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玩权谋不如搞基建(穿越重生)——吃点儿吗

时间:2022-08-03 09:56:54  作者:吃点儿吗
  最重要的是,蛋糕的价格也算不上太贵,属于家境稍微殷实一点的人家便能吃得起的那种。
  即使中原没有像漠北这样廉价的牛乳,但店家也说了,把牛乳用水一样可以制作蛋糕,只不过在口感上要差一点。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一份难得的美味了。
  这几天他们时常来买蛋糕,店家也眼熟了管事几人,田平便在闲谈时向掌柜打听起了他有没有去通州开店的打算。
  之前宋青远派人修路的时候,木和部落的百姓都是亲眼见过的,他们中的不少人还跟着施工队做过工。
  掌柜是个聪明人,看见这样的架势后便明白,他们与通渠一地的关系之后只会更加密切,自然不愿意放弃田平给的这个机会。
  就凭着他独一无二的蛋糕方子,将来把自家的店铺开遍整个通州城都不是问题。
  到了那时,赚到的钱自然也不是现在这个小铺子可以相比的了。
  但若是要在通州城开店,就势必要远离故土,背井离乡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掌柜心里也有些没底,低着头想了半天,也没能做下决定。
  田平也知道这事急不得,便开口说给他几天思考的时间,又买了几块不同口味的蛋糕后,就识趣地告辞离开了。
  等到店铺打烊后回到家中,掌柜考虑了一整晚,最终还是决定赌一把,和商队的管事一起到通州,两人合资开一个蛋糕店,专卖各种口味的糕点。
  得知掌柜答应与自己合作的消息后,田平更是欣喜不已。单看他们商队里的人对蛋糕的喜爱程度,就知道蛋糕这个生意将来绝对能在通州红火起来。
  昨天看掌柜犹豫的神色,田平本来都要放弃这个打算了,没想到第二天,他就收到了掌柜答应与自己合作的消息。
  接下来的几天里,田平都在沉浸自己的喜悦里,直到听到自己手底下的人用接近从前盐价一般半的价格,贩回来将近一千斤的盐的消息时,他才从未来蛋糕店生意大火的幻想中回过神来。
  “你不是在戏耍我?”田平一脸的不可思议。
  漠北的盐价怎么会这么便宜?
  不对,应该是他们怎么能没有盐引就私自贩盐呢?
  需要他震惊的地方太多,以至于田平第一时间都不知道该问什么才好。
  同伴眉飞色舞地向众人转述了盐贩的话。
  在长达半个时辰的交易里,盐贩除了用短短几句话讲清楚湖盐的来源后,剩下的时间里都在从各种角度夸赞宋青远,说得还十分有理有据。
  本来众人就因为一路行走的官道而对宋青远颇有好感,在听了盐贩头头是道的夸赞后,对宋青远的敬重和爱戴更是又增添三分,就连在几日后启程回往通州的路上,众人都还在感慨。
  田平这次本来是打算贩些葡萄干、豆腐片、牛肉干这类的干货,没曾想半路杀出一个物美价廉的“湖盐”,把他打了个措手不及。
  他只好临时调整计划,把大部分粮食都拿来换了食盐,只匀出一辆车装其它的各种干货。
  价格低了将近一半,品质却是如雪般洁白细腻。
  来自王庭的湖盐很快便被百姓们抢购一空。长队从街头排到街尾,人们从日出等到日落。
  饶是如此都有一大半的百姓因为没有抢到湖盐而在街边垂着脑袋叹气。
  如此巨大的商机吸引着商队络绎不绝地前来。
  他们往来于木和部落和定远城之间,带给通渠百姓的,除了价廉质优的食盐、味美的稀罕吃食以外,还有关于漠北当地的各种风土人情。
  人们会因为未知而产生恐惧。但当他们开始试图了解山那侧的情形后,众人便发现,原来对方和自己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官道经过的地方日渐繁华,两地百姓之间的隔阂也在日渐交往中慢慢消除,变得亲近起来。
  除此以外,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
  ……
  第二年秋收时,田里的农人百便发现,明明还是同样的几亩田,收获的粮食却比从前多了不少。
  段家村的小路上,许大郎碰上了和他一样背着几捆稻谷往回走的村人。
  村人颠了颠身后的稻谷,向许大郎打听道:“你家的地里今年是不是也多收上了不少粮食?”
  许大郎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满脸都是收获的喜悦,他点头道:“可不是吗?今年的收成比从前好了不知道多少!”
  “多亏了殿下给咱们发的那个曲辕犁啊!”村人感叹道:“那个曲辕犁耕出来的田又平又深,省了我不少力气。空出来的时间,我还跟他们去山里摘了十几日的草药和菌子,背去城里卖,又赚了不少钱。”
  今年正月刚过,城里便来了人,给每个村里都发了许多架曲辕犁,只要用一斗粮食便可租借三日。
  不仅如此,还有专门的农官教他们如何使用曲辕犁,如何沤肥、浇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了先进的耕种技术,仅仅是通渠两城的粮食产量,就赶得上去年一年里,整个燕云的粮食总和了。
  许大郎倒是没有和村里人一样进山采药,而是去了城里新开的豆油作坊里做工。
  在豆油作坊做工,虽然要来回奔波,工作也辛苦不少。但家里的第二个孩子刚出生,许大郎还是想多赚点钱,给妻子补补身子,孩子有了奶水也能长得健壮些。
  “还有农官教咱们沤的那个肥料,浇到田里后,眼看着地就肥了许多。”许大郎看了一眼远处的耕地,补充道。
  邻人一脸赞同地点了点头,“农官不是还教了咱们那个……,哎叫什么来着?我给忘了。”
  见他皱着眉想了半天都没想出个结果来,许大郎不由问道:“你是不是想说‘轮作’啊?就每年在地里种不同庄稼的那个?”
  “对!没错,就是轮作。”邻人激地一拍大腿,“农官不是说那个轮作能改善土地吗?等明年开春了咱们就按农官说的试试!”
  许大郎也点了点头,显然也是打算尝试轮作的方法。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