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近代现代)——铁马倦倦

时间:2023-10-17 10:25:35  作者:铁马倦倦
  但乔翼桥学会了以小见大的技巧。
  他先是让汽车正常行驶,所有囚犯昏昏欲睡。
  然后忽然听到“嗒嗒嗒”的声音,这时候不少囚犯已经醒了,在找这声音的来源。
  渐渐地,他们才发现是有小石子敲打在玻璃上。
  不少囚犯觉得这很好玩,然后凑到玻璃前看着。
  与此同时,前面,大巴车司机的水杯也震动起来。
  然后,从这些囚犯的瞳孔中看到一辆棵坠落的树、几个树枝……
  正当他们感到疑惑的时候,忽然,轰的一声炸响,泥石流奔涌而下。
  司机堪堪停车,轮胎在地面脱出长长的痕迹。
  前轮前面一米的距离,如同洪水般的泥石流倾斜而下。
  车上所有人大气儿都不敢出。
  正当他们刚刚送了一口气的时候,又是一道泥流直接击打在他们的窗户上。
  在剧本上,这段戏可能就是简单的一句话“车”
  这样的设计就比简单的泥石流重装车辆要细腻的多。
  也给了观众反应的时间,不至于觉得这场灾祸来的特别突兀。
  自然而然地,如果每一个遇到的困难都这样设计,拍摄的难度也提升了不少。
  但乔翼桥偏偏就是喜欢折磨自己的人,如果有哪里没有设计好,他反而会觉得浑身难受。
  总之,这些戏又辗转全国各地,拍了一个多月才算结束。
  整部影片的拍摄,也已经要到结尾了。
  整个剧组,全部人都要一起去到阿坝。
  在那里完成最后一个镜头。
  ……
  可惜,阿坝正是雨季。
  乔翼桥他们赶到的时候,阿坝已经连续下了半周的雨了。
  天气预报说,这场雨还会持续一周。
  乔翼桥也只能苦笑。
  他们这最后一场戏,也就是影片的结尾,需要的是一个朝阳初升的日子。
  必须要是晴天才行。
  有时候拍电影就是这样,要看天吃饭。
  所以乔翼桥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等待这场雨过去。
  但他也没想到,自己的片子还没杀青,萨布里的小作品却早已杀青了。
  这是他早上起来看到窗户外面有两只小鸟的时候突然想起来的。
  他掐指一算日子,原来雏鸟计划早已经在半个月之前就截止了。
  自己都没留意!
  他赶紧叫过来萨布里,问她:“你的作品做完了吗?”
  “做完了呀,”萨布里说道,“都传上去了,已经到了评奖阶段了!我之前看QYQ你太累,就没有打扰你。”
  乔翼桥这才点开了雏鸟计划的影片列表。
  萨布里笑:“QYQ,你猜猜哪一个是我的作品?”
  乔翼桥顺着网页向下翻找,终于在一半以下的位置看到了一部作品。
  作品的名称叫《鬼》。
  乔翼桥点开了这部作品,看了起来。
  故事其实也很简单,讲的是一个女孩被奸杀后成为了一个鬼魂,然后以她的视角去看她死后家人和社会上一些人的反应。
  萨布里惊讶:“你怎么一下就认出来了?”
