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轻手轻脚地放下曹植,自己也贴着墙滑坐下来,擦了擦额角的汗水,喘了几口气。
“杨主簿可还好?”孙权没有心思休息,他甚至没把曹丕放下来,时刻准备着继续逃离。
“我长于文才,但武力稍次。”杨修叹道。
兼之毫无知觉的人身子更沉,孙权常年骚扰老虎以强身健体,此刻背着曹丕跑了一会,也有些吃力了,更何况“武力稍次”的杨修。
想是杨修还要休息片刻,孙权于是也把曹丕放下,坐在墙边,让曹丕靠在自己肩头。
“若非杨主簿机敏异于常人,今夜我等怕是都要落入魏讽手中。”他对杨修一抱拳。
杨修摆手:“足下也很是聪慧,还是足下向来滴酒不沾?”
孙权笑了:“滴酒不沾……是不可能的。聪慧也不及杨主簿,那琉璃卮的谜语,我与太子到底还是没能解开。”
“什么谜语?没有谜语。”杨修疑惑,“那酒卮是漏的,你们倒些水进去就能知道,只要方才宴上,太子用此琉璃卮饮酒……”
孙权无言以对,竟是如此。
“……太子倒也用这酒卮了,只不过把它当做寻常酒卮来用了。”杨修叹息,“不然过会足下可与太子一道拼杀出去。”
“什么?”孙权一惊。
要拼杀?可看看这里的四个人,能打的应该只有他一个。
“临淄候府共有四门,设有四座望台。”杨修气喘匀了,缓缓道,“你我需远离望台,绕过府门,去西南角垣墙破损尚未修缮的院落,然后翻墙离开。”
“那院落外有守卫?”孙权问。
杨修点头:“必然有,那处是临淄候的书库,君侯的印信等物都置于库中。”
曹植还是南中郎将,虽然此前未能带兵往救樊城,但曹操却也并未收回给儿子的军职。凭借南中郎将的印信,调令百来号兵士不成问题。
再加上临淄候府中的众多人质,控制邺城几日勉强足够了。
孙权想起方才在堂上并未看见魏讽,于是问道:“魏讽现下是调兵去了?”
“他方才借故离席,直到你闯入都未曾回来。不过他人去了何处,我也不知。”杨修答。
说完他深吸了一口气,架着曹植的胳膊把人背回了背上:“不能再歇了,要尽早到魏宫去。”
宫中有禁卫,皆由曹操亲信统领,回到宫中才算安全。
杨修对临淄候府分外熟悉,所经之处几乎都能避开守卫,偶然撞上的两个都被孙权眼疾手快地了结了。
“将军身手不凡。”杨修抽空夸赞。
孙权能看出他神色中的戒备,但此刻孙权不想也不该去深究这个。他把背后的曹丕往上托了两下,简短地回了一句:“过奖。”
西南角的院落就在眼前。
孙权将曹丕也交给杨修暂时照料,把人放下的时候他看见曹丕皱了皱眉。
“琉璃卮是漏的,太子所饮较少。”杨修压低声音解释,“应该很快便能醒来。”
“那我们也不能等。”孙权说完,抽出方才从守卫身上顺走的佩刀,冲了上去。
积年累月的亲征和射虎都是有作用的,院外的守卫虽然人多,但远不及孙权灵活善战,被他迅速解决了半数。
孙权趁机对着杨修一招手,示意他带上曹植或者曹丕先跑。
但杨修独自一人就窜出来了,正在攻击孙权的一个守卫转身便去追他。
孙权找准时机结果剩下的两人,再快速往杨修的方向追去,将那最后一人也击杀。
“最初有一人跑去报信了。”他抓住杨修往曹丕曹植藏身的地方去,“赶快走。”
院中正在修缮的墙体上有几个缺口,比寻常墙垣要低上些许。孙权想自己先爬上去,然后让杨修扶住曹丕曹植,他再一个一个地拉上来。
然而当他从缺口处探出头,却发现墙外正站着魏讽。
魏子京一脸嘲弄,身后还跟着数十卫士。他们没有点火把,数十双眼睛正隔着夜色紧盯住刚刚爬上墙头的孙权。
--------------------
本章题目来自出场就晕倒的曹子建(《箜篌引》)
这章历史bug非常多,比如调兵,想光凭太子令或者南中郎将印信……可能根本调不到人。
另外杨修在汉中之战的时候是跟着曹操的,著名的“鸡肋”故事就出自那个时候。而杨修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秋天死的(对,过不了多久他就要寄了),这个时候曹操应该已经从汉中撤军了,我们就假设杨修回了邺城……
由于杨修的死期和魏讽叛乱有点接近,所以我东拉西扯把这两件事扯上关系了,还写出一个既是汉臣、又是曹植至交的杨德祖……
第21章 二十一 今尔何为自低昂
======================================
很久以前,在遇到曹丕之前,在孙权还小的时候,他想做一个游侠。
提三尺青锋,千里独行,走遍天下险峻之地,杀尽人间奸邪之徒。
随着年岁增长,孙权逐渐意识到自己大概率是当不了游侠的,更何况世间熟为奸邪熟为忠良大多时候也难以分辨。
不过同他的兄长一样,以身涉险始终能给他带来别样的刺激,那团热血在胸口翻涌的感觉,无论灌下去多少坛美酒、在后方听到多少次捷报,都不能给他带来与之同等的快意。
兄长去后,孙权一直压抑着这种渴望,以狩猎射虎暂为纾解——然而就算如此克制,张子布等人依旧颇有微词。
他的人生已然转向另一条轨道,他要去争衡天下,成一时之业,留百世之名。
恰在那时,他遇到了曹丕。
37/56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