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太子殿下只想活着(穿越重生)——金戈万里

时间:2023-08-27 10:29:24  作者:金戈万里
  “怎么?对他们可以没有底线的退让,对我不行?”
  “哪怕你愿意将下面的东西割掉做公主,他们也不会因此放过你,不信我们可以试试。”
  “忍不住了,想要反抗?”
  “那你就继续忍着。”
  “别哭,我至少肯给你后悔的机会。其他人将你逼到这个份上的时候可不会听你说什么。”
  ......
  唐臻抬手放在胸膛,心跳的速度似乎比平日慢些。
  非常符合太子不争不抢,即使被怼到柔软的肚子,也要等个片刻才会有反应的性格。
  不属于他的情绪充盈属于太子的心脏,是从前没有过的情绪。
  释然、安宁、欣喜。
  来自又软又傻的小刺猬。
  直到心跳声彻底恢复正常,唐臻忽然觉得眼角发痒,抬手摸去是潮湿的触觉。他安静的盯着指腹的水痕,心中忽然所有明悟。
  今后无论孟长明再做什么,太子的情绪都不会再出现。
  昨夜的梦如同裹挟着花瓣的微风,只能让唐臻驻足片刻,认出花瓣的种类,完全无法产生另外的感悟。
  比平日晚起半个时辰,已经是他对原主最大的尊重。
  唐臻面色如常的更衣、用膳,去昌泰帝的庆典请安,得知昌泰帝昨夜睡得晚还没醒也没强求,带着程诚和平安离开福宁宫。
  时隔数日,唐臻终于亲眼看到那夜的大火对于东宫意味什么。
  至少有三分之二被火势波
  及,从外面看几乎与废墟没有差别。只有绕到后面才能勉强找到完整的建筑,幸运的是,东宫的私库和内库皆在其中。
  太子虽然失去家,但是没变成穷光蛋,真是可喜可贺。
  唐臻面无表情的打量曾经熟悉的地方,眼底的晦涩逐渐浓郁。
  程诚和平安交换眼色,默默后退,眉宇间皆有怜惜。
  寻常百姓的家突然被毁坏,尚且会怒不可遏的发泄情绪。
  殿下却只能......
  唐臻重新梳理东宫失火那日发生的事,有条不紊的吩咐道,“先将尚且完好的房屋单独圈出来,整理出走路的地方。然后保留两个库房,另外收拾出最大的空屋做书房。其余的地方,平安看着办,无论从私库和内库取什么东西都去找陈玉陪同,让他记好账册。”
  以目前的情况,起码两年之内,不适合修葺东宫的破损。
  虽然会有人主动为他出重建东宫的钱,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还是得心中有数才能避免将来被胁迫。
  想到此处,唐臻心中早就浮现影子的想法更加清晰。
  趁着京都风波迭起,吸引所有人的目光,他应该想办法攒些家底。
  “殿下还要住在东宫?”
  平安满脸诧异和心疼,完全没有心情控制声音和语气。
  唐臻像看傻子似的凝视平安,眼中蕴含几不可见的杀气,“当然不是。”
  好不容易才有光明正大的住进福宁宫,亲近昌泰帝的机会,他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的放弃?
  “父皇需要静养,我却要跟着老师和伴读上课,批复各地的折子。”唐臻解释道,“白日在东宫处理些外面的事,晚上回福宁宫休息。”
  免得不长眼的人,因此打扰昌泰帝。
  同时也提前避免更不长眼的人,以太子留在福宁宫影响昌泰帝养病为理由,请求太子搬出福宁宫。
  平安在隐隐发冷的错觉中跺了跺脚,下意识的倒退半步,连连点头,“老奴知道,不出十日,定能办妥此事,请殿下放心。”
  唐臻点头,挑选半晌,走进最靠近侧门的屋子,让程诚去内阁取积压已久的奏折,借此举告诉众人,太子还活着,已经能上工。
  不出半个时辰,各类折子就像雪花似的涌向东宫。
  唐臻还没找到他最感兴趣的折子,足够令两个六岁小童并排蹲下的木箱已经整齐罗列半面墙。以至于本就因为闲置,味道诡异的屋内,又添浓郁的墨‘香’,熏得唐臻耐心尽失,逐渐烦躁。
  其中大部分都是京都官员听到太子走出福宁宫,主动要求参与朝政的消息,立刻让仆人准备笔墨,现写的请安折子。
  除此之外,也有人亲自赶到皇宫,请求当面对太子殿下表达担心和关切。
  消息传到岑威耳中,他正在做东,请梁安和陈玉吃酒。
  三人面面相觑,梁安痛苦的闭上眼睛,满脸抗拒,艰难的开口,“我们、是不是......也该去给殿下请安?”
 
 
第62章 二合一
  唐臻耐心的筛选许久,终于从堆积成山的折子中找到他想要了解的内容。
  沈思水听闻京都的变故,痛骂红莲狡诈的同时,立刻祸水东引,在送往京都的请安折子中提出疑问。
  红莲在贵州,再怎么令人闻之色变,可止小儿夜啼,也只是通缉犯而已。为什么能成群结队的离开贵州,同时给周边的数个行省造成巨大的压力?
