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贵问:“租房人是江梦庭,但实际上是谁在居住?”
李明摊了摊手,道:“房子租出去,租户又是一次性支付了半年的房费,也不和我讲价,过程中也没有什么事情来找我处理,我也没管谁在里面住。领导,我真不知道那人有问题,你把我叫过来问这事儿,我就知道肯定是出事了,我现在心虚地很,我这地儿不会牵扯进人命案子了吧,我现在心里头砰砰乱跳啊。”
周启贵没有回答李明的问题,他沉着脸,道:“今天我们找你来了解这些事情,别跟别人说,明白吗?”
李明不停地点头:“我懂得规矩,出了这个门,我就把话烂在肚子里。”
周启贵又问:“你有三号铺面的备用钥匙吗?”李明摇头说没有。等粮站的工作人员和房东李明离开后,周启贵立刻将情况汇报给陈光明,陈光明今天一大早就跟廖副局去了市局,局长许雄要听取沈家灭门案的侦查情况,昨晚案情分析会结束后,他几乎是熬了个通宵才完成报告,今儿一大早就来了市局。周启贵自然知道他今日的安排,所以简明扼要的将情况说清楚了,陈光明也没有废话,直接给出了两条要求,一是立刻开锁进屋;二是联系勘查室李暖主任,收集室内所有生物检材和物证。
有了陈光明的安排,周启贵联系了勘查室李暖主任,将此处的情况告知了对方,在等待李主任到达寺前镇粮站之前,开锁师傅已经按照周启贵的要求把三号铺面打开了,屋内顿时票来一阵烟尘的呛人味道,铺面有上下两层,上层为卧室,下层为铺面,右侧有一楼梯直通二楼。屋内空荡,只摆放有一个木质沙发,和几根高矮不一的板凳,看样子应该是房东原有的物件。地板上有许多凌乱的脚印,初次此外并没有任何衣物和个人物品的存在。
周启贵和周民没有进入铺面内,而是站在铺面外粗略地打量了下整体情况。半个小时后,勘查室主任李暖和他的三个助手抵达了粮站,李暖在门口和两人打了个招呼,让助手开始拍照录像,然后再进入铺面里面,周启贵有勘查证,周民没有,但是周启贵还是选择在外面和周民一道等着通道开启后,再进入。
半个小时后,李暖小心翼翼地走出来,道:“我们在一楼的地板上发现了两个人的足迹。”
周启贵问:“足迹方向呢?”一听这问话就知道周启贵绝对是个经验丰富的一线刑警。
李暖道:“两个方向都有。但是足迹集中在一楼,二楼没有发现有人进出的痕迹。”说完,示意两人可以勘查现场了,他通知助手将强光灯对准一楼地板,整个一楼地板的所有细节一览无遗。李暖的三个助手开始着力于提取足迹,他们标出足迹的位置,将透明胶带的一端贴在足迹一侧的地面上,再将胶带均匀压向足迹的另一端并压实,尽量不产生气泡。取下胶带后,他们再把胶带固定在纸盒子里,准备带回实验室,用透射光法照相。现场检验程序又严又多,步骤繁琐却缺一不可,足迹提取花了接近两个小时,李暖主任和他的助手们才将整个现场勘查完毕。助手画出了足迹图,交给李暖主任。
李暖指着足迹图向周启贵和周民解释道:“一楼地板上的这两个足迹,根据脚印分析,一个是老年人的足迹,老年人肌力明显减退,运步迟缓,前脚掌压力面扩展向后转移大,后跟压力臂前掌压力重的多,且面积大,有明显的擦、挑的痕迹,初步判断在六十岁上下。另一个个人的足迹长,步角中等,步宽中等,不到三十岁。根据平面足迹算法和立体足迹算法来算,老年人身高在165-170之间,年轻人身高在175-180之间。”
周启贵道:“从身高和年龄来看,老年人符合丁大国,年轻人符合向晚意的个人特征情况。”
李暖接着道:“在木质沙发上,有一块很小的可疑痕迹,从痕迹分析,应该是有人躺在上面反复摩擦形成的。”
其中一个助手小林也上前,兴奋地道:“在摩擦痕迹中有一小块液体痕迹,里面还沾了三根头发。屋内的光线不够强,肉眼很难发现,我们用了强光,又蹲在地上把屋子里所有的物件一寸一寸地找,这才发现沙发椅上的这三根短发和疑似唾液的液体痕迹。找到这两样生物检材,加上足迹,是谁在一楼铺面里走来走去就一目了然了,再加上案发后丁大国曾经在粮站附近出现过,向晚意与丁大国共谋犯罪的嫌疑就如秃头上的头发——明摆着了!”
