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乔翼桥学会了以小见大的技巧。
他先是让汽车正常行驶,所有囚犯昏昏欲睡。
然后忽然听到“嗒嗒嗒”的声音,这时候不少囚犯已经醒了,在找这声音的来源。
渐渐地,他们才发现是有小石子敲打在玻璃上。
不少囚犯觉得这很好玩,然后凑到玻璃前看着。
与此同时,前面,大巴车司机的水杯也震动起来。
然后,从这些囚犯的瞳孔中看到一辆棵坠落的树、几个树枝……
正当他们感到疑惑的时候,忽然,轰的一声炸响,泥石流奔涌而下。
司机堪堪停车,轮胎在地面脱出长长的痕迹。
前轮前面一米的距离,如同洪水般的泥石流倾斜而下。
车上所有人大气儿都不敢出。
正当他们刚刚送了一口气的时候,又是一道泥流直接击打在他们的窗户上。
在剧本上,这段戏可能就是简单的一句话“车”
这样的设计就比简单的泥石流重装车辆要细腻的多。
也给了观众反应的时间,不至于觉得这场灾祸来的特别突兀。
自然而然地,如果每一个遇到的困难都这样设计,拍摄的难度也提升了不少。
但乔翼桥偏偏就是喜欢折磨自己的人,如果有哪里没有设计好,他反而会觉得浑身难受。
总之,这些戏又辗转全国各地,拍了一个多月才算结束。
整部影片的拍摄,也已经要到结尾了。
整个剧组,全部人都要一起去到阿坝。
在那里完成最后一个镜头。
……
可惜,阿坝正是雨季。
乔翼桥他们赶到的时候,阿坝已经连续下了半周的雨了。
天气预报说,这场雨还会持续一周。
乔翼桥也只能苦笑。
他们这最后一场戏,也就是影片的结尾,需要的是一个朝阳初升的日子。
必须要是晴天才行。
有时候拍电影就是这样,要看天吃饭。
所以乔翼桥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等待这场雨过去。
但他也没想到,自己的片子还没杀青,萨布里的小作品却早已杀青了。
这是他早上起来看到窗户外面有两只小鸟的时候突然想起来的。
他掐指一算日子,原来雏鸟计划早已经在半个月之前就截止了。
自己都没留意!
他赶紧叫过来萨布里,问她:“你的作品做完了吗?”
“做完了呀,”萨布里说道,“都传上去了,已经到了评奖阶段了!我之前看QYQ你太累,就没有打扰你。”
乔翼桥这才点开了雏鸟计划的影片列表。
萨布里笑:“QYQ,你猜猜哪一个是我的作品?”
乔翼桥顺着网页向下翻找,终于在一半以下的位置看到了一部作品。
作品的名称叫《鬼》。
乔翼桥点开了这部作品,看了起来。
故事其实也很简单,讲的是一个女孩被奸杀后成为了一个鬼魂,然后以她的视角去看她死后家人和社会上一些人的反应。
萨布里惊讶:“你怎么一下就认出来了?”
乔翼桥笑而不语。
其实萨布里也没意识到,她的个人风格也极为明显。
影片的题材也全都和女性相关。
仅仅是开篇两个镜头,就能看得出来是出自萨布里的手笔了。
镜头对着墙壁,是漆黑的暴雨夜,只能听到一些挣扎与尖叫的声音。
镜头缓缓摇至窗台,之间暴雨之中,一朵粉色的花被雨水打湿……花瓣片片掉落,最终只剩下单薄的花蕊。
此时,一只血手握住了这花蕊,然后镜头视角不断上升、上升……
乔翼桥总是惊讶于萨布里的天赋。
这样的开头比直接拍摄那些暴力镜头,看着还渗人。
乔翼桥忽然想到了之前一起和萨布里看的一部片子,名叫《旺角黑夜》。
片子里主角来福为了救女友,孤身前往坏人们的驻扎地,遭受毒打。
但导演非常克制,没有给来福被毒打的镜头,而是在来福进入那个屋子之后,给了门把手一个特写。
观众们只能见到门把手被一次次激烈地冲撞,直至几乎掉落,最后才看到有血从门缝里渗出来。
这个镜头当时让萨布里和乔翼桥都感到不寒而栗。
人最大的恐惧就来自于自己的想象。
