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三国]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三国同人)——醉酒花间

时间:2022-05-04 08:44:09  作者:醉酒花间
  袁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要大哥不把他逐出家门,他就还有翻身的机会。
  原焕在心里叹了口气,袁绍越沉得住气,就越说明他的城府深,和旁边那位所有情绪都写在脸上的相比,那位能斗得过他才奇了怪了。
  “并州混乱已久,南匈奴内乱,乌桓内部不稳,自丁原丁建阳之后,朝廷不曾派人过去平乱。”
  袁绍心头一动,心跳快的不像话,并州、难道……
  原焕将他故作镇定的模样收入眼底,抿了口温水继续说道,“本初胸怀大志,与其留在冀州埋没一身本事,不如前往并州降服胡虏,换并州百姓一片安宁。”
  袁绍呼吸有些粗重,长出了几口气稳住心神,才用不那么颤抖的声音问道,“大哥的意思是……”
  “上书朝廷,表本初为并州牧,本初以为如何?”原焕唇角微扬,气质看上去柔和了几分,却依旧没法让两个人将这种柔和跟以前的长兄混为一谈。
  袁绍听到他可以去并州重新开始,虽然并州和冀州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但是好歹不是一无所有,也算是峰回路转,脸上的惊喜压制不住,慌忙起身表示自己一定不负所望。
  袁绍高兴了,袁术却是整个人都不好了,大哥把袁绍打发去并州和胡人干仗,轮到他的时候会不会是凉州?还是交州?亦或者是夷洲?
  不行!他真的不可以!
  袁绍这边暂且告一段落,原焕眨了眨眼睛转向袁术,只是还没来得及开口,就看到这小子手忙脚乱爬到跟前,满脸惊恐的说道,“大哥,大哥弟弟真的知道错了,凉州那地方羌胡横行,还有马腾韩遂那等不通礼数之人,弟弟不要去凉州!”
  交州夷洲也都是蛮夷,还到处都是瘴气,他要留在中原,实在不行就和大哥一起住在现在这破烂宅子里也行,反正他不去别的地方,打死都不去!
  原焕:???
  他说要让这人去凉州了吗?
  “回去坐好。”原焕看着自己被扯乱的衣服皱起眉头,吓的袁术赶紧松手,回倒是没回去,就那么杵在原地说他不去凉州不去交州更不去夷洲。
  原焕不惯着他的臭脾气,不起就不起,反正今天的重头戏已经结束,这家伙在这里跪到天黑都没问题。
  袁术对亲哥的性子非常了解,如果和往常一样,他哥面上再怎么淡定,也不会对他的哀求无动于衷,只是他忘了现在的大哥是能把他扔出去自生自灭的大哥,和心软二字完全搭不上边儿。
  于是,袁公路愣愣的看着长兄冷下脸,唤来侍女缓缓起身,和袁绍点了点头,然后一步一步走出客室,连回头都不曾。
  大哥的身体这么虚弱了吗?
  不是,大哥真的不认他了?!
  袁术慌忙抹了把脸,瞪了眼旁边的袁绍,慌里慌张赶紧追上去,大哥可以不认袁绍,不可以不认他,他们两个是亲兄弟,大哥不能不认他。
  袁绍让出冀州还能得个并州,他可以让出豫州和南阳,不用补偿他别的地方,他比袁绍更好打发。
  大哥你快回来!
