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昭直起身,转身面向艾叶,他捧起艾叶的脸颊,让艾叶抬起头来,目光与自己对视:“你以后是我的小夫郎,我背你过河天经地义,有什么好害羞的。”
说罢再度转身背对艾叶弯下腰来:“上来!”
艾叶看着不时远远近近路过的农人,天色再晚点,过路的人会更多。这也不是害羞的时候,他轻轻地趴在时昭的背上,小声道:“少爷,好了。”
艾叶趴在时昭背上,一直小心地端着竹篮,免得不小心磕到少爷。
时昭背起艾叶,轻轻地往上垫了垫,托着艾叶开始过河。
他的鞋子是牛皮做的靴子,有一定的防水性,没过矮石墩的那点河水,他能直接踩过去。
艾叶趴在时昭的背上,不敢去看周围路过村民带着打量的好奇目光,这到让他更专注地听到时昭的心跳。
在害羞的同时心里别提多欢喜了。
少爷竟然放下身段背自己!今天少爷还说自己会是他以后的夫郎!艾叶被这两个信息炸得有点回不过神来。
过了清水河,时昭也没有把艾叶放下,继续往前走。走了一段艾叶才回过神来,早就过了河了。
艾叶赶忙红着脸喊道:“少爷,放我下来吧,我自己走。”
时昭托着他的屁股往上抬了抬:“有人背你不愿意?这样的机会难得哦。”
惊觉少爷摸到自己的屁股,艾叶的脸一下子红得滴血,几乎不会出声。过了片刻才小声道:“现在路上不时有人经过,我,我还是下来吧。”
时昭知道艾叶虽然胆大,却也脸皮薄,也没坚持一直背他。他放下艾叶,一手拿过艾叶手中的竹篮,一手牵着艾叶道:“走吧,回家。”
说话间,时昭回头看了看刚才过河的地方。
这里河流两岸住的人家虽少,但也不乏种地的百姓经常过往。如今又有了谷场和碾坊在这里,从这个地方过河的百姓就更多了。
河上没有桥,村民要是过来脱粒或者碾米,都得挑着担子蹚水过河。要想担子不被河水打湿,过河时就得把绳索缩短,这样要费劲一些。
小双儿小姑娘家的过河,还得瞅着没人的时候脱鞋才能过。有的不好意思脱鞋的,就得绕道好远,实在是太辛苦了。
上次他去佃户家吃酒也是这样蹚水过河的,这就太危险了。要是有人喝高了栽倒在河里,那可是人命关天的事。
时昭想着,自己是不是在碾坊和谷场旁的河道上建一座桥呢?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天气太冷,都不想动了-_-||很抱歉啊,昨天当鸽子了。
第101章 变红了
心中落下了一颗种子, 这颗种子就会自动生根发芽变成大树。
时昭打算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但修桥铺路可不比一般的投入,以他目前的实力虽然可以勉强一试, 但绝对会影响家中的生计。
时昭不是冒进的人,也不会做那种家人吃糠野菜外面挥霍做一些没到命悬一线那么急迫的事。
他思忖了一下,觉得修桥暂时修不起,但可以先把图纸画出来。自己会木匠手艺,自然是造木桥成本更低,就不去造自己不熟悉的石桥了。
这么琢磨着就到了时家门前,艾叶想从时昭手中抽出自己被牵着的手, 抽了一下没抽出来, 时昭反而握得更紧了。没办法, 艾叶只好害羞地提醒:“少爷, 到家了。”
“到家了。”时昭还以为艾叶是陈述一个事实, 附和了一句。
“一会夫人看见就不好了。”艾叶红着脸道。
“……”时昭才醒悟过来, “那也没事,咱俩……反正以后你也是我夫郎。”
时昭说着准备扣门,等人来开门。
“可是我孕痣颜色浅, 就算少爷守孝期满了,也未必……”艾叶话没说话,院门“吱嘎”一声开了。
门内站着的就是傅疏影。
做手工很费眼, 做个把时辰傅疏影会让大家出来院子里走走再继续。刚才艾叶和时昭站在门口说话时,她正好走到院门后。听到他们的说话声, 就把门打开了。
艾叶看到门里的时母,顿时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 囧得低着头看自己的脚尖。
后面走过来的小荷不知所以, 见艾叶站在门口一动不动, 开口喊道:“小叶子,你杵在门口干啥呢?”
艾叶听到小荷的声音,像抓住了将自己救出尴尬境地的救命稻草,他对傅疏影福了个礼,唤了声:“夫人。”
然后对小荷道:“我这就来。”
他抬脚刚跨了一步,小荷却循着声先过来了。看到艾叶抬起的头,小荷忽然惊讶道:“哎,小叶子,你孕痣怎么变了?”
