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当世界首富绑定导演系统(近代现代)——辉羽天

时间:2023-09-23 09:17:26  作者:辉羽天
  这是峰世美的一概主张。
  而看到《丫鬟》,黄慧想起了自己真正想踏入影视这一行的初心。
  很小的时候,她是个冷漠的人,别人看故事会哭会笑,她看了没有感觉,总是木着脸,也不怎么说话,亲戚来了不懂招待,被父母多次当着众人面前说过:“这是个冷血的孩子,就不见她主动关心过我们。”
  冷血无情、不懂交际、木讷呆板,是她给别人的印象,她自己知道,有时候也故意地维持着别人的看法。她其实也不是想这样子,你看会说话的孩子多讨人喜欢,过年领的红包都可能比你大呢,她难道不想吗。
  但是不行,体会情感也是一种能力,而她当时就是缺乏这种能力。没有的东西,怎么能强求呢,她仿佛也接受了自己的“人格”。
  直到有一天,非常偶然的机会,她的老家并没有电影院,要过去很远的地方才能看电影,而她刚好吧,离家出走,路边看到一个电影的海报,抓了抓口袋里的钱,就买了电影票去看。
  她并不知道那是什么电影,随手买了就去,其实是想找个地方待久一点。
  她并不知道这部电影将来会对她产生何种的影响。
  电影讲的是一个父亲寻找走丢的儿子的故事。
  那天市集太拥挤,人流太汹涌。
  男人分明抓紧了儿子的手,却被人流不断冲挤,他着急了,正要拼命冲过去,然而突然间有人穿过人群,头也不回地拽走了他的儿子。
  这天是男人的噩梦。
  男人失去儿子时的表情一瞬冲击了她。
  让她忽地眼眶湿润。
  那天之后,男人到处寻找儿子,什么都不要了,就要寻找他唯一的儿子,天南地北地,任何有可能的地方他去了,他找到一个个像他儿子的男孩,然而最后都不是他儿子。
  一次次的希望。
  一次次的失望。
  男人困顿与崩溃填满了整个荧幕。
  分分秒触动着她。
  看完之后,她已经满脸泪水,她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自己这种冷血的人,也会突然间满眼泪水。
  有时候人分明生活在真实之中,却未能看见真实,直到真实被截出来,放在对面,隔着一段距离,人才终于看见,啊,这就是真实啊。
  这正是她一次感受到名为真实的冲击,也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影视作品的能量。
  那一瞬,她察觉到她有一种自然的情感力量在回归。所以电影的片尾还没结束,她就冲出了放映室,直往家里奔。
  路上,她撞见了到处找她的妈妈,妈妈哭肿了双眼,说着我好怕你被拐走啊。她从没见妈妈哭得这么狼狈。她也哭了。什么都没说,母女两就抱在街上哭了。
  黄慧也是自那之后,才逐渐了解电影,决定走进电影市场。
  这样的她,在看了《丫鬟》后,果然还是控制不住泪腺,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画好的妆都白费了。
  时代啊……她们本该活得更好。
  分明也不是多大的奢望吧,只是想吃饱饭,正常地生存,却也不能实现。
  稍微有点自我意识,就要被像掐灭火苗一样掐灭,丫鬟对他们来说就是物品,不允许任何自我意志的诞生,稍漂亮一点的会被女主人妒忌,可能红颜薄命,稍机灵一点的可能被其他丫鬟防备,在针对中一生委屈,要像牡丹那样走到高处,总是要牺牲很多东西。
  “舟导啊,你把美好事物放在我们眼前,又将她们毁给我们看。真残忍啊。”
  黄慧回想自己以往的作品还有未拍的剧本,有几个达到了《丫鬟》的力度呢。
  没有。
  她的《海边的小花》面对《丫鬟》是肉眼可见的失败。
  相形见绌,根本没法比。
  她为了迎合市场,美化了太多人性,虚化了太多细节,她将老人一家人拍得朴素坚韧,无论遭遇什么苦难,他们总有办法解决,最后的救援也是直升机成功找到了他们,然后管理局发现他们的生活情况,还积极援助,最后他们还是相亲相爱的生活在了一起。
  这是通常的文艺创作方式吧,但是一旦聚焦,就知道这故事只能是故事。
  网友说小演员演技不好,拉低了电影的评分,其实不是,是她给出的指导不够真实。
  真实的情绪,都是能在任何人心里自然流露出来的情绪啊。
  黄慧思考了很久,回过神时,发现放映室内还有很多人没走,有人抬着头,仿佛在强忍住眼泪,有人低头擦泪,身体还颤抖着。
  真正看了《丫鬟》的人怎么不会触动呢。
  牡丹的命运是太多人的命运,她发不出去的求救,是太多人发不出去的求救。
  众人都被某种事物扼着咽喉。
  最终的最终,杀死牡丹的是她自己,她肯定在三个小丫鬟身上看到了自己。
  “所以,老牡丹眼里闪动着艳羡。”
  她用一生治愈着雪梅之死。
  她多么希望自己那时候站出来帮雪梅一起反抗嬷嬷。
  她多么希望自己能有多一分勇气。
  “她也是有机会可以叫出声的吧,但是她没有这么做,最终选择让小丫鬟勒死了自己。”
  很难想象,牡丹在那一刻都在想什么。
  太复杂了。
  不敢轻易体会,不然就会陷入其中。
  而演员芳岁好演出来了。
  黄慧深深感慨,她以前跟芳岁好合作过,只觉得芳岁好是个比较刻板的学院派演员,没想到在舟导那边,她能有这种表演。
  离开后,黄慧走到了常去的茶馆,发现常红归、蓝从心、白吉安等人都在。
  蓝从心向来花里胡哨,今天倒是穿着朴素多了,看到黄慧过来还打了个招呼。
  三巨头旗下的人不能私下密切来往,可他们像是忘记了,几个剧组的人坐在一起聊着,气氛很和谐,没有什么内鬼的样子。
  要是以前,这时候他们肯定吵着要刷数据发通稿全明星联动了,但今天他们分外老实,连蓝从心都不作妖了。
  白吉安:“每个演员都不容小觑啊,他们是本来就有这种天赋,还是在舟导下手调教出来的?”
