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穿越重生)——枫香

时间:2023-03-23 09:18:12  作者:枫香
  竺年听着,感觉自己额头上的青筋突突地跳。这要是在他的地盘,分分钟又是一场拔刀倒佛。
  乐云对竺年实在是怕得很。他说白了就是一个骗子,因缘际会能认得两个字,对官场对贵人什么的都一知半解,压根不明白竺年这个小王爷在北地不好使,感觉脖子凉飕飕的,脑袋分分钟要落地:“小王爷有什么吩咐,小僧一定竭尽全力,还请小王爷饶命。”
  “叫我皋少。”竺年坐着想了一会儿,瞧了瞧乐云。
  这个乐云给他的印象也挺深刻。在大环境都吃不饱饭的情况下,胖子本来就很少,更别说乐云不仅胖而且高,皮肤还白。有些人胖,给人油腻丑陋的印象,但是乐云却十分和乐,像是一尊弥勒佛一样,天生的好相貌。
  他也是坏人团伙中的奇葩,搁现在就是摸鱼王,干什么都划水。这才能全须全尾,否则以当初的情况,他身上总得少点零部件。
  “是,皋少。”
  竺年接着又问了问乐云知道的情况,又让乐云把这里的主持叫来。
  主持听是乐云来叫,不疑有他,直接就来了。
  等发现竺年的时候,他整个人都软了。和乐云一样得道高僧一样的“好相貌”,立刻像一团烂泥一样瘫在地上。
  做坏事的大多心虚。主持当年跑得快,没亲眼见到竺年杀神一样的情况,但是靠脑补只会加可怕,在京县住了两年才稍稍缓过来一点,没成想这杀神竟然还能不远万里来索命。
  面对竺年的问话,他比乐云还干脆。
  他知道的信息更多,还对各种信息进行了归纳整理,竟然条理分明,就差按笔画顺序给排序。
  竺年听着觉得有点意思,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听到外面有一些吵闹声:“是我朋友来了,改日再来讨教。”
  “不敢不敢。”
  两个大师忙不迭回礼,弓着背送他出去。
  禅房外面,纨绔们久等竺年不回,怕他出意外就寻了过来,现在看他好端端的,身边还跟着罗沱寺的主持,稍稍放缓了神色,七嘴八舌地说了些关心的话,又一窝蜂地拉着竺年下山。
  第二天,主持和乐云直接到了县城里来拜访竺年。
  竺年习惯早起,这会儿已经做了许多事情,听到通报之后并不意外,让小厮带着去外书房等着。
  说是外书房,其实也在内院,不是东风号外面办公的地方。
  两个大和尚被小厮带着,蜿蜒曲折地穿过了不知道多少门洞围廊。
  他们是一早守着等城门一开就进来的,当天在东风号住下,到第二天下午,才被竺年派了车送走。
  两人来时带了两个大樟木箱,走的时候竺年回了礼。
  没一会儿,账房先生敲门进来:“东家有事?总不能让我替大和尚看账吧?”
  竺年指了指一个大樟木箱:“你瞧瞧。晚上、这几天都和我一起吃吧,告诉家里一声,不回去了。让家里给你收拾几件衣服送来”
  账房先生这时候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脸上还笑嘻嘻的:“我家就隔了一条街,有什么事情能忙到连家也回不得?”
  他家道中落,跟了竺年做事之后,就成为了东风21小区的第一批住户,抬抬脚就到家了。
  罗沱寺的大和尚来东风号的事情,整个东风号的人知道,被东家叫来,还以为是要分点罗沱寺的素点心。
  然后他打开了箱子。
  然后他的笑容消失。
  账房先生:“我叫几个徒弟来帮忙一起……”
  竺年打断他:“你……能者多劳。”
  账房先生明白这是不能给外人看的东西,不由得内心五味杂陈。一方面是被东家信任的喜悦,一方面当然是加班的怨气。
  这账本记得倒算是清晰,但一看就是外行人记的收支。他只翻了几页,就看到其中不不少混乱的记录,总有莫名其妙多出来的一笔钱,又有不知道哪里少掉的东西,隔了两页又突然出现。
  竺年自己拿着另外一箱子记录了各种奇怪消息的册子,当话本子看,手边倒是也摆着笔墨纸砚,时不时记录笔。
  一周下来,账房先生整个人憔悴了一圈,竺年也记下了几大本厚厚的有用的册子,郊外的庄子里也收到了来自罗沱寺的反向化缘。
  作者有话要说:  普通人去寺庙∪ω∪:香火、贡品、许愿、还愿、求签、解签。
  糕儿去寺庙:⊙ω⊙
  和尚 ( ̄口 ̄)!! :你不要过来啊!
  和尚( TロT):给你钱!
  和尚( TロT):你要啥给啥!
  糕儿:⊙▽⊙
  (完)
  
 
第五十七章 圣旨到 ...
  忙了一周,竺年到了郊外的庄子,抽空给几个大和尚进行了一番培训。
  之后大和尚们回去,又给罗沱寺内的中和尚、小和尚们,进行了一番培训。
  培训完不算,还得考核。
  考核以实操为主。
  所有和尚们见到的人,都有可能是考核老师。
  独自上香的美貌姑娘、孤身带着顽皮孩子的妇人、年迈的翁媪,甚至包括混不吝的纨绔、富商、官员、书生,都有可能是考核老师,当然更可能是普通香客。
  考核结果当天晚上就会有人送来,悄无声息地摆在大和尚的床头,让大和尚憔悴又焦虑,总感觉自己的脑袋不怎么牢靠。
  幸好严格的考核培训,持续时间并不长,甚至寺庙中的大部分小和尚并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只被大和尚们严肃要求谨言慎行,并且增加了读书识字的时间。
  和尚们的态度迅速改善,香客们对此喜闻乐见,更加有意结交。一来二去,递到竺年那边的消息又多了几分,竟然还有几条颇为有用的。
  于是,朝中的第二道出兵的檄没还没发出,南地就率先发了一道圣旨。
  使者快马加鞭,一路走得驿站,送到京城,还沿街高呼:“圣旨到——”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