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燕归来(近代现代)——青山遮不住

时间:2023-11-16 09:23:20  作者:青山遮不住
  面馆没有倒闭,老板还是那对上了年纪的夫妻,这十年来他们依旧扎根在这里。不过经过岁月的洗礼,他们的面容上开始布满沟壑,曾经乌黑亮丽的头发如今也变成根根银丝。
  萧衍站在面馆外,面馆应是新装修过的,卷闸门换成了玻璃门,门上贴了大红的福字,老板不再站在店门往滚烫的沸水里下面,他们有了专属于他们的后厨。
  萧衍推门进去,记忆里油腻腻的桌子和地板都消失不见,老板悠闲地坐在崭新的木桌边戴着眼镜刷视频。听到推门的声响,他抬起头看客人,眼神恍惚了一下,他摘下眼镜,盯着来的人看了半晌,忽然放下手机,站起身来,对着后厨的老板娘喊道:“老婆子,快出来,你看看这是不是阿栉家那个回来啦!”
  萧衍幻想过很多次重回渔村的场景,他会穿街走巷,路过一间间曾经他和萧栉一起来过的商铺,面馆、酒馆、零售商店,这些店老板或许会在他踏进店面的某一个时刻认出他来,有可能是挑选东西时,有可能是付款时,但他独独没有想过是见到的第一秒。毕竟已经过去十年来,这期间他们会和无数人相逢又互相道别,记忆会一层一层更迭,回忆也是需要时间的,要从高峰一般的记忆里找寻到关于他的蛛丝马迹并非只需一息,然而他们就是这么快的认出了他,还说出了他很久没有从别人口中听到的他爸的名字。
  他眼眶忽然有些发酸。忽然有些想他爸了。
  一个满鬓花白的老奶奶掀开后厨的布帘,探出一个小脑袋看外面,老人家愣了一瞬,忽然间快速朝萧衍走来,她走到萧衍面前,布满褶皱的手去抓萧衍的手臂,“小衍,你是小衍吧。”
  萧衍回握住她纵横交错的手背,点头道:“阿婆,是我。”
  “哎哟,你这小娃娃都长这么高啦,真真一表人才呐!什么时候回来的呐!”突然,她猛地拍了一下萧衍的肩,埋冤道:“你这孩子,这么多年也不知道回来看看,虽然你家婆不在这生活啦,你也可以回来看看我们啊,住你隔壁的小弟还记得吗,当年你妈妈带你离开这里,他伤心了好久,天天坐在你家门槛上等你回来带他出去玩。小衍,我们都很想你呐!”
  “今天刚到的,阿婆,我也很想你们。”他低着头,声音都有点哽咽。
  阿婆摸摸萧衍的脸,瞅见他身旁站着的齐乐洋,问道:“这娃娃是哪个?和你一起回来的?”
  萧衍回答她是的,顺势给她介绍:“阿婆,这是我的好朋友,这次陪我一起回来看看。”
  “啊哟,这个娃娃长得可真乖巧啊,白白嫩嫩的。”
  齐乐洋瞬间脸红了,不好意思地挠头笑。
  “诶好啦好啦,娃娃好不容易回来,不要一直让他站着,走,我们给两个娃娃下面条吃。”阿爷拉着阿婆往后厨走。
  “诶,对对对,小衍,还是和以前一样不?你身旁这个小娃娃吃什么,那桌子上有菜单,你看看,看好了叫老头子就行。”
  阿爷阿婆热情好客,整的齐乐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连忙回道:“阿爷,我和小衍一样就可以。”
  “诶好好好,你们先坐着,想喝什么柜子里拿啊!”
  两人挑了较中间的位置坐下,萧衍这才认真环视起店面来,这里已经和他记忆里的面馆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什么都是新的,桌子座椅冰柜饮水机,全都焕然一新,阿婆甚至非常潮流的用上了微信收款码,看到老两口如今生活得这么好,他心里放下心来。
  齐乐洋见老两口进了后厨,倾身向前问道:“这是你家亲戚吗?”
