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三国]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三国同人)——醉酒花间

时间:2022-05-04 08:44:09  作者:醉酒花间
  “孟德且慢,在下前来昌邑乃是有正事要办,乌程侯可在?”钟繇感动的不行,被拽到会客室后终于又有了说话的机会,于是赶紧说道,“兖州牧刘岱战死,但兖州不可没有州牧,孟德和乌程侯击败黑山贼,保兖州百姓太平,当今冀州牧上表朝廷为二位请功,在下正是为了宣旨而来。”
  “冀州牧?袁本初?”曹操有些惊讶,袁绍竟然会眼睁睁看着他拿到兖州,没有从中使绊子,而是上表给他请功,他怎么觉得那么不现实呢?
  曹操一边让人去军营找孙坚回来,一边小声嘀咕,不是他不相信,实在是这不像是他认识的袁绍袁本初。
  他觉得袁绍知道他得到兖州后至少能砸十个书案,再劈十个灯架,如果赶到饭点,食案上的饭菜也得一个不剩全被掀到地上,这才符合他袁本初的性子。
  毕竟在他那好友眼中,别人都是他的附庸,没道理和他平起平坐,知道他们两个都是州牧不气死就不错了,还上表主动请朝廷升他做州牧,做梦呢?
  钟繇隐约听到“袁本初”几个字,笑着解释道,“孟德有所不知,如今的冀州牧已经不是袁本初,而是那位中山太守原焕原安亭。”
  “什么?”曹操大吃一惊,他只是忙了点,没怎么关注外面的事情,怎么冀州牧就换人做了?
  袁本初没了冀州牧,他手里的兵还是他的兵,兄长身边只有吕布那些兵马,哪儿打得过袁本初的二十万大军,冀州现在还好吗?
  钟繇看他真的不知道,于是将冀州那边的消息说给他听。
  原焕原安亭,这个名字,再结合这个人出现的时机,但凡对朝廷以及天下世族有些了解,都不会猜不出这人是谁。
  王司徒当初给他中山太守一职,大概就是想着袁绍当时是渤海太守,兄弟两个同在冀州,袁氏灭门又和袁绍袁术兄弟二人脱不了干系,他们兄弟二人同在一州必然能互相钳制。
  以王司徒现在越来越专权的行为来看,当初十有八九就是这么打算的,估计也是没想到韩馥会直截了当的让出冀州,而现在,袁绍又没有任何反抗的对长兄服软。
  也是,那人没有赶尽杀绝,还表他为并州牧,他服软才是正常,否则惹火了那位死里逃生的袁氏族长,到时直接将他逐出家门,没了汝南袁氏给他做后盾,冀州照样得丢。
  袁氏兄弟俩一人一个州牧,不高兴的只剩下一个王司徒,他的计策失算面上无光,心里怕是已经将袁氏恨上了。
  曹操听他说完才松了口气,兄长没事就好,看来袁本初还不算太不要脸,早知道那家伙会去中山,他就快马加鞭过去给兄长当护卫去了。
  现在兄长对他态度良好,对袁本初袁公路就不一定好了,有兄长在,袁绍想干什么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他们俩小时候一起玩,谁还不了解谁?
  兄长那里没事他就放心了。
  既然钟元常是来给他们加官进爵的,应该就不会再说其他,他的粮食应该是能保住了吧?
  曹操松了口气,等孙坚急忙忙从军营里回来,二人一同升了官,还没来得及高兴,就看到钟繇又拿出一份卷轴。
  钟繇叹了口气,腰杆也不像刚才那么直,神色也不像刚才那么从容,“孟德,朝廷正值危难之际,天子年幼,皇纲失统,关中百姓大饥,朝廷已许久发不出粮饷……”
  曹操:!!!
  曹洪你个乌鸦嘴!!!
  你没饭吃了!!!
  现在!立刻!!马上!!!
  出去修城墙!!!