  主院一共就那么大,原焕将人留给荀彧来招待,刚才在会客室里待的时间不长,但是绷着心神也很是累人,他得回去好好歇歇。
  等解决了这兄弟俩,接下来就没有太多需要他亲自处理的事情了。
  邵姬见他回来,连忙将熬好的药端过来,“大人,该用药了。”
  天气转凉,换季时容易生病,疾医前两天开了新的调养方子,效果怎么样暂且不说,味道倒是比之前好了很多,看来多研究研究还是能研究出好东西的。
  原焕有些疲累的揉揉额头,接过药碗一饮而尽,空碗刚放下,蜂蜜腌制的梅子已经送到嘴边。
  含一颗在口中,味道还挺不错,甜丝丝的正好能把药味压下去。
  邵姬把药碗端下去,陶姬留在房间里,往香炉里添了些助眠的成分,待青烟袅袅升起,才将炉子抱远了些。
  外面的虫子着实扰人,大人天天醒那么早,肯定是被那些虫子闹的不能安睡,她早上带人把池塘周围清理了一遍,今天晚上肯定能好很多。
  原焕看了眼天色,褪下鞋子回到床上,叮嘱陶姬半个时辰后将他喊起来,白天睡的太多,晚上又该睡不着了。
  屋里正说着,外面忽然传来争吵的声音。
  “我来看我大哥,你们凭什么不让我进?”
  “我哥在家都没让人拦过我,你们这些刁奴,信不信我让我哥把你们赶出去?”
  “让开,再不让我可喊人了!”
  ……
  陶姬听到外面的吵闹声有些生气,大人正要休息,听到动静又要睡不着,只是听出来闹事儿的人是谁后又咬了咬嘴唇不好说什么,她只是个侍女,不敢插手主家的事情。
  原焕靠在床头上,又拿了颗蜂蜜梅子含在口中,擦干净手指缓缓开口,“让他进来。”
  袁术在外面嚣张,听到里面的声音后又蔫儿了下来,手脚僵硬的跟着侍女走到里间,看到房间里一点也不上心的布置后眼眶一红,“大哥何等身份,怎么能住这种地方?”
  原焕顿了一下,看看身下的紫檀雕花宝榻、门口的紫竹屏风、窗子旁边的鎏金香炉……等一系列精心布置的物件儿,沉默不语。
  他有原主的记忆,这家伙骗不了他,即便在京城袁府,原主住的地方也只是比这里更宽敞些,有些物件甚至比不得现在屋里的这些。
  毕竟他这里有董卓搜刮来的大部分好东西,整理入册的时候觉得哪些能用,就直接拿了出来。
  袁术连这些都看不上,那他平时过的日子究竟有多奢侈?
  难怪史上落得个曝尸荒野、连口蜜水都喝不上的地步,他不活该谁活该?
 
 
第39章 举世皆浊
  *
  兖州,昌邑。
  马车晃晃悠悠走在新修缮好的官道上,钟繇坐在马车里,看着外面和他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场面,攥紧手里的诏书心生叹息。
  如今天子远在长安,他接受三府征召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如今给事于宫门之内,成为可以传达诏令的天子近臣,在长安城几个月,可谓是看透了人间冷暖。
  董卓于郿坞伏诛,王允自持为诛杀国贼的最大功臣,在朝廷稳定下来之后,不出意外的开始居功自傲。
  据他所知,天子落难之时,王司徒遇事还会和大家推心置腹,共同商讨破敌之策,如今董贼已死,他执掌朝堂,却好似要走上董贼的老路。
  蔡邕蔡伯喈之前听命于董卓,只是在得知董卓被杀时有所感慨,就被直接关押到廷尉处问罪,殊不知王司徒自己之前也是董贼的信任的大臣。
  若不是他得了董贼的信任,如何能在董贼手下掌管朝政,蔡伯喈一心修史不问朝政,如此不由分说将人关押,是否太不讲理了?
