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炮灰男配罢工了[快穿]——杨柳垂堤

时间:2023-10-11 14:42:59  作者:杨柳垂堤
  如果女儿听话,懂事,周珊珊还能觉得宽慰。
  偏偏女儿也是一个不让人省心的。
  周珊珊吃够了婆婆脾气古怪,不好相处,丈夫性格怯弱,根本不顶事的苦,在女儿找对象时,就想帮女儿好好把把关,免得女儿所托非人,又遇到自己当初刚嫁人时那种情况。
  周珊珊一片慈母之心,生怕女儿一不小心,又重蹈了自己当年的覆辙,可惜,女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根本不愿意听取她这个当母亲的建议。
  因为给女儿介绍相亲对象这事,周珊珊和女儿也有了心结。
  周珊珊觉得还不错的年轻小伙子,女儿一个都看不上,女儿自己喜欢的,周珊珊却觉得家世、人品、相貌、为人处世,哪儿哪儿都不好。
  那个男孩家里条件很不好,父亲是烂赌鬼,母亲性格泼辣,很不好相处,小伙子个子倒是不矮,就是油嘴滑舌的,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人。
  周珊珊强烈反对女儿和这样的人结婚,但女儿铁了心要和这人在一起。
  为此,还和周珊珊撕破了脸。
  事实证明,周珊珊是对的。
  婚后,女婿很快就原形毕露,吃喝嫖赌,什么烂事都做,对女儿和外孙也不好,夫妻俩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甚至还会当着孩子的面大打出手。
  周珊珊劝女儿离婚,女儿还不愿意。
  重生前的那几年,周珊珊可谓是为了这个女儿操碎了心。
  重生后,周珊珊发誓,这辈子她要自私一些,只为自己而活。
  女儿,她不管了。
  也管不了了。
  她们母女俩这辈子根本就没有母女缘分。
  周珊珊对她上辈子的丈夫没什么感情,重生后,并不打算和对方再续前缘。
  “不用你帮我挑,我自己会找。”
  没从周水瑶这里借到钱,周珊珊意兴阑珊,连晚饭都没有留下来吃,悻悻地离开了。
  这时候的周珊珊,还没有放弃做槟榔生意的打算。
  从周水瑶这里借不到钱,她就打起了彩礼钱的主意,她正年轻,长得又漂亮,找个看得过眼的男人,只要对方能给出三五万的彩礼,让她有做生意的启动资金,她就会认真考虑和对方结婚。
  周珊珊算盘打得很响,却没有想到,因为之前坐了两年的牢,她的名声已经臭了。
  就连周珊珊上辈子的丈夫,那个周珊珊特别嫌弃,认为对方庸庸碌碌了一辈子,这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的男人,也根本看不上周珊珊。
  周珊珊做梦都没想到,上辈子只见了一面就确定了恋爱关系的丈夫,这辈子刚从介绍人的嘴里听到“周珊珊”三个字,马上就表现出了对自己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根本不愿意和自己见面,更别说相亲和处对象了。
  从来都是周珊珊嫌弃自己上辈子的丈夫,什么时候,也轮到对方来嫌弃自己了?
  周珊珊又憋屈,又生气,但是她也知道,古往今来,坐牢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更别说,这还是社会风气相对保守的20世纪八零年代,家里出了一个正在坐牢的女儿,全家人都会受到街坊邻居的非议。
  不止周珊珊同母异父的亲弟弟李俊豪学习工作和以后谈对象会受到影响,她的母亲周水瑶和继父李学文的工作和生活,同样会受到影响。
  这也是周水瑶对周珊珊态度大变,充满了怨气的根本原因。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周珊珊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充分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打听到李元青在这两年内开了一家照相馆,挣了不少钱后,周珊珊的心态彻底崩了。
  周珊珊鼓足勇气,背着周水瑶,私下里找到了李学文,一边卖惨,一边哭诉,说了一大通好话,主旨只有一个,那就是找李学文借钱。
  李学文不好意思说自己没钱,面色为难。
  周珊珊就旁敲侧击地提醒,暗搓搓地怂恿李学文去找李元青拿钱。
  儿子挣了钱,孝敬父亲,也是天经地义。
  李学文被周珊珊巧舌如簧地一通忽悠,果然上当。
  第二天,李学文就理直气壮地来照相馆找元青“借钱”了。
  说是借钱,但是李学文和元青都心知肚明,“借钱”不过是一个好听一点的说法罢了,这钱,李学文借了,就没打算要还。
  听了李学文义正辞严问自己要钱的话,元青也不生气,好言好语地把李学文劝走了,让他先回老宅,有什么话,等自己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去再说也不迟。
  或许是元青一直面带微笑,李学文又重新找回了当老子的底气,认为大儿子终于懂事了,知道孝敬父亲了,也没反对,乐呵呵地离开了。
  这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元青找到了刘志诚,一脸认真地问道:“志诚哥,你在美好回忆照相馆工作也快两年了吧?”