  乔翼桥笑而不语。
  其实萨布里也没意识到,她的个人风格也极为明显。
  影片的题材也全都和女性相关。
  仅仅是开篇两个镜头,就能看得出来是出自萨布里的手笔了。
  镜头对着墙壁,是漆黑的暴雨夜,只能听到一些挣扎与尖叫的声音。
  镜头缓缓摇至窗台,之间暴雨之中,一朵粉色的花被雨水打湿……花瓣片片掉落,最终只剩下单薄的花蕊。
  此时,一只血手握住了这花蕊,然后镜头视角不断上升、上升……
  乔翼桥总是惊讶于萨布里的天赋。
  这样的开头比直接拍摄那些暴力镜头,看着还渗人。
  乔翼桥忽然想到了之前一起和萨布里看的一部片子,名叫《旺角黑夜》。
  片子里主角来福为了救女友,孤身前往坏人们的驻扎地,遭受毒打。
  但导演非常克制,没有给来福被毒打的镜头,而是在来福进入那个屋子之后,给了门把手一个特写。
  观众们只能见到门把手被一次次激烈地冲撞,直至几乎掉落,最后才看到有血从门缝里渗出来。
  这个镜头当时让萨布里和乔翼桥都感到不寒而栗。
  人最大的恐惧就来自于自己的想象。
  只是看着那个门把手,就能想象到来福一次次被撞向门里侧门把手上的样子……
  那么坚硬的门把手都要被撞掉了,任谁都能想象的出来来福的惨状。
  这才是导演更高级的技巧。
  不只要讲明白故事,还要用更让人记忆深刻的方式讲故事。
  乔翼桥就带着这样的心看完了萨布里的整个影片。
  然后,他确信了,萨布里不止很用心,还很有才华。
  很多事情都是隐藏在镜头之下的。
  镜头中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平和,她的父亲在认真的吃饭、她的哥哥还在修车、她的妹妹在午夜失眠……
  而这些镜头之下,失去姐姐的痛苦,和被社会上的人指指点点的压力,一一展现了。
  平心而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如果硬要对比的话,乔翼桥觉得这个比《红气球之夜》还要好——从技巧方面。
  毕竟拍摄《红气球之夜》的时候,他还是一个非常……稚嫩的导演。
  不过,也过去一年了啊。
  而且,令乔翼桥感到更宽心的是,目前这部作品的得票数量还算不错,在全部作品中游的位置。
  一方面是因为影片质量不错,另一方面,女孩父亲的角色是秦镇客串的,女孩的其中一个哥哥是祁思齐,都为影片拉了不少人气。
  不过……
  即使是这样,整部影片到底能不能进前五十名也是未知数。
  今年参加雏鸟计划的创作者比乔翼桥那一年还多。
  乔翼桥虽然觉得用《鬼》这部作品去申请学校应该已经稳了,但毕竟参加雏鸟计划还有个大目标,就是进入前50,拿到那笔不菲的奖金。
  而且,好作品也应该被大家所看到。
  所以,乔翼桥做了一点小小的努力。
  他们之前那首推广曲制作好了,还一直没发呢。
  乔翼桥又听了一遍《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深刻感觉道托尼对这首歌的用心。
  虽然原曲就是祁思齐作的,而且已经相当不错了,但被托尼再重新制作,加上了小贾的混响,整首歌的复杂程度又上了一层台阶,相当抓耳动听。
  十几个囚犯演员的声音也显得特别有力道,配合他们各自的唱词相得益彰。
  即使乔翼桥没有那么懂音乐,但也重复听了几遍,感觉还挺好听,甚至有些上头。
  最关键的是,歌词和整部电影的气质特别搭配,非常用心。
  乔翼桥当即就从剧照师和侧拍师那里要来了几百张花絮照片和视频,剪了一晚上,终于剪出了一个让他比较满意的MV。
  于是,他把这首歌发到了自己的账号上,又让小何用《高墙倒塌时》的官方账号转发了一次。
  仅仅一个白天,这首歌的播放就突破了十万。
  而且还在继续飙升。
  “天呐,这可能是我今年听过最好听的一首电影推广曲了!”
  “听完真的对整部电影更好奇了,真的是囚犯做主角吗?”
  “不愧是祁思齐的作曲,但作词是谁啊,我看作词人有十好几个,是每人写一句吗?”
  “看到这么多剧照有点吓人,这监狱怎么倒塌了?”
  “这是一部关于越狱的故事吗?”
  “啊啊啊我从剧照里看到祁思齐了,和他交流的那个小姐姐看上去不是华国人诶,是谁呀?”
  网友反响十分热烈。
  于是,乔翼桥适时在评论区回答了一位热心网友的提问。
  “小姐姐是我们的巴铁执行导演,她最近有一部作品正在雏鸟计划参赛,如果你是大众评委的话,请替她投上一票吧~[链接]”
  而祁思齐也用自己的账号转发了这条消息。
  顺便,他还自发的去自己的粉丝群里喊了一声。
  迈出这一步之前,乔翼桥也想过这样公不公平。
  但在微博上随便一搜,发现参赛选手不仅有自己建立超话的,还有不少自己砸钱赚吆喝的,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那他也只是发了首歌,打了打广告,祁思齐又去粉丝群喊一句,也不算过分吧。
  谁知道他的粉丝群里有没有评委呢?
