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在大秦帝国教书的日子(近代现代)——花灯见

时间:2023-11-07 14:26:00  作者:花灯见
  刚刚韩徒应该只是和他说说学校的规矩吧?而且,他也没有这些心思,就算韩徒说了什么也不应该拐到拥兵自重这种方向上啊!
  顾衍忽略了此时的私塾管束其实不是如此的条例清明,学习其实全靠自觉。而且大部分贵族子弟由家老教学,基本上是一对一,不需要这些管理集体的条例。
  在嬴政的心里,这种程度的教会孩子服从就是在从小培养军队。
  “哎。”顾衍想了想,问嬴政,“阿政知道为何贵族会让家老教导族中子弟,而百姓在私塾跟随西席读书,西席是哪家哪派,学生便大多是那家吗?”
  这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在他离开咸阳时并没有和嬴政仔细探讨过教育是如何引导百姓的,如今当他只从表象看,必然会无法理解。
  而人的最大能力便是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去理解不能理解的问题——即使有的时候会出现偏差。
  “因为教育是延续一个社会阶级最有力的手段,农人、商人、贵族。就算是如秦国的军功爵制,高位者也不过是在各家轮流做而已。”秦国提拔的将军,宰相甚至很多高级官员向上数最多三代就是曾经的贵族。
  顾衍将嬴政拉着做在穿廊边,面对正在一批一批学做豆腐的乙班学生,他们不仅仅是和甲班一样学如何制作,他们还将探讨其中的原理,“我教会他们服从,他们便服从。”
  “我告诉他们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天下开太平,他们便会一辈子深信不疑。”(1)
  顾衍笑着说,“我自幼由家老启蒙,读万卷书,比百姓们更早的接触朝堂和军队,这也是大部分贵族会走的路。所有贵族理应位高权重这些并没有错,但这样的教育会让我们一辈子都接触不到别的人群,但我们在现有的情况下,在未来会领导这个国家。”
  “诸事皆为肉食者谋。”嬴政轻轻的接话。
  “是的,我们可能对农人、商人保有怜悯,甚至有的贵族还会善待奴隶。”说到这顾衍笑了一下,嬴政不能从他的语气中判断他是否在讽刺些什么,“但没有尊重,更不要提感同身受了。”
  “本就贵贱有别,怎来尊重?”
  顾衍轻轻的闭上眼,像是有些疲倦。不过他还是嘴角含笑,也没有因为嬴政的反问而生气。他让嬴政去看学生们做豆腐,顺便了解一下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而自己面对着孩子们轻轻的笑了。
  不论是教育的新自由主义,民主的教育,还是教育的阶层流通,所有关于教育的研究归结起来不过是一句轻飘飘又让人心累的话。
  顾衍叹息般的自言自语,“特权最大的需求其实是延续特权。”
  然后听到嬴政装作年幼孩子的语气问稍大些的学生关于物理和化学的区别的声音,又安心的摸了摸鸱鸮杖,“好在,这里是秦国,此时是大争之世。”
  旧的阶级被打破,新的阶层还未诞生。战争会带来死亡,可也会带来新生——关于文明和制度的新生。
  “不要着急,不要着急。”顾衍有些难耐的安抚自己,站起来走向学生们,“慢慢来,顾衍。”
  “毕竟,对于文明来说,岁月还绵长。”
  “今楚人当秦政,实乃宣太后与华阳夫人之力。秦楚联姻数代,朝堂早以非秦之朝堂,乃楚之朝堂。还,各国来秦者皆意谋求官职,受官后又不忠于秦,灭国之战此皆为阻拦。”
  嬴政前世也遇见过这些问题,事实证明将朝中其他国的人开除是不行的。可,统一六国他们又不尽全力
  “为之奈何?”他想听听顾衍的看法。
  “阿政看这些孩子,当真不知?”顾衍笑着说,“各国贤才为名利而来,对母国也不会尽心。更何况,若是一统天下,哪还有他国之说。若是将他们去国,反伤人心。若是开办学校,以固定的教考方式选拔人才,在位者也参与考试,有才留,无才去,去者的官职就让新选拔的人才顶替,想必”
  嬴政笑了出来,“那些追名逐利之辈,必然为巩固自己的官职而按我的心思答卷。就如先生所说,如此,便是我想让其如何想,他们便如何想了。至于有违心所书者”
  顾衍敲了敲案几,“让吕大商人将此时广而告之诸国,教考后各重要官职的答案也皆数刊印发往各国,断其后路。”如果位居要职的人写违心的答案,都被各国人看过了,他国便都知他之所想,必然不会再用。他无处可去,也只能留在秦国。
  不想干也可以啊,立刻挂印辞官,有的是人想升职加薪。
  至于那些位于不重要职位的人,心究竟在不在秦也不重要。
  嬴政自然明白顾衍的意思,然后忽然说,“所以,先生那般规范学生,非使其忠于你,而是为秦培养忠贞良臣?”他忽然福至心灵的悟了。
  “低位者学习,也可通过考试为官,他们必然更了解黔首所需。如此,国之大政有了对黔首的考虑,百姓必然安居乐业,不思故国,而且黔首有了为官的途径,定然感念我之大德。更何况,若是秦如此任官,各国贵族有利可图,逆反之心也会降低”贵族最重要的是保证家族的传承,他灭了六国,六国遗贵宗庙被毁,家族复兴无望自然不会罢休。
  可如果他们知道,通过考试他们还可以有复兴家族的希望呢?
