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被公主带走后我成了祸水(GL百合)——道系人生

时间:2022-05-30 15:48:13  作者:道系人生
  而庆和帝当初也不是不想如此做,全然是因为他无人可用罢了。
  至于秋兰溪是否忠心,那反倒是次要的,绝大多数臣子,他们对自己家族的忠诚,都是远胜于对皇室的。
  庆和帝轻轻敲击着案牍,良久才道:“来人,将福王叫来。”
  ……
  “儿臣参见父皇。”
  “这可能是朕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跟你说心里话了……”
  ……
  秋兰溪并不知道,庆和帝几乎找所有成年的皇子都谈了心,但她料想,庆和帝必然会让权利的过度尽量不起波澜,因为大宁需要休养生息,他不会在外患刚刚平息的情况下,又滋生出不小的内忧来。
  至于庆和帝找自己的原因,如果能兵不血刃解决她,对方必然是不介意的,就算没有,那也无伤大雅,秋兰溪相信自己的言语足够迷惑住他了。
  至于燕清黎会怎么做,那就是对方的事了。
  在她过去之时发现燕清黎不在时,就有所察觉事情蹊跷,可她并不在意。
  燕清黎这些日子以来忙于事业,往往深夜才会回来,所以秋兰溪没有等她的意思,不管她知不知道,她也没有把今天之事告知对方的想法。
  直至深夜,秋兰溪才感觉身侧陷下去一块,她伸手将对方抱住,迷迷糊糊蹭了蹭。
  燕清黎低头亲吻她。
  秋兰溪被扰得有些没法安眠:“殿下?”
  “没事,睡吧。”
  她终究没问,她话里的虽千万人吾往矣,是不是也包括自己。
  可至少她自己……九死不悔。
 
 
第58章 
  一月之期转瞬即逝,庆和帝也重新出现在了朝堂上。
  秋兰溪有理由相信,他这一个月真的是去休养了,人的脑子是很难一辈子都保持清醒的,不管愿不愿意承认,大部分人在过了五十后,身体机能各方面都会下降,包括脑子。
  而在平均寿命不长的古代,这个时间还更会被缩短,庆和帝若不是练了武,可能身体在抗战中途就垮掉了都没准。
  尽管如此,他的精力不济秋兰溪也是看在眼里的。
  对一个足够理智的人来说,他必然会开始思考对策,他不会让别人毁了大宁,更不会想自己毁了自己前半生辛苦打下的基业。
  秋兰溪在这一个月期间数次为他做人物侧写,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庆和帝还没有到老糊涂的地步,他真的不知道自己的高压只会对太子起到反作用吗?
  所以他因此得出了一个大胆的结论,庆和帝在配合燕清黎的行为。
  这是因为感情吗?秋兰溪认为不是的,如果有的选,庆和帝一定更愿意找一个男性继任者,没有任何原因,从小的教育就是这么告诉他的,他只是更加理智。
  人的追求无非就是那么几样,现代人更多求财,而对庆和帝来说,显然追求的便是青史留名了,不仅想要青史留名,还会想要稳压所有帝王成为第一人。
  为了这个目的,庆和帝肯定是愿意为此呕心沥血。
  他前半生为了扶稳大宁这岌岌可危的江山步步为营,他做到了,目标达成之后,便是空虚,于是他开始思考自己还能做什么。
  所以他开始推动改革,但每一个想施展报复的皇帝,都会推动改革,这还不够。
  帝王的心智不是常人能动摇的,秋兰溪认为,不是燕清黎打动了他,也不是她的话术影响了他,而是他自己察觉到了这其中有利可图。
  好好算一笔账就知道了,燕清黎的能力她已经展现了出来,她确实稳压当下这一代,所以庆和帝扶她上位并不用担心她日后会将大宁搅得一团乱,恰恰相反,她为了证明自己不比男人差、没有让庆和帝做错选择,她上位之后绝对会兢兢业业很难懈怠。
  这样的情况下,后世会如何评价庆和帝?
  他力挽狂澜带领着上一辈眼中即将亡国的大宁走向了胜利,广纳贤臣,开明的将皇位传给了更优秀的女嗣,以后的人回望历史,都会记得世界上曾还有过这样一个英明神武宽容开放的皇帝,这是哪怕燕清黎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女帝,都无法压下的光辉。
  因为她是庆和帝亲封的继任者。
  这脚下的热图,因他而骄傲,他不仅守住了这片土地,还扩大了宁国的版图。
  千百年后的百姓,仍会传颂着他的名字。
  所有人都会记得,有个毋宁死不和亲的帝王,有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明君。
  燕清黎呢?她又是否早已看出了庆和帝最想要的是什么?
  秋兰溪没有深想,反正如今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了,她只有一个想法,她修炼得还不够深,比起自己这只‘狐狸精’,朝堂上绝大多数人,其实看上去反而比她更像狐狸。
  没有出乎秋兰溪的意料,庆和帝回归之后,所宣布的第一件事便是封燕清黎为太女。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几个皇子像是接受了现实似的,竟没有一人站出来反对,这让大臣们不由大眼瞪小眼,皇位的主要竞争者都不站出来,他们又替谁不平?
  几位皇子眼观鼻鼻观心,纹丝不动,从庆和帝找他们‘谈心’时,他们就认清了现实,庆和帝不是仁慈的帝王,没有人比他们这些儿子更清楚庆和帝对朝堂的掌控力,宁国的大胜将他的威望推到了最顶峰,他若真的想推谁上位,那根本不是朝堂上的大臣能阻挡得了的。
  庆和帝从小对韶光的宠爱有目共睹,太子上位时他们还有信心把人拉下马,因为他们知道庆和帝不会在意太子的死活,只在意对方的能力,当初韶光“失宠”确实短暂的迷惑住了他们,对针对太子的行为都有所顾忌,可后来真相大白,他们下手立马更加疯狂且毫不手软。
  然而韶光不同,他们有理由相信,一旦他们对父皇亲手捧上去的韶光流露出丁点敌意,父皇一定不介意在韶光之前就亲手了结了对方。
  为什么这么肯定,自然是有先例的,当初宁国与滕国打得不可开交,庆和帝甚少入后宫,他继位以后生下的第一个皇子自然深受宠爱,也因此,不怎么把韶光这个公主放在眼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