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当世界首富绑定导演系统(近代现代)——辉羽天

时间:2023-09-23 09:17:26  作者:辉羽天
  因此,他说不妒忌胡富贵是假的,只是他作为兄长的责任掩去了这些情绪。他也知道这样不好。村子里哪一家人多就能高人一脸,他们就两个孩子,多少显得弱势,两个人再不团结,可就被其他人嘲笑了。
  但是,胡平安再懂事,晚上也是会一个人望着天空滚滚流泪。
  他总是幻想自己的父母还在,幻想自己是家中唯一的宝贝孩子,幻想他可以不懂事地任性,然后父母可能哄他,可能打骂他,他都不在意,他只是希望他们在他身边。
  有次村子里听说来了个大人物,是来考察农田的。
  他戴眼镜,穿着干净,举手投足都不一样。
  孩子们听到消息,就好奇地跟着他。
  “你们都出来吧。”
  来人当然知道后面一群小孩子跟着。
  他转身笑着面对他们,扬了扬下巴:“出来吧。”
  一群小孩面面相觑,然后从林子里冒出了头,一个个走了出来。
  胡富贵比较大胆,走得比较前。
  胡平安一看,只好走得更前。
  大人笑着看过他们的脸,指了指对面的农田。
  “你们对这里很了解对不对,带我到处走走吧。”
  孩子们又面面相觑,有人一点头,其他人也跟着点头。
  孩子王有点见识,就问大人,“你是来考察的吗?”
  “你怎么知道。”
  “我爸说的。”
  大人笑了笑:“对,我来看这边田地的情况。”
  田地太旱了,土地肉眼可见的龟裂,最近几天又没降雨,今年的收成肯定会很差。
  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
  大人自己也感叹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孩子王问:“办法?”
  胡富贵跟着冒出来,说:“我知道我知道,是建水库,存水对不对。”
  大人转头看向胡富贵,“你也知道水库吗,但是只有水库是不够的,我们的土地还有种植的方法都可以改变,还有一个是……”
  他顿了顿。
  胡平安都忍不住问:“是什么?”
  大人:“种子,良种可以实现更多的增产。”
  这个话题小孩子都没听过了。
  他们一个个瞪大眼睛,好像大人说的是什么神话故事。
  种子……还有不同的吗?
  胡富贵眼睛亮了,追问:“那哪里能找好种子啊?”
  大人笑道:“研究,要做长时间的科学研究才能开发良种。”
  这话更是令他们听不懂了。
  研究?科学?
  大人当然知道他们听不懂,所以他转移了话题,问小孩们。
  “你们长大后有什么梦想吗?”
  他们又是一惊,很多人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甚至都没听过“梦想”这个词。
  但孩子王很懂,他立即就说了自己的梦想。
  胡富贵也不甘落后,说:“我的梦想是不饿肚子!”
  大人转头:“然后呢?”
  胡富贵:“我要让全家人都不饿肚子!大家都不饿肚子!”
  其他孩子仿佛被胡富贵的格局镇住了。
  胡平安愣了愣,好像也没想到胡富贵想法这么远大。
  而他自己的梦想……好小,他只想要一个自己的家。
  胡平安低下头来。
  大人哈哈大笑,直夸胡富贵说的好。
  胡富贵摸着脑袋脸色发红。
  胡平安想着之前的话题,抬头问:“怎么做到呢?”
  大人收起了笑意,视线落在胡平安身上。有人高谈梦想,有人问如何实现。
  大人想了想道:“读书,要你们这一代多读书,读书考大学然后做研究,造福我们所有人,让所有人都能吃饱饭。”
  他说的很宽泛,其他孩子听了很受鼓舞。
  然而胡平安却继续问:“读书、考大学、做研究,就可以了吗?”
  在他的脑子里,事情肯定不简单。
  如果简单的话,大人们早就做好了,为什么要指望下一代呢?
  大人顿了顿,眼神复杂道:“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研究不是那么好做的,即使是研究做好了,也会有其他障碍。”
  胡平安:“那怎么样才行呢?”
  大人似乎也想不到碰见了个刨根问底的小朋友。
  这个话题说不好,他也会有影响。虽然听众只是一群什么都不懂的小孩。
  他想了想才道:“还要懂得人情世故。”
  孩子们又是瞪眼:“人情世故?”