  萧衍摇头:“不是,他们俩是我的邻居们,虽然他们不是我的亲阿婆阿爷,但他们从小待我就如亲孙子。以前阿爸出去打渔,阿妈为了生计做零工,阿爸就会把我放在阿婆这里,等到阿妈做完零工回来再把我接走。”
  “怪不得他们这么多年没见你了,也还是能第一眼就认出你。”
  萧衍盯着后厨的方向出神地看,语气有些低沉道:“我也没想到,毕竟10年过去了,连花草都经历了数轮的生长与消亡,人也也在这时间长河里改变很多,但他们却没有忘记我,甚至没有过多犹豫,就认出了我。”
  齐乐洋这会儿倒不会说话了,他看着萧衍,手慢慢握紧萧衍放在桌面的手,想借此来安抚一下萧衍。
  “面来啦!”
  阿婆端着两碗满满当当的面过来,齐乐洋吓得好忙收回手,他故作镇定地接住阿婆手中的面,道:“谢谢阿婆啦!哇,好香啊!”
  阿婆笑盈盈的,“快吃吧,想吃多少都管够!”
 
 
第四十章 
  萧衍一口气吃了三大碗面,齐乐洋在一旁都看呆了。阿婆面馆的面分量不少,碗碗面多汤浓,面上的肉片阿婆放了很多,堆起了来似一座小山,就是这样的一碗面,萧衍也是一个人干掉三大碗,并且每一碗汤汁都喝的一滴不剩。反观齐乐洋,他碗里还剩了一大半,倒不是他吃得慢、不爱吃、吃不下,而是阿婆和萧衍之间聊的话题太过吸引他了。
  阿婆并未说什么特殊的事情,不过是在唠家常,她问萧衍离开渔村后发生过什么,萧衍除去母亲再婚而引发的一系列事情,其他的都事无巨细地告诉了阿婆。
  他告诉阿婆离开渔村后,她和宋南乔在海市生活过几年,后来因为宋南乔工作的原因,搬去了京市,现在他在京市读书,生活。阿婆说,京市好啊,大城市,在那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齐乐洋闷着头吃面,一根一根的吃的很慢,他心里五味杂陈,萧衍对真心对待他的人习惯性的报忧不报喜。他将苦都自己吞进肚子里,喜分享给所有关心他的人,
  阿婆后来还问了他宋南乔现在还是一个人吗?萧衍沉默了半晌,终究还是问了这个问题。
  他叹了口气,道:“几年前和一个叔叔结婚了,现在感情很好,还给我生了个弟弟。”
  阿婆和阿爷都为宋南乔感到高兴,听到他们都过得很不错,脸上洋溢着,“家婆身体怎么样?还好吗?”
  萧衍低着头,脸就要埋进面碗里了,他声音低低的:“家婆去世了,有几年了。”
  阿婆和阿爷瞬间无言,脸上的表情变了又变,最终哀伤攀上了他们的脸庞,“没事没事,家婆时间到了,回到天上去了,她并没有离开,天上的星星其中有一颗就是她。”说着,她起身往后厨的方向走,她背过身去,步伐不再如刚见面那般矫健,一步一步蹒跚着,“我再去给你们下点面条,你们先慢慢吃。”
  萧衍和齐乐洋同时抬起头看阿婆的背影,瘦弱的身躯佝偻着,略显落寞。萧衍看见,阿婆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抬起手抹去了眼角的泪水。
  萧栉的父母在萧衍出生前就去世了,萧栉去世后,萧衍离开渔村,他的那些亲戚并不关心他去了哪,过的是好还是坏,就好似萧衍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一个陌生人的孩子。而宋南乔离开渔村后,把萧衍外婆一道接到身边,自此便和渔村所有的亲朋都断了联系,谁也找不到她,联系不到她,同样的,也联系不到萧衍的外婆。
