒服也出不了门,今天只是带璟儿出来玩,不要多想。”
  荀彧还是有些不放心,“真的?”
  带小公子出来玩?当真不是在开玩笑?
 
 
第149章 龙战于野
  正常人听到带孩子玩,联想到的都是天清气爽草长莺飞去城外游玩,再不济在家里铺张毯子和孩子一起品读诗词歌赋也是陶冶情操的一大美事,荀彧活了那么多年,第一次听到把这场面说成带孩子玩。
  谁家孩子小小年纪学这个?
  不远处,袁璟小公子自认为已经学到写公文的精髓,找来纸笔片刻不停开始创作,格式他已经记熟了,按照上面的格式把他脑袋里想的东西填进去就行,小意思,难不到他。
  荀彧抬手扶额,觉得这父子俩的表现都是一言难尽,主公时不时奇奇怪怪,小公子被主公抚养长大,性子有些奇奇怪怪很正常,是他见识少,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主公还有心情和他开玩笑,可见身体并没有出问题,随着他们掌控的地方增多,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他们家主公身体孱弱,太累了不行,太闲了也不行,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志才来信说他回邺城时会带上在南阳寻到的疾医,听说那位疾医在调养身体方面很厉害,不知道和主公府上的郭疾医相比如何。
  “奉先带兵去南阳,志才一时半会儿还回不来,刘表不知道会捅出什么幺蛾子,奉先那性子又经不得激,要是真有事情,只有子龙一个怕是拦不住他。”原焕对自己的身体心里有数,虚是虚了点儿,不过还没到风一吹就倒的地步,平时的药没有断过,至少最近几年不会出问题。
  他们家袁璟小公子年岁太小,怎么着也能等到小家伙长大成人,小家伙长大成人继承家业,他这个当爹的可以无事一身轻,辛辛苦苦干了那么多年,好不容易能轻松下来,他还舍不得那么早举身赴黄泉。
  “本想着志才忙完春耕就能回来,结果一拖再拖,现在看来怕是明年春耕也不一定能回来。”荀彧感叹了一句,抿了口茶对好友的遭遇表示遗憾。
  南阳不好管,有刘景升在南边虎视眈眈,派别人过去主公也不放心,偏偏那儿还有个袁公路跟着捣乱,能者多劳,只能辛苦志才多干点活儿。
  刘景升不足为惧,以志才的本事不会让他占到便宜,他不担心南阳,他只担心青州,奉孝那家伙非要去青州处理士孙瑞告老还乡之事,也不知道那小子到底怎么想的,看到长文吃瘪有那么开心吗?
  荀彧无奈叹息,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主公,趁现在奉孝还没有离开,将人拦下还来得及,等到他们明天一早出发前去青州,再拦可就来不及了。”
  陈群单独一个人他很放心,郭嘉一个人待着差不多也能放心,可是把两个人放到一起,他是真的不放心。
  “无妨,奉孝行事有分寸,明日前往青州的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有其他人看着,他找不到机会和陈长文独处。”原焕温声安抚着操心完这个操心那个的得力助手,郭嘉那么大个人了,知道轻重缓急,不需要他们时时刻刻担心。