  大人大笑:“不说那么复杂啦,你们啊,就是先读书,知道吗?”
  他们或懂或不懂,但是读书两个字确实是烙在了脑海里。
  考察快结束,胡平安准备叫胡富贵回家,那大人意味深长地看了胡平安一眼,又道:“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胡平安回望他。
  大人名叫丰子行,那之后就没再来。
  而读书很快成了胡家的重心。
  两个小孩都到了读书的年龄,然而他们家的情况如何供两个小孩读书呢。
  胡加成思考了一夜没睡觉,最后让他们一起上学。
  徐妹没有说话,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让他们都好好读书。
  胡平安紧张了几天,终于得到读书的机会,他对胡家更加亏欠,同时也发誓好好读书。
  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报答胡家。
  胡加成:“我希望你们都能走出这里,千万不要跟我一样做农民了。”
  胡富贵随口就应了。
  而胡平安望着胡加成,露出不似小孩的严肃表情,道:“我会的,叔叔。”
  同样的起跑线,拼命努力的胡平安一上学成绩就非同常人。
  另一边的胡富贵却越来越差,甚至越来越不想读书。
  到了小学六年级,谁能认为胡平安能考上好初中,是他们全村的希望。
  考完之后,胡平安的成绩果然非常稳定,是全县城的第一名!
  然而胡平安本人却不能太开心,因为胡富贵落榜了,以他的成绩除非走关系,不然根本上不初中。
  他们要是两家的孩子就好了,但他们偏偏活在同一个家庭,胡平安还是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养子。
  冲突理所当然地出现。
  因为读初中可是要很多钱的,胡家凭什么为一个养子出钱读书?
  胡富贵的心情可想而知。
  然而胡加成犹豫了三天,最后还是同意了胡平安读书。
  这个决定震惊了很多人。胡平安一个养子,读书归来万一是个白眼狼,岂不是白花了他们的钱?他成绩好是一方面,但你的儿子不是胡富贵吗?
  胡平安自己都惊了。
  胡富贵闷着声没说话。
  那天晚上,胡加成跟胡平安说了很长的话。
  所有这些话都归于一句:好好读书,改变命运,造福人民。
  胡加成身上有着传统文化熏陶下来的良知。
  这种良知或许是他本来就有的,读书后他与书里的圣者贤人产生了某种共鸣,更加强化了他的良知心。
  胡加成对胡平安敦敦教导。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们都知道,你一定能读好书。”
  “但是不管你走到哪里,坐到了什么高度,我希望你永远不要忘了农民。”
  “这是我让你读书的最大原因。”
  胡平安浑身一颤,重重地点了点头。
  胡加成做着一个梦,却想别人实现。
  “你就努力学习吧,我无论如何都要支持你读书。”
  “我明白了,叔叔。”
  胡平安眼圈发酸。
  他比谁都清楚叔叔不喜欢劳苦,冬天筋骨疼痛时还会哀叹不断,然而叔叔却愿意为了他这个外人劳苦挣钱供他读书。
  剧情开始转折。
  到了初中,胡平安加倍努力,全校都没有人比更他努力。
  他的勤奋震惊了大人们,还有他的聪明品质。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小孩一定能成材。
  胡平安初中就有了成人的心智,目标坚定,为实现目标拼命努力。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坚定的孩子,他在看到其他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他还是会露出羡慕的眼神。他在想,有一天他也会有家庭吧。
  他的努力取到了回报,他真的考上了全区最好的农业大学!
  胡加成松了口气,只觉体重都减了一半,人都差点瘫倒了。
  这天,胡加成心情非常好,带胡平安在县城边走边谈。
  胡平安考上大学的消息传遍县城。
  胡加成:“学好农业,做好研究,让大家吃得上饭。”
  他梦呓一样重复着理想的话,仿佛急切地想要弥补遗憾。
  胡平安其实没有太大的意识,但他知道技术造福百姓的道理。
  他是幸运的,他的同学很多因为各种原因只能退学,再想读书都没有办法,而他幸运地走到了大学门前,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正是因为胡加成的坚持与付出。
  胡平安离开县城那天,胡家夫妻都来送行了,而胡富贵迟迟没有到。
  直到他坐上车后,胡富贵才踩着单车急着冲来。
  “平安哥!”