  且不说目标明确的行为,是否符合红莲几十年来给世人留下的疯狂印象。红莲既然能瞒着贵州官府,悄无声息的聚集如此凝实的力量,足以令朝野为之震动。为什么还要往外跑?
  只要能攻破以贵州巡抚为首的临时府衙,红莲未尝不能成为第一个岑家村。
  除此之外,沈思水还格外强调,湖广境内竭尽全力搜寻红莲踪迹的卫兵,尚且没能发现红莲已经离开湖广的范围,京郊范围有红莲贼子出没踪迹的消息已经传遍京都。
  为什么会这样?
  他合理怀疑京都有红莲贼子的内应,故意以这样的方式制造混乱,为夜里蒙蔽后宫奴仆,蓄意火烧东宫做准备。
  沈思水的三个为什么,无异于捧着黄河水,拼命的朝贵州浇灌,生怕有任何人忽略贵州才是红莲的源头,顿时将贵州送上风口浪尖。
  结合京都突如其来的混乱里,沈思水扮演的角色,未免令人觉得微妙。
  毕竟......即使故意忽略红莲是在湖北卫兵的围剿中,成功突破重围,冲向京都。沈思水也不至于只字不肯提他的表姑,后宫沈贵妃目前正面对的怀疑。
  迄今为止,有关于东宫起火那日的所有变故,李晓朝唯一能无需任何证据锁定的嫌疑人,只有后宫的嫔妃。
  其中沈思水的表姑沈贵妃、陈国公的义女端妃、三省总督的堂妹敬妃嫌疑最大,她们之中至少有一个人是后宫突然陷入混乱的幕后黑手。
  九嫔里,至少有两个人是从犯。
  李晓朝统领的京营士兵只是撤出福宁宫,驻守在后宫的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在短短的半天时间内又翻两倍,是在防备谁......不言而喻。
  总之,沈思水的请安折子,好一篇祸水东引,避重就轻的锦绣文章。唐臻沉思片刻,拿起第一封由沈思水亲自署名的奏折。
  字里行间满含关切的问候昌泰帝和太子,好像已经完全忘记,不久之前与太子发生的不愉快。
  末尾写到,京都危险重重,他实在是担心昌泰帝和太子的安危。哪怕不能亲眼看见昌泰帝和太子安然无恙,也要让他的儿子代劳。
  沈风君
  按照折子末尾的时间计算,最多再有三日,沈思水的幼子就会到达京都。
  相比之下,陈国公和三省总督更沉得住气。
  送到京都的请安折子一如既往的冷淡矜持,仿佛因为在后宫身居高位的亲眷,相隔千里,惹得满身腥气的人不是他们。
  三省总督施尚文甚至只字不提生死未知的庶长孙,像是对施承善的生死毫不在意。
  然而请安折子的末尾,陈国公和三省总督皆表示会派人到京都给昌泰帝和太子请安。
  唐臻哂笑,心中明白,李晓朝已经与沈思水、陈国公和三省总督达成共识。等到各方派到京都的人到齐,真正的博弈才会正式开始。
  虽然没能找到真正有用的信息,唐臻却没有失望,他又挑拣半晌,拿出十几本折子,朝程诚招手,吩咐道,“送到我在福宁宫的住处。”
  内阁的折子大致分几类。
  各地送到京都的折子,其中大部分都是写给昌泰帝和太子的请安折子。
  自从太子正式亲政,这类折子的数量就逐渐减少,内容却由原本的花团锦簇变得朴实许多,字迹也随心所欲,无声彰显落笔之人的随性。
  简而言之,原本各地送到京都的请安折子,虽然感情充沛,来往频繁,但是基本都是由不知名的人代笔,各地真正做主的人是否能记得这件事都是未知。
  太子亲政之后,情况悄无声息的改善,先有沈思水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贪心被唐臻利用。如今又有陈国公和三省总督走下神坛,起码表面上还是愿意对太子表达尊重。
  然后是京都朝廷的官员写的折子。
  众所周知,京都朝廷的官员,无权决定京都施行什么样的政令,外地官员更是根本就不在乎京都朝廷是否存在。
  在京都朝廷中,只有少数身份特殊的人,所写的折子才不会被当成废话忽略。
  比如往上数几代人都是朝堂官员,在圣朝最动荡的时候做出过对圣朝今日的安稳,影响至深的事。如今主动选择明哲保身,混日子的同时等待局势明朗的钟鸣鼎食之家。
  如孟长明,少年成名,地位不凡,背叛陈国公却没有遭到报复的奇人。
  如太子的伴读,带着立场进京,每个举动都能代表身后之人的态度。
  ......