周启贵额头上的川字纹紧了紧,道:“那我们就要找出向晚意前来寺前镇粮站的证据,他是什么时候来的,又是什么时候离开的,这些都要搞清楚。”
李暖道:“有了这些线索,在以前咱们基本上可以把他给刑事拘留了。”
周启贵摇头道:“那是以前。搁在现在的依法治国时代,是行不通了的。向晚意是王副市长的秘书,身份敏感,没有铁证,王副市长一定会给市局施压,搞得不好我们就会陷入被动。”
李暖也赞同:“是啊,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年代不同,要求就完全不一样啊。行吧,我们先回去做检验,加班加点也争取在今天出具结果。”李暖带着勘查室的助手离开后,陈光明的也打了过来,询问勘查情况,周启贵将足迹和可疑痕迹的情况告知给了陈光明,陈光明很兴奋,显然是没料到在这里果然发现了一直苦苦寻觅的证据。
挂断电话,周启贵和周民往大队赶回去,陈光明在路上给负责24小时监视向晚意的任思齐一组再次提醒道:“向晚意是重点人物,要看紧了,别让他溜了。”
任思齐保证道:“陈队,这个你放心,我们借调了一部分社区民警共同监视向晚意,有专人在外围监控,还上了技术手段。向晚意这两天都没有去上班,活动轨迹除了家,就是去了一趟殡仪馆和咱们大队,随时都可以收网。”
而此时,赵宇和李侠通过市局出面,联系上了市委秘书处,从秘书处拿到了一则关于下给你晚意的消息:向晚意已经在今年1月份办理完成了所有的公派留学手续,将于今年3月份前往德国开展为期两年的留学。这不可谓不是个重大突破!
陈光明面上浮上了笑容,廖副局看着他这张尽管笑着也依然叫人害怕的脸,抽动了几下眼皮,问道:“有消息了?”
陈光明点头:“我们在寺前镇发现了丁大国从大运村在回农机厂家属的路上,中途去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里发现了两人的足迹和可疑痕迹,初步判断足迹为一老一少两人所有,痕迹李暖已经带会实验室,晚上就会出具最终检验结果。另外,另一组人员在调查向晚意过去一年的个人情况中掌握了一个基本情况,向晚意在去年五月份被市委组织部成功选拔为第一批公派留学生,出发时间就在今年三月份,这为提供了向晚意为何前面十五年不急于出手的原因,对他来说,出国就是一个时间契机。另外,今儿晚上几组人的消息都会汇总过来,廖局,晚上要不要参加一下,估计今晚还要你做出指示。”
廖副局也不矫情,干脆利落地答应了:“行,没问题,晚上几点,到时候通知我就行。”陈光明虽然四十出头,但资历和经验在刑警这个圈子里都算突出,多年来在多个案要案中的出色表现,以及现在的身份,廖副局很自然地就接受了陈光明的建议,丝毫没有陈光明给他安排工作的心理障碍。
到了晚上九点钟的时候,勘查室李暖主任这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经过检验分析,那三根头发均位丁大国所有。这一份证据足以证明丁大国在案发后出入过粮站的三号商铺,而与他接头的人是否是向晚意就等着视频排查的结果了。一个小时后,沈家灭门案第八次案情分析会在大队大会议室召开,廖副局一直在办公室里等待着结果,此时他坐在会议桌的正中间位置,看着大伙儿,沉声道:“开始吧!”
