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道真脸上的细微情绪变化全被谢苏看在眼里,回想起自己见到徐道真以来,她的种种行事,谢苏像是模模糊糊地知道了她对自己青眼有加的因由。
郑道年走到剑阵之前,神情庄重,似乎是在缅怀先师。
片刻之后,他缓缓道:“当年乌蛊教出了一位大能修士,可惜却坠入魔道,先师与此人也确实有过一场鏖战,却不是同归于尽……”
徐道真忽然冷哼一声:“若不是姜红萼这歹毒女人一早就在师尊身上用了蛊术,师尊怎么会……怎么会死在她的手里!”
她初时语气冰冷,说到最后,已经转为悲愤,一双晶亮的眼眸满是刻骨仇恨。
郑道年长叹一声,又道:“被七星剑阵束缚在此的,正是出身乌蛊教的前辈高人,姜红萼。当年先师已知再无法子阻拦她入魔,便在临终之前,将一身修为封在七剑之中,将她困于玉簪峰上。”
明无应随口道:“只是如此么?”
郑道年顿了顿,这才低声道:“姜红萼入魔之前,曾与先师相识于南疆,性情相投,引为知己……”
身为徒弟,言及先师身前事,自然不好说得太过露骨,所以郑道年言辞很是隐晦,谢苏却听出了他话中的意思。
大约梁培雍与这姜红萼之间,是琴瑟和鸣,相互恋慕。
谢苏抬眼望去,只见徐道真脸色铁青,径直打断了郑道年的话,冷冷道:“掌门师兄说完了吗?”
对她这样近乎无礼的话,郑道年却似乎很是能够体谅,微微摇头,不再说话。
徐道真微有哽咽之声:“师尊对她,早就是仁至义尽,手下留情,她却用蛊术,在师尊毫无防备之时,取了……取了师尊的性命,难道还不够歹毒吗?”
“你是说我心肠歹毒么?”
山风之间,一个幽幽的声音自小屋中传出。
“你师尊与我在一起的时候,曾说天下之间,我去哪里,他就随我去哪里。他要做昆仑掌门,终生不得自由,不就是违背了自己的诺言?”
那声音空灵幽渺,竟还带着一丝似有若无的笑意。
“夺去你师尊性命的那道情蛊,我在自己身上也下了一个,怎么死的是他,不是我呢?”
谢苏所站之处离徐道真稍稍近些,此时已经能感觉到她身上灵力奔涌,一触即发。
郑道年语气严厉了几分,告诫道:“你若是不能持定心神,即刻给我离开玉簪峰。”
徐道真面色微红,胸口起伏,显然愤怒已极。
与此同时,所有人都听到了细细簌簌的声音从小屋的方向传来。
从那干枯腐朽的竹片缝隙之间,爬出来无数密密麻麻的银白色小虫,身躯近乎透明,一对口器却是闪着幽微的蓝色光芒,一望即知有剧毒。
虫子越聚越多,像是海潮一般从小屋中漫了出来,又如沙塔一般垒起,幻化出一个曼妙的女子身形。
姜红萼静静地站在众人面前,她的头发竟然已经全白,三千银丝如瀑垂下,一直垂到了地上。
她身上裹着一段银白色丝绸样的东西,变幻流动,下面却是一双赤足。
在她身形显化的那一瞬间,七柄长剑之上的赤金光芒忽然大盛,彼此之间流光一样的锁链也强烈地震颤起来。
姜红萼撩开眼前的长发,目光从他们身上挨个地打量过去,看到明无应和谢苏的时候,眼神停留稍久,似乎是因为从未见过他们的缘故。
她的相貌很难用美或不美来形容,素净到底,浑然天成,像月下的霜。
徐道真双手握拳,浑身发抖,她看向姜红萼的眼神,好似若是没有这道剑阵拦着,就要冲上去生啖其肉一般。
姜红萼却要平静多了,她淡淡地看着徐道真,说道:“梁培雍活着的时候,你这样胆小,不敢说出自己的心意,怎么他都死了这么多年了,你反而还是这么恨我?”
杜靖川和丛靖雪身为徐道真的晚辈,虽然多年以来,大概知道自己这位小师叔的心结到底是什么,可是这样直白地听到他人说出来,均是敛着眉目,一言不发。
徐道真冷冷一笑,撩起衣袖,露出臂上经年受罚留下的伤痕,说道:“师尊丧命于你手中,自然时时刻刻都不敢忘。”
“那你就来试试,杀不杀得了我,为你师尊报仇?”姜红萼微微一笑。
先前谢苏听到郑道年说此人已经入魔,真正看到她的时候,却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可是她此刻一笑,当真浑身魔气四溢,目中隐约闪过猩红之色。
徐道真目光凛然,谢苏一早就猜到她的修行法门正是在这双眼睛之中,此刻更是看到她满眼杀意。
郑道年皱眉,罕见地严厉起来,呵斥道:“你给我回去!”
