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听就留下。”原焕温声回道,待会儿要说的不是秘密,这小家伙肯主动听他求之不得,又怎么会拦着,“再加几个位置,让其他几个小家伙都过来听听。”
袁小璟:!!!
为什么忽然觉得有点危险。
他是不是害了他的小伙伴们?
原焕看到小家伙惊疑不定试图躲开,揉揉他的脑袋瓜让他把软垫放下,“去吧,让他们过来陪你一起,免得待会儿听到一半想离开。”
“好吧。”袁小璟磨磨蹭蹭放下软垫,迈着沉重的步子离开房间,看到荀彧他们过来也只是叹了口气,打完招呼后留给他们一个沧桑的背影。
原焕:……
有那么吓人吗?
老父亲无奈的摇摇头,对上三双满是疑惑的眼睛,不得不开口解释,“璟儿想听我们待会儿说什么,我让他把孩子们都喊过来,也不知道他想哪儿去了。”
吕布咧咧嘴没说话,他玩儿的开心的时候被喊过来听一些听不懂的事情他也不乐意,小公子这是知道其他几个不乐意听哈哈哈哈哈~
荀彧失笑一声,原本沉重的心情被这么一打岔轻松了许多,坐定之后温声问道,“主公这两天身体如何?可要让邺城那边多派来几个疾医?”
“不用,只是看着严重,吃几副药就好。”原焕笑着拒绝,他的身体他自己清楚,只要能忍住不生气,其实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不生气不生气,袁璟小家伙天天在他耳边念叨,这次长足了记性,下次再出现这种事情肯定不会气自己。
他已经不是以前的他,现在的他,是冷酷无情的钮祜禄·原焕。
原老板被脑海里钻出来的话逗笑了,眉眼弯弯看上去心情很是不错,荀彧看他不像是强颜欢笑松了口气,这才斟酌着言辞开口道,“主公,提拔寒门子弟不是小事,彧以为,可以等回到邺城让文和来办。”
他的出身在这儿摆着,平时干什么都没关系,一下子和所有世家大族对着干,他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说要拦着主公,而是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把事情做好。
这种不需要顾忌后果只需要态度强硬发布政令的事情让贾文和来办再合适不过,他自己瞻前顾后惯了,考虑完这个再考虑那个,怕是再过十年都下不了手。
“还以为文若要劝我三思而后行不要轻举妄动,没想到只是将事情推给别人。”原焕笑吟吟看过去,荀文若能接受,想必其他人的意思也差不多,邺城书院建成多年,他身边的谋臣武将们都清楚他的态度,至少能管住他们自己的家族。
实在管不住也没关系,到时候后果自负就是了。
荀彧浅浅一笑,抬眸对上他们家主公的眼睛,“这等得罪人的活儿还得不怕得罪人的人来干,彧不敢托大。”
曹操和吕布难以言喻的看着满口胡言乱语的荀彧,两张脸上的表情如出一辙,如果眼神能说话,只怕他们俩的吐槽能把屋子淹没。
不敢托大?不敢得罪人?
荀文若在说什么屁话?
纵观天下,还有他荀文若不敢得罪的人吗?
但凡跟邺城官署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宁可得罪不苟言笑的沮授沮公与,也不要得罪温温柔柔的荀彧荀文若,得罪沮公与最多只是挨上一剑,得罪荀文若那是生不如死。
天底下哪儿有他不敢得罪的人,分明是别人不敢得罪他。
荀彧说话之后房间里一片寂静,曹操和吕布低着头不吭声,气氛逐渐朝着尴尬的方向飘去,恰在这时,袁璟带着萝卜头小分队回到房间,成功打破渐渐僵滞的氛围。
原焕看到坠在小分队末尾拿着小本本和炭笔试图和哥哥们一起写心得的曹小植和荀小恽顿了一下,让人把混进来凑数的两个小家伙带去隔壁房间玩耍,然后才让其他几个依次落座。
荀彧看到这场面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每当他觉得他们家主公要准备干大事的时候,他们家主公都能用事实来让他打消念头。
这几个最大十三四岁,小的才八九岁的孩子都能旁听,打压士族大概不是什么大事。
吕布板着脸看着在他身后排排坐的小子们,不着痕迹的拍拍旁边的位子,把看上去最为沉稳可靠的郭奕挪到身边,虽然郭嘉那家伙不靠谱,但是那家伙却有个好儿子,看在郭小奕的面子上,这几天就不骂他了。
原焕笑着看着他们的小动作,抿了口水温声道,“其实需要做的也没有多少,让邺城那边多印些孩童启蒙用得到的书籍,让适龄的孩童能读书习字便是。”
造纸的作坊哪座城都能建,现在的技术比刚开始尝试的时候成熟很多,只要匠人愿意学,不出两年,大汉的竹简不说会被轻薄的纸张取代,用到的地方也会大大减少。
士族不愿意让普通人读书,想要垄断知识的传播途径,他偏偏让所有地方的孩子都能拿到免费的启蒙书籍,再小的村寨也会有一两个识字的人,太深奥的东西教不了,教孩子们简单的识字问题不大。
即便可能会出现藏私不愿意教、启蒙书籍被扣下不往下面发、大人嫌孩子读书耽误干活等各种问题,但是不管有多少绊脚石,总会有一部分愿意学的孩子能得到机会。
这么一来,最后一点遮掩也被他扯下来,且看看他们接下来还会捅出什么幺蛾子。
他这个人不喜欢被人威胁,与其被人明里暗里威胁,他更喜欢把人逼到绝路让他们自己跳出来,左右现在他强敌弱,最差的情况也就是派兵平乱而已,他撑得住。
大汉十三州,士族势力强大的只有冀州、豫州、兖州、司隶,青州除了儒门孔氏之外不足为惧,徐州只有在郡县间有名望的小氏族,没有特别强大的世家,扬州、荆州、益州的情况和徐州差不多,又不太一样,总之都没有中原的世族门阀难对付。
只要中原这边打老实了,其他地方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吕布捏捏下巴,提出一个对他而言非常重要的问题,“主公,要是所有的小孩儿都不愿意学咋办?”