只是看着那个门把手,就能想象到来福一次次被撞向门里侧门把手上的样子……
那么坚硬的门把手都要被撞掉了,任谁都能想象的出来来福的惨状。
这才是导演更高级的技巧。
不只要讲明白故事,还要用更让人记忆深刻的方式讲故事。
乔翼桥就带着这样的心看完了萨布里的整个影片。
然后,他确信了,萨布里不止很用心,还很有才华。
很多事情都是隐藏在镜头之下的。
镜头中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平和,她的父亲在认真的吃饭、她的哥哥还在修车、她的妹妹在午夜失眠……
而这些镜头之下,失去姐姐的痛苦,和被社会上的人指指点点的压力,一一展现了。
平心而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如果硬要对比的话,乔翼桥觉得这个比《红气球之夜》还要好——从技巧方面。
毕竟拍摄《红气球之夜》的时候,他还是一个非常……稚嫩的导演。
不过,也过去一年了啊。
而且,令乔翼桥感到更宽心的是,目前这部作品的得票数量还算不错,在全部作品中游的位置。
一方面是因为影片质量不错,另一方面,女孩父亲的角色是秦镇客串的,女孩的其中一个哥哥是祁思齐,都为影片拉了不少人气。
不过……
即使是这样,整部影片到底能不能进前五十名也是未知数。
今年参加雏鸟计划的创作者比乔翼桥那一年还多。
乔翼桥虽然觉得用《鬼》这部作品去申请学校应该已经稳了,但毕竟参加雏鸟计划还有个大目标,就是进入前50,拿到那笔不菲的奖金。
而且,好作品也应该被大家所看到。
所以,乔翼桥做了一点小小的努力。
他们之前那首推广曲制作好了,还一直没发呢。
乔翼桥又听了一遍《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深刻感觉道托尼对这首歌的用心。
虽然原曲就是祁思齐作的,而且已经相当不错了,但被托尼再重新制作,加上了小贾的混响,整首歌的复杂程度又上了一层台阶,相当抓耳动听。
十几个囚犯演员的声音也显得特别有力道,配合他们各自的唱词相得益彰。
即使乔翼桥没有那么懂音乐,但也重复听了几遍,感觉还挺好听,甚至有些上头。
最关键的是,歌词和整部电影的气质特别搭配,非常用心。
乔翼桥当即就从剧照师和侧拍师那里要来了几百张花絮照片和视频,剪了一晚上,终于剪出了一个让他比较满意的MV。
于是,他把这首歌发到了自己的账号上,又让小何用《高墙倒塌时》的官方账号转发了一次。
仅仅一个白天,这首歌的播放就突破了十万。
而且还在继续飙升。
“天呐,这可能是我今年听过最好听的一首电影推广曲了!”
“听完真的对整部电影更好奇了,真的是囚犯做主角吗?”
“不愧是祁思齐的作曲,但作词是谁啊,我看作词人有十好几个,是每人写一句吗?”
“看到这么多剧照有点吓人,这监狱怎么倒塌了?”
“这是一部关于越狱的故事吗?”
“啊啊啊我从剧照里看到祁思齐了,和他交流的那个小姐姐看上去不是华国人诶,是谁呀?”
网友反响十分热烈。
于是,乔翼桥适时在评论区回答了一位热心网友的提问。
“小姐姐是我们的巴铁执行导演,她最近有一部作品正在雏鸟计划参赛,如果你是大众评委的话,请替她投上一票吧~[链接]”
而祁思齐也用自己的账号转发了这条消息。
顺便,他还自发的去自己的粉丝群里喊了一声。
迈出这一步之前,乔翼桥也想过这样公不公平。
但在微博上随便一搜,发现参赛选手不仅有自己建立超话的,还有不少自己砸钱赚吆喝的,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那他也只是发了首歌,打了打广告,祁思齐又去粉丝群喊一句,也不算过分吧。
谁知道他的粉丝群里有没有评委呢?