  在废话文学盛行的朝堂,大部分普通朝臣想要有存在感,只能另辟蹊径,频出奇招。
  比如将各地最新公开的政令写在折子上,郑重其事的进行分析、改动,然后再相互交流,假装自己很忙。
  唐臻最开始知道红莲的存在,就是因为有人‘偷’来四川巡抚为了防备红莲贼子,特意下达的新政令。
  他特意分拣出来,嘱咐程诚送回福宁宫的十几本折子,皆是这类,无所事事的朝臣自娱自乐的另类话本。
  程诚哪里能猜到唐臻的心思,小心翼翼的将折子分别藏在贴身的软甲里面,低声道,“我立刻将折子送回去,请殿下稍等片刻,别独自回去。”
  唐臻没有特意的解释,他只是将这些折子当成话本看,笑道,“等你做什么?难道平安不是人?守在外面的羽林卫不是人?怎么会是独自回去。”
  身为程守忠的侄子,程诚不仅像程守忠一样,对唐氏皇族忠心耿耿,满腔热血,憨厚老实的性格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程诚闻言,脸上浮现尴尬,继而憨笑,“是我糊涂,殿下教训的对。”
  唐臻的脸上浮现无奈,“我没......”
  话还没说完,门外已经响起羽林卫的声音。
  “殿下,岑大人、梁大人和陈大人求见。”
  唐臻应声,吩咐羽林卫放他们进来,状似无意的问程诚,“羽林卫怎么不叫岑威少将军?”
  太子的伴读身上皆有官职。
  已经亡故的施承善是东宫冼马。
  梁安和陈玉皆是府丞,胡柳生与前者只是官名不同,品级一样,他们都低施承善半级。
  岑威是后来者,没赶上昌泰帝给东宫伴读赐官职的福利。
  龙虎少将军不仅是他仅有的官职,更像是家喻户晓的称赞。
  无论是想要讨好岑威的人,还是不愿意得罪岑威的人,皆用少将军称呼岑威,仿佛只要他们的态度足够热情谦卑,就能凭空加入龙虎军,成为少将军的亲信。
  等到施承善养好腿,重新横行京都,东宫的宫人因此吃亏,才在权衡利弊之后惊觉,施承善比岑威更不好惹。最重要的是,他还小心眼。
  得罪岑威,只要不出现在岑威面前就不用在对方的目光中提心吊胆,得罪施承善,哪怕侥幸不死也要彻底的脱层皮。
  能在细作中脱颖而出进入东宫,没有人能称得上愚蠢的。
  岑威在东宫的称呼,悄无声息的从少将军,变成岑大人。
  然而东宫之外的地方,尤其是受到李晓朝影响的军营。
  因为李晓朝多次毫不掩饰对岑威的欣赏和看重,从有品级的将领到普通士兵,大多数人都格外尊崇龙虎少将军。
  从吃口饭都艰难的村民,到不出意外,将来至少能坐拥一个行省的龙虎少将军,多么传奇的经历!
  他们崇拜他,更想成为他,逐渐将对他的称呼当成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羽林卫虽然早就与京营分家,由程守忠统领,但是程守忠与李晓朝的较劲是从上至下,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撕破脸皮,所以在大部分时间里,羽林卫和京营的普通士兵,不会有分家的意识。
  只不过程守忠察觉到岑威对羽林卫的影响,会有意识阻止羽林卫过多的谈论岑威。
  唐臻不觉得,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昌泰帝的身上,只对昌泰帝面面俱到、耐心至极,全凭野兽般的自觉做决定的程守忠。细心程度可以达到,嘱咐羽林卫更换对岑威的称呼。
  程诚满脸茫然的与唐臻对视。
  羽林卫、为什么、不、称呼、岑威、少将军。
  每个词语,他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组合之后,他却没办法理解太子的意思。
  只是个称呼而已。
  难道别有深意?
  程诚急得额间落下汗水,眼底的试探明晃晃的挂在脸上,小心翼翼的道,“我这就去嘱咐下面的人,以后称呼岑大人为少将军。”
  唐臻险些被程诚的反应气笑,直白的道,“你本来就不算聪明,再瞎猜只会更笨。想办法回答孤的问题,不懂就问,别琢磨孤的心思。”
  如果程诚做不到这点,即使对方是程守忠的亲侄子,绝对能信得过,唐臻也不会再将他留在身边。
  聪明或愚蠢对唐臻没有区别。
  有太多想法的人,充满不确定性,从某种角度看,无异于一览无余的海面上忽然出现被浓雾笼罩的区域。
  程诚窘迫的低下头,狠狠的松了口气,声音也变得轻松很多,“臣这就去问,殿下放心,天黑之前,肯定能有结果。”
  岑威和陈玉、梁安是在吃酒的时候听到太子走出福宁宫,派人去内阁搬折子的消息。得知太子精神渐佳,匆匆赶来东宫。
  因为不愿意浪费时间,再折返家中挑选探病的礼物。
  岑威等人让店家打包还没上桌的饭菜带来东宫,又沿街挑选了些别具风味的民间花酿。
  相比千篇一律的摆件和金银珠宝,药材锦缎,唐臻更喜欢宫中找不到的东西,虽然不饿,但也没拒绝众人的好意。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