原焕:……
原老板沉默片刻,面色如常温声道,“奉先待会儿回去把《论语》抄三遍,明日一早送来给我看。”
吕布:!!!
“啊?”
原老板的眸光愈发温柔,“五遍。”
吕布愣在当场,张了张嘴一个字也不敢说,生怕再发出一点声音等着他的就是抄十遍。
他也没说什么,就提了个小问题而已,主公不给他解惑也就算了,怎么还罚他抄书?他哪儿做的不好了?
郭奕小心翼翼的挪回后面,不想被犯傻的吕布牵连到,刚才的问题不是他问的,和他没有关系。
荀彧忍着笑意将目光从蔫儿了吧唧的吕大将军身上移开,“小孩儿愿不愿意读书暂且不提,主公,如今百姓大多还在为吃饭发愁,就算有启蒙的书也可能不会重视。”
原焕点点头,“所以,在作坊那边教出足够多的匠人、制出足够多的纸、印出足够多的书之前,最重要的还是恢复生产,让百姓能安稳度日,孟德,你觉得呢?”
曹操捏捏拳头,垂眸敛目回道,“兄长说得对,那些劫掠百姓逼迫百姓屯田的人已经尽数伏诛,背后指使之人也都被带到长安,兄长可要亲自审问?”
原焕挑了挑眉,“还活着?”
曹操哽了一下,瞥了一眼旁边不敢说话的吕布,干巴巴的回道,“活着一部分。”
吕布听到这里更不敢吭声,活着的那一部分是他泄完火之后才留下来的,和活着的相比死了的更多。
“名单整理出来了吗?”原焕没有纠结太多,继续问道,“被抓的有哪些,伏诛的有哪些,记下来了吗?”
袁璟小家伙这几天一直在他耳边问这问那,他还以为所有掺和进来的人都掉了脑袋,情况比他预想的好些,好歹留了几个活口。
曹操从怀里拿出几张纸递过去,看着上面满满当当的官职人名,安慰自己至少既有官职又有人名而不是全是人名,这么一想,忽然觉得好接受了许多。
原焕没想到涉及到的名字如此之多,面上很快没了笑意,有名有姓有官职的就那么多,那些没有资格被曹操注意到的岂不是更多?
名单还没看完,门口的侍卫敲门进来,说是乌程侯正在门口求见,孙权看着传完话后很快出去的侍卫绷紧身体,不知道他爹来的时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孙坚收到儿子的信后安排好手边的事情火急火燎往长安跑,臭小子写信写的不清不楚,明明平时读书干什么的比他哥表现的好,怎么写起信来还不如他哥?
孙策那臭小子写了一手烂字不假,好歹知道怎么把话写通畅,孙权这小子可好,词不达意看的他直冒火儿。
什么事情过火了让他赶紧过来认错,他做错什么了就让他认错,他都没去过关中,就算关中出问题也错不到他身上,臭小子怎么那么会给他老子揽罪名?
乌程侯骂骂咧咧赶路,又不能放着儿子不管,怎么说都是亲生的,再烦人也得忍着。
臭小子跟主公到关中长见识,没事儿不会给他写信让他过来,儿子在信里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哭,他这个当爹的能怎么办?
主公轻易不会出远门,这次带着一群小的去关中,他还以为单纯就是带孩子们长长见识,谁能想到刚到中途还能出事儿。
孙权写信的本事不到家,乱七八糟写了一通,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也只看出了“关中有人搞事”“主公怒急攻心气病”“搞事的人可能和他有关系”几个信息。
关中有人搞事他明白,主公被人气病他也能看懂,可这搞事的人可能和他有关系又是怎么回事?