  常红归:“谁知道呢,我只知道,现在的舟导就不是什么外行,他分明很会拍啊!他之前真的没演我?”
  “哈哈,那常导觉得五部作品哪个赢。”
  “那还用问?”
  蓝从心:“《丫鬟》这种作品都出来了,我们谁还敢说自己赢啊,我蓝从心虽然自大,但也没到那个程度嘛。”
  黄慧加入了对话:“你们现在挺敢说,就不怕这些话被你们老板听见?”
  蓝从心一听上头了:“怎么,还不准员工叛逆期啊!”
  他们都笑了。
  他们都知道,《丫鬟》已经不是跟他们比较的级别了,《导演卡特》完全掩住了她的辉光,她可以跟A区今年所有影视比较,甚至跟全球范围内的影视作品比较!
  这毫不夸张!
  近年来,不止A区,全球范围内的影视作品都在拉胯,一个个都不是正常人看的,连爆米花电影都有让人看得莫名其妙的,标准放再低都不够,以至于影院收益年比年少,A区影院啊,要不是桑托斯过来,其实很多都处在将近破产的边缘了。
  桑托斯这大手笔简直是在救市!这不,他让《导演卡特》五部作品在影院上映,直接引来了现象级的流量,各大影院这会肯定都在赞颂新老板啊!
  “你们说的对。《丫鬟》是值得获奖的作品,我希望她能获奖,让更多人知道她。”
  “我也是。总得来个大的,不然这电影市场不温不火的,大家也不乐意来啊。”
  他们吃着喝着,也不管前面的恩怨了,都是影视市场的一份子,整体内容质量差,观众越来越少,他们每个人都有感到一份责任。
  三巨头的确可怕,动不动就联手封杀,但簇拥着三巨头成为三巨头的又是谁呢。
  因因果果,其实并不复杂。
  社媒变化,让太多人措手不及,被流量迷了眼,干什么都以流量分输赢,前面两轮比较可不正是吗,都在争什么点播量,急的眼都红了,然而第二轮的时候万策皆尽,不还是输给了《此路茫茫》吗。
  真正决定输赢的,只有作品的质量。在作品出来的那一瞬,输赢就已经定下来了。
  回头一想,舟黎只要利用桑托斯的力量,分明可以轻易控制三大平台,像三巨头之前那样操作热搜,如在自家后花园撒水,可是舟黎没有,舟黎唯一采取的主动推广手段是梨子影视那一次,而且那次貌似是桑托斯直接要求的,他本人什么想法一直都不好说。
  黄慧:“话说回来,你们找他聊过吗。”
  三人齐答:“没有。”
  别说聊了,怕是目前为止也就说过几句话吧。
  回过神来,他们这才意识到,别说聊天了,他们连舟黎具体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蓝从心:“如果之前他不露脸是因为怕暴露桑托斯的靠山身份,但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了,他怎么还不露脸呢?成天这样不会难受吗。”
  舟黎大晚上都戴墨镜的,这点属于是非常敬业了,身边没人他能看得清路吗。
  一想到舟黎还戴着墨镜一身宅服去看王荷的演唱会,蓝从心就觉得舟黎这家伙结构有点复杂。
  他不会真是个死宅吧?!
  “那不知道,”常红归没有兴趣揣摩别人的身份,满脑子都是影视市场和作品,他眼神深沉,忽然开启了话题,“今年金影奖的投票,你们都投谁?”