第81章 结果(1)
会议室里早已有后勤人员泡好了一壶老荫茶,老荫茶味道重,若是在办公室里独饮时,其味道粗糙苦涩,但是若是累了一天之后来一壶老荫茶,那滋味就完全可以让浑身毛孔都舒坦了。
陈光明在接收到廖副局的示意下,选择让周启贵先进行汇报:“贵叔,把寺前镇粮站的情况给大家做个汇报。”
周启贵点头,道:“好。我们根据视频大队反馈的视频信息,发现丁大国在案发当日20日上午四点四十分乘坐村镇班车返回寺前镇,班车在五点三十分抵达寺前镇汽车站,但是丁大国并没有在汽车站下车,通过班车车载视频发现丁大国在大丰路口下车,后人直接进入大丰路,大丰路为一条南北向且长度为三百米的道路,周围没有居民区,东西方向为寺前镇粮站的库房,出入口为粮站的铺面,这一段路没有设置监控点,只在前行大丰路出口与大道路相交的十字路口有一个交通监控摄像头,但由于该监控摄像头视频分辨率极低,基本上无法使用,在走访路口周边商户时,通过一家五金商户的监控摄像头,发现了丁大国于六点三十七分出现在了路口。丁大国在大丰路里消失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大丰路里。刚才说过大丰路出入口皆是寺前镇粮站的铺面,其中出口临街六个铺面全部抵押给了粮站新楼承建商李明,这六个商铺中目前仅出租了三号铺面,租房人为江梦庭,从我们前面的调查可知江梦庭为向晚意的母亲,他利用江梦庭至今仍未注销的身份信息做了很多事情,据李明说现场实际租房人为向晚意。我们在发现该号铺面之后,第一时间请勘察室对铺面内部进行了现场勘查,在室内发现了两个人的足迹和可疑痕迹中的三根头发,这部分勘查与检测结果请李暖主任介绍。”
李暖清清喉咙,用洪亮地声音说道:“我们在三号铺面的一楼地面上发现了很多足迹,经过测量发现这些足迹分属两人所有,根据步长及着力点判断分别为一个老年人和一个年轻人所有,结合案情初步怀疑为丁大国和向晚意,大家请看投影”,说着,他的助手已经把投影打开,上面呈现的是两个足迹,他接着道:“这是我们现场采集到的足迹,从这两幅足迹图中,很清晰地显示,丁大国留在地板上的脚印由一双鞋留下,向晚意的脚印由两双鞋留下来的。向晚意有一双鞋的鞋印上重叠了不少丁大国的脚印,向晚意另一双鞋的鞋印一次都没有踩在丁大国的脚印上,这就意味着,向晚意先进入了铺面里,丁大国再进入,两人时间有先后,所以才出现丁大国的脚印叠在向晚意的脚印上,另一次向晚意单独的脚印证明向晚意先过一次,此次脚印印迹过浅,证明这一次来得比较早,而重叠的脚印证明两人同时都在铺面里。”
廖副局认真听完了,然后问道:“所以说,向晚意在此之前来过一次,而后第二次与丁大国约在此地见面,见面的时间就是在20日那一天。”
李暖点头:“是的,从脚印分析上是这样的。下面我说一下在现场发现的可疑痕迹。该处痕迹在室内一楼的木制沙发靠近扶手处,经过检验该处痕迹为唾沫。同时,在这团可疑痕迹里沾着三根头发,头发质地弹力差且细软,色素颗粒少,初步判断落发人为老年人。经过经验,该处唾沫与毛发均为同一老年人所有。以上就是现场勘查与检验的情况。”
周启贵道:“好,下面我接着汇报粮站这部分的情况,我们目前已经掌握向晚意和丁大国在此地碰面的证据,但是向晚意进出粮站的路线还需要再进一步明确,在视频大队的配合下,我们调取了市委办公大楼所在新衙路到寺前镇粮站和富力花园小区到寺前镇粮站的这两段路的所有视频,这两段路沿途监控密布,可以完全跟踪向晚意的行踪,经过海量视频的查看,没有发现他在寺前镇出现的痕迹,我们怀疑他用了障眼法,所以反其道行之,不再围绕查看这个人,而是选择查看在六点之前从富力花园小区和新衙路离开的所有车辆轨迹,经过筛选,在20日清晨新衙路市委办公大楼只有三辆车开出,富力花园小区有七辆汽车离开,我们逐一调查了这十辆车的行车轨迹,发现其中一辆车行车轨迹十分异常,该车并未来直达寺前镇,而是在白庙镇停车,此后并未再挪动,联系该驾驶员反映当日是有一名男性乘客提前在网络上预订的前往白庙镇的车,该男性乘客下车后,重新在路口打了一辆就离开了,我们追踪了这辆车的轨迹发现该车前往的目的地正是寺前镇粮站,只是该车选择在大丰路出口处下车,因该处没有监控摄像头,所以就重点查看该辆车辆的轨迹,最终在该车的行车记录仪里发现了向晚意,该车司机同时提到他把向晚意放在大丰路口之后并未离开,而是按照他的要求在附近等待了一个小时,再返回白庙镇。至此,向晚意在案发当日进出寺前镇的轨迹全部清晰。”