 
 
第40章 举世皆浊
  *
  钟繇开口的一瞬间,曹洪就耸耸肩躲到外面去了,他说什么来着,长安的粮食本来就不多,小皇帝还动不动就开仓放粮,关中今年又出现旱情,明年的粮食没有着落,肯定要想法子从别的地方要粮。
  除了他们兖州,别的地方也没谁肯搭理朝廷,没见当朝太傅出个远门都被人扣下回不去了吗。
  他们家堂兄一颗忠心向大汉,就不信他能眼睁睁看着小皇帝挨饿。
  程普、祖茂看到他出来,抬手招呼他过去,“子廉,里面什么情况?”
  他们刚听到州牧和刺史的册封旨意,怎么一会儿没注意里面就没声儿了?
  曹洪左右看看,拉着两个人走到没人的角落,这才神神秘秘的开口说道,“钟繇钟元常刚给我兄长和你们将军升完官儿,现在正在哭穷,朝咱们要粮。”
  “来朝咱们要粮?”程普和祖茂的表情如出一辙的难以言喻,想不明白小皇帝为什么能想到找他们要粮,兖州看上去很富庶吗?
  开玩笑呢,他们穷的只能靠中山那边的接济,这时候来找他们要粮岂不是强人所难?
  他们在兖州经营了几个月,这几个月的时间大部分都用在剿灭黑山贼上,真正稳定下来还不足两个月。
  战后需要清扫战场,受伤的士兵需要救治,阵亡的将士要挖坑掩埋,天气燥热,还要担心尸体腐败会不会带来瘟疫,这些已经足够忙碌,但是他们要忙的不光如此,还有安抚阵亡将士的家眷,招募新兵驻守各地要塞,练兵也不能落下,上上下下全都忙的不可开交。
  好不容易将空气中的血腥味儿驱散了,接下来又到了开荒种田的时候,这两个月的时间,一边招揽流民一边开荒种田一边修筑城墙,同时还得分出兵力来抵御外面那不知道究竟想干什么的讨孙联盟,诸多事情哪个都花钱如流水。
  兖州看上去欣欣向荣,但是他们真的没什么家底。
  他们要是有家底,还用得着从中山借粮吗?
  虽然现在两个当家做主之人都对中山那位言听计从,兖州和中山是一家人,但是也不能这么欺负人,缺粮的话直接去中山要,何必来兖州?
  他们兖州多惨啊,哪家打仗都能波及到这边,本来就被打成了筛子,又被黑山贼给盯上了,死在战火中的百姓不计其数,拖家带口背井离乡的更不在少数,留下来的百姓也是艰难度日,家家都拿不出余粮。
  最近青州徐州的黄巾余孽又开始作乱,他们是接纳了很多流民不假,可他们的粮食都是从中山借的,弄清楚了,是借的,这年头粮食那么宝贵,要不是他们两位当家人在中山原太守那里倍儿有面子,就算是自家地盘,寻常也不会拿出那么多粮食接济。
  这边没有一点存粮,开荒需要人力,修城墙需要人力,盖房子挖水渠等各种事情都需要人力,需要人就得消耗粮食,更何况他们还有那么多兵要养,要不是原太守那边源源不断的往这儿送粮,他们早就撑不下去了。
  结果可好,小皇帝竟然能异想天开到朝他们要粮,他们看上去像是冤大头?
  “谁说不是呢?”曹洪蹲在地上唉声叹气,他倒是不想当这个冤大头,那也得他说话管用,这不是现在管事儿的是他们家堂兄吗。
  他们刚刚在兖州站稳脚跟,朝廷就开口要粮,派来的还不是随随便便的宦官,而是颍川钟氏的钟繇钟元常,让人想拒绝都不好拒绝。
  人家带着册封州牧和刺史的旨意过来,言语间也没有咄咄逼人,言辞切切感人至深,他们又怎么好意思直接拒绝?
