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近代现代)——铁马倦倦

时间:2023-10-17 10:25:35  作者:铁马倦倦
  乔翼桥也坐下了:“不知道,您请讲。”
  “是选片主席推荐的,他是一位有八分之一血统的华国人,”朱利安说道,“我本身对你的片子很有顾虑。”
  乔翼桥心道,终于进入正题了。
  于是,他问道:“什么顾虑?”
  朱利安回答道:“您的片子开场画面就是华国国旗,终场画面也是华国国旗,在结尾的时候还是集体唱国歌……您不认为这样的片段很像是在为政府做宣传吗?”
  乔翼桥:“……”
  他简直被对面这个大鼻子惊了个呆。
  乔翼桥反问:“法国的国宝级电影《玫瑰人生》中艾迪特·皮雅芙唱法国国歌的桥段前一阵还被贵国选为了电影百大经典桥段,这就不是政治宣传吗?”
  朱利安的脸上瞬间沉了下去。
  不等对方说话,乔翼桥又问:“电影《空军一号》中,同样有大家集体唱国歌的场面,而且演唱者还不是军人,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政治宣传吗?”
  “更何况,在监狱的清晨升国旗唱国歌都是最正常的桥段了,真实情况就是这样,您大可以去贵国的监狱走走、看看,感受一下是不是也会唱国歌。”
  “但……”朱利安哑了火,“我认为《高
  墙倒塌时》整个片子的政治宣传意图过分明显,明显是在歌颂华国的监狱干警。”
  这话一出,乔翼桥都气笑了:“每部片子都有所歌颂。戛纳电影节1977年获奖影片《我父我主》的主角是参军时从一位军人那里获得了知识,回家对抗父权,这不是在歌颂军人形象吗?不说远的,说点近的,2015年戛纳电影节获奖影片《流浪的潘迪》,讲述的是一家三口来到法国成为难民,最后不也是被警察解救的吗?这不是在歌颂法国的警察以及对难民的包容吗?”
  “有的片子歌颂爱、有的片子歌颂和平,有的片子歌颂苦难,你们西方还有无数片子歌颂主,为什么我不可以歌颂华国的监狱干警,不可以歌颂他们的善良?”
  “罗伯特先生,请问您是否对华国有偏见?”
  乔翼桥举出的各个都是实实在在的例子,最后一句质问掷地有声。
  朱利安·罗伯特沉默了半晌,不敢出声。
  “我还是不希望有太过明显的政治宣传在影片中出现。”
  乔翼桥又问:“戛纳电影节的资金来自于法国国家影视中心,您在想要避开政治的时候,是否已经带上了政治偏见呢?”
  罗伯特知道自己辩不过面前这位年轻的华国人,于是冷冷甩下一句:“我不是要《高墙倒塌时》更改内容或者什么别的,我只希望你可以把最后的国歌音轨抹去,或者换上别的歌曲,国旗的镜头缩短一些,仅此而已。”
  乔翼桥觉得对方的要求荒谬无比。
  最后一幕,自己国家的人在战胜了如此大的困境之后还能唱什么?
  难道唱《Doyouhearthepeoplesing》?
  乔翼桥不是不明白电影的能量很大,政治也很复杂。
  但电影毕竟是没有国界的艺术。
  虽然乔翼桥在歌颂华国的监狱干警,但囚犯的改造可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为什么朱利安不能认为他是在歌颂善良的狱警和善良的改造方式?
  再说了,为什么歌颂国家的苦难,聚焦一些受苦受难的人们就是艺术的,可以获奖的;歌颂人们的善良,歌颂他们战胜了困境就是“政治宣传”?
  说白了,就是只能说差的,不能说好的。
  完全不讲道理。
  乔翼桥最后问出一个问题:“是的,哪怕我有政治宣传的意图,您认为我的意图影响到《高墙倒塌时》的艺术性了吗?”
  朱利安摇头,很快给出了答案:“我认为《高墙倒塌时》是一部非常杰出的作品,如果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剑指大奖,那将是我的遗憾。”
  如果说前面朱利安的话还带着和善的表现。
  这句话可以说是撕破脸了。
  乔翼桥满脑子只能想到两个大字
  ——虚伪。
  虚伪至极。
  他们看到《高墙倒塌时》在华国的成功,便邀请自己参赛,然后再因为所谓的政治问题,逼着自己改片。
  乔翼桥一时间都无法想象,如果改过的片子真的拿到了奖,他怎么向国内观众交待。
  别说是国内观众了。
  他自己心里都过不去这一关。
  乔翼桥说道:“如果您这样说,我也很遗憾,《高墙倒塌时》将退出戛纳电影节的展映,以及一切竞赛单元的评比。”
  “另外,之后只要是您当主席的时候,我的作品都不会再参加戛纳电影节的任何活动。告辞。”
  他不玩了。
  朱利安显然没想到面前的人是这么个硬骨头。
  “乔翼桥导演,我们还可以商量……”
  乔翼桥甚至没听他剩下的话。
  直接走了出去。
  小何刚刚听到了里面的争执,忙问乔翼桥:“大哥,怎么了?”