  如果可以的话,当初他参加雏鸟计划的那一次,也希望能有人为他做这些事。
  虽说是选草根电影人,但说到底,选的还是有不小场外因素影响的“草根”。
  这本就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
  但幸好,这次的结果是好的。
  就在雏鸟计划初赛阶段距离截止日期仅剩一天的时候,《鬼》这部作品完成了票数的飞涨。
  最终成功进入了前50,拿下了复赛的宝贵资格。
  这次的雏鸟计划日程安排的比较紧凑。
  决赛就将在三天后举行。
  萨布里十分兴奋,这是她在鹿特丹电影节之后第二次入围某种奖项。
  乔翼桥不知道该不该对她说出“即使入围,大概率也不会获胜”这件事,虽然想让她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但又不想让她这么快就失去这份乐趣。
  思来想去,在查询了后半周的天气预报,确定都会下雨之后,乔翼桥决定,这次陪萨布里一起去。
  毕竟他也是大众评委之一,出席也是名正言顺。
  ……
  两天后的阿坝依旧是阴雨绵绵,完全看不出太阳要升起的意思。
  似乎在预示着这一场雏鸟计划之旅必然是悲剧收场的命运。
  乔翼桥收拾好行李,带着萨布里前往机场。
  全程萨布里都像是一个快乐的小鸟一样,叽叽喳喳个不停。
  乔翼桥很多次想找个机会和萨布里聊聊,但都没有什么契机。
  他只能不断暗示萨布里调整预期,别对这个计划期待太高。
  也不知道萨布里听懂没有,总之她看上去还是十足的快乐。
  这次雏鸟计划在燕京某高级酒店举行。
  乔翼桥和萨布里办好了入住,就准备出席开幕仪式。
  乔翼桥想起来上次大家“争奇斗艳”的情形,建议萨布里穿着自己国家的民族服饰。
  但萨布里拒绝了。
  她执意选择了一身职业装,看上去就像是经常出入写字楼的OL。
  “我是靠作品本身入围的,”萨布里倔强说道,“不是因为我的身世背景或者什么所谓的政治正确,不愿意标榜那些。”
  萨布里现在的中文已经很好了,能进行日常对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目光笃定,异常认真。
  乔翼桥理解了萨布里的想法,对此也表示赞同。
  到底还是他自己狭隘了。
  整个开幕仪式和之前乔翼桥参加的那次大差不差。
  唯一不同的就是终极评委换了两位。
  王逸歌没有再出席,而是换成了一位擅长长镜头的,很偏向文艺作品的大导演,叫武然。
  而周融的位置则是换成了一位女导演。
  这位女导演名叫齐红,今年四十来岁。
  但如果要算的话,她应该算是华国第一的商业片女导演了。
  出于种种原因,其实导演这一行里,男女比例极度不平衡,乔翼桥也没认真统计过,但心里猜想这数字应该也远远大于十比一。
  而齐红能从中杀出一条血路,实属不易。
  她不是科班毕业,而是新闻专业毕业的,毕业之后做了好几年的记者,然后才转到了影视行业。
  起初她在香江的TVB做副导演,也就是香江人常说的“PD”,这职位几乎等同于内地影视界的现场制片。
  TVB是一个影视制作相当模式化的地方,可能是整个东亚地区所谓“影视工业化”的急先锋,但与好莱坞工业化中对于各类职位工作时长的保护相比,TVB更像是“血汗工厂”,不论对于艺人还是导演,甚至是场工和PD,都压榨的十分变态。
  齐红在访谈中说过,她那时候,
  一个月的工作时间打卡经常超过450小时。
  也就是平均每天都有十五个小时以上。
  就在这样的磨练中,齐红做了五年。
  而后才变成了导演。
  她一开始做了几部家长里短的剧,收视不错,然后找了个契机,就开始做电影导演。
  齐红喜欢高概念的题材,出道的电影作品就是一个都市奇幻类的电影。
  所谓“高概念”就是指以营销创意指导电影创作的电影类型。
  这种片子,通常有一个比较新奇的设定,从一句话故事就能抓住你。
  比如《E.T.》,比如《加勒比海盗》,比如漫威系列,等等……
  当然,高概念电影并不一定代表了大成本,齐红就专门做小成本的高概念影片,比如《疯狂的石头》、《天下无贼》这些,都属于高概念电影。
  简而言之,高概念电影本质上还是“电影工业化”的一种延续,所拍的都是能卖座的大众电影。
  齐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抛去女性身份,她就是国内低成本高概念电影的领军人物。
  乔翼桥就非常喜欢她的电影。
  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契机之下见到她。
  到了选择导师的环节。
  乔翼桥本来以为萨布里也会选择齐红,但没想到萨布里最终选择了最偏向文艺范儿的导演武然。
  之后几天的流程还是和之前一样,大家选择各自想去的课程学习。
  乔翼桥一直对这种学习来者不拒,所以也挑了一些课程。
  其中他最期待的就是武然和齐红两位老师的导演课程。
  他先去的是武然老师的课。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