  至于那些顽固分子——
  在他第一次见顾衍的时候,顾衍就展示给他看了。
  顾衍笑着敛目,心下满意。他喜欢和聪明人说话,只需一点点的提示,对方自然会将自己的未尽之语补全。而且正因为是他们自己补全的,所以他们并不会怀疑这些事情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阴谋。
  当然,在推动科举这件事上他的目的已经达成,并没有什么后续的计划了。但保不齐以后会有,现在给嬴政一个自己心思很‘干净’的印象,日后说不定会有大用的。
  自古帝王多薄性,难保嬴政未来会怀疑自己。要知道,那个坑了韩非子的李斯如果不出意外,会是自己的同僚。
  他顾衍可是惜命之人!
  嬴政的行动力很强,当天晚上便写信到咸阳,也不知道安排了什么。
  而顾衍此时正让韩徒给他读孩子们的作业,好批改修正。边听乙班从做豆腐中对化学变化的猜测,边在心里想着一定要把玻璃做出来。
  想了想,让韩徒退下。当韩徒离开书房的那一瞬间,顾衍就垮了下来,脑子里想着玻璃的制造方法——
  长石、石英砂、石灰石
  果然还是要实验看看才行,玻璃的原料里好像还需要碱。
  纯碱的提取不是难事,但找到它的产地是件非常难的事。在工业纯碱制造以前,天然的纯碱获取是非常难的,也是很多工业发展制约的重要因素。
  顾衍想着想着有些出神,没有注意到有人进来。
  他习惯性的沾水将欧亚大陆画出来,然后在丝绸之路沿线画来画去,思考着如果出了关哪里可以找到盐湖。
  青海湖,可以吗?
  顾衍觉得可行,但人选呢?谁能被派去找盐湖?他习惯做一步想十步,甚至百步,如今已经想到嬴政即位后派人走丝绸之路了。
  “先生,这是何方地图?”
  突然,一个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路。
  作者有话要说:蠢作者忘设定定时更新了
  (1)改自:横渠四句,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原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感谢在2021-12-0523:17:47~2021-12-0623:15: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小沫儿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小沫儿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银白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2章 
  哦豁。
  顾衍的第一反应是顺手将案几上画地图的水渍直接抹去,然后迷茫的反问嬴政,“什么?”
  嬴政却抓着顾衍的手将刚刚的地图重复了出来。那精准的重复,也不知道在一旁看了多久。
  顾衍知道瞒不过去,只得说,“不过是蛮人之土,阿政这是作甚。”
  “那,我大秦何在?”
  顾衍摇摇头,“都言是蛮人之土了,又怎会有秦之疆域?”反正现在先瞒过去,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就嬴政那样喜欢拓土开疆的性子,要是知道了关外蛮人的背后还有国家,那还不得打穿欧亚大陆。
  顾衍当然不担心秦军的战斗力,他担心的是这样穷兵黩武会出事的。这也和他为民为国的理想不同了啊!
  好在嬴政只是沉吟了片刻,没有再追问,也松开了顾衍的手。
  顾衍想了想,决定谈点什么转移一下喜欢江山的帝王的注意力。
  \&ot;诸事莫不是徭役之属,然若是一统诸国后,除边防守备外恐难再需大量驻军。\&ot;顾衍想了想,“但,军事贵族便少有晋升的途径。如今的军功爵制若是再用下去,恐会生乱啊!”
