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乌衣巷(古代架空)——乾凌踏月

时间:2023-05-29 09:19:02  作者:乾凌踏月
  他劝慰道,“这是他们朱家自己的仇怨,让他们自己清算,与你无关。”
  “就是觉得有点可怜,毕竟她也就是跋扈了点。”祝约叹道,他突然笑着看了眼晏闻,“我问了这半天,你就不想问我什么吗?”
  晏闻摇摇头,“你想告诉我,自然会告诉我。”
  祝约看了他一会儿才道,“那只虎符找到了。”
  他们在洞玄山天光台差点吵到翻脸的虎符,此时就静静地躺在书案上,玄石虎状,古朴肃杀。
  祝家因为它被猜忌疑心五年之久,秦王在他新婚当夜当作结盟之礼再度送回,他猜不透其中的意图。
  “如果当年是秦王藏起虎符,按我父亲的性子一定会替他担下罪名。”祝约双眉紧皱,“我不愿意这样想他,从小我也把他当自己的父亲看,可是最近我越来越看不懂了。”
  “虎符这种东西一旦丢失,祝家一定会被猜疑有不臣之心,然后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不得不反,自然归入他的阵营。可他若是五年前就想自己登基,那时候朱端毫无还手之力,他何必藏虎符?可若是最近他才想自己称帝,又为什么五年前要做这种事情?”
  “朱桯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站在书案旁,拿起了那枚沉甸甸的虎符,心中一团乱麻。
  晏闻从他手中接过,只问了一句,“你能用这枚虎符调动三大营的兵马吗?”
 
第67章 退路
  揽江军是赵氏之乱后被归入三大营的,大多数跟着祝家打过江山,忠诚犹在。
  但是祝约只有凉州那三年与他们走得近些,论威信魄力肯定比不得祝豫和祝襄。
  “我不知道能不能。”
  祝约说了实话,他极轻地眨了下眼,“如果再给我三年或许可以……去凉州的时候我才十三,学过几年兵法,读过几年圣贤书,可如果真的上战场,我绝对比不过父亲和秦王,那些将士从未把我当成少将军,顶多是个需要照顾的孩子。”
  初到凉州时,他面对揽江军说不上是敬佩还是害怕,站在演武场高台之上看着排兵列阵的人群,耳边是操戈之声。
  他看得呆了,真刀真枪上过战场的兵将比城中驻军是完全不同的,那是靠近都能嗅到的血腥与威慑。
  一朝离开富庶地,眼里不再是江左烟雨朦胧的金陵城,白墙黑瓦换做黄土城关,衣香鬓影换做长枪铁甲。祝襄带着他站在营地中央,告诉他这就是大明江山的九边重镇,告诉他这就是祝家历代将军死战之地。
  “父亲虽然是定侯,真论起来他在凉州的日子比在金陵还多。祝家人都倔,从我祖父起就认定祝家男儿一辈子的宿命就该了结于战场,父亲一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直到他重伤回到梅里那一次。”
  祝约站在书案前看向窗外,定侯府遍植竹坞与桃花,这个时节已经凋零殆尽,远不及他初遇梅里时那般绚烂。
  祥初末年,祝襄征战了半生,头一次体会到死是什么感觉,他从西北一路挣扎到太湖,痛得日夜难安,最后决意不让祝约再回凉州。
  身为一个将军,他深觉愧对祝氏一族。身为一个父亲,他毅然决然要自私一回,不求祝约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只要好好活着就行。
  “他为这个决定自责了许多年,如果朱端登基的时候我不去科考,现在驻扎凉州的人就会是我。”
  春闱前夕他和祝襄吵过一次,那是父子二人为数不多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祝襄要他留在金陵,他念着祝襄一身伤执意要去西北。
  祝约当时还未及冠,正是逆反的时候,他母亲去得早,所以早慧,然而小时候越是乖巧懂事,反扑就越猛烈难缠。
  祝襄读书不如他多,嘴上说不过又舍不得打,闹到最后谁都不肯松口。
  第二日祝襄烦了,直接拿绳子将他捆了送去洞玄观思过,自己一人进宫请命,言明祝约无才无德,不堪军中大任,凉州一应事宜自己愿一人担下。
  祝约被迫听闲亭道人讲道时,秦王已经点了头。
  “定侯虽有私心,也是常人之理。”晏闻把虎符交还于他,庆幸道,“幸而那年机缘巧合,你跟着来了梅里。”
  “是啊,机缘巧合。”祝约叹道,“若是我没跟着……也不尽然就是陌路,同朝为官,总会相见的。”
  如果没有梅里那一遭,他会在外领兵打仗,晏闻则会留于朝中一路青云。
  二人少时不会相遇,他不必受七年相思与道义煎熬,只会一心收复疆土光耀门楣。
  又或许很多年后他卸甲归朝,会在宫墙下遇见一个芝兰玉树的文官,而后相视而过,再无波澜。
  也不失为一件好事,那样就算秦王要反也不会牵扯上晏闻。
  祝约看着掌心的虎符想了一会儿,抬眼对上近在咫尺一张笑脸,晏闻抱着手臂道,“确实不尽然,我这样的登徒子要是看见朝中有这样貌美的小将军,心肯定飞到西北去了。”
  他知道祝约心性坚定,唯独在和他这件事上不安,就算海誓山盟肌肤之亲都有了他也会无措。
  晏闻明白自己是罪魁祸首,不论是七年前在书院勾得小神仙动了凡心,还是后来种种。党派不同,朝中纷争其实算不得什么过错。
  他自己却因爱生愧,怎么想怎么对不起眼前这个失而复得的宝贝。
  幸好他还有很多年去证明自己,在一切平复之后。
  “三大营动不了无妨,也不一定就要费他们的力。”晏闻收回思绪,“朱端这个人我最清楚,你和秦王回曲靖,他一定提心吊胆派人跟着,现如今要想的是如何让秦王登基这件事名正言顺。”
  “自古成王败寇,但君主治天下名声要紧,谁也不愿意史书上遗臭万年。”
  “朱端决定要舍弃朱翊婧也是为了保全名声,他宁可这样也不认自己错杀谢铮。”祝约莫名生出担忧,“三日后我会带谢原一起回曲靖府,你要怎么脱身?”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