  刘志诚脸上带着笑,老老实实地回答道:“还差三个月,就满两年了。”
  元青点了点头,心里特别感慨,时间过得还真快。
  “志诚哥,你现在的照相技术,早就可以出师了……”
  元青话刚说了一半,刘志诚就一脸紧张地说道:“不不不,小老板,我还差得远呢,别赶我走,我还想留在我们美好回忆照相馆,好好跟着小老板你学习。”
  “志诚哥,你别紧张,我没想赶你走,就是想问问你,你有没有兴趣接手我的这个美好回忆照相馆?”
  刘志诚满脸困惑。
  “小老板,什么意思?你不想干了吗?”
  照相馆的生意不是一直很好吗?
  每天都能挣不少,怎么小老板就不愿意继续干了呢?
  “我打算做点别的生意。”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元青想去做别的生意,就顾不上照相馆这边了,但毕竟是自己一手开起来的店,就这么关了,也挺可惜,元青就盘算着,要不把照相馆转让给别人算了,思来想去,刘志诚就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刘志诚本人有没有接手“美好回忆照相馆”的意愿。
  “志诚哥,我和你说实话,我是不打算继续经营这间照相馆了,如果你愿意接手,就给个八万块,我直接把这间照相馆转让给你,包括店里的所有设备。如果你不愿意,我就去找其他人。”
  八万块,真的是友情价。
  如果是转让给别人,元青怎么也会要个十万块。
  如果不是看刘志诚人老实,又勤快,元青也不会优先考虑刘志诚。
  “小老板,你让我考虑考虑。”
  八万块,对刘志诚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同样,接手照相馆,对刘志诚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诱惑。
  刘志诚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我想回去和我娘好好商量商量。”
  “这没问题,不过,志诚哥,不管你最后接不接手照相馆,都请尽快给我答复。”
 
 
第93章 年代文(09)
  元青回到家,李学文正在和老太太闲话家常,也不知道李学文和老太太说了些什么,把老太太哄得眉开眼笑。
  走近后,元青才听到李学文说。
  “妈,我和你说,俊豪这小子可聪明了,上次考试,数学还考了满分,他们班上,五六十个学生,有男有女,有年纪比他小的,也有年纪比他大的,但统共就只有三个孩子考了满分,俊豪就是其中之一,你说厉不厉害?”
  老太太和小孙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但是显然,老太太还是喜欢小孙子的,哪怕平时不常和小孙子见面,听儿子提起小孙子,她脸上的表情都显得很高兴。
  “厉害厉害,俊豪这孩子,就是像他哥哥,当初元青读书时,成绩也很好。”
  李学文不喜欢老太太拿自己最喜欢的小儿子和自己并不喜欢的大儿子相提并论,马上摇头说道:“不像,俊豪可比元青听话多了,而且元青读书的时候,成绩也没有俊豪这么好。”
  大儿子读书时,成绩到底好不好,李学文早就记不清了,只是,他喜欢小儿子,自然接受不了小儿子不如大儿子,也就愿意帮着小儿子说话。
  老太太上了年纪,记性不太好,偶尔会忘事,但是她明明记得,大孙子读书时成绩很好,但偏偏儿子都这么说了,老太太也只当是自己记错了。
  “是这样吗?难道是我记错了?”老太太都被李学文说糊涂了。
  “什么记错了?”元青明知故问,。
  李学文面色尴尬,顿时感觉浑身都不自在。
  元青还是那副笑模样,说的话,却像刀子一样,直戳李学文的心窝。
  “奶奶,你在和我爸说我读书时候的事吗?说实话,我现在挺后悔的,虽然我现在挣得钱并不少,但我当初真的不应该赌一时之气,高中辍学,可惜,现在后悔也迟了,离开了学校,再想返回学校读书,可没那么容易。”
  李学文没敢吭声,当初元青会赌气退学,说到底,也是他这个当父亲的处事不公,偏疼小儿子,苛待了大儿子闹的。
  现在,大儿子虽然没有明着说怪他,但是难保不会对他心有怨气。
  “细想一下,全国不知道有多少偏远地区的孩子因为贫穷等原因读不起书,才不得不辍学,而我,却因为赌气就不读书,真的是太不应该了。”
  “现在知道后悔了?可惜,晚了。”当初,李元青闹着要辍学的时候,老太太可是说破了嘴皮子都没能让李元青改变主意。
  想到这,老太太还恨恨地瞪了李学文一眼,都怪这个当爹的。
  “奶奶,我都已经想好了,虽然不能继续读书,对我来说是一个遗憾,但是我现在挣钱了,有能力了,就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让那些偏远地区的贫困学子们延续我的遗憾。所以我决定,出钱资助这些孩子们读书。”
  老太太是个善心人,从她看到王大娘他们一大家子孤儿寡母的,生活困难,就把王大娘的儿子刘志诚介绍到元青的照相馆当学徒就能看出来。
  听到元青这么说,老太太极力赞成。
  “挺好的,就应该这么做。这两年你挣了不少的钱,我这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出钱资助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读书就挺好,能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命运,也算是给你自己积福了。”
  老太太看得很开,反倒是李学文心疼起了钱。
  在李学文看来,元青是自己的儿子,挣了钱,不知道孝敬自己这个当爹的,拉拔拉拔自己的亲弟弟,反倒去资助认都不认识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读书,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妈,元青年纪小,想一出是一出,你怎么也跟着起哄啊?”
