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乌衣巷(古代架空)——乾凌踏月

时间:2023-05-29 09:19:02  作者:乾凌踏月
  夜色下,火把映照出红光,那人胡乱地蹬着腿,惊恐万分地看向祝约的脸。
  在他终于从这个穿着简朴的小将看出三分祝襄的影子时,表情终于一点一点裂开,接着一股巨力将他踹飞出去,撞在了一旁的兵器架上。
  刀枪斧钺劈里啪啦散落一地,那人的心肺皆被震碎,从七窍中流出血来。
  祝约再无犹豫拔了剑冲上前,却被一旁静静听着的吴瑄致出手拦住,他扣下祝约的剑,拍了拍祝约的肩膀。
  苍老的眼中痛色渐生,皇帝是如何杀谢铮的他明白,如何忌惮三大营的他也明白。
  事到如今,这位承泽帝的刀终于砍向了祝襄。
  帮大朝打过江山的人都能痛下杀手,那他们这些追随将军的一兵一卒又算什么?
  他年纪大了,遇事顾虑总是多的,然而这不代表他会怕事。
  吴瑄致留祝约木雕一样站在原地,一言不发地转身走到校场上的几个副将身边,苍老的声音在夜幕中犹如洪钟震耳。
  “传令下去,即日起三千营集结为前,神机营与五军营列为后,各营列为军阵,换揽江军玄甲,抬虎炮!”
 
第90章 弑君(一)
  祝约不相信祝襄死了。
  他知道朱端行事狠戾,想杀的从不留有余地。但他想起近一个月送往凉州的信件都无回音,心突然一点一点地揪了起来。
  吴瑄致命人将传信的探子押了下去,他仍然站在校场中央,盯着那人吐出的满地鲜血一动不动。
  不远处的苍松后,朱桯负手旁观着方才发生的一切,眼神沉了下去。他想过去看看祝约,但仔细想过以后又顿住了脚步。
  祝襄从西北回金陵他从一开始就已经知晓,所以派了暗卫与晏闻一同去了兖州府。
  晏闻那时觉的承泽帝是要以祝襄为质拿住祝约,所以不可能要祝襄的命。他听后没有反驳,却在心中明了祝襄此行绝对不会一帆风顺。
  他太了解这个侄子背水一战的作风。
  让王伏将太子一事推给祖梧,承泽帝必然有所动作防范,祖梧被皇帝逼迫就会尽快起兵,再由他们黄雀在后。
  而祖梧若反,第一个对付的就是祝家。
  以朱端权欲熏心,贪生怕死的性子,绝不会将皇位交给祖梧,所以他会想出一个让三大营对付东南的嫁祸之计。
  不论最后是祖梧按耐不住下手,还是朱端使计,回京途中祝襄遭遇敌手不过早晚之事。
  当暗卫问他是否加派人手力保祝襄时,他犹豫了。
  片刻间他想到了许多东西,比如祝襄初到凉州卫的样子,比如祝约小时候看着祝襄垂死的样子。
  最后他想到了金陵城三大营的将士。
  这群人不会那么容易向祝约低头,而祝襄一旦回到金陵,他是会明白儿子的难处共举大业?还是会守住骨子里的忠君二字与他决裂带走祝约?
  祝襄是个好人,也是个好将军。好到与老侯爷祝豫和梁瞻世一样墨守陈规,以君和大朝律法为天。
  当年承泽帝强要揽江军并入三大营祝襄都没有反驳。
  他赌不起祝襄是将忠君看得更重还是将祝约看得更重,也需要一个激起三大营斗志的由头。
  于是在那日的曲靖秦王府,他最后对暗卫道,“不必了,听天由命罢。”
  朱桯站在树后,缓缓地攥紧了拳头。
  一切照他所想有条不紊地进行。他答应晏闻不动祝襄,他没有食言,只不过是顺其自然罢了。
  校场上繁星朗月,清辉被火焰染成猩红色覆盖在中间的人脸上。
  祝约沉默地站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地往御马监走去,他要挑一匹最快的马去兖州府,去亲眼看一看祝襄。
  他忽然什么都不想管了。
  筹谋算计一瞬间好像失去了意义。如今这副局面,虎符加上祝襄,吴瑄致必然会杀进皇城了结了朱端,三大营不可能扶持祖梧,秦王夺位已成定局。
  而这一切顺理成章地代价居然是祝襄的命。
  他觉得可笑,自己还念着朱端过去的好,想在战乱中保他一命,而这位承泽帝居然毫不犹豫地杀了他的父亲。
  因果报应,他只能想到这四个字。
  昭怀太子因他而死,如今朱端杀了祝襄。世间道理有时候就是这样莫名其妙,几方恶人缠斗,最后都报应都落在无辜的人身上。
  吴瑄致和一队兵将跟在他身后,想说什么终究没有开口,看着他僵硬地取了缰绳,正待牵出那匹马时,远方忽然传来一阵马蹄伴随嘶鸣。
  吴瑄致拔出刀,怒喝道,“何人闯营?!”
  有人在夜色中跳下马,追至身前,祝约在溅起的尘泥中见到了应松,他身上外衣脏了皱了,像是跑没了力气,连滚带爬地抓住了他。
  “小侯爷,这个……”
  应松离开兖州第一日宿在了凤阳,他抱着那枚玉佩不敢入睡,直至第二日晏闻一行人紧跟着从兖州府赶来。
  他原本不明白为何晏闻匆匆追上他,直至看见一副漆黑的棺木横陈于眼前。
  白幡素衣,亲卫缄默不言,连同晏闻在内,仿佛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变成了空壳。
  晏闻没有和他多说什么,只下令速回应天府。于是他们轮番驾车换马,护送着棺木赶回了金陵,原本需走一月他们只用了二十日就入了金陵内城。
  护送的棺木的亲卫已经回了乌衣巷,他则领命来到城郊奉送那枚玉佩。
  祝约望着应松的素麻服,接过那枚依旧温润的豫字佩时,终于呕出一口黑血。吴瑄致疾步上前拖住他,接过玉佩,年逾半百的老将在一瞬间眼底猩红。
  “将军呢?”
  吴瑄致捏紧了玉佩,粗粝的指腹抚摸过那个“豫”字,他沉声又问了应松一遍,“将军呢?”
  “棺木已送去侯府。”
  应松扶住祝约,擦了把脸上和汗混在一起尘土,哽咽道,“主子已经着手打点,让我先带着玉佩来见小侯爷。”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