徐道真僵立在原地片刻,终于还是退到了后面,头也不回地走下了山道。
姜红萼的目光转而落在谢苏身上,似乎对他这一双琉璃色的眼眸很感兴趣,向着他走近几步。
她这一身魔气,寻常人见了避之不及,谢苏却不见有什么异色,令她微微一笑。
然而姜红萼一靠近,七星剑阵中的流光便活络起来,她垂眸看着钉入山岩的长剑,停住步子,继而面无表情地抬起头来,望向郑道年。
“上次见你,还是在十二年前,”姜红萼平静道,“怎么,终于要违背梁培雍的意思,准备来把我给杀了?”
郑道年慎重道:“此来是有事相求,昆仑山中现有数百人为蛊术所困,不知蛊术为何,也不知道下蛊之人的真实身份……”
“原来如此,”姜红萼淡淡道,“你来请我救人的。”
“正是,”郑道年语气郑重,“还望前辈施以援手。”
姜红萼道:“可以啊,但是救人之后,我要你放我下山。”
她苍白的脸上有着笑意,望向郑道年的双眼,似乎能够看穿他心里在想什么。
杜靖川当即双眉紧皱,就连丛靖雪也稍稍往前走了半步,神色凝重起来。
片刻之后,郑道年却已经下定决心,目光在梁培雍的佩剑上凝视片刻,正色道:“我答应。”
杜靖川轻声道:“师尊……”
郑道年苦笑道:“那可是数百条性命,难道还有第二种选择?”
杜靖川道:“是,弟子明白了。”
郑道年即刻转向明无应,在解开七星剑阵之前,似乎有话要对他说。
明无应却抬手止住了他的话,漫不经心道:“知道,帮你看着她,免得你这昆仑山顷刻间就给她毁了。”
郑道年道:“多谢……”
明无应却道:“谢就不必了,记得你答应过我的话。”
郑道年望了谢苏一眼,说道:“自然,我即刻就带谢小友前往漻清峰。”
谢苏却不知道郑道年究竟答应了明无应什么,待要开口询问时,郑道年却已经转身走到七星剑阵之前,精纯灵力释出,令七道赤金光芒渐渐暗淡下来。
剑阵中的流光锁链化为乌有,姜红萼向前迈出一步,发现浑身桎梏已经解开。
那七柄钉在地上的剑,就只是剑而已。
她忽而抬手握住摇光剑的剑柄,眼中竟然浮现出一抹茫然之色。
郑道年转而向杜靖川嘱咐,将姜红萼送往药泉峰,救治那些身中蛊术的人,有明无应随行,应当无虞。
此外,郑道年却是召来一架飞舟,请谢苏与他一同前去漻清峰。
登上飞舟前,谢苏回望了明无应一眼。
明无应看着他,只是散漫一笑。
窗外景色变换,须臾之间,飞舟已经载着他们远远离开了玉簪峰。
青空之下,山间飞瀑好似玉带一般。
郑道年似乎知道谢苏心中疑惑,温声问道:“谢小友可知,你的魂魄中缺了一缕?”
谢苏微微一怔。
作话: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出自《清静经》
第106章 问剑昆仑(五)
他第一次听到有人说自己魂魄有缺,还是在鱼岩鬼市之中。
那个曾在白家跟他有短暂交情的吕微,天生就能以生人肉眼看到他人的三魂七魄,作为让他带自己走出鱼岩鬼市的交换,这才告诉他的。
但谢苏确实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在换回自己的身体之前,比魂魄缺失更迫在眉睫的事情,是沈祎的躯体仅仅能支撑三个月。
百日之期一到,谢苏一样是个灰飞烟灭的下场,还轮不到考虑魂魄中缺失的那一缕。
而在换回身体之后,面对十年生死殊途,谢苏尚且来不及缕清千头万绪,紧接着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令他毫无余裕去想其他。
若不是郑道年忽然提起这件事,谢苏或许真的会把它忘掉。
他先是想到此来昆仑,明无应对郑道年颇具耐心,差不多算是有求必应。
又想到那日在云起镇上,明无应一句轻描淡写的话。
他说对郑道年有事相求。
鬼面人必定对昆仑有所图谋,能在这时候有明无应作为帮手,自然是郑道年求之不得的事情。
这局面其实已经很是清晰,只是此前谢苏从来没有想过,有什么是明无应需要向别人张口的。
原来他是为了自己。
飞舟十分平稳,清风从窗中灌入,扬起谢苏的发丝。
“我知道,不过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也没有觉察到身体有何异样。”
郑道年微微一笑,说道:“神魂乃是人之根本,千万不能粗心大意。虽然一时之间显露不出来,但若是时间一长,便是极大的隐患与桎梏,谢小友可明白?”