  众人的眼神忽然变了。
  的确快是金影奖的颁布时间了。
  毫无疑问,《丫鬟》将成为有力候补啊!
  与此同时。
  下午时间,众人已逐渐平复心情,沉淀下来的思考逐渐发酵。《导演卡特》的巨大流量撞上五部作品,俨然产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传播效应,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想。
  《丫鬟》居然战胜了题材的天然的限制,冲出了众多热点话题的重围,断层式霸榜了热搜。
  蓝从心翻开手机都吓到了。
  “这、这怎么可能!”
  不是他小看《丫鬟》,她的质量确实是断层级别的,演员的表现也是碾压级别的,但是她这个题材和故事根本跟大众取向不沾边啊!
  他懵了。
  三巨头高层也懵了。
  他们还以为舟黎用这种剧本是自废武功,完全放弃了传播。
  但“大众”再次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展现出了哪怕最顶尖的营销组织都无法预知到的传播趋势。
  他们发现,有部分自媒体非但没有对《丫鬟》避而不谈,还出了丫鬟形象分析的专题视频,他们大多都是各大平台的头部博主,《丫鬟》的上映,他们本着追热度的心情去看,本来可能打算是浅浅跟个热度,但看完之后,心头好大一股后劲,不吐不快。
  现在的人自是有话就说,所以他们有些视频也不剪,直接就谈了自己的观后感。
  人人几百万的粉丝量,加tag,造话题的力量是巨大的,何况《丫鬟》涉及到问题太多太多,不仅是个体,家庭、学校、工作环境、工作,问题仿佛能无限地发散,哪怕时代变了,人与人之间的畸形压迫关系总是肉眼可见,大多数人都曾体会过,只是可能并没有意识到。
  《丫鬟》其实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共鸣,且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情感共鸣,而是真正生活境遇上的共鸣。
  《丫鬟》现实吗?现实!太赤裸裸了!
  人们不敢看?是!是不敢看!看完只觉悲苦,太过难受。
  但是,有些人啊,宁愿痛苦,也不愿麻木。
  总是需要一些东西刺激自己,让自己能感受到自己还活着,自己还在思想、还在感受!
  正是这些人们铸成了《丫鬟》的全网口碑!
  有人有拍《丫鬟》的勇气,那他们就有看《丫鬟》的勇气!
  过去一看,热搜断层第一还正是#观看《丫鬟》的勇气!
  长时间在奶嘴乐影响下的网友也有自己的判断力,即使看不懂《丫鬟》这类电影,也知道应该推广这类电影。
  文艺市场总得有些不一样的内容吧!
  毋宁说,这也是广大网友的一种报复性点播。
  虽然他们说是这么说了,实际去看《丫鬟》也会受到冲击,但那又怎样,宁可要真实的冲击,也要反对奶嘴乐不行吗!
  三巨头更意料不到的是,管理局方面的媒体都在转发《丫鬟》的电影海报、多个大型公益组织、企业都在积极帮忙《丫鬟》推广,文娱频道的记者已经报道起了今天《导演卡特》五部作品上映情况。
  如此大范围多层次的传播是众人始料未及的,他们究竟是为了蹭热度,还是别的,不然连企业的官号都推别人的电影太奇怪了吧。
  且事情还没有结束,线下媒体也在积极响应这波传播。
  这不可能是桑托斯买的,因为三巨头偷偷打听了,人桑托斯买就买大的,不搞这些有的没的,所以这竟是自发的?
  一众人目瞪口呆。
  只有安卓人知道,这肯定是宗协的手笔,宗协前面没任何动作,但这次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是社会范围的推广。
  而且宗协不像他们极尽商业洗脑所能,铺天盖地的认知冲击性宣传,宗协手下的媒体有他们自己的判断,都是自己的人去看了电影才出来的稿件,所以每个媒体的关注点都不一样。
  要知道,宗协手下的媒体可都是有骨气的,宗协又不是直属上层,按着他们宣传,他们可不一定配合。
  因此,他们是自己去看了才第一时间这么快反应。
  不是那受众的人,他们也不会吸收,他们只是尽可能地把《丫鬟》告诉给会关心丫鬟的人们。
  根本不是那受众的人,去看只是对彼此的伤害。
  让人自己选择自己要看的东西,这很重要。
  而影视区影评人的作用则是揭露作品的价值几何。
  在普遍浮躁虚伪的创作环境下,《丫鬟》是块过硬的石头,一下砸破了不少东西。
  但它还在上映,并没有资源流出,所以无所谓剪辑,舟导连预告片都没剪呢,但这难不倒网友,这不还有海报吗?
  再有,《丫鬟》的bgm已经悄然爆火了全网,如今短视频的横行,一首爆火的bgm 就够可怕,《丫鬟》还爆火了几首,这也众人想象不到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