他孙文台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办事,混账小子可别随便听了几句话就给他找罪名。
孙坚跟着带路的侍卫进来,看到屋里满满当当的人吓了一跳,看到坐在吕布身后的孙权朝他挤眉弄眼使眼色,心头一跳又有点怀疑自己。
他难道真的干了什么天理不容的大坏事?
关中搞事的人真的和他有关系?
就算和他有关系,这审讯的架势是不是太大了点儿?
乌程侯是个能屈能伸的好汉,进屋之后二话不说单膝跪地低头认错,“主公,坚前来请罪。”
原焕:???
“乌程侯何罪之有?”
第170章 何以天下
孙权写信让孙坚来长安这事儿原焕知道,袁小璟在他刚醒来的时候提了几句,当时听到的时候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只是没一会儿就又沉沉睡去,再醒来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所以乌程侯进来之前,他依旧不知道孙权为什么写信让他爹来长安。
孙坚没有开口的时候,原焕以为可能前几天太乱,年纪尚小的孙权身边没有父兄长辈太过害怕,这才偷偷写信让人送去兖州。
就算是大名鼎鼎未来吴大帝也有胆小怕事的时候,孩子还小,害怕的时候第一反应要找父亲很正常,他们家璟儿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是大呼小叫喊爹来救命,孙权没比袁璟大几岁,被吓到后写信让亲爹过来救急再正常不过。
可是现在什么情况,孙权写信让孙坚过来救急也不至于让江东猛虎刚过来就认罪吧?
原老板正经起来,看向孙坚的目光中充满探究。
乌程侯被一句“何罪之有”问的哑口无言,他也不知道他有什么罪,自然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可是让他说他什么错都没有,他又觉得更不对劲。
也不怪孙坚这么反应,孙权信上写的煞有其事,原焕这会儿的表情也不太对,他自然以为自己真犯了什么错被揪了出来,不然总不能是他家的臭小子和他们家主公一起消遣他。
长安城离兖州那么远,闲的没事儿干了让他大老远跑过来就为了开个玩笑。
孙坚说不出话,又不能不说话,僵持了好一会儿后到底还是硬着头皮回道,“不……不知道……”
原焕:……
不知道错哪儿了还说什么前来请罪,闹呢?
荀彧注意到挤眉弄眼就差把脸皱成一团的孙权,侧身朝他们家主公说了句什么,然后无形的战场转移到吕大将军身后的旁听席,弄得吕布感觉背后发毛,打了个寒颤后挪到旁边把萝卜头们全部露出来。
孙权捏着炭笔,手心已经被汗浸湿,“我以为关中出问题和我爹有关,这儿不是屯田出了问题吗,曹校尉当年和我爹在兖州干的也是屯田的活儿,所以就……”
孙坚:???
曹孟德在关中惹出事端,和他这个曾经一起共事的同僚有什么关系?
乌程侯气得不行,下意识想起来揍儿子,好在站起来之前反应过来这是什么地方,跪都跪了,主公还没喊起,他总不能自己站起来。
兔崽子等着,回头再收拾你。
孙权被亲爹瞪的瑟瑟发抖,扭头看向曹丕,要不是这家伙在他耳边念叨什么关中有屯田,兖州也有屯田,兖州的屯田比关中更早,关中都出了问题,最先开始的兖州肯定问题更严重,他也不会让人快马加鞭去兖州喊他爹来主动认罪。
不是他自己的错,曹丕也有掺和。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曹丕很快成为新的视觉焦点,头皮发麻的坐正身子,下意识向他可靠的父亲求救,声音发虚试图解释,“我也没说什么……”
他只是和孙权分析关中的情况,没说乌程侯一定有错,最多就是觉得他们家父亲更厉害,连他们家父亲治理的地方都能出问题,乌程侯那边大概率情况更糟。
只是猜测而已,又没说一定会是那样,信是孙权写的,和他有什么关系?
他也是无辜的。
于是乎,下一个焦点很快变成曹孟德。
曹操:……
孙坚被这变来变去的罪魁祸首弄得嘴角直抽,合着不是一个人的错,而是除了他们家主公外所有人都有参与,尤其是几个不懂事儿的孩子,丁点大的小事儿就把他们吓得跟天塌下来一样,以后出门别说是他孙文台的种,他丢不起这个人。
误会终于解开,乌程侯无罪脱身,为了防止自己忍不住动手揍孩子,特意选了荀彧旁边位置坐下。
他算是看明白了,这屋里除了他们家主公就只有一个荀文若还算靠谱,其他连曹孟德都靠不住,吕奉先更不用提,至于那群半大小子,兔崽子们不跟着添乱就是万幸。
孙权和曹丕低着头不敢说话,趁大人们继续谈论正事,眼神噼里啪啦火花四射,如果目光能杀人,他们俩现在已经血溅五步了。
169/190 首页 上一页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