  阿婆和萧衍外婆从小一起长大,她们一起上学,恋爱,又看着对方结婚生子,互相把对方的孩子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阿婆的儿子很早就离开了渔村,在外市买房扎根,孙子在外市读书,只有寒暑假才有时间回来陪陪他们老两口。萧衍小时候常常绕在他们膝边,问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阿婆和阿爷不知如何回答,便把他抱起来,看店外的世界。
  那时候店铺前的道路没有新建,大卡车一遍一遍压过,马路上起了一道道裂痕,车子在上面驶过,带上一阵灰尘,萧衍便停止发问,把头埋在阿爷的肩头,防止烟尘入鼻,咯咯咯地笑。
  阿婆说,宋南乔在一夜之间带着家婆消失后,她问过许多人有没有宋南乔他们的消息,但那些人回答她的均是没有。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不见宋南乔归来,阿婆心底才接受宋南乔不会再回来这个小渔村了,家婆也不会回来这个小渔村了。
  阿婆一个人躲进后厨偷偷的哭,萧衍和齐乐洋不知所措,阿爷安抚他们:“娃娃,没关系,阿婆就是一下子接受不了,我去开导开导她。”
  阿爷再从后厨出来,阿婆红着眼跟在他身后,手里还端着一碗面。萧衍起身接过面放在桌子上。他把阿婆扶过来坐下,蹲在阿婆身边,说道:“阿婆,不要伤心,就像你说的,家婆并没离开,她只是去天上当一颗星星了。”
  阿婆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亲耳听到他说,心里一时间还是接受不了。萧衍又同阿婆说了些关于家婆在他身边的事情,得知家婆为他争取到一套京市的房子,阿婆特别自豪。阿婆心情转好了一些,萧衍便把阿婆端来的面统统吃干净。
  离开面馆时,太阳已经开始向下沉去,橙黄的夕阳洒下,色调单一的建筑物好似盖了层金纱。小渔村没有靠近南方的海,但冬季气温算不上冷,天气好一点儿的时候,偶尔也能遇见如同夏季的黄昏。
  萧衍和齐乐洋沿着马路缓慢向前走去,萧衍指着前路,道:“沿这条路一直往前开,开大概半个小时的车,就能到渔村了,明天我们打辆的士去那儿看看,阿婆说我以前住的房子还在,只不过日晒雨淋的,已经看不出曾经的样貌了。”
  “那我们明天早点起,去把房子收拾一下,晚上在那睡一晚!”
  萧衍懵了:“可我没有那的钥匙啊。”
  齐乐洋晃晃手中的钥匙,说:“我有,阿婆在我们俩离开前把备用钥匙给了我,她说这是以前萧栉给她留的,方便她在你妈……你阿妈没及时回来的情况下把你送回家,这么多年她一直都保存着,偶尔会去老房子里打扫一下卫生,只不过现在他们在县城里租了间房,老两口只有不开店的日子回去渔村,房子也有两个多星期没有打扫过了,需要我们自己去整理。她没有直接给你,是怕你不愿意回去,所以才托我旁敲侧击。”
  萧衍的心脏轰然震动,有山洪爆发之势。原来真的会有人隔着数里的距离,去思念他,去担心他的处境。这份心情他不知该如何去描述,心脏被填的满满的,想快要爆炸了。
  齐乐洋见他没回答,侧着头说:“想去吗?不想去的话我们就不去了,明天去看看老房子,傍晚去海边散步,怎么样?”说着他便准备把钥匙收进口袋。
  萧衍却一把夺过齐乐洋挂在手指上丁零当啷响的钥匙,拿出手机,低着头戳点屏幕,道:“去,我现在就预约车。”
  到房间门口时,萧衍忽然想起什么,说要去商店一趟,让齐乐洋先回房间等他,齐乐洋疑惑不已。等到萧衍再回来时,手里多了个塑料袋,齐乐洋打开看,里面装着毛巾、牙刷之类的生活用品,还有一些零食。
  齐乐洋了然,这是为了去渔村住一晚而做的准备。
