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我自蓬莱(玄幻灵异)——郁都

时间:2023-09-06 20:41:08  作者:郁都
  柳启被诛杀之后,他的鬼面具立即从柔韧变为干枯,形似一块陈旧皮革,上面的魔息也随之消失。
  而此刻何靖济阵中的鬼面具还未依附于人面之上,依旧保有魔息。
  何靖济转身,面向明无应,再度开口,将这只鬼面具的来历道出。
  半月之前,一批下山游历的昆仑弟子回来,在进入护山大阵之后,从其中一个弟子身上找到此物。
  昆仑的护山大阵传承千年,甚至已经生出阵灵,那弟子身上只有极其微弱的一丝魔息,却也被阵灵识别出来。
  而那名弟子在自己的行囊中见到这只被搜检出来的鬼面具,则是极为惊讶,说自己从未见过这东西,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自己身上的。
  然而昆仑的人一番询问,却发觉这名弟子似乎并没有说假话。
  只是下山游历之时,众人在这一处深山中偶遇妖邪之物,剧斗之中,这名弟子曾有一段时间不见踪影。
  翌日,众人才在山谷之中找到了他,他言及自己遇袭昏迷,跌落此处,其余的却是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既有这么一段经历,那鬼面具或许就是这个时候到他身上的。
  其实若是寻常魔物,在昆仑的护山大阵中就会灰飞烟灭。
  但这鬼面具上的魔息却是丝毫没有消减,又实在诡异,接触到的弟子均会出现幻觉,这才惊动了掌门郑道年。
  他将那名带鬼面具回来的弟子暂时禁足在昆仑后山,令人把守看管,自己则以术法暂时将那只鬼面具禁锢,想从上面找到一些信息。
  不知郑道年究竟从鬼面具上发现了什么,他最终并未将此物销毁,而是命自己的徒弟何靖济渡溟海进入蓬莱,带来他的亲笔手书,请明无应下山。
  何靖济朗声道:“师尊说,此物究竟是何来历,他不敢一人断定,想请您一同斟酌。”
  说完,何靖济便不再开口,只是站在原地,等着明无应的答复。
  他身后的昆仑弟子控着阵法,那无数朱红色的丝线像是会呼吸一般,或明或暗,禁锢着中心的鬼面具。
  殿中一时寂静,落针可闻。
  此事若是从表面看,或许是郑道年发觉鬼面具中有极大的不妥,所以才如此慎重。
  但谢苏心知,郑道年此举恐怕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明无应用分身下山,先后在白家和那条青螭盘踞的石洞中遭遇鬼面人,此事或许已经被郑道年探知。
  不管他是否对这鬼面具有了些眉目,应该都已经知道明无应也见过这东西,所以才派自家弟子前来。
  否则以昆仑千年传承,设若只是发觉门下某个弟子身上带有邪物,纵然有诡异不妥之处,但尚未损及门派,将此物销毁就是,不必千里迢迢将鬼面具带到蓬莱,请明无应下山。
  在逐花楼中,明无应万金一诺,为谢苏取回承影剑,此事必已天下皆知。
  而他们这一路上的行迹都未着意隐藏,郑道年若是有心,只消稍微查查就全都知道了。
  他是聪明人,不必将话说得透了,只将鬼面具带到明无应面前,便已经清楚得很。
  谢苏坐在矮桌之后,向明无应看去,视线在他左臂之上稍稍一凝。
  明无应仍是那个散漫随意的坐姿,右手在桌上轻轻点着。
  那厢杨观适时开口道:“郑掌门亲笔写信,看来此物确实紧要,不知道……”
  明无应淡淡开口,却是将杨观的话打断了。
  “我既然不喜欢别人管我的闲事,也就懒得管别人的闲事。”隔着细纱屏风,明无应望向何靖济,“回去告诉你师尊,他自己斟酌就是了。”
  杨观顿时一怔。
  就连那些控阵的昆仑弟子之中,也有几个人面露茫然之色。
  他们远渡溟海而来,就是为了请明无应下山。
  这禁锢鬼面具的阵法需小心操纵,一路上大家未曾合眼,加倍仔细,只为将此物带到明无应面前。
  料想明无应见到鬼面具和掌门的亲笔书信,必会随他们下山,却不料明无应好似全没放在心上,一句话就把他们给打发了。
  倒是何靖济神色十分平静,仿佛早知道此事结果,也并未纠缠,向明无应行礼,又道:“是,弟子知道了。”
  “呃……”
  杨观向何靖济使了个眼色,但这位少年老成的昆仑弟子倒好像是没看到一样,不为所动,转身施术收束阵法。
  那万千红色丝线聚合收拢,重新落回明黄符纸之上,化为朱红字印,飞入何靖济袖中。