“啊?变了?变成什么样了?”艾叶很着急,顾不得羞涩,也顾不得时母还在场,着急地追问小荷。
他的孕痣本来就黯淡,要是又消失了,自己想和少爷在一起就更难了。夫人一定不会让三代单传的少爷娶自己一个不能生养的双儿。
“你的孕痣变大变红了呢。”小荷惊讶道,“咱们天天在一起,我之前怎么没发现呢。今儿你迎着太阳光站在院门下,我远远走过来,不知怎的,一眼就看到了。”
在小荷第一次出声时大家的目光就都看向了艾叶。艾叶眉间的孕痣情况,大家伙也看了个清楚,傅疏影和时昭自然也不例外。
的确是殷红欲滴。
时昭和傅疏影望着艾叶眉间的孕痣,都还沉浸在惊讶之中。最先出声的是从木工房出来寻水吃的陆宝根,他听了小荷的话,又望了望艾叶,然后感叹道:“艾叶的孕痣真是越来越红了哎。”
说完才发现自己一个汉子关注一个双儿的孕痣好像很不合适,特别是这个双儿还跟自己东家有着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以后还很可能是自己东家的人。
小荷快人快语:“宝根哥,怎么你好像一直都知道艾叶孕痣在变红的事?我、娘父、还有夫人天天待一起都没发现。”
“啊,我就随口一说,随口一说。”说罢陆宝根赶忙往木工房溜,嘴里还嘀咕道,“那么明显的事,天天见的人,怎么会看不见。”
陆宝根溜远了,嘀咕声又小,站在院门边的人没听到,但随后走来的兰雨因和陆宝根碰了个面,擦肩而过的时候听到了陆宝根的话。他笑着对小荷道:“我们天天在一起,是灯下黑。宝根估计是不常和我们在一块,反而能发现一些变化。”
小荷看着时昭,调皮地问:“时昭哥哥,你天天跟宝根哥在一块,你发现小叶子孕痣的变化了吗?”
时昭平时只关注艾叶这个人,还真没发现艾叶眉间的孕痣什么时候变红了。他摇摇头,笑道:“可能我也是灯下黑。”
说着他去看母亲,母亲的脸上有明显的欣慰的神色。
时昭见了母亲的反应,也很舒怀。
刚才小叶儿还在担心母亲嫌弃他,这下就发现他眉间的孕痣已经变得跟那些能生善养的双儿一样殷红,想必等守孝结束自己娶艾叶的时候,母亲就没什么意见了吧。
傅疏影这会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对众人道:“进屋吧,都杵在这院子门口像怎么回事。”
时昭赶忙拉着艾叶踏进了院子,转身给院门上栓:“娘说的是。”
傅疏影边走边问了儿子一句:“谷场那边没什么事吧?”
时昭将谷场之事说了一遍,末了道:“应当是个看到商机的商人。”
傅疏影点点头:“没事就好,咱家现在百事待兴,可不能出什么乱子。这马上就到十月,收购秋蚕茧的时间也差不多到了。还得雇工、收茧、煮茧、缫丝……都是事儿。”
时昭也不住的点头:“孩儿知道,我这就开始准备。”
“嗯,你忙着,但也不要太累。有我们能做,就分摊给大家做。”傅疏影是心疼儿子的。
“我知道,多谢娘时刻记挂孩儿。”时昭搀着母亲的胳膊似乎有些撒娇地道。
父亲去世了,他作为唯一的儿子,对母亲自然是格外的亲近。
家中的事务敲定,随后一段时间,时昭一边做着木工的活儿,画图纸准备之后修桥的事;一边筹备蚕茧收购和雇工的相关事宜,忙得不可开交。
时昭忙碌,其他人也不可能闲着。但尽管时家那么忙,艾叶和小荷还是雷打不动地在麻旺镇和县城赶集时在家门前摆摊。
天热的时候给过往的百姓提供凉茶解渴;天冷的时候煮热气腾腾的白粥给大家暖胃;不冷不热的时候,也有放了炒米的温水招待。
这几乎已经成了附近乡镇百姓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加上时家在院墙外砌了两间茅厕帮助过往百姓解决内急,特别是解决了姑娘双儿的内急的大事,被相邻广为赞叹,都道荷塘村出了个大善人。
因着艾叶和小荷在时家门前摆摊,附带免费赠送茶水白粥,还有茅厕解决内急,带得周围的村民赶集时有的也来时家这里摆个小摊,卖点自家地里产的、手上做的东西。
每到赶集的时候,时家门前格外热闹,都快成了个村民自发小集市了。
这天逢麻旺镇赶集,艾叶和小荷正在小摊上忙得团团转,一把折扇敲在艾叶他们的小摊上:“小双儿,你家少爷今日可在家?”