  这时候,最应该做的事不是应该劝元青不要乱花钱吗?
  真有这么多钱可以随意浪费,还不如把这些钱全部拿来孝敬自己。
  “对了,元青,之前我和你说正事,你说等你忙完了工作,回来再说,现在就可以了吧?”
  有钱去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读书,没钱孝敬自己这个当爹的,说不过去吧。
  “爸,借钱这事,我还真不能答应你。”
  就凭李学文对李元青做的那些事,这个当爹的就很不负责,前有车后有辙,李学文都这么对自己了,还指望元青以德报怨,拿他当亲生父亲孝敬吗?不可能。
  “你别看我这两年挣了不少钱,但是我最近正准备做点别的生意,手头紧着呢?您要是手头宽裕,不妨先借我一些……”
  “你们现在这些年轻人啊,就是喜欢瞎折腾,你那个照相馆的生意不是很好吗?好好的,怎么忽然就要做别的生意了?”
  就不能认真一点,专心做好一件事吗?
  面对李学文的质疑,元青给出了一个特别任性的回答。
  “照相馆的生意是很不错,但我每天都窝在照相馆里,重复千篇一律的工作,烦了。”
  李学文闻言,又气又急。
  只是因为烦了,就要丢弃这么挣钱的工作吗?
  这孩子怕不是挣钱挣得脑子都坏掉了。
  “爸,你别劝我了,我已经打算把照相馆转让出去了。”元青生怕对李学文的刺激不够,又火上浇油道:“人选我都定好了,就转让给在我们照相馆工作了快两年的志诚哥,奶奶,你觉得怎么样?”
  老太太连连点头:“志诚这孩子老实本分,是个能吃苦的勤快人,你若是把照相馆转让给他,也不错,至少照相馆到了志诚这孩子手上,不会浪费了你这几年经营照相馆的心血。”
  “不行!绝对不行!”
  大儿子的照相馆有多赚钱,李学文不知道,但是他清楚一点,照相馆每天的生意都很好,随便算算,就能知道大儿子这两年绝对挣了不少钱。
  现在,大儿子不知道发的什么疯,忽然就要把照相馆转让出去。
  这么挣钱的营生,与其便宜了外人,还不如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人吃下。
  “如果你要把照相馆转让给别人,还不如直接转让给我。”
  元青早就猜到了李学文会这么说,明知故问道:“爸,你没老糊涂吧?你不是还有正式工作吗?难道,你想辞了你的铁饭碗,学我这个没出息的儿子,下海经商?”
  李学文这么好脸面的人,怕是拉不下脸吧。
  “我不行,可以让水瑶的哥哥或者弟弟来做……”
  “呵。”不等李学文把话说完,元青就不客气地打断道:“爸,你也别怪我说话难听,我的照相馆,就是便宜了外人,也不会便宜了那个女人和她的家人们。”
  “怎么说话呢?再怎么说,你周阿姨也是你的长辈,你一个当晚辈的,直接称呼长辈为‘那个女人’,这就是你的礼貌和教养吗?”
  自从大儿子开始做生意后,李学文在面对大儿子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心虚气短,哪怕是训斥的话,也会不自觉的底气不足。
  或许,潜意识里,李学文也知道,大儿子并不是他能随意拿捏的。
  “爸,你现在和我聊礼貌和教养,不觉得讽刺吗?”
  养不教,父之过。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哪儿来的底气责骂儿子没礼貌没教养。
  “说难听点,爸,自从你和那个女人再婚后,你有再管过我吗?当初,若不是你偏听偏信,信了那个女人和她女儿冤枉我的话,我也不会赌气辍学,就冲这事,我这辈子都不会和那个女人和解。”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