  士孙瑞不是主动告老还乡,他儿子在邺城帮他上了乞骸骨的折子,消息没有传出去,老爷子现在还不知道他已经被退休了,为了不伤害老人家的身体,士孙萌这个为父请退的孝子也要一起过去。
  不得不承认,聪明人不只在读书一道上聪明,人情往来也不差,士孙瑞在青州的所作所为和士孙萌没有关系,他这里不兴连坐,只要不是株连九族的大罪,那就是一人做事一人当,没有当爹的犯事连当儿子的一起罚的道理。
  士孙瑞毫不掩饰的和他作对,似乎已经认定小皇帝被迫留在邺城被他压迫,老人家性子固执是出了名的,一旦认准一件事情八头牛都拉不回来,不然也不会和董承等人联手玩什么真拯救天子的戏码。
  士孙萌本来没想插手这事儿,大概被董承、伏完等人的下场吓到了,觉得他那年迈的老父亲经不住农活的磋磨,为了保住老父亲的命只能硬着头皮帮他致仕。
  现在主动致仕还能留下一条性命,等原司徒发难怕是想致仕都没那个机会。
  原焕差不多能猜到士孙萌的想法,士孙瑞在青州消息闭塞,不知道小皇帝在邺城过的是什么日子,可士孙萌人就在邺城,小皇帝又喜欢乔装打扮去藏书楼和邺城书院转悠散心,时不时还能碰见说几句话,他很清楚小皇帝在邺城并不是受胁迫,然而他清楚没用,得他爹清楚才行。
  奈何老爷子认定了他们陛下在邺城受辱苟活,拼了老命也要把天子救出生天,亲儿子说话都不好使,非但不好使,老爷子还觉得儿子在邺城被敌人的糖衣炮弹腐蚀,气性上来甚至想断绝父子关系。
  士孙萌也是没办法,那是他亲爹他不可能不管,就算不为了皇帝,只为他们那岌岌可危的父子关系他也得去青州一趟,好歹把老爷子接到身边,让他知道小皇帝没有受委屈才行。
  士孙瑞年岁不小,又是难得的汉室忠臣,就算他不请示朝廷擅自让刘备去徐州接过徐州牧的印玺原焕也不会对他做什么,老爷子耿直了一辈子,真要因为这点小事就罚他,最后为难的还是他自己。
  伤敌一百自损一万的事情不能做,让士孙萌这个亲儿子去劝恰到好处,所以说广纳士人好处多多,一不小心就能捡到宝。
  原老板和荀文若坐在窗边小声谈论,袁璟小公子占了荀彧处理公务的地方奋笔疾书,有思路的时候下笔如有神,两盏茶的时间就把《关于邺城书院的学生参加秋收的必要性》一文写了满满当当两页纸。
  理由充分言之有物,荀先生看了都说好。
  小家伙放下笔杆子欣赏着自己的大作,等纸上的墨迹晾干,赶紧哒哒哒拿去给他爹看,“这些事情归季珪师兄管,明天到书院就交给季珪师兄,然后那些家伙就等着下地割麦子吧。”
  荀彧笑着看过去,“那小公子自己呢?”
  “当然也要一起。”小家伙挺直了腰杆,眉飞色舞边说边比划,“书院里出身贫寒的学生有很多,听说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要帮家里干农活,能读书都是运气好,我的运气比他们还好,我家阿爹争气才让我不用很小的时候就帮家里干农活,不过没干过不代表不会干,我学什么都很快,肯定比那些家伙厉害的多。”
  阿爹争气,他是阿爹亲生的,不能给阿爹丢脸,只能比阿爹更争气。
  他袁小璟!就是那么厉害!
  荀彧:……
  “主公,您真的不准备和小公子解释解释吗?”
  就算主公不争气,这小家伙也不需要小小年纪帮着家里干农活,汝南袁氏家大业大,如果连他都需要下地干农活,天底下还有人不需要干农活吗?
