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意外和敌国太子有了崽崽后(古代架空)——若兰之华

时间:2022-06-05 16:14:19  作者:若兰之华
  “什么不会?”
  “不会再有小家伙了。”
  隋衡心弦一紧,以为是江蕴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忙要查看。
  江蕴解释道:“是我父王那一族,男子最多只能孕育两胎,有的甚至是一胎。这本就是违逆自然规律的事,自然与女子不同。”
  “原来如此。”
  “是啊,所以殿下不用委屈自己去服用那种药了。”
  隋衡终于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你一早就知道,方才故意不戳破,看孤出丑是不是?你看孤怎么收拾你。”
  两人玩闹了一阵,就听嵇安在外面禀,隋帝与颜皇后来了。
  若非昨夜得知消息太晚,宫门已经下钥,颜皇后昨天晚上就要冲过来的。
  是个文静又害羞的男婴,虽然没有满足颜皇后想抱孙女的愿望,但两个乖孙孙也不错。而且和大孙孙的跳脱慧黠不同,小孙孙眼睛乌黑,羽睫浓密,肌肤赛雪,自带仙气,无论长相还是性情显然都更多随了江蕴。
  无论见到谁,都眼睛完成月牙。
  两个爹爹在休息,小江诺就寸步不离的守在婴儿床边,和还不会说话的弟弟进行亲切交流,并拍着胸脯保证:“以后阿兄罩着你。”
  惹得隋帝、颜皇后和一众宫人哈哈大笑。
  小郡王隋璋听说消息,也想过来看新弟弟,被小江诺强势驱赶开。
  “我为何不能看?”
  小郡王不服气问。
  听说新弟弟很漂亮,如今新弟弟在小郡王眼里,已经变成了比太子府后院彤鹤更为稀罕的东西。
  小江诺轻哼声,叉着腰道:“你会吓着他。”
  “而且,那是我的弟弟,不是你的弟弟。”
  “有本事,你让你爹爹也给你生一个。”
  小江诺年纪小小,小团子一个,在口舌上,已经遥遥领先多吃了一年半盐的堂兄。
  小郡王当天就回到二皇子府大闹了一场,又摔东西又砸碗,非要自己亲娘,二皇子妃再给自己添一个漂亮弟弟。
  二皇子妃多年无所出,按规矩来说,只能算是嫡母。
  兰贵妃本就因为此事看不上这个儿媳,听了小郡王的话,越发心梗。
  最后还是隋帝出面,让两个孙儿握手言和,小郡王才获得了短暂的新弟弟探视权,至此,两个小团子的日常活动从一起看彤鹤变成了一起守护新弟弟。
  春去秋来,又一年,新都初见雏形。
  江蕴和隋衡一道去了暮云关,隋帝和江帝也有意提早隐退,将两国政治文化中心北移/南移,促成南北大统。隋都进行了首次分科取士,这种全新的人才考核与选拔方式。
  新都建成当日,除了不久前试图勾结一股江上悍匪,试图犯上作乱,最终因谋逆伏诛的姜国国主姜玉屏,诸国国主来贺,主动交上本国虎符兵权。至于姜玉屏为何在南北统一已成大势的情况下脑子抽风,非要强行找死这件事,没人敢多嘴议论,也没人敢深思。倒是卫国国主卫涟,因为举报姜玉屏找死行为有功,又坚强的从病榻上爬起来,和陈国国主一道,带头上缴了兵符。卫涟还当众向隋衡请命,欲立侄儿卫筠为卫国世子。卫涟有三个儿子,最后竟将王位传给侄儿,高风亮节,很是获了一番称赞。
  洛凤君亦携琴而来,邀请江蕴在城门楼上弹奏新曲。
  “这回,你总不会再推说你的手伤未愈了吧。”
  洛凤君白衣飘飘,依旧鹤立鸡群一般,一副遗世独立之态。
  江蕴一笑,道:“乐公子有请,孤自然不敢不应。”
  两人各自携了琴,登上新都巍峨城门,迎着漫天春色,于融融细柳,滔滔江水前,合奏了一曲春日祈福曲。
  隋衡抱臂站在城门楼下,望着高楼之上,那缓带青衫,信手而弹的青色身影,轻轻一笑,只觉光阴岁月,无声流淌,过去种种,恍然如梦,日后,他们将并肩携手,经历更多波澜壮阔,留下更多真真假假供后人品评的传说。
  当夜,江蕴和隋衡一道,坐在江边饮酒,至醉方归。
  容与,遇见你,亦是孤一生最幸运之事。
  隋衡偏头看在偎在身边的人影,无声一笑,在心里道。
 
 
第166章 终章
  流云融融,春光明媚,今年新登科士子穿清一色青色士子服,恭候在丹墀之下,等待即将到来的殿试。
  今年是南北正式完成大统的第三年,亦是南国学子与北国学子同殿比拼、同殿参加分科考试的第三年。
  自分科取士制度最先在江北施行以来,每年欲通过这条路径“鱼跃龙门”,进入仕途的寒门学子数不胜数,最终能在激烈角逐中崭露头角,站在这巍峨丹墀下、获得殿试机会的,自然都是人中龙凤,同届学子里最最拔尖的那一拨。
  往年此刻,表面和谐实则无论站位还是口音都泾渭分明的南北学子必已开始各种唇枪舌战,冷嘲热讽。
  南方学子必要炫耀一番今年各科登科名单里,南方学子的数量依旧碾压北方学子,可见他们江南之地果然山水明秀,人才辈出。
  北方学子则要奚落一番南方学子形容文弱,一个个看着手无缚鸡之力,中看不中用,日后若真入朝为官,别还没有到任上,就先上吐下泻病倒了。
  这自然是有前例在先的。南北大统之后,为了更好的促进两边经济文化的深入沟通,所有新登科士子在授官时,南方学子优先入北方为官,北方学子则优先入南方当政。南方学子将源远流长的江南风物、文化礼仪代入北方诸地,教化当地百姓,北方学子则充分发挥锐利干练的作风,帮助南方百姓强健体魄,消除懒怠之气。
  江南江北地理气候差别大,如此形式的授官,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问题,去岁一位赴北地任职的江南学子,就因适应不了北方酷烈暑日,在赴任途中突发痢疾,一病不起。吏部无奈,只能奏请朝廷,依旧让这位学子回到江南为官。
  这事儿成了北方学子拿来取笑嘲讽南方学子的不二利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