如果可以的话,当初他参加雏鸟计划的那一次,也希望能有人为他做这些事。
虽说是选草根电影人,但说到底,选的还是有不小场外因素影响的“草根”。
这本就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
但幸好,这次的结果是好的。
就在雏鸟计划初赛阶段距离截止日期仅剩一天的时候,《鬼》这部作品完成了票数的飞涨。
最终成功进入了前50,拿下了复赛的宝贵资格。
这次的雏鸟计划日程安排的比较紧凑。
决赛就将在三天后举行。
萨布里十分兴奋,这是她在鹿特丹电影节之后第二次入围某种奖项。
乔翼桥不知道该不该对她说出“即使入围,大概率也不会获胜”这件事,虽然想让她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但又不想让她这么快就失去这份乐趣。
思来想去,在查询了后半周的天气预报,确定都会下雨之后,乔翼桥决定,这次陪萨布里一起去。
毕竟他也是大众评委之一,出席也是名正言顺。
……
两天后的阿坝依旧是阴雨绵绵,完全看不出太阳要升起的意思。
似乎在预示着这一场雏鸟计划之旅必然是悲剧收场的命运。
乔翼桥收拾好行李,带着萨布里前往机场。
全程萨布里都像是一个快乐的小鸟一样,叽叽喳喳个不停。
乔翼桥很多次想找个机会和萨布里聊聊,但都没有什么契机。
他只能不断暗示萨布里调整预期,别对这个计划期待太高。
也不知道萨布里听懂没有,总之她看上去还是十足的快乐。
这次雏鸟计划在燕京某高级酒店举行。
乔翼桥和萨布里办好了入住,就准备出席开幕仪式。
乔翼桥想起来上次大家“争奇斗艳”的情形,建议萨布里穿着自己国家的民族服饰。
但萨布里拒绝了。
她执意选择了一身职业装,看上去就像是经常出入写字楼的OL。
“我是靠作品本身入围的,”萨布里倔强说道,“不是因为我的身世背景或者什么所谓的政治正确,不愿意标榜那些。”
萨布里现在的中文已经很好了,能进行日常对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目光笃定,异常认真。
乔翼桥理解了萨布里的想法,对此也表示赞同。
到底还是他自己狭隘了。
整个开幕仪式和之前乔翼桥参加的那次大差不差。
唯一不同的就是终极评委换了两位。
王逸歌没有再出席,而是换成了一位擅长长镜头的,很偏向文艺作品的大导演,叫武然。
而周融的位置则是换成了一位女导演。
这位女导演名叫齐红,今年四十来岁。
但如果要算的话,她应该算是华国第一的商业片女导演了。
出于种种原因,其实导演这一行里,男女比例极度不平衡,乔翼桥也没认真统计过,但心里猜想这数字应该也远远大于十比一。
而齐红能从中杀出一条血路,实属不易。
她不是科班毕业,而是新闻专业毕业的,毕业之后做了好几年的记者,然后才转到了影视行业。
起初她在香江的TVB做副导演,也就是香江人常说的“PD”,这职位几乎等同于内地影视界的现场制片。
TVB是一个影视制作相当模式化的地方,可能是整个东亚地区所谓“影视工业化”的急先锋,但与好莱坞工业化中对于各类职位工作时长的保护相比,TVB更像是“血汗工厂”,不论对于艺人还是导演,甚至是场工和PD,都压榨的十分变态。
齐红在访谈中说过,她那时候,
一个月的工作时间打卡经常超过450小时。
也就是平均每天都有十五个小时以上。
就在这样的磨练中,齐红做了五年。
而后才变成了导演。
她一开始做了几部家长里短的剧,收视不错,然后找了个契机,就开始做电影导演。
齐红喜欢高概念的题材,出道的电影作品就是一个都市奇幻类的电影。
所谓“高概念”就是指以营销创意指导电影创作的电影类型。
这种片子,通常有一个比较新奇的设定,从一句话故事就能抓住你。
比如《E.T.》,比如《加勒比海盗》,比如漫威系列,等等……
当然,高概念电影并不一定代表了大成本,齐红就专门做小成本的高概念影片,比如《疯狂的石头》、《天下无贼》这些,都属于高概念电影。
简而言之,高概念电影本质上还是“电影工业化”的一种延续,所拍的都是能卖座的大众电影。
齐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抛去女性身份,她就是国内低成本高概念电影的领军人物。
乔翼桥就非常喜欢她的电影。
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契机之下见到她。
到了选择导师的环节。
乔翼桥本来以为萨布里也会选择齐红,但没想到萨布里最终选择了最偏向文艺范儿的导演武然。
之后几天的流程还是和之前一样,大家选择各自想去的课程学习。
乔翼桥一直对这种学习来者不拒,所以也挑了一些课程。
其中他最期待的就是武然和齐红两位老师的导演课程。
他先去的是武然老师的课。
83/135 首页 上一页 81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