  那只鬼面具也随即被封印在符箓中。
  何靖济转而朝向杨观,恭敬道:“杨祭酒。”
  杨观心思急转,正在想该如何让明无应答应下山,又见何靖济也是个外柔内刚,软硬不吃的样子,不知道他又准备说些什么,咳嗽了一声:“你说。”
  “奉师尊之命,召回身在学宫的昆仑弟子。”
  何靖济一行人乘船到学宫时,还是杨观亲自前去接引,又听得他言及封印鬼面具的阵法有些不稳,还帮着理顺了阵中几处滞涩之处。
  但何靖济这句话,之前却并未向杨观透过底。
  此时他这样一开口,杨观倒是措手不及。
  他不知道鬼面具的底细,虽然觉得这东西上魔息十分诡异,但也不觉得就棘手到如此地步,竟至于要召回身在学宫的昆仑弟子,回去拱卫山门。
  不论出身哪家仙门,进入学宫,便是学宫弟子,学成之前不得离开学宫。
  这是一条铁律,那何靖济要带走昆仑弟子,须得禀告杨观。
  只是他说得突然,事先丝毫没有提及,杨观想了一想,说道:“既是如此,让他们与你同回昆仑就是。”
  何靖济朗声道:“多谢祭酒。”
  杨观笑了笑,又道:“溟海上风浪奇急,想来你们也都累了,今日暂且歇下,要回昆仑,也不在一时。”
  何靖济却道:“不敢打扰,待召齐弟子,我们连夜便返回昆仑。”
  杨观原想着他们多少要在昆仑留些时日,且容他慢慢地想些办法,不料这个何靖济说话做事如此毫不含糊,既然请不动明无应,连夜就要回昆仑去了。
  他待要开口,何靖济又向他走近两步,从袖间拿出另一封信。
  “这封信,是师尊命我带给您的。”
  杨观展信,片刻之后叫来主事,带着何靖济下去召集身在学宫的昆仑弟子,又低声与他说了句什么。
  殿中一时安静下来,杨观走向明无应,停在屏风之外两步远的地方。
  明无应仿佛早就知道杨观有话要说,看了他一眼。
  杨观斟酌道:“可否请您借一步说话?”
  明无应微微挑起眉,谢苏却已经从桌后站起,轻声道:“我先出去了。”
  他深深地看了明无应一眼,从屏风另一侧走出,侧身向杨观点了一下头,走出殿外。
  杨观一心想说动明无应,并没将心思放在他处,看着屏风后转出一个俊美男子,也未留意他的长相。
  可是这人走出大殿之后,杨观却忽然觉得,他的身形和声音都好像有些熟悉,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谢苏转出殿外,站在廊下高大的木柱旁边。
  暮色渐浓,最后一抹夕阳的光芒洒下来,将学宫宫殿的琉璃顶照得金碧辉煌。
  杨观多半是要请明无应再斟酌一下,最好能应郑道年之邀,下山前往昆仑。
  而以明无应的性子,若是他真的不想听,杨观是留不住他的。
  郑道年的请求,明无应并未答应,谢苏并不算十分惊讶。
  但明知道杨观要说些什么,明无应还是留下来听他说了。
  谢苏倒是觉得,师尊对这位学宫祭酒,像是比从前少了些不耐烦。
  暮色之中,谢苏远眺,看到学宫主事已经带着何靖济等人走到了台阶下,转向学宫弟子们的居所,应该是去召集身在学宫的昆仑弟子了。
  谢苏回想起杨观接过何靖济手中信函之后,曾隐蔽地看了明无应一眼,跟主事交代的时候,也刻意压低了声音。
  想来那封郑道年给杨观的信上,有些不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事情。
  谢苏几乎没有犹疑,便以术法隐去自己身形气息,悄然跟了上去。
  他既然决定要找出那个鬼面人,又见到何靖济的手中也有一个鬼面具,便想跟上去看看能不能探听到一些其他消息。
  此时不再受朱砂骨钉的压制,谢苏这具身体里的灵力,倒好似比自己从前更胜一筹。
  他心思微微一动,身法飘逸,便已经无声无息地缀在了昆仑弟子的身后。
  无论是学宫的主事,还是何靖济,都并没有发现他。
  学宫依山而建,气势恢弘。
  然而弟子们居住的地方却十分清幽,亭台水榭,满目草植。
  浓重的暮色之中,道路两旁自有明灯悬在空中,以术法维系,悠悠漂浮,照亮脚下的路。
  谢苏跟着那些昆仑弟子,在小径上一折,穿过一道月洞门,进入了听雨轩。
  学宫弟子们的居所就在后面,主事带路,将何靖济引了进去。
  其余昆仑弟子则留在亭中等着。
  一方碧色湖水在侧,晚风吹过十分清凉。
  谢苏从前常常坐在水边看书,对此处很是熟悉,从小路穿行,避开那些昆仑弟子,径直跟到了何靖济身后。
  他本以为对着本门弟子,何靖济兴许能多说些什么出来。
  但何靖济寥寥数语,却是连鬼面具都并未提及。