  三个人面面相觑,相顾无言,各自又是叹息。
  不过他们到底还是想错了,曹操忠君,但是却并不愚忠,如果朝廷真的窘迫到连皇帝都吃不上饭,他就算自己饿肚子,也不会对天子置之不理,只是现在显然还不到那种地步。
  如果朝廷真的即将没有粮食,天子放粮不会放的那么轻松,朝中百官都不是吃干饭的,但凡有一点威胁到他们的可能,这粮就不可能放的出去。
  当官的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去救济百姓,这话说出来都没人信。
  钟繇作为说话的那个人,其实也有些脸红,但是没办法,王司徒给他下达的命令,就算要不到粮,该说的话他也得说出,不然回去不好交差。
  曹操对粮食看的紧,粮草方面的活儿交给谁他都不放心,整个兖州的粮草都是他亲自调度,从来不假他人之手,想从他手里要粮,难度无异于上青天。
  钟繇诉苦,他也不是不会哭穷。
  新上任的兖州牧将手里刚拿到任命诏书塞到旁边的乌程侯怀里,一把抓住钟繇的手,也不说接风洗尘请人家吃饭了,吸了吸鼻子眨眼就是眼泪汪汪。
  “元常有所不知,兖州百姓过的也是艰难,想我兖州连年战乱,又逢黑山贼肆虐,百姓背井离乡逃往别处,郡县十室九空,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好不容易打走黑山贼,一年的收成也回不来了。”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人烟,百姓饿的皮包骨头,连树皮草根都吃光了,更别说种地的种子。”
  “若非在下腆着脸去中山借粮,兖州至今仍是民生凋敝寸草不生,我兖州~穷呐~”
  孙坚搓搓胳膊打了个寒颤,往后退了几步,低头看脚尖假装自己不存在,坚决不影响曹操声泪俱下的表演。
  钟繇知道兖州的粮食都是从别处借的,王允王司徒让他顺便从兖州带回去些粮草不是因为兖州有粮,而是看中了兖州能从中山借到粮食。
  这兵荒马乱的时候,能借得到粮食也是本事,朝廷派天使【1】去冀州可能会被敷衍过去,曹孟德去冀州却能借得到粮,两者相比,显然来兖州找曹孟德拿到粮食的可能性大。
  当初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营救天子,只有曹操和孙坚一往无前,如今二人同在兖州,一为州牧一为刺史,岂会眼睁睁看着天子受难。
  让他们去冀州找袁氏借粮,不比朝廷派天使去冀州强?
  王司徒的意思很明显,钟繇不是傻子,自然能听出他究竟是什么想法,只是知道归知道,现在被曹操这么拽着胳膊哭,他实在没脸说出让人家去冀州借粮的话。
  早知道出来传旨不是什么好活儿,曹孟德不像袁公路那样不将朝廷放在眼里,不会限制他的自由,但是平白无故就让他们拿粮,谈何容易。
  更何况兖州本身就没有粮,还要从冀州调粮过来。
  钟繇面红耳赤的将人扶起来,毕竟是成名已久的名士,不至于遇到突发状况反应不过来,“兖州接纳流民耗费甚巨,吾亦知晓,安抚流民本该由朝廷来放粮,只是现在、唉、不提也罢。”
  曹操抹了把眼泪,拉着钟繇走到官署外面,从干净整洁的街道到城外热火朝天的开荒,掰着手指头给他算兖州为了养活这些百姓已经投进去了多少粮食。
  青州徐州的流民依旧源源不断的涌进兖州,刚刚被接纳的百姓不能干活,要好吃好喝休养至少半个月才有力气下地种田。
  田里没有收成,所有的粮食都由官署来出,种田、修城墙、挖渠引水、搭建屋舍……有一样算一样全是力气活儿,都得吃饱肚子才能干,养一个青壮劳力和养一个兵差不多,一万石粮食送过来,没几天就全没了。
  在这只有出没有进的时候,他们真的穷的说不出口啊。