艾叶抬头一看,差点没惊叫出声。这县令大人怎么来啦,看他这负书生打扮的样子,好像还是微服出行。
他赶忙道:“在,在……县……”
因为紧张,说话都有点结巴了。
一旁的小荷先前还迷惑着,但毕竟也是见过县令几次的人,很快也认出人来。他捂着嘴正要惊呼,云升飛有先见之明似的,折扇轻轻一合,开口道:“在下姓云,唤我云公即可。”
这次来的只有县令和崔捕头,两人虽作书生、书童打扮,但明显还是看得出他们与这里的村民穿着打扮格格不入,已经有不少过路歇脚的百姓朝二人张望。
艾叶知道这县令来找他家少爷,不说准没好事吧,反正都是有些为难的事。他赶忙道:“云公子,我家少爷在家。您随我进去。”
或许是太过着急,他这次说话到挺顺畅的,没有结巴。然后他交代了小荷一声,让他看着点小摊,就带着云升飛进了时家。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有点晚,大家晚安。
第102章 碾谷场
时昭看到云升飛来访, 也说不上意外还是不意外。不过不管什么感受,自然是要把人赶紧往堂屋请。
之前傅疏影带着几个双儿都是在堂屋做活的,随着时昭名声越来越响, 订单越来越多,家中不时有客来访,都需要在堂屋接待,临时挪动做活的用具大有不便,傅疏影就把做活的场所挪到还没用起来的纺织间。
时家院子大,房间也多,西厢房此前一直空着, 纺织这一块就放在那里。时昭打通了其中三间用来摆放织机, 留了一间保持原样放材料外。
现在时家只有纺纱机和织布机各一架, 一间屋子都摆得下。但傅疏影想着纺纱织锦这一块做起来, 以后肯定是要扩大规模的, 不如先一次把空间备大一点。就散暂时用不完, 地方也宽敞。
纺织间空旷宽大,除了摆纺纱织锦机,剩下的地方, 他们随便找个角落备上几张桌椅就开始做手工。
艾叶见把人带到堂屋,跟云升飛和崔世清道了别,又去木工房请时昭。告知时昭云升飛来访, 一起走到糖物外,他没有跟着进去, 而是回到外面跟小荷继续摆摊。
少爷要跟县令大人谈事,他知道避讳的。
时昭招待云升飛和崔世清在堂屋坐下, 云升飛坐在堂屋里看着艾叶离开的背影笑道:“你现在还把人当小厮使唤呢?”
这语气听起来一点也不像父母官和治下百姓谈事, 倒像朋友间闲话家常。
时昭听这话就知道这县令大人回去之后肯定又把艾叶的身份查了一遍。哎, 自己也查过他的老底,还猜出了文征的身份,倒也是彼此彼此。
于是时昭道:“身居山野,他即使现在是我夫郎,干的也是一样事。”
云升飛呵呵一笑:“此话倒也是事实。”
随即又道:“我看这两个小双儿还把那小摊经营得有声有色,带着附近的百姓赶集之日也来此摆摊,挣点收益,倒是难得。”
艾叶他们的生意不大,但要是较真,该交的税还是得交,哪怕真的没两文钱。时昭想了想决定主动询问:“不知内眷和附近百姓摆的这些小摊可要交税?因为不是日日做,所以也没有主动到衙门报备,学生惭愧。”
云升飛摆摆手:“山野乡村,村民在村道旁卖几个田间地头产的物什,能值几个钱。不必了。”
“那学生代附近村民,谢过大人。”时昭抱拳道行礼,“不知县令大人今日到访有何见教?”
闲话之后当然要谈正事了。
云升飛今天的心情不错,笑了笑:“时公子此前不是做了个谷场和碾坊嘛,这秋收差不多也过去了,云某就想了解一下这两个场所经营情况。如果切实可行,就想在全县推广,提高耕种效率,减轻百姓负担。不知方不方便。”
时昭想到云升飛不会平白无故来自己这里,不过没想到他那么重视,这么快就来与自己谈论谷场和碾坊事宜。
时昭略一思索便道:“大人牵挂民生,实在是水城百姓之福,时昭没有不便。大人既然已经来到寒舍,不如现场看过。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知大人有没有兴趣随学生前往谷场、碾坊实地一看?”
云升飛与崔世清对视一眼,将折扇在手掌轻拍了下:“时公子不介意,那自然是好。”
“大人请,崔捕头请。”时昭做了个请的手势,与云升飛并排而行,为之带路。
时昭请云升飛去查看现场也并非完全没有私心。云升飛说明来意,时昭知他是对碾坊和谷场动心了,现在就看碾坊和谷场的实际效益能不能打动他。
如果他能对谷场和碾坊满意,自己是不是能让他在修桥的事上出点血?
这段时间时昭琢磨过,水城地处南部山区,这里水气很重,单纯的木桥怕是不耐用。最好还是建石墩、石拱作基,桥面再用木料铺就,建成风雨桥。这样既有通行的用途,又能给路过的行人遮风避雨。
72/100 首页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