  这一届学宫弟子之中,倒有十二三人出身昆仑,听到何靖济说掌门召他们回去,杨观也已经同意,便不假思索跟着何靖济走出来。
  何靖济又点了几名弟子跟着自己,让其余的人先回到木兰长船上。
  而那位学宫主事只是将何靖济引到了弟子们的居所,又在一旁等候,却是从始至终一言不发。
  谢苏收敛了身形气息,隐藏在一旁看着,觉得何靖济点名留下的那几个弟子修为都算是上乘,似乎也与他更为亲近,在一众昆仑弟子中,地位稍稍高出一些。
  学宫主事带着何靖济等人,从小路穿过,行至听雨轩后面一处乱石假山旁边。
  这处假山本是造景,乱石嶙峋,面朝听雨轩的一方静湖,四周草植丛生,平时少有人来。
  谢苏在学宫三年,有时也会从这座假山旁边通过,从未觉得此处有什么不同。
  但那学宫主事却是轻车熟路,将何靖济等人带到假山的一处缺口。
  看何靖济的样子,好像也是第一次来到此处。
  主事淡声道:“按照祭酒之意,将你等引来此处,但需谨记,进入之后,不可妄动术法。”
  何靖济道:“是,烦请主事带路。”
  主事让他退后两步,手中掐诀,施了一个术法。
  那假山缺口之间忽然现出一条通道,似乎通往地下,幽深黑暗,看不清楚里面。
  主事道:“随我来。”
  他走入那条向下的通道,接着是何靖济,随后是昆仑弟子鱼贯而入。
  谢苏的气息隐于无形,缀在了昆仑弟子的最后,也进入了这条通道。
  通道之中极为黑暗,只有入口处稍稍亮些,主事进入之后,通道两侧的石壁上每间隔一段便有细小火光亮起,堪堪能照亮脚下台阶。
  谢苏进入通道,刚向下走了几步,就听到外面假山石块移动的声音,又将通道入口给掩住了。
  主事带路,那些昆仑弟子也是不发一言。
  一时之间,通道中只有众人的脚步声。
  台阶曲折向下,稍显陡峭,越走四周越冷,两侧也从岩壁变成了泥土,只是阴凉湿软,渐渐的,就连脚下的台阶也有了潮湿之意。
  而他们每走过一处,身后的火光就会熄灭,前方也永远是一片漆黑,看不清究竟通向何处。
  谢苏忽然想到,这里如此潮湿,台阶又只是向下,未见得横里走出多远,或许他们此刻就在听雨轩那方湖水的下面。
  只听那学宫主事语气肃然道:“到了,下去之后,请各位贴着墙壁站好,不要靠近中心。”
  通道的尽头,隐隐约约可以望见一小片银亮的东西,如同流淌的云雾一般。
  谢苏目光一凛,已经认出了那一小片云雾中流淌而出的气息。
  与天门阵中的气息一模一样。
 
 
第93章 梦里浮生(七)
  学宫主事沿着通道走到最下面,回头看了一眼,让后面的昆仑弟子们跟上。
  通道的尽头是一个堪称空旷的洞穴。
  而谢苏所看到的那一小片银亮云雾般的东西,竟然是一个灵气凝实成型的湖泊。
  只是先前在通道内,他的视线被遮挡,才只能看到小小一片。
  此刻站在洞穴中,方能看到这灵气湖泊的全貌。
  此处潮湿,洞壁上有水汽渗下凝结,而这灵气湖泊却占据了洞穴的大部分地方,只有边缘可容人通过,也不过两臂宽的距离。
  洞壁上并无任何火光照明,这里本该是全然的黑暗,但灵气湖泊莹莹生辉,天然有淡淡的银色光华,照亮洞中各处。
  按照主事的吩咐,昆仑弟子都紧贴着墙壁站好,并不靠近那个灵气湖泊。
  湖中灵气太过浓郁,因而凝实有了实质。
  又实在是太过罕见,每个人的脸上都或多或少流露出震撼的神色,眼睛里映出灵气湖泊银亮的影子。
  一下到此处,所有人立时感觉到周围充足的灵气,身体轻盈,呼吸自如,通体舒泰。
  修仙之人炼化天地灵气,化为己身灵力使用,而此处的灵气,却好像不需炼化,随着呼吸吐纳,浸润身体发肤,直接填补入经脉之中。
  此处可说是一个绝妙的修炼场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算是天资不佳的人来到此处,每日什么也不需要做,只管呼吸吐纳,住上一段时日,修为也必定更上一层楼。
  那些昆仑弟子显然对着灵气湖泊兴致盎然,十分向往,而谢苏隐藏气息,也寻了个空当贴着洞壁站好,却将目光望向了学宫主事和何靖济。
  那主事神色淡然,何靖济却好似对这灵气湖泊有些敬畏,谨慎地望着湖中旋转流动的灵气。
  这湖泊中的灵气似水而非水,往复流动,中心有一漩涡向下,不知道漏入何处。
  间或有几丝银鱼般的灵气在湖泊中流动闪烁,将潮湿的洞壁也映得闪闪发亮。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