  虽然嬴政在心里不赞同顾衍对各地不需要守备军的言论,但他说的关于将士们晋升的问题确实需要重视。
  于是他没有打断顾衍。
  ——至于那个形状奇怪的地图,他终究会知道的。也不必急于一时。
  “其实我本想劝你即位后改制的,不过”顾衍边整理着语言边说,“这还是要看你,毕竟关系重大。”
  “先生但说无妨。”只要嬴政认真起来就会称顾衍先生。
  “如今爵位不传子,只有一代。在争霸年代,自然可鼓励更多的将士为爵位拼杀,可若是无功可立时,尤其是将军们自然会考虑自家子弟无功无爵,未来难以生活。军队难免心生不满。”
  顾衍白玉般的手指轻敲端着的耳杯,发出清脆的声音,“无论是乱世还是治世,稳住军队是当务之急。秦以军功立国,当无功可立时必然需要其他替代的方式。”
  “你我曾谈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1)。将军们也一样,以利稳之最好。”顾衍微笑着说。
  “可,若使将士养尊处优,如遇战事恐不能为国拼杀。”嬴政也将自己的忧虑说出来,“况且大部分将军都有为王之功,若是封无可封当如何?将军们多是有土有民之辈,若是背叛于我当何如?”虽然只有彻侯才有封地,但大部分将军秦王为示恩宠也会分些土地给他们——只是权力没有真正的封君那样大。
  “当然不是让秦养他们终身。”顾衍摇摇头,“三代到五代,爵位土地推恩。”
  “推恩?”这是个新词,嬴政一时间不太能理解。
  “以我家为例。”顾衍笑着说,“家严为长信侯,乃有封号之侯但位又比关内侯低,类大庶长也。”二十级军功爵制,大庶长位十八。
  “按如今爵制,我与大兄是无法继承祁山这方土地的。”
  嬴政点点头。
  “推恩的意思便是,长信侯之封号在我家传三代。大兄为嫡长子,乃继承长信侯之位和岐东土半数土地。”
  “半数?”
  “嗯,其他土地便由其余嫡子和庶子继承。无需三代,各家所拥的土地便非常小了。”如今人的孩子都生的多,若是未来环境安定,顾衍估计会生的更多。他们家是十八级侯土地都不算多,就是彻侯也不过万户吧?要不了三代估计就会被分完。
  这样对国家没有任何损失,反而在前期将功臣良将都稳住,而且若是在发动灭国战时想各国宣扬这种方案,——在秦国,只要有功于国就会得到封赏,不论出身国籍。只要许诺此利,各国百姓和贵族估计都能望风而投降。
  “即使我大封天下,如此三代,诸爵者便泯然众人。”嬴政在心里算着如果真的这样封赏,是得到的利益大,还是损失大。而且他同样也想到了在一统天下之战时能用到的地方,其实他一直不太放心顾衍提出的用教化来化解各国的反抗念头。
  当然,他承认这个法子是大秦万代的基石。但,所需的时间太长了,至少要两代人才能真正使他们臣服,不能解近火。
  推恩的法子
  略微操作一下,倒是能安抚那些把家传当命的贵族。——再加上为科考的法子,他就不信那些无力抵抗秦军的废物们不动心。
  而他只需要忍受那些贪婪的废物两代人而已,就能换取秦国万代昌盛。怎么想这都是比万利的交易。
  虽然嬴政很满意,但他还是没有说赞同或不赞同,只是不置可否的同样敲了敲案几。
  顾衍果然被他诓住了,犹豫了一下说,“若是阿政在担心军队丧失战斗力,也大可不必担忧。只需挑军中优者,减缓轮换时间,将军队的人手固定下来,每十年一换,——如魏武卒那般训练,练就专门为军者,自当以一敌百。”
  “秦不需用大量的粮钱养人数众多的军队,以攒钱为天灾,还能减轻百姓徭役时间,以平民愤。”
  嬴政还是没说活。
  顾衍皱着眉头,一时不知道嬴政到底想知道什么,只能把自己想到的都说出来。
  “将领的培养也可如培养为国之文官,建武备学堂,意为武将者都可报名,学业有成者可入军为将,——给功臣的子弟留下名额,也可解将军们的后顾之忧。”
  “练兵之事”顾衍叹了口气,揉了揉额头,打算说要不自己想想现代的军训?再编个教材什么的时候,嬴政终于开口了。
  “先生大才,政一事未想通便又出新意。”他打断了顾衍本来打算说的话,“至于军中具体之事,蒙上卿等可担之,不必先生操劳。”
  顾衍也知道自己管的有点太多,于是点点头。并且在心里给自己画了条底线,以后说什么都不会再触碰军队这条历代秦王心中的红线。
  “我也只是以教书想到如此,如阿政心中以有谋划那我也不必多嘴。”
  第二日早,顾衍早起到厨房去看越丫已经炼好的豆油。好吧,说是看其实就是让越丫在一旁描述,然后他沾一点点尝尝味道。
  “少主所写的法子做出的此物浑浊,倒是像猪油之类。只是如今天寒,也不见其凝固。”越丫在一旁介绍,顾衍将手伸进已经凉透的油桶里戳了戳,触感上确实不像是工业做出的豆油,不过尝了后倒是觉得还挺像。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