“好”,陈光明很振奋,有种拨云见日的畅快感,说道:“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向晚意费尽心思地隐瞒行踪也要在当日与丁大国见面,可见他作为幕后策划者对丁大国行动的关注,不能通过电话联系这种警方极易查到的痕迹,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没想到还是逃不掉咱们的火眼金睛。好,下面由李侠和赵宇汇报对沈明非盗取氰化物的调查结果。”
李侠放下手中的笔,翻开记录着调查情况的那一页,语气清亮地道:“今天我和赵宇前往了城东新区大元外贸公司,该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为重要化学原料的进出口贸易,沈明非是在2014年进入该公司采购部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主要负责对采购原料的进出库盘点。沈明非曾经在2014年12月13日发生过一次重要化学原料出入库重量不一致的事故,公司方面怀疑是他偷盗,该化学原料为氰化物,因氰化物为剧毒化学原料,公司方面特别重视,对沈沈明非本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并没有发现沈明非盗取氰化物的证据。我们在查看12月13日沈明非进出库房的视频时,发现了一个细节,他前后四次进出库房,第二次是携带了写字板,其余三次都没有携带,所以怀疑沈明非极有可能将那减少的十毫克氰化物夹带在写字板和清单纸之间。目前毒理检验室已经对写字板与沈明非当日所穿的工作服进行了化验,均发现了有氰化物残留的痕迹,证实沈明非在12月13日确实盗取了十毫克的氰化物。”
陈光明听到这个结果并不京A,只是心情却无端变得沉重了起来,廖副局虽然没有全程跟进案件,但作为受害者的沈明非却是知道,此时沈明非牵扯进案件中,这其中的敏感不得不让他打起了精神,他看了一圈众人,提醒道:“沈明非盗取氰化物,沈家六口人死亡的主因又和氰化钾中毒有关,这其中究竟是什么牵扯,大家一定要保密,沈明非既是受害者也是目击者,对待他的问题一定要慎重,否则会引起重大舆情。”
陈光明也是这个意见,他跟着道:“这个问题在先前与沈明非求证时,沈明非予以了否认,所以下一步我们会直接传唤沈明非,但是带走沈明非的时候尽量低调一点,不要引起众人的围观。好,下面我说一下由大队内勤人员调查向晚近一年发生过的一些情况,其中有个事情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向晚意在2014年3月报名参加了‘山城市优秀中青年成才培训计划’,然后在去年5月选拔成功,定于2015年3月前往德国公派留学,为期两年。这让我们怀疑这就是向晚意刻意接近丁大国的契机,选择丁大国作为鱼竿,是因为他有两个条件符合向晚意的对象人选,一是丁大国对沈家人深入骨髓的仇恨;二是丁大国身患癌症,生存期不到一年,而他可以在丁大国结束沈家人之后,正大光明地前往德国,那个时候他人已在国外,警方却是没办法奈何他,不得不说向晚意确实把一切都计划得很完美。”
46/58 首页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