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太子殿下只想活着(穿越重生)——金戈万里

时间:2023-08-27 10:29:24  作者:金戈万里
  朝臣不管心中有什么想法,人在京都的地界就必须给骠骑大将军面子。
  否则与燕翎反应相似的他们,早就写下劝说太子不要因为任性,令越黎朝新任国主寒心的折子,接连不断的送到东宫,直到彻底淹没书房的桌案。
  即使有骠骑大将军亲自放话,为黎秋鸣的来历作假。
  无所事事已久的朝臣,依旧不肯轻易放过,在他们日复一日、毫无波澜的生活中掀起涟漪的东宫太子和黎秋鸣。
  早在施承善声称要给太子赔罪,特意挑选五名出身风尘的美貌小奴去东宫,导致掌事太监平安和太子发生争执的时候。
  京都已经有太子沉迷男色的传闻。
  随后东宫的其他伴读接连为太子进献美人,又以容貌妍丽的男子为主,更是令传闻成为众人心中铁证如山的事实。
  黎秋鸣以异族奴隶的身份得到太子的看重,屡次令东宫的美人因为他受到太子的责罚,力压群雄,稳坐蓝颜祸水之名。
  如今朝臣有意找他的麻烦,自然不会错过,早就抓在手中的小辫子。
  接连数日,送到东宫的奏折比往日多出十几倍。
  唐臻每次翻开新奏折,都能看到黎秋鸣的名字,从无例外。
  弹劾黎秋鸣花言巧语、哄骗太子。
  痛心疾首的表示,黎秋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今唐臻对他的恩赏越多,来日黎秋鸣反咬一口的时候越重。
  偶尔也会有脾气格外暴躁的人,明明前半段还在掰扯黎秋鸣的不是,忽然话锋一转,开始细数太子亲政之后所做的种种蠢事。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轻信小人,令忠臣寒心。事事独断专行,不肯听老臣的劝告。沉迷男色,愧对先祖......
  用词之犀利,令唐臻不得不怀疑,写下这份奏折的人,只是想故意激怒他。
  通过这几个月潜移默化的铺垫,唐臻已经不是刚变成太子时逆来顺受的傻白甜。他现在是经历种种变故之后,脾气古怪又任性的太子殿下。
  唐臻懒得在不重要的人身上浪费时间,连敷衍已久的‘阅’字都吝啬挥笔,完全将这些奏折当成熟悉圣朝文字的工具书用。
  用完就扔,从不回头。
  虽然送到东宫的奏折,无论是否批复,从来不会再送回内阁。但朝臣还是有办法知道唐臻对奏折的态度和朱笔御批的内容。
  得知太子完全忽略他们呕心沥血写下的折子,朝臣异常恼怒。
  可惜他们除了继续以更频繁的效率写折子,劝导太子之外,竟然没有任何办法,影响太子的决定。
  他们越是认清现实,越是不肯承认现状。
  只能化悲愤为动力,日夜不休的写折子。
  朝堂的热闹丝毫没影响东宫的平静。
  自从岑戎和苏迪雅来到京都,岑威忽然变得繁忙起来。虽然依旧坚持每日到东宫给太子请安,但也仅此而已,通常大半日见不到人影。
  陈玉和梁安完全不在乎黎秋鸣的存在,既不会无缘无故的去找对方的麻烦,也不会因为太子的宠爱,高看黎秋鸣半眼。
  唐臻不知道岑威对他们说了什么,陈玉和梁安忽然对陪他读书生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陈玉擅长数数,尤其是整理时间久远,复杂模糊的账册。他没有刻意的非要教会唐臻什么,只是每次进宫的时候都会带着本年头已久的账册。先耐心的等待唐臻看完折子,然后边拨弄算盘,边记下最关键的数据。
  往往只用半个时辰,就能理清足有半指厚的账册,记在宣纸上的关键数据通常会被陈玉夹在账册里留在东宫。
  短短半个月,唐臻的书房就多了个专门放账册的箱子。
  可惜唐臻默默观察很久,依旧弄不明白陈玉是如何快速整理账册。他好像技能完全点偏,只学会用最快的速度判断,整理出的数据是否符合账册的内容。
  总算是有所收获。
  相比之下,梁安陪伴唐臻的过程更艰难也更容易。
  他不可能将天生巨力教给太子,又苦于太子没有任何练武的基础,不敢贸然怂恿太子伸动筋骨。
  冥思苦想之后,梁安决定给太子做些有趣的小玩意。
  比如只有巴掌大,能藏在广袖中的小弩。
  除此之外,他只能频繁的在太子面前展现各种武学和行刺的手段,能悟出多少,全看太子的天赋。
  因为梁安的态度过于温和,唐臻也肉眼可见的喜欢看梁安练武的模样,东宫的氛围如同大型哄孩子现场。
