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了三年时间,使得边城闻名大梁。
不是敌军又来攻城的闻名,而是边城一样样的产出。
说是宫内用上了边城榨的花生油,对他们榨的芝麻香油更是极为喜爱。
各种药材也送到了大梁各城,豆制品更是卖得红火。
起初还要人送去固阳城与商队交易,到后面就变成商队自己来边城运货了。
有了外人来,有了钱赚,这个地方就变得不一样了。
先是城里的铺子多了起来,然后是城内开了一家客栈,还有边城的百姓时不时就去固阳城玩。
甚至有逃难的人主动来了边城,想在这个地方扎根。
原本已经弃用的砖窑再次开了起来,有人想修新房子了。
一切都在朝着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发展。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五年前有个从天而降的神仙。
边城不再是以前的破烂边城,这里大概会修起新的城墙,会有更多的人口,还会开始交赋税。
边城出了名,朝廷都已知晓,天子下旨让萧慎行还朝述职。
钟意知道,他也该离开这个地方了,他的目标并不在这儿。
离开之前,钟意和萧慎行一块儿骑马出了军营的那道城门,在那片空地上,仰望远处的雪山之巅。
钟意开口:“五年了,第一次有了赏景的闲心。”
与五年前看雪时,想法截然不同。
萧慎行问钟意:“你可会有不舍?”
这个地方,他回去了还会再来,但钟意永远都不会再来了。
钟意道:“当然会,这可是我一手带起来的地方。”
这个地方之于他,总是不同的。
但他不会停留,没有人能困住他报仇的脚步。
钟意看向前方大片的草地,对萧慎行说:“你陪我跑跑马吧,以后大概是没机会畅快地骑马了。”
这五年,他这儿学到了不少东西,骑术便是其中之一。
萧慎行没说话,只一夹马腹,向前而去。
“驾!”钟意紧随其后,扬鞭追上。
这时的风是自由的,空气中是青草与黄沙交织的气息。
天是蓝的,马儿跑得很畅快,人也如此。
……
钟意走的那日,边城所有百姓都来送行,带上了自家的好东西,还给他塞银子,一声声喊着钟神仙保重。
钟意到底没忍住红了眼眶,并没有走得很潇洒。
好多人追在马屁股后面,跟着跑了很长的路,直到什么都看不到。
以后的日子就要靠他们自己了。
但有个人他们会一直记得。
在钟意走后没多久,边城多了一座神仙庙,里面没神像,供的是一样样让他们日子过好起来的作物。
从边城去国都的路不好走,哪怕是骑马也足足走了一个月。
初入国都,钟意便见识到了这里的繁华,跟最初的边城对比十分鲜明。
在边城五十两能花好多年的银子,到了这儿一下就变得不值钱起来,租个小院都得二十两起。
入城之前钟意便跟萧慎行一行人分开了,他暂时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来了国都,他想以学厨为重。
钟意这个名字,还有钟神仙这样的称呼会为他带来很多不便。
钟意连名字都改了,跟他妈妈姓,叫姚郑乾,含义非常明显。
本来想叫姚暴富的,但系统说有点土,于是就改了改。
虽然姚郑乾听起来没好哪儿去,可字没那么土。
钟意和系统都觉得这名字挺好的,于是便就这么定下了。
租了院子,钟意很快就开启了自己的摆摊之旅,最先就卖他在边城没卖成的大包子。
钟意很是惋惜,他在边城整整五年,竟然都没赚过营中将士和百姓们一文吃食上的钱。
起初大家都以物易物,后面就更以物易物了,后面的变化在,他们从钟意那儿得了吃的后,会还更多的东西来,反正不能让钟神仙吃亏。
所以他得先卖大包子,弥补下遗憾。
边城的豆制品在国都也随处可见,钟意最先卖的就是豆干木耳包,然后就是酱肉包、菘菜粉丝包,他们来国都时正好是吃笋子的季节,所以肉末笋子包也不能少。
钟意租的小院是在一条巷子中,叫凉溪巷,他每天做好包子就担着担子在巷子里叫卖。
由于味道好,加上那些馅儿都是客人们以前没吃过的,所以没两天凉溪巷有个做包子很好吃的年轻郎君这事儿便传开了。
钟意本就长得不差,身量也不矮,别说一些未婚女娘,就是凉溪巷内的婶子阿婆们全都非常喜欢他。
一出名,便不用他每天挑担子去叫卖了,有许多人一大早就在他家门口等着,生意十分红火。
而且也不是只有早上才有客人,这包子一整天都有人来买。
待萧慎行忙完他的事,抽出空来找钟意的时候,钟意都在计划着招人帮忙了。
萧慎行在钟意家中看他做了半天生意,直到当天准备的所有包子卖完,都还有客人来询问,不由开口打趣了一句,“你当真在哪儿都能过的很好。”
钟意觉得这话不对,“打仗的时候我就过得很不好。”
“嗯,还有刚开始被你当奸细的时候也不好,尤其是大冬天那个冷水啊,往我身上一泼,真是透心凉,魂飞扬。”
五年时间,他们已经非常熟悉了。
再听钟意旧事重提,萧慎行也只好一如既往地赔罪,谁让他当年有眼不识神仙,给神仙泼冷水了呢?
钟意也见好就收,让萧慎行在家里坐着,他出去买菜,晚上吃好吃的。
国都这边各种食材就丰富多了,什么肉都能买到,尤其是现在正值春日,野菜也多的是。
钟意买了鸡,做个小炒鸡,买了鱼,野生的鲫鱼,做鲫鱼豆腐,还买到了荠菜,准备包荠菜饺子当主食。
萧慎行没带人,自己一个人来的,他们两个人够吃了。
480/501 首页 上一页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