不管是不是出自与明无应的交换,郑道年这几句话说得却也是正理,他看向谢苏的眼神,与看昆仑门中的晚辈弟子一样,很是慈和。
谢苏正色道:“是。”
“漻清峰中,有一件在昆仑传承已久的天生灵物,叫做聚魂灯,可为谢小友寻到那一缕缺失的魂魄现在何处。”
“聚魂灯?”谢苏问道。
“正是,”郑道年解释道,“以此灯为凭借,在找回那一缕缺失的魂魄之后,也可与谢小友体内的魂魄相融合。除此灯之外,无论用什么手段令魂魄相容,都会使得魂魄伤损,弊大于利。”
谢苏的脸上浮现出一种若有所思的神情。
郑道年还当他是在想这聚魂灯的妙用,并不出声打扰。
然而谢苏想到的,却是很多年前,他第一次得知这件宝物,还是从沉湘的口中。
在他拜师的时候,元徵送给他一块碧玉,一直被他随身带着。
沉湘初次见他,就直接道破了这块碧玉的来历,说是聚魂灯的碎片。
那时谢苏长久带着这枚碎片,又因为身上有伤,这才在碎片的干扰下,时常犯梦游的毛病。
沉湘向他要走了那块碧玉,之后谢苏也确实没再梦游过。
只是没想到这聚魂灯就在昆仑。
谢苏忽然抬头,清亮目光直视郑道年,他是想到了元徵曾经持有聚魂灯的碎片,那么元徵是否同昆仑有什么渊源?
但这话却不能直接说出来,谢苏几乎想问郑道年,聚魂灯是否形态完全,毫无伤损,又有没有碎片流落在外?
可是以郑道年的心智,谢苏只要将这话问出口,郑道年就一定会知道他曾见过聚魂灯的碎片。
若是他再问起见到碎片的来历经过,自己要如何作答,才能稳妥地搪塞过去,不引起郑道年的疑心,还能从他口中问出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
谢苏心念一转,忽然想到,关于元徵和沉湘的来历,自己其实是一无所知,只知道他们是明无应的朋友。
这两个人的出身、师门、过往经历,谢苏一概不知道。
他也曾经在人间历练过三年,以这二人的修为,怎么自己从来没听说过他们的事情?
哪怕是用了假名字,或是常年隐居在什么人迹罕至的地方,总该有些蛛丝马迹,怎么会这样仿佛不存在一般?
这事越往深里想就越是不符合常理,除非……
他们并非此世之人。
谢苏蹙起的眉头忽然一松,后知后觉,怎么自己从前竟然没有这样想过。
一旁的郑道年却是看着谢苏神色变化,还以为他是担忧聚魂灯的效用,宽慰道:“谢小友不必担心,我亲自掌灯,今天只是照出那一缕缺失的魂魄在何处,绝不会对你的神魂有什么影响。”
谢苏正要说话,飞舟却忽然晃了一下。
这飞舟往来于各峰之间,是以术法操纵,向来十分平稳,可是方才那剧烈晃动,倒像是迎面撞上坚硬的风。
只听那操纵飞舟的童子在竹帘之后歉声道:“请掌门责罚。”
郑道年笑道:“无妨,你稳着些就是了。”
那童子低低地应了一声,专注于操纵飞舟,不再说话。
昆仑地界辽阔,这漻清峰的位置倒是比谢苏以为的要远上许多,他们在飞舟上已经待了一段时间,飞舟好似越来越高,初时还能看到窗外青山连绵,山道上时而有昆仑弟子走过,这时就只有一望无际的湛然青空了。
谢苏倚窗下望,此处极高,昆仑诸峰不过成了下方极远处的几抹绿色,仅有山巅得以高出蒸腾的云雾。
有数只飞舟在山间穿行,几如飞鸟一般轻盈。
忽然有一架飞舟摇晃了一下,向下坠落了几十丈,须臾之间又稳住了,向前飞了一段,再次下坠。
这一次坠落的势头比之前要急上许多,飞舟在云雾之上翻滚片刻,毫无章法地掉落下去,轰的一声,撞在了山壁之上,顿时变成无数碎片。
谢苏霍然起身,手按窗沿,将半个身子探出窗外,沉声叫郑道年来看。
郑道年刚刚走到另一侧的窗边,就看到他们下方的几架飞舟竟然几乎在同一时刻失去控制,各自坠落,或是撞山,或是打着旋掉入云雾之下的万丈深渊之中。
与此同时,各峰之间均有一层淡淡黑雾漫上来,将群峰分别罩在下面。
那黑雾来势奇急,每罩住一座山峰,便再也感应不到那处的气韵流动,竟然像是将昆仑各峰一一分割,困在了一层诡异的禁制之中。
89/127 首页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9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