  乔翼桥言简意赅:“小何,告诉兄弟们,我们回家。”
  ……
  回程的飞机上,乔翼桥余怒未消,噼里啪啦开始打字。
  飞机落地燕京国际机场后,一封“退赛书”瞬间就发到了乔翼桥个人的微博上。
  退赛书内容如下:
  尊敬的朱利安·罗比特主席:
  我郑重决定将《高墙倒塌时》从戛纳电影节撤回,不再参加戛纳电影节的任何竞赛单元评比与展映。因为您对我的片子,乃至华国带有深深的偏见,恕我无法接受这种偏见。
  《高墙倒塌时》并非围绕着您所谓的政治意图进行构思。他歌颂了爱
  与善良对于囚犯改造的重要性,是对监狱基层干警的褒扬——在全球范围内,监狱基层干警都是直面囚犯的主要人物,而如何改造囚犯,将他们变成更好的人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华国监狱基层干警在这方面做的颇有成效,我所歌颂的,正是他们的这种方法和他们的内心。
  戛纳电影节在我,甚至在全球导演心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您作为今年的主席,却带有强烈的政治或文化偏见——如果不是在批判政府,那么就是在为政府做“政治宣传”,这是极其可笑的。我不知道您是否对于英国、法国、美国等其他国家的作品也带有这种偏见。
  我希望歧视华国电影的现象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得到改善,如果不然,我相信戛纳电影节会失去很多优秀的导演和作品,这对他们来讲是极度不公平的。
  真诚地,
  乔翼桥。
  这封退赛书全程都是用中文写的。
  至于法语翻译……让罗伯特那小子自己做吧。
  不过也不需要他来做。
  这条消息瞬间点燃了微博,也火到了外网,无数人都在朱利安的社交媒体账号下面留言,问他情况是否属实。
  但朱利安迟迟没有回应。
  发完微博,乔翼桥感觉气儿终于顺了不少。
  电话在当晚晚点时间响起。
  来电者是威廉姆斯。
  乔翼桥长叹一口气才鼓起勇气接起电话。
  恐怕到嘴的熟鸭子又要飞了吧?
  “你好,请问是乔翼桥导演吗?”威廉姆斯问道。
  “是我。”乔翼桥决定先发制人,“如果您愿意终止合约,撤回之前的全球版权购买的意向我非常能理解,但也希望您知道,从戛纳退赛是我的个人行为,和其他因素无关,还希望这不要影响到您对我国其他影视作品的关注……”
  “停、停,”威廉姆斯终于插进来话了,“乔翼桥,你在说什么?我打电话的目的是说,请你一定要把《高墙倒塌时》的版权卖给我!”
  乔翼桥:“啊?”
  什么情况。
  “你要知道,从戛纳获奖的新闻每年都有一条,可能对于片子知名度的提升只是20%,”威廉姆斯语言激动,“但从戛
  纳退赛,这可是太大的新闻,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找到我去问你的联系方式吗?!请你务必先别接他们的电话!”
  “这样……”
  这是乔翼桥完全没想到的方式。
  “反叛可是全球观众都最爱的话题!现在外网都在讨论你退赛的事,对你的片子好奇极了!”威廉姆斯清了清嗓,“我愿意以1200万的价格从你手中购买《高墙倒塌时》的版权,如果你之后在威尼斯获奖,我愿意再加300万!从某种意义上讲,乔翼桥,你真的是个营销奇才!”
  乔翼桥:“谢谢……”
  他也完全没想到,自己竟然会以这种方式出现在全球观众的视野里。
  “总之,你可以先去威尼斯看看,但我相信没人比我的出价更高!”威廉姆斯志在必得,“期待你的好消息!”
  “好。”
  挂断电话,乔翼桥心道,还真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如果自己面对不公只是默默退赛,那就杳无音信了。
  但要是敢正面刚,没准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一个月之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作为三大电影节之中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一直有“电影节”之父的称号。
  这次,乔翼桥照例早早交上了最终成片的字幕版本。
  交上去的时候,乔翼桥心中还打了一下鼓,该不会又不过吧?