  朝堂上不少人想法子要救蔡邕,甚至太尉马日磾亲自前往王允府上求情,最后也没有任何回应,可怜蔡伯喈一代旷世奇才,却有口难辩冤死狱中。
  关中被董卓肆虐已久,百姓日子过的艰难,像这等到处都在开荒劳作的场面,在关中几乎是不存在的场面。
  看来曹孟德和孙文台的确比其他人更适合治理兖州。
  他带着符节来任命兖州牧和兖州刺史,来之前以为兖州久经战乱,又刚被黑山贼劫掠肆虐,所到之处必定哀殍遍野,现在看到这些开荒劳作的百姓,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
  马车不紧不慢的朝着城池而去,身后只跟了十几个护卫,在乱世之中,只带几个人就出远门无疑非常危险。
  官道上会出现贼寇,山里的贼匪更加嚣张,甚至路上遇到流民,都可能被快要饿死走投无路的流民堵住讨要粮食。
  快要饿死的百姓看到粮食,不管前面是刀剑还是毒药,他们都会不要命的冲上去。
  钟繇一路上被流民拦住了好几次,每次都是当地官署来解围才得以继续前行,他以为拦路的情况在兖州会更加严重,想着让郡县官署派兵马将他送至兖州治所昌邑,谁料那位太守知道他要去什么地方后就拒绝了他,还说去兖州根本不用担心流民。
  他以为曹孟德和孙文台占据兖州后禁止流民进入兖州,境内没有流民,所以不用担心,没想到看到的却是接纳流民开荒垦田。
  上一季的收成已经完全被耽搁,现在开始种,等到麦子成熟至少要大半年,这大半年的时间所有的粮食都要官署来出,兖州已经富庶到这种地步了吗?
  钟繇不太相信,如果兖州有粮,曹孟德带兵进入兖州时也不会艰难到自己都吃不上饭,可如果兖州没有粮,曹孟德又哪儿来的底气接纳那么多流民?
  窗外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官道上车马往来,百姓都不似别处那样惶惶不可终日,太平盛世也差不多就是这样了。
  昌邑城外护城河已经挖好,马车从桥上走过,潺潺水声很是悦耳,走过木板桥,又走了一会儿才到城墙下。
  城门外有士兵在检查进城出城之人的身份,钟繇走下马车,抬头看着这足有三丈高的城墙,比之前看到百姓垦田开荒时还要震惊。
  建造城墙需要征调的民夫数以万计,花费的钱财更是数不过来,曹孟德来兖州还不到半年,如何建得起这样高的城墙?
  这城墙看上去就是新建的,他一路上走过那么多郡县,别的郡县城墙顶多有这一半高,如果所有的城池都有昌邑这样高耸入云的城墙,哪里还需要担心盗贼肆虐。
  再强悍的贼匪,再厉害的云梯,只要城门一关,也攻不进这足有三丈高的城墙护着的城池。
  马车慢慢向前,城门处检查身份的士兵看到他的身份证明吓了一跳,连忙派人去官署通知曹操,然后毕恭毕敬将人请到旁边,亲自安排人带他去官署。
  虽然朝廷天高皇帝远,但是对他们这些普通的小兵来说,朝廷大员依旧是可望不可即的大人物。
  钟繇回到车厢里坐好,掀开车帘看着宽敞整齐的街道,恍惚间甚至以为这是几十年前的东都洛阳。
  州府,州之治所也,兖州地处中原,太平的时候的确富饶繁华,但是一旦战乱起,就和司隶、豫州一样最先被波及。
  昌邑能在短短时间内恢复成这样,曹孟德功不可没。
  官署中,忙到脚不沾地的曹操揉着脑袋,听到下人说廷尉、黄门侍郎钟繇来了兖州,赶紧起来换衣服出去迎接,“快快快,不可失礼。”
  钟繇,颍川钟氏的大才,莫不是看跟着朝廷没前途特意来投奔他的?
  旁边,好好一个武将被他压着当文臣来用的曹洪头晕眼花站起来,“兄长,人家是来替朝廷传旨的,你想多了。”
  如果是前来投奔,递过来的名帖上会写着“颍川钟氏”,而不是现在这样以自报官职。
  兄长是不是忙糊涂了?