  太子满意,整宫欢喜。
  只有黎秋鸣患得患失,甚至心态失衡,做出故意针对梁安的蠢事。
  好在梁安懒得与他计较,唐臻才不至于为难。
  除此之外,京都发生件不大不小的事。
  三省总督再次亲自写信催促施乘风回浙江。
  无论施乘风如何贪恋京都的热闹,也不敢再三违逆三省总督。只能依依不舍的与在京都认识的新朋友告别,选择最近的宜出行之日,起承返回浙江。
  施乘风走了,再也没人能限制施承善。
  胡柳生乐颠颠的跟在施承善身边,比饿了几个月的狗子终于见到肉骨头,还要热情。
  两人神出鬼没,总是神神秘秘的交头接耳,不知道在密谋什么。
  最先受到挑衅的人是岑威。
  唐臻终于见到他心心念念的梦中情躯,真正动手是怎样的英姿。
  先行挑衅的施承善掉了两颗半大牙,原本骨折过的腿再次受伤,哀嚎着被随从抬去太医院医治,需要卧床休养半个月。
  胡柳生躲得快,没有与岑威动手。
  他像是被吓破胆似的不敢与岑威有任何眼神接触,连滚带爬的跟在总督府的仆人身后,追着施承善的背影去太医院避难,甚至没留意到唐臻与他擦肩而过。
  岑威看起来丝毫不遗憾胡柳生跑得过于及时,满脸认真的对唐臻解释,“我没想动手。”
  唐臻不知道为什么,看上去很不高兴,冷着脸点头。
  他看见了,是施承善先挑衅,如同几个月前对他发疯时那样,迎面走到岑威面前,抓起岑威的领子往上提。
  看施承善狰狞的表情,就知道对方没说好话。
  然而岑威不是唐臻。
  重伤施承善,对他来说,只需要一脚。
  目睹一切发生的唐臻发誓,岑威绝对没用全力!
  已经很久没有冒头的想法,再次萦绕唐臻心间。
  如果他是在岑威的身体中借尸还魂......算了,唐臻面无表情的转身,他有昌泰帝,也有仙妃,不稀罕岑威的身体。
  真、的!
  岑威大步追上唐臻,语气难掩困惑,“施承善刚才质问我,为什么对三省总督不敬。”
  “他只想找你麻烦。”唐臻冷笑。
  也许燕翎说的没错,三省总督的脑子都长在了施乘风身上,才会显得施承善如此没脑子。
  岑威见状,忽然想起赶来京都的路上,打听东宫的消息时得知的传言。
  ‘三省总督的长孙目中无人,行事嚣张,经常仗着太子脾气温软,在东宫肆无忌惮的欺负老实人。’
  他到京都已经有快两个月的时间。
  无论是胡柳生,还是陈玉、梁安都与老实,没什么关系。
  哪怕是平安,在躲事、偷闲方面,也别有妙招,从不含糊。
  偌大的东宫,唯一能称得上‘老实’的人,似乎只有太子殿下。
  “殿下......”
  视线对上唐臻黑白分明的眼睛,岑威忽然改了主意,不想再问可能会让唐臻不高兴的事,转而道,“孟首辅身体不适,自年前起就在京郊庄子养病。我已经给他去信,希望他能回京都教导您研读史书,可惜已经过去整旬,还没等到回信。再过两日,我准备亲自去拜访他。”
  唐臻对未来已经另有打算,并不在乎有没有名师教导,但他不打算对岑威透露真实的想法。再加上原主对孟长明的莫名崇敬,唐臻便没有拒绝岑威的提议。他沉吟片刻,轻声道,“麻烦你跑这趟,先去我的私库中挑选些精致的物件,当成拜师礼带过去。”
  这个时代的人,似乎格外看重老师。
  陈玉和梁安是伴读,四舍五入,勉强能看做自己人。
  这个孟长明......唐臻眼中的色彩逐渐深邃,最好能早些找到消磨原主情绪的办法,否则他不保证会不会为了安全感,做出令原主伤心的事。
  岑威立刻感觉到不对劲,他克制住想要窥探异样源头的想法,故意保持原本的姿势,继续眺望墙外的桃树,过了会才突然回神似的自然而然的转过头问唐臻,“殿下笑什么?”
  “想到有趣的事。”唐臻随口敷衍,眉眼弯弯,笑意盈满嘴角。
  原主如此在乎孟长明,他送孟长明去与原主团聚,原主开心还来不及,怎么会可能因此伤心?
  岑威沉默的凝视唐臻的笑脸,依旧觉得不对劲,可是他能感觉到,唐臻的笑容是出自真心,没有任何勉强。
  最后,岑威只能将违和感归于他对太子还不够了解。
  京都和东宫波澜,完全没有影响闭门养病的燕翎。
  自从进宫去见唐臻和黎秋鸣,燕翎真切的认识到,相比骠骑大将军,他与太子的相处方式得到的结果,只有彻头彻尾的失败。
  同样是看黎秋鸣不顺眼,他竟然阴沟翻船,险些因为那个贱奴与太子争执,眼睁睁的看着贱奴踩着他讨到好处。
  李晓朝却三言两语之间做了好人,既得到太子的信赖,也将黎秋鸣的未来握在手心。还胸有成竹的认定,太子看待黎秋鸣,只是对待玩物而已。
  如此强烈的对比,让燕翎如何不懊悔?