  但短短一天之后,乔翼桥就收到了影片通过的通知。
  同一时间,他还收到了另一个通知——《高墙倒塌时》被选为了威尼斯国际电影的闭幕式影片。
  按理说,电影节的开、闭幕式影片都应该是知名导演的囊中之物,毕竟都是为了吸引观众的手段。
  乔翼桥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被选中了。
  当然,原定的闭幕式影片因为技术原因被迫撤赛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他也算是捡了个漏。
  到了这座流水的小城,乔翼桥的心情才平复了不少。
  他在整个电影节期间看了22部片子,还写了不少影评。
  之所以没去看更多,并不是因为乔翼桥精力不够或者没钱了。
  主要原因就是他竟然有国际“粉丝”了。
  因为戛纳退赛的事闹得电影圈满城风雨,倒是让不少年轻的电影爱好者记下了这位充满叛逆精神的亚洲面孔。
  乔翼桥又长得算是亚洲人里比较好认的那一个,在威尼斯街头的时候也经常被认出来拍照合影。
  一张写满生人勿进的脸,配合着浓重的反叛精神,再加上过分可爱的名称缩写,一时间标签#QYQ#已经成了当地社交媒体中的热门趋势了。
  似乎来看电影节不找QYQ打个卡都算白来了。
  乔翼桥也知道,自己其实是沾了祖国的光。
  随着祖国日益强盛,不少西方人民群众也意识到了华国并不总像是部分西方媒体里宣传的那样贫困与落后,都在为乔翼桥这次面对刻板印象与歧视的反抗而叫好。
  乔翼桥并不想成为什么标杆人物。
  但既然已经被架上了这个位置,也只能硬着头皮做起了华国的宣传大使,赶紧从华国买来了一箱宣传册和可爱的熊猫玩偶,找他合影的他就都送一套。
  《高墙倒塌时》三场放映都座无虚席
  ——说座无虚席还是保守了,每场过道里都坐满了人,乔翼桥甚至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挤进来的。
  明明说是维持秩序的保安走进现场之后也不说话了,找个好位置开始看起电影。
  乔翼桥内心大喊,这明明就是渎职!是渎职啊!!!
  不过在展映结束后,他收获了全场长达7分钟的鼓励鼓掌。
  令他惊讶的是,在最后唱响国歌的时候,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也眼含热泪。
  可能这就是“艺术无国界”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吧。
  总之,威尼斯电影节来到了最后一天。
  盛大的颁奖仪式。
  照例还是那一套流程,各路主席、嘉宾致辞,说的语言五花八门,乔翼桥也没听懂太多。
  再之后,一个一个奖项被陆续公布。
  倒数第二个奖项是评审团大奖,银狮奖。
  奖项被旁边的一个来自巴基斯坦的剧组获得。
  这可是人人都没想到的大冷门。
  不过,威尼斯奖惯常都是冷门片子获奖,大家对于
  爆冷门这件事也习惯了。
  萨布里则是激动不已。
  仪式还在进行的时候就去找他们聊天了,一群人用着自己的语言,说说笑笑不停。
  乔翼桥看着,也开心不已。
  最红。
  金狮奖的颁奖到了。
  乔翼桥、祁思齐、小何、萨布里……
  所有人都是紧张无比地望着彼此。
  这可是三大的奖项。
  如果能拿到的话,分量不言而喻。
  更何况之前还和戛纳闹掰了,怎么也得找回场子。
  饶是他们各自都做好了心理建设。
  当听到《高墙倒塌时》的英文从颁奖嘉宾的嘴中说出来的时候,乔翼桥还是完全没忍住,握拳大喊一声:“好!”
  他站上了领奖台。
  这次,他没再用英文,而是用中文,字正腔圆地说出了自己的领奖词。
  而威尼斯金狮奖对他的评语也十分耐人寻味。
  “《高墙倒塌时》聚焦了一个小监狱的内部情况,通过几位囚犯与狱警的转变勾勒出了华国监狱的变迁。地震事件牵动人心,足以令全球观众对天灾的残酷感同身受,但其中的人性光辉也得以凸显。导演讴歌的是人心底处的善良,讴歌的是敬业的态度,这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华国的另一面,带着她独有的文化与人文色彩,也足以让全球观众动容。”
  要说没有一些阴阳怪气,那也是不可能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