  曹操停下脚步,拍拍忙的眼冒金星的脑袋好好把衣服穿好,“唉,什么时候才能有贤才来投啊?偌大一个兖州,竟然找不出几个能用之人,哀哉痛哉。”
  曹洪嘴角抽搐,随手扒拉过水壶,咕嘟咕嘟喝了半壶,然后擦擦嘴出门,准备看看朝廷派人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兄长,你说会不会朝廷没粮食吃了,看我们最近忙的热火朝天,要我们拿东西养朝廷?”
  仔细想想也不是不可能,天下到处都乱成一团糟,朝廷早就收不上税了,司隶一带被董卓霍霍的不轻,就算再加上关中,也不一定能养活朝廷那些数量不小的官员。
  百姓手中无粮,或许还要朝廷来救济,郿坞里的粮食大部分被运到冀州,留给天子的虽然不少,但是皇帝要是想霍霍,也根本不够他霍霍的。
  据他所知,从董卓伏诛到现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朝廷已经开了两次仓放了两次粮,算算他们放出去的粮食,剩下的还真不一定能过冬。
  曹操脸色一沉,穿戴整齐走到曹洪面前,跳起来给他一个脑瓜崩,“别瞎说,朝廷坐拥四海,哪里需要我们的接济,再胡说八道,就出去修城墙冷静冷静。”
  曹洪龇牙咧嘴捂着脑袋,撇撇嘴不说话了。
  朝廷坐拥四海,这话说出来自己的良心不痛吗?
  百年前的朝廷可以说是坐拥四海,现在的朝廷,给他四个山头他都不一定能降住,在他面前嘴硬有什么用,有本事在那人来要粮的时候嘴硬不给啊。
  就知道打就知道打,把他打傻了,最后一个能帮他处理公文的也没有了。
  曹操刚过几天不担心饿死的日子,还能养活那么多百姓,看着兖州在他的治理下恢复生机,看着昌邑新建的城墙、新垦出来的荒地、新挖出来的沟渠……那么多东西,都是在他的手底下完成的,每天想想城里的百姓干完活不用饿肚子,他睡觉都能笑醒。
  好日子还没过几天,谁也不能从他手里面抢粮食,就算是朝廷……诶,朝廷实在缺粮,他也不能坐视不管啊。
  曹操磨了磨牙,祈祷这位来传旨的钟繇钟元常不要提粮食的事情,朝廷有粮那就更好了,他们各过个的,等将来兖州熬过这一段光吃不入的时候,他肯定把收上来的粮食送去一部分给朝廷。
  当然,大部分还是要送去冀州给兄长,就算兄长不需要也要送。
  城门距离官署不算太远,钟繇有人带路,走了两刻钟就到了官署外面,掀开帘子下车,大门处站着的那位身量不高的东郡太守立刻迎了出来。
  现在东郡太守,等他宣完旨,这位就是兖州牧了。
  钟繇之前在朝中当过官,后来因病离职回了颍川老家,曹操和他打过交道,他们两个也没有什么仇怨,加上曹孟德的热情,这会儿气氛好的不得了。
  “元常来到昌邑,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孟德有礼。”钟繇挥挥衣袖拱手行礼,“在下一路来到昌邑,只觉得此处百姓安居乐业,忙而不乱,比别处好了不知道多少,孟德大才足以救世,实乃吾辈楷模。”
  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曹操也一样,但是在曹洪说过这人可能来这儿“借粮”之后,他现在感觉这人说好话说的不坏好心,越好听心里就越发憷。
  干笑了两声之后,也没有接话,赶紧将人迎到会客室准备给他接风洗尘。
  钟繇有点不习惯他的热情,毕竟这一路上路过的州郡不少,哪一个都是冷冷淡淡,把他送出去跟送出去什么烫手山芋一样。
  朝廷式微,天下到处各自为政,情况他知道,但是真的切身体会到朝廷管不住治下郡县,感觉依旧很不好受,经历了那么多冷冷淡淡的郡县,这么热情的迎接还真是头一次。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