  燕翎对外声称偶感风寒,闭门谢客,专心研究骠骑大将军和太子的过往。
  李晓朝能做到的事,他也能做到。只要能找出正确的方式,他肯定会比李晓朝做的更好。
  骠骑大将军和太子的交集并非秘密,燕翎肯在这方面消耗人力物力,很快就找到许多从前没有注意过的细节。
  毫无疑问,骠骑大将军最艰难的时间,是安定侯在昌泰帝的面前被斩首,京都防卫四分五裂的阶段。
  太子刚好是在这个时候出生,然后被送到东宫,由平安照顾。
  直到昌泰十八年,太子十岁,李晓朝收揽大部分的安定侯旧部,他才有走入皇宫的资格,第一次见到太子。
  燕翎眼中闪过奇异的色彩,清晰的听见心跳加速的声音。
  让人仔细调查骠骑大将军和太子的过往之前,他下意识的认为,以太子和骠骑大将军的亲近,太子很小的时候就见过骠骑大将军,甚至受到骠骑大将军的照顾。
  竟然不是这样。
  他的想法果然没错!
  调查太子和骠骑大将军的过往,肯定能找到与太子逐渐亲近,然后影响太子决定的正确办法。
  昌泰十八年,李晓朝第一次给太子请安,发现太子有几分像程大姑娘,对太子生出别样的怜惜,开始频繁进宫。
  昌泰十九年,李晓朝将程大姑娘生前的爱物作为生辰贺礼送给太子,在酒醉之时,求太子为他抄写程大姑娘最喜欢的诗集,太子没有拒绝。
  昌泰二十年,李晓朝终于等到昌泰帝的旨意,从李将军变成骠骑大将军,名正言顺的掌管除了羽林卫之外的所有京卫。
  他的权力日益庞大,能给太子带去便利也更多,同时也不会再有不长眼的人,说他接近太子是别有用心。
  同年,太子的相貌与程大姑娘相似的传言忽然传遍京都,连普通百姓都知道,骠骑大将军爱屋及乌,私心将太子当成儿子对待。
  ......
  昌泰二十三年,骠骑大将军疑似与太子争吵,去京郊大营闭门演武,整整五个月不曾主动给太子写信,这是过去的六年,从未发生过的事。
  燕翎在京都所做的事,虽然得不到陈国公的支持,但他身为陈国公世子,调动陈国公在京都的人手却不是难事。
  通过非同寻常的消息渠道,燕翎能轻而易举的知道更多内情。比如昌泰二十三年,太子和骠骑大将军为什么会发生争吵。
  骠骑大将军见太子思念亡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早先几年,只是醉酒之后求太子做些程大姑娘生前喜欢做的事。昌泰二十三年,竟然要求太子蒙着脸,读程大姑娘生前几乎从不离手的诗册。
  不久之后,宫中就传出太子与骠骑大将军争吵的传闻。
  骠骑大将军去京郊大营的决定也非常突兀,直接从将军府启程却专门绕到皇宫门口,又没去东宫与太子告别。
  总结:处处透着古怪。
  燕翎费尽心思的收集,所有能够触碰到的消息。然后将自己关在书房内,不允许任何人打扰,连送饭也只能放在外间桌上,不能绕过屏风。
  他先圈出众多消息中,令他格外在意的地方,将其抄写在专门裁剪过的宣纸上。再对比原有的消息,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弄明白格外在意的地方有什么特殊之处。
  如果弄不明白就无限重复之前的步骤,直到想出能说服自己的理由为止。
  燕翎用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终于想通,他与李晓朝相比差在哪里。
  早在还没发现李晓朝对太子的影响远远胜过他的时候,燕翎就知道,他对太子来说,并不是无法替代的唯一。
  他能做到的事,梁安能做到,陈玉能做到,岑威和施乘风也能做到。
  也许他们做的没有他好,但......这么多的选择,已经能盖棺定论,他无法成为太子身边不能失去的人。
  很长的时间里,燕翎都因此茫然。
  他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满足蠢蠢欲动的野心,达成目的,彻底掌控太子。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种种挫折,他终于找到一心追逐的答案。
  从一开始,他就做错了。
  无论是伴读,还是朋友,甚至兄长,都不会成为唯一。
  骠骑大将军在这方面,显然比他做得更好。
  没人能够模仿李晓朝,成为下个痛失未婚妻,只能在太子身上找到熟悉的影子,因此爱屋及乌,对太子照顾有加的可怜人。
  太子甚至默许,骠骑大将军将他当成儿子看待的传闻,从不辩解。
  这代表什么?
  燕翎大胆猜测,从小没见过昌泰帝几次的太子殿下,发现李晓朝将他当成与程大姑娘的儿子,也悄悄将李晓朝当成昌泰帝的替身。
  作为曾经距离太子最近的人之一,燕翎太清楚太子对昌泰帝难以割舍的向往。
  除非昌泰帝能走出福宁宫,否则没人能够代替李晓朝在太子心中的地位。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