  胡平安本来背着身,听到胡富贵的声音,猛地转过了身。
  胡富贵急着喊道:“你要记得回家啊!”
  胡平安忽地热泪盈眶,哭了一路。
  火车到站,他踏进大学,身上好似背负了更多东西。
  他到这里是带着目标的,他想找到小时候遇见一个大人。
  丰子行,这所农业大学的名誉教授,一年到头到处考察,几乎不回学校。
  但胡平安果然没能找到。
  胡平安善解人意,性情温和,跟宿舍同学还有班级同学相处的都很好,而且成了班长。
  大学生来自全区各地,性情差别很大,但他们大多对于农学都有非一般的热情。
  “哈哈,来这里的学生谁不是呢。”
  “研究农学、育出良种是我们的使命!”
  部分同学比较混,觉得他们的说法很天真,没少嘲笑他们,但不妨碍胡平安找到跟他志同道合的人。
  这群热血青年集合在一起,竟还组成了社团。
  胡平安是社团的会长。
  他们跟着一些老师做研究,有时候跑去学校去大江南北考察。
  有个老师常说:“农业就是要跟天斗,克服种种不利的自然条件。”
  另一个老师不以为然:“农业要顺从天,转不利为有利,尊重自然才能改造自然!”
  在大学里,思想经常是冲撞的。
  他们疯狂地汲取知识,胡平安刚来的时候眉宇间还带着几分重压导致的阴郁,而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没有了,他变得非常开朗,同时也更加坚定。
  老师们性格各不同,有的可能是只是滥竽充数的关系户,但对胡平安们没有影响,他们早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做好事情,达成自己的目标,就要跟同一志向的人合作。胡平安们很聪明,为首的胡平安非常清醒。
  然而大学之中有些人觉得他们是在浪费时间。
  有次他们起了冲突。
  对方嘲讽:隔壁区的农科水平比他们强多了,化肥、种子都是世界一流的水平,我们无中生有研究技术,撞破脑袋都追不上人家,有科研的钱还不如拿去搞外交求技术买化肥,这才是最快提高我区农业产量的最好办法!
  胡平安们恼了,就跟那些人辩论起来。
  “来农业大学你不搞科研是来干什么的啊?”
  那些人冷笑。因为在私下没有别人,他们直说,你们努力是你们的自由。大学毕业有的是工作可以选,谁要跟你们一样到处跑,也不看看成天像只猴子一样,所以才说农村来的人无知愚昧,读再多书脑子都是塞的。
  青年人到底太冲动,胡平安的宿友有个忍不住冲上去开打。
  矛盾爆发,结果他们是被惩处的一方。
  有些人怒了,我们说的哪里不对?那一拳是他们该打!
  胡平安比较冷静,摇了摇头说:“我们还是不要得罪他们了,他们应该有人认识学校的高层的,搞不好我们都没办法顺利毕业。”
  “啊?他们难道能只手遮天吗?”
  “不知道,但我们还是小心一点吧。”
  “小心?明明不是我们的错。”
  “这也是……人□□故吧。”
  胡平安说到这里,目光颤了颤。
  无奈,他们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而胡平安在图书馆的时间越久了,他发现本区语言的书知识不够多,甚至有翻译错误,就去学了他区语言。那些人的话其实不是没有道理。
  他区的技术发展快速,农业水平日新月异,而他们起步晚,学科基础弱,如何追得上他们?
  “不要忘记了我们的目的。”
  外号瘦子的同学道:“我们是为了发展农业,为了让更多不饿肚子才研究技术,可是如果技术早就研究好了,放在那里,为什么我们不去争取呢?”
  青年们心里产生了迷茫。
  他们于是想请教老师。
  而刚好丰子行教授回校了。
  胡平安听闻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冲去找丰子行。
  丰子行居然还记得他。
  这么多年过去,丰子行衰老了很多,几乎骨瘦如柴,脸上全是褶子,人如枯树,唯独一双眼睛越老越亮。
  他问胡平安们:“你们觉得他们说的对吗。”
  他们有人冲动地否定:“怎么能尽靠外来技术,我们要自己发展!”
  丰子行反问:“如果我们的人民快饿死了,别人有技术可以让人民吃上饭,你仍要拒绝外来技术吗,你承担得起这份罪责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