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是,师姐这段日子一直心神不宁的,我们不知发生什么,也不敢多问……”梁小武说着,又忽然抬起头来,“说来,昨日为师姐解围的那位高人是谁,后来怎样了。”
“问题不要这么多。”段临风忽然插嘴,“你们师姐累了,让她休息。”
段临霜瞥了段临风一眼,咬了咬嘴唇没有说话。韩山道一看这两兄妹的气氛又要僵下来,于是赶紧跳出来打圆场:“前面就靠岸了,大家先回去收拾一下,有什么事上岸再说。”语毕又冲旁边的清泉弟子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们散开。
“我不累。”人都散去之后,段临霜靠在门板上幽幽开口,“在问题都被丢到眼前时还要假装问题不存在才累。”
段临风闻言脸色也冷了下来:“看来段二小姐对昨晚的事颇有些高见啊。”
“高见谈不上,只是觉得昨晚哥哥本没必要那样做。”段临霜平静地擦着自己的剑身说道。
“那你想要我怎样?放了他们?好言好语把他们请回来招待?”段临风冷笑道,“前段日子抓着我生怕我放过他的人是你,现在我动了手哭哭啼啼的也是你,怎么?人家三言两语就将你劝降了?”
“我从未说过这些事的主谋就是楚云七,我只是说这些事都与楚云七这个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段临霜将越秀剑收入鞘中,“如果不是哥哥自乱阵脚,昨晚我们本可以有机会查清楚整件事的。”
“自乱阵脚?你什么意思?”段临风一下子被惹怒了,“你别忘了昨天是谁将你从贼窝里带回来,刚才又是谁把你从那船夫手底下救出来。” ”哥哥不说我都差点忘了,”段临霜将剑重新挂回腰上,又开始绑松散了的发髻,“方才那招水流云散不正是当年你与楚云七一同想出来的招式吗?”
韩山道原本是想劝架,听到这话被呛得一口气差点没上来:“……和谁?什么?”
段临风没理他,他一把拨开挡在前面的韩山道,盯着段临霜一字一句说道:“你现在心里在想什么?说出来。”
“我在想什么?我想什么真的要紧吗?”段临霜也站直了身子,她的神情忽然变得愤怒又痛苦,“你突然把一个陌生人带进我们的生活,逼着我相信他,逼着我接受他,等我终于接受他了,他突然又变成了我的杀父仇人,所以我又必须去恨他。最可笑的是什么?这本是一件与我毫无关系的事情!人是你带回家的,仇是清泉山庄结下的,婚姻是父亲安排的,可是当父亲死的时候,当他被你带回家的这个所谓朋友害死的时候,人们第一个怪的还是我。是我没有乖乖听话做一个和亲的工具,是我背叛了师门,是我 ’勾引‘了楚云七引得你们兄弟反目。我从一开始就不想参与进这个故事里,可是当悲剧发生的时候,第一个被责怪的还是我,这个被骄纵过头的段家二小姐。”
“临霜……”段临风愣住了,他张了张嘴,开始变得语无伦次,“我……从未想过……我知道你们没有……你不是……”
段临霜却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插嘴。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说道:“我本来已经准备永远不回来了,我恨透了你们所有人,恨透了清泉山庄逼我去经历的一切,我不想和这个名字牵扯上半点关系。但是当我听到双龙标记重现江湖的消息时,我发现我还是无法不去在乎,我以为我恨这个我本应称之为家的地方,可是到头来我还是不忍心看着它在我的眼皮底下被毁掉。”
段临霜停顿片刻,叹了口气,扭头望向远处的青山。
“所以,哥哥问我心里在想什么,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我在想或是该想什么了。”她笑了笑,又回过头去看段临风,“或许从头到尾,你真正担心的都不是我在想什么,而是你的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第25章
“你总归留不住她的。”
楚云七曾经对段临风说。
“临霜有一股叛劲,她当不了清泉山庄一辈子的二小姐。”
他说这话那天山庄里刚刚下过一场骤雨,段临霜和段临风因为一件小事争了起来,段临霜气极而去,楚云七在旁边嚼着一片竹叶若有所思看她的背影。
那时段临风只当这是一句随口笑谈,现在一看却是一语成谶。
接下来的三年里,他这位看着温柔内秀的胞妹忽然一反常态叛逃出庄,将三大世家的局势搅到天翻地覆后销声匿迹,等她再一次出现时,带来的却是他们的杀父仇人重返江湖的消息。
要如何与这个小自己三岁的妹妹相处,段临风从小到大都未有过一个准确的答案。他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太多与女子接触的机会,萧曼云去世时他不过七八岁的年纪,他的大姐与他年龄相差甚大又出嫁很早,两人几乎没有什么交流。清泉山庄不收女弟子,因而他没有什么要好的师姐妹。段临风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对象,所以当段天问要他承担起兄长的责任时,他就选择了最简单的一种——悉心保护。
段临风自以为自己做到很好,毕竟这是他读的书见过的世面所告诉他的道理——一个女子若想度过平安顺遂的一生,她须得是温婉恭从、谦和大方、识大体、解人意。
做一个好看得体且没有攻击性的花瓶。
这是他想要段临霜成为的样子,他自以为是地为妹妹选了一条最容易的路,却从来没想过这是不是段临霜想要她自己成为的样子。
“你真正担心的只是你自己心中在想什么。”
船舱门被狠狠甩上,他的妹妹丢下一句不清不楚的话就头也不回地走了,站在一旁的韩师叔瞥了他们一眼,然后一言不发拎着酒壶走向了船尾。段临风一个人站在原地,突然有种狠狠踢什么东西一脚的冲动。
这不是他。清泉山庄的少庄主从来都不需要搞清自己的想法,这不是他所接受的教育,习武之人做决断时多凭临场反应,当敌人的剑刺向你的胸口时,你不会去想自己为什么要出这个招式,你提剑躲刺,扑闪劈点,这些都是在长年累月的训练中培养出的本能。
42/177 首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