  钟繇出身名门,举孝廉出身,对内政不太擅长,听到曹操一样一样和他说花了多少钱,算着算着倒吸了一口凉气,他只是大致算了一下兖州目前收容的青壮劳力,还没算上老弱妇孺,要耗费的钱财已经甚巨。
  算到最后,他已经不知道该佩服曹孟德这举世罕见的大手笔,还是中山那位手里的存粮之多。
  说来也是,董卓搜刮民脂民膏,郿坞里堆积的粮食金银数不胜数,皇甫嵩老将军收拢完军队前去郿坞时,里面的东西已经不知道运出去了多少。
  即便如此,只剩下的那些粮食也足够长安的百姓官员享用至少五年,如果不管百姓,只顾及朝廷官员,能坚持的时间更长。
  只是谁都不会嫌粮多,郿坞留下的粮食多,被带走的金银粮草只能更多,就算朝廷不缺粮,也不会任由那么多粮食在别人手中。
  毕竟在王司徒眼中,那些粮食是逆贼董卓搜刮而来的,董卓已死,郿坞的东西应该尽数归于国库,而不是被不相干的人据为己有。
  可是,陛下在长安开仓放粮便被各种阻拦,想让王司徒同意拿出那么大一笔粮食来赈济兖州几乎不可能,如此一来,那些银钱粮草还是被带出去的好。
  中山那位虽然离开京城,至少心里还念着百姓,那位心怀仁善,粮草在他手里总比在别人手里强。
  曹操声情并茂的给钟繇讲他们把兖州从哀鸿遍野恢复成现在这样有多艰难,不是他不愿意支援朝廷,实在是他有心无力,真的没有粮啊!
  事实上,兖州没有余粮不假,在明年秋收之前,各郡县的粮食都是只出不进,但是情况是不是真的像他说的那样艰难,倒也未必,他只是仗着钟元常对内政不了解,对赈灾的细节更是一无所知,所以可这劲儿的把情况往严重了说。
  要知道,就算在太平年间,修筑城墙、开渠引水、修缮官道、建造房宅等各种活儿也得有人来干,而且太平年间的青壮年劳动力需要的工钱更多。
  但是现在,他们接纳的那些流民只要有口吃的,根本不在乎有没有工钱,“以工代赈”看上去简单,真到用在实处才知道,这法子简直能把一座荒城给救活。
  无家可归的流民为了在这儿站稳脚跟,不管是进军营当兵还是开荒种田都非常卖力,老弱妇孺也不会拖后腿,每个人都尽量干自己能干的事情。
  朝廷赈灾的粮食可能会被层层克扣,根本指望不住,兖州现在所有粮草都在他的掌握之下,用粮食代替工钱发给做工的流民和百姓,既能让他们有事情干,不至于无所事事惹是生非,又能尽快的让他们安定下来,不会有吃白食带来的惶恐,一举多得。
  现在投入的粮食看着多,只要撑到明年有粮食进项,凭借这大半年来建好的城墙、挖好的水渠、还有开出来的荒地,以及对兖州已经有了感情的百姓,兖州的粮食产出甚至能一跃和冀州比肩。
  想想就知道,流亡许久终于有了落脚之地,种着自己亲手开出来的荒田,住着亲手搭建起来的屋舍,邻居是和自己一起逃难的流民,不用担心被排挤,天底下哪儿还能找到更好的地方安居?
  ——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2】
  兖州百姓能踏踏实实耕种,再把兵给练好,就不信还有谁能打得过来。
  他这个州牧靠谱的很,又不像袁绍袁术那样热衷于圈地盘,在兄长没有其他命令的情况下,只要他和乌程侯两个配合的好,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
  钟繇听他说的艰难,再想想关中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百姓,心有戚戚老泪纵横。
  孟德在如此情况下尚且咬紧牙关帮助百姓渡过难关,长安朝廷比不过冀州,但是情况比兖州要好的多,他回去后定要上书陛下,无论如何,不能让关中百姓再因饥饿而逃亡。
  ——民无不以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3】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