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
“够不够?”
“够了够了。”
“小园的心结,解了吗?”
眼看那些侍卫接近,应小园再抬起头,万里无云,日光刺目,真是个好天儿。再看秉莲的莲花暗纹袍子,玉石念珠,领口滚了圈漂亮的银丝,沾染几点泥渍。
心结在刚才的梦里,还是解不了。不妨在傻和尚心里埋一颗种子,让它代表千万个他这样的人。
他把这几点泥渍擦去,轻声说,“去吧,别让师父久等。”
秉莲垂着眼皮,眼眸颤动,睫毛上坠了不少水珠。说不出悲凉还是了然,他勾了嘴角,缓缓点头。
那些水珠沿着他的脸颊滑下,像哭又像笑。
上台阶,秉莲每走一步,心里溢出一句,似有一支沾了泪的笔在写。
“离红尘去,万般思绪了无尽。不心安、事难全,举目南望黎首。”
“阶尽。”
他踩上最后一阶,方丈朝他双手合十,殿内的佛像低眉在等。他回过头,遥遥看向阶下,放生池里空空荡荡,岸上人头攒动,那抹身影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旧景念当时,青天碧海葬愁地。上莲台、回首未见,袂迎风、凡丝落。断魄。”
第13章 十三
听说,皇上染了病症,几位亲王请了个会治病的高僧侍奉,日日祈福诵经。三月不到,皇上把皇位禅让给一位在远方长大的亲王。新皇提拔了前朝太师党,封了那个和尚做太傅,二人日日进出文渊阁。
当然,这都是听说,老百姓光知道朝廷派兵镇压蛮寇,拨粮拨款,官老爷换了名字,日子能过下去了,大喊万岁爷吉祥。
刚过完年,临入夜,大街小巷更热闹。一支打了官印的骑马队伍过街,拉了辆马车,侍卫各个身姿飒爽,一看便知宫里来的。这队人马拐过街,进了巷,到了一方寒酸小院前。
敲门,有人应。
开门的是个水灵的男孩,穿绿衫,巴掌脸。
侍卫开门见山:“这家姓应?”
男孩怯怯地点头。
绿衫,男孩,巴掌脸,瘦,大约是了。
侍卫把一封信塞男孩手里,语气尊敬:“公子,读吧,读完了收拾收拾,咱们上车。”
男孩惶恐接下,似是为难,俯身要跪。
侍卫吓得扶他,“这是干嘛?”
“我、我不认得字。”男孩脸都白了,要昏过去的样子。
带头的两侍卫面面相觑,扭身到一边说话。
“不认字的?”
“不认字怎么,太傅佛陀在世,跟乞丐交好也不奇怪!”
“对对对。”
两侍卫回来,一个朝另一个使了个眼色,另一个展了信,朗声念道:
“小园,小僧托人把仁和应敬案递去大理寺,如今翻案,想必应家族人已经团聚。小僧才知道你的名是绿英。还是唤你的字罢。皇上命小僧还俗,小僧想听小园的意见,邀小园来京晤言。”
侍卫读完,怎么品也不像写给男人的,有点儿臊。
男孩拨浪鼓似的摇头,“我不是应小园。”
两侍卫刷地白了脸,“那你谁?”
“我是他表亲。”
“怎么……”
“我来投奔他的,他把屋子留给我了。”
“他人呢?”
“走了。”
“去哪儿了?”
“不知道。”
“干嘛去?”
“只说,游山玩水,过自在日子。”
两侍卫了然,这男孩子得了家当,把衣服也穿上了。
男孩想起什么,问:“大人是和尚派来的?”
“是。”
“他留了东西,你们等着。”
男孩进屋,再出来,手里多了串念珠。
上好的白玉,颗颗饱满莹润,末尾掉了串黄澄澄的穗子。
男孩说:“这个他天天戴身上,叫我收好,说以后有人会来取。”
侍卫双手接了,掌心凉,心也凉了大半,不忍交差。
众人转身上马。
“等等,”身后男孩又喊:“他还留了句话——小师傅,我逍遥快活去了,用不着渡我,渡你的天下苍生去吧!”
完
8/8 首页 上一页 6 7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