  在萧衍的记忆中,从县城到渔村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但在过去的十年里,这段路被翻修过好几次,曾经的黄泥马路被封存在他的记忆里,如今出现在他眼前的是灰白的没有裂纹的水泥马路。车子行径平整的路面,颠簸动荡的不复存在,萧衍再也不会因为崎岖不平的道路而在半途被吵醒。窗外的景象飞速后退,现在从县城通往渔村,路程被缩短了十多分钟,他们到渔村时,齐乐洋耳机里才刚响起第四首歌的前奏。
  齐乐洋摘了耳机,跟随萧衍下车。最先进入视线的,便是广袤无垠的大海,阳光洒落随风飘荡的海面,粼粼波光荡漾着,似一层碎金屑。海岸边停泊了几艘小渔船,它们在海水里飘荡,有些孤寂。远处海浪拍打礁石,溅起的浪花落在细软的沙滩上,击退了欲往礁石上爬的几个小孩儿,他们嬉戏打闹的声音被海风带到了齐乐洋的耳旁。
  齐乐洋停在原地没有向前,温煦的海风鼓动起他衣裳的下摆,他的发丝在风中飞扬,他闭眼仰头,感受阳光肆意地在他肌肤上抚摸。齐乐洋猛吸一口气,清新的空气里夹杂着一股淡淡的腥味,那是独属于这个渔村的味道,曾经也是独属于萧衍的味道。他不讨厌这味道,甚至说得上有些眷念,就好似在这个时刻,他跨越了时光,来到了儿时的萧衍身旁。
  渔村不大,用不上交通工具,步行十来分钟就能把整个村子逛完。萧衍从前住的老房子在村子的边缘一点的位置,齐乐洋跟上了萧衍的步伐,一边走一边四处看。村里的房屋大多都还是老房子,破旧斑驳的墙壁立在树荫之下,屋子门前飘荡着一张张渔网。此时正值正午,阳光有了灼人之势,村里静悄悄的,唯有海浪的声音被无限放大,树叶在风的鼓舞下沙沙作响。
  在这种安静过头的环境下,齐乐洋说话时也下意识放低声音,他小声地说道:“怎么村子里都没人?”
  “这会儿大家应该都在休息。”
  齐乐洋看着一路走来,家家户户敞开的房门感叹:“休息都不用关门的吗?”
  萧衍轻轻敲了他脑袋一下:“你忘记了,我跟你说过,正是因为村子里的人少,又相互认识,大家也都不怕打开房门会有人来盗窃,开房门是对邻里的信任,也是方便互相串门。”
  齐乐洋撅起嘴嘟囔:“这不是头一次见嘛,在城市里生活久了,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放在现在都有些不可思议了。”
  聊着天,便到了萧衍家门口。那是一幢比周边其他房子还有破败的一间屋子,墙壁被雨水腐蚀得坑坑洼洼,房门也锈迹斑斑,窗户上盖了一层灰尘。
  萧衍开了门,房间里没有想象中那么脏,保存得也较完好,没有屋外那么不堪。除却桌椅之类的家具老旧得褪了色,白墙发灰,灯光有些暗之外,其他都还能正常使用。
  萧衍进入屋子最先把床单被套换了新,又找到抹布擦屋内的灰尘,齐乐洋想上前帮忙,却被萧衍赶回了房间。
  齐乐洋扒在门边,偷偷看房间外萧衍忙碌的身影。大概是因为穿着略微厚实的衣服不便行动,萧衍把外套脱了,只着一件薄薄的衬衫。他弯腰擦拭着红漆茶几,衬衫因弯腰被带跑,露出一截劲瘦的腰,溶金般的日光斜射进来,落在了他的腰腹上,灿烂的光芒如同一块金色的腰带。
  齐乐洋看着眼前的景象愣了一瞬,回过神来后想推开门出去,推门的手忽然停住,他掏出手机,偷偷对着萧衍的方向拍了一张照片。
  冯凡龙在亲戚家的沙发上窝着,他爸妈正和亲戚聊的热火朝天,他便无所事事地刷着朋友圈。忽然间,他刷到了一条没有文案,只有几张照片的朋友圈,而这条朋友圈就是来自他的好兄弟,齐乐洋的。
  齐乐洋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但他并不爱发朋友圈,几年来都看不到他发一条,今天他一次性发好几张图,冯凡龙揉了揉眼睛,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