  原焕看完纸上写的东西,认认真真的提了几点意见,听到荀彧的问题后顿了一下,然后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小家伙的额头,“璟儿,阿爹之前一直没有告诉你,其实我们家的传承也很久。”
  “我知道我知道,没有传承还坏了呢,要是没有传承,哪儿来的阿爹和我?”袁璟小公子记住他爹刚才点出来的地方,匆匆忙忙回去拿笔圈出来,头也不抬直接回道,“阿爹不要在意太多,我之前已经说过了,阿爹能白手起家,身为阿爹儿子的我肯定不会给阿爹丢脸。”
  小家伙安慰父亲的话说的非常熟练,一看就知道不是第一次说。
  原焕喝口水润润嗓子,示意荀彧稍安勿躁,“其实阿爹不是白手起家,袁氏乃是当朝数一数二的世家,阿爹身为袁氏的一员,年少时也是锦衣玉食纨袴膏粱,之前在府上见过的那位袁术袁公路其实是你的叔父。”
  “阿爹不要妄自菲薄,先不说袁氏是什么,就算你真的是世家子弟,也绝对不可能是纨绔,那个叫袁公路的是纨绔还差不多。”小家伙把写满了字的纸收好,转过身回来安慰他多愁善感的柔弱父亲,“咱们家不是世家怎么了,书院里那些家伙从来不会在我面前胡说八道,说明阿爹白手起家也很有威慑力,没事啦没事啦,只要咱们爷儿俩足够厉害,谁来都能把他就干趴下。”
  袁璟小公子动作熟练,故作老成的拍拍父亲的手臂,然后埋进亲爹怀里让他感受到来自儿子的关怀,如果不是个头太小,这时候他来把阿爹揽到自己怀里才最应景儿。
  原焕轻轻拍着小家伙的脊背,朝荀彧露出“这下懂了吧”的眼神。
  简单来说,就是,他玩儿脱了。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事实就是,他们家小公子的执拗和士孙瑞老爷子不相伯仲,认定一件事就不肯改,再怎么解释都没有用,解释多了就会变成现在这样,小家伙故作老成像个小大人,显得他这个当爹的像个无理取闹的小孩儿。
  荀彧:虽然事情有点离奇,但是放在他们家主公身上竟然意外的让人惊讶不起来。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荀彧麻木的等待面前感情深厚的父子俩分开,看着满脸“我爹有点自卑我好苦恼”的袁璟小公子,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小公子可知汝南袁氏?”
  袁璟点点头,“知道,我爹说过,那是个需要征服的庞然大物,只等我长大去打败。”
  小家伙捏紧拳头,仿佛面前站着一只凶狠可怖的洪荒巨兽,稍不留神这只巨兽就会伤害他身后保护的人。
  世家大族都不好对付,阿爹经常因为他们发愁,这点瞒不过他,汝南袁氏身为世族门阀中的一员,还是其中的佼佼者,可见将来肯定会让阿爹更加头疼,还好汝南离他们够远,不会现在就让他们家阿爹心烦。
  等他过几年长大能给阿爹帮忙,到时候再想办法一举解决那些讨人厌的世家,反正阿爹说过,只要他们印书的速度足够快,让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读书,没道理那么多寒门子弟中挑不出足够的人和世家抗衡。
  哼,他可是得了阿爹真传的人。
  荀彧扯了扯嘴角,听完小家伙的胡扯之后艰难开口,“小公子可知道自己的姓氏是哪个字?”
  “当然知道。”袁璟听到这个问题鼓了鼓脸更加生气,“真倒霉,我和阿爹三百年前竟然和那些人是一家,晦气,呸呸呸。”
  他还知道他们家门口挂的“原府”牌匾是因为他爹当年被人追杀只能改名换姓,被人追杀是什么意思文若先生知道吧,就是在家乡得罪了有权有势的人,那些人找了一群能打的地痞流氓想要他爹的性命,阿爹为了躲避追杀不得不改名换姓远走他乡。
  诶,阿爹当年那么艰难都能打下那么大的家业,他自小在阿爹的庇护下长大,如果长成个纨绔子弟岂不是对不起阿爹当年吃那么多苦?
  不行,回头还得找老师多加点课业,他绝对不能给阿爹丢脸。
  荀彧:……
  算了,他不管了,现在只能等小家伙长大自己迷糊过来,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这样吧。
  小家伙想到这里立刻来了精神,回想着书院那些比他大了十几岁的学生看的书,找了张干净的纸记下来,明天去书院就去找老师请教。
  郑玄郑老师最近在整理他前些年为经文典籍做的注,司马徽司马老师没有那么多事情,他那里还有很多兵书可以看,这种提前找书看的事情找司马老师更合适,不然可能会被批评贪多嚼不烂。
  小家伙像只忙碌的小蜜蜂,休息日也闲不下来,开开心心的跑来跑去,单单一张书案都能被他玩儿出花来。
  荀彧收回目光看向他们家主公,张了张口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原焕自己倒是不着急,“小孩子一时钻进牛角尖,不是什么大事,现在越解释他越觉得我们在编故事骗他。”
  “所以主公当初为什么要编故事骗他?”荀彧幽幽开口,有气无力仿佛备受打击的郭奉孝附身。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