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穿越重生)——枫香

时间:2023-03-23 09:18:12  作者:枫香
  两人一直在门房待到了天黑,没人过来,也没有一口水。
  纨绔以前也就是跟着老爹过来拜访,从来没受过这等待遇,不由得有些火气,刚想说什么,就被竺年一把拉住:“回去了。”
  他的话刚落下,就有人进来,看模样是个管事,挺拔高瘦地往门口一站,一双细眼往两人脸上扫:“两位少爷,这就回去了吗?老太君一会儿要是问起来?”
  竺年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一直把管事看得低下头:“咱们再不走,坊市门就要关了。老太君要是问起来,就说今日太晚了,晚辈不好叨扰。”
  纨绔到底是自家人,说话比较冲:“等了一下午连口水都没有,难道还指着留宿不成?不知道的还以为当家的大伯母,不把老太君请来的客人放在眼里。”
  管事一听这话可不得了,赶紧要去追,却已经来不及,两个身高腿长的年轻人,一转眼就跑了个没影。
  纨绔虽说只是个旁支的少爷,那到底也是少爷。竺年虽说是一介商贾,也确实是老太君亲口提了要见的。这话要是传出去,当家主母不知道会如何,他这个做下人的肯定讨不到好。
  纨绔平时在家里嚣张惯了,实际对大宅门里的这些事情门清,羞愤异常:“今日之事,是小弟欠考虑,让皋兄受委屈了。”
  在他看来,皋兄聪明会玩知进退,哪怕是去沈家,也是被奉为座上宾。都是官宦人家,他大伯家竟然还比不上一个县令家。这还是他陪着,还是他家老太君亲自请的人!
  竺年跟着他猛走了一段路,等他走不动了,再缓下来慢慢走:“委屈什么。倒是难得来一次京城,还有劳哥哥带我去好好玩耍一番。”
  “这都晚上了,你也不喝花酒。明儿个哥哥带你游湖玩,叫上几个歌姬唱曲儿。”
  竺年问:“不再去你家老太君那儿吗?”
  纨绔脖子一梗:“呸!狗奴才给他们的脸!你那琉璃瓶子那么好看,难道还怕送不出去?”他咂摸了一番,“可惜罗家现在不……不然罗家的少爷一定喜欢。”
  说话间,两人已经回到了东风号。
  后门静悄悄的,两人先后进去。纨绔突然想到什么,凑近了小声说道:“罗家那才是直达天听的大人物呢。罗家公子罗儛也是个风流人物。听说年初的时候南王世子也在,不知道是何等绝色?”
  竺年:绝色?
  作者有话要说:  尉迟先生日常小故事集
  《先生家的绝色小狸奴》
  《先生和胖狸奴的二三事》
  《养狸奴注意事项》
  《早期狸奴驯服野生先生的记录》
  (完)
  
 
第五十八章 富贵人家的体面 ...
  在竺年揽镜自照琢磨绝色的时候,纨绔的大伯家正在陷入一场危机。
  正堂内,刚过完六十大寿的老太君,穿着一身紫红缎面的衣服坐在上首,看着底下的长子和次子斗鸡一样的红着眼对瞪,
  另一头两个儿媳倒是言笑晏晏的样子。几个孙子无论平时能言善道,还是机灵活泼的,现在都像个鹌鹑,明显缩着脖子不敢吱声。
  “老大、老二留下,大郎留下。其他人都回去叭。”
  “老太君……”有人一听,急忙站起来,一看老太君的脸色,又马上弯下腰,“是。”
  老太君年纪大了,让出正房之后,住在一个靠近园子的精巧的院里。正堂不大,几个成年男女一走,就像是塞得慢慢的腌菜罐子掏空了一大半,整个空气都流通了。
  老太君对大孙子招了招手,指着身边的位置:“大郎过来坐。刚才乱哄哄的,你来把事情给阿奶理理。”
  两个头发已经斑白的儿子,看着自己的儿子/侄子坐到了老太君身边,内心五味杂陈。
  是,老太君岁数大了,耳朵有些不好。但是现在屋里面就他们四个人,话又说了一下午,哪还有什么听不清需要理理的?
  老太君身子骨硬朗,再活个十几二十年不成问题,把家业越过他们兄弟,直接传给孙子也不是不行。
  谁不知道焦家真正的掌家人是老太君呢。
  焦大郎往老太君身边的矮凳上坐下,眼睛都不往自己父亲叔叔身上看一眼,对着老太君一字一句说得清晰:“南地来了圣旨,说陛下马上就要回,下个月就回。”
  和民间传得沸沸扬扬的圣旨不同,他们所知的圣旨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时间信息。
  又说道,“宫里面檄文都拟好了,粮草收了上来,军营里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从来不是皇帝一声令下,就能直接出发的。
  老太君点点头,问:“檄文没发出去?”
  “没有。”
  “行了。我知道了。”她摆了摆手。
  两个儿子会意,站起来退了出去。
  焦大郎却没有动,等人都走了之后才说道:“圣旨的时间来得太巧,殿下还拿不定主意,檄文究竟是发还是不发。”他是大皇子的伴读,消息比别人更快更准,更清楚这件事情的蹊跷。
  儿子刚说要去救爹,爹就冒出来说一场误会马上就回家,哪有这么巧?
  但既然圣旨是真的,而且有个明确的时间,那他们也不能当做没看到。他们能不给南王府面子,不能不给陛下面子。否则造反的就变成了他们这边。
  可军队、辎重都已经筹备了七七八八,气氛已经烘托到了这里,火折子上火星都擦亮了,就差吹一口气,难道还能憋回去?
  “廉大人怎么说?”
  “先生的意思是,檄文先不发,陈兵江州,恭候陛下归来。”焦大郎顿了顿,小声说道,“殿下和先生本也不准备打。”
  老太君嗤笑一声:“什么不准备打。水军都没了,也得打得过去才行。我一个老婆子都看得明白的事情。”她叹了一口气,“算了,不说这个。你在殿下身边,老老实实照着殿下的吩咐办事就行,凡事别太出头,先看看陛下能不能回来,怎么回来再说。”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