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姚策的手。两只大胖手此刻却是有些局促地相互搓动着,活像一只等待投喂的大熊。
这个联想乍一出现在简时安的脑海时便被他立刻排除在外。
熊那么可爱的动物怎么能用来形容姚策呢?
对方可是包揽了淮水城三分之一木材生意的姚策啊!
别小看这三分之一。据简时安所知,淮水城大大小小共有二十几家木匠铺,这就相当于其中就有最少七家是属于姚策名下的。
他简时安也就是一个小贩,最多因为一些超越时代的奇思妙想赚了些钱。
他这些小钱放在姚策面前可就不够看了。对方的铺子是刮风下雨都不愁收入,他每天早出晚归才赚这么点钱,连一个铺子都买不起。
想到这,简时安越发不能理解对方三番五次找上门究竟是有什么事。
前些日子的“自助餐”大赛已经让他隐约察觉到姚策想要同他合伙做生意的想法,不过一打听却是看上了自己的小推车。
这一次就不一样了。饶是精于算计的简时安也想不到对方是又想在自己身上打着什么主意。
总不能是看上他的竹筒想要换成木筒吧?
“承蒙大家抬爱,简某才能勉强混口饭吃,争什么第一第二啊。倒是姚老板,简某近日总能在这附近见着您。”
简时安的这番话相当于是堵了姚策的嘴,让他不好往其他话题引,姚策顿时感觉到了棘手。
本就是烈日当头,再加上体格的肥胖,这就导致姚策的脸色有些发红,额间的汗珠频繁滚动。
见姚策张了张口不知道说些什么,简时安也觉得有些尴尬。好家伙,谦虚谦过了头,场面有些难收啊。
好在这时,陆轻寒站出来替两人解了围。
“姚老板,时安的意思是想说您最近在哪发财呢。您家大业大,指缝里随便漏一些就够我们夫夫二人生活了。”
说着,陆轻寒捧着个竹筒塞进姚策的手中。这是简时安特地留给他的水果茶,他本来想着留到收摊后与简时安一同分享,也就一口未动。
见姚策接过了竹筒,陆轻寒知道之前的尴尬气氛在缓缓流动,于是趁热打铁道:
“实不相瞒,时安这几日总跟我念叨着您在上次比赛中提供的小车,他正想着去找您讨几个单子呢!”
“简老板,这是真的?”姚策也不是不识好人心,他怎么看不出来陆轻寒的圆场呢?当即打开了竹筒,仰头喝了一大口水果茶。
沁凉的果茶正是解渴的好东西,一口下肚后全身的躁热都被抚平。不知如此,舌尖还能尝出丝丝草木的清甜。
再次感叹了一番简时安的头脑,姚策也不去纠结什么尴尬不尴尬了。
他算是知道,对于简时安这种聪明人你就得直着来。什么客套不客套,对方根本不吃这一套。谦虚的劲头像是要去做先生似的,哪像别的年轻人那般心高气傲?
“简老板,我这次前来是想和您谈一桩生意的。陆小哥儿也可以听听,正好给个建议。”
姚策知道这两人算是夫夫一体,自然也就在言语上将陆轻寒也同样摆在合作者的位置上。
简时安脸上的笑容真实了些。他引导着姚策来到树荫下,避过了日头后,简时安这才大胆发问:
“敢问姚老板这回是看上我的竹筒了?”
不愧是简时安!
姚策知道跟聪明人说话就是不费劲,可他没想过和简时安说话根本不需要打草稿。对方的一语中的直接将他从找话题的阶段一下拉到谈判桌上。
姚策在心中暗自提醒着自己要小心后,他这才将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
“淮水城中能做出这样的竹筒的要么是杜老板要么是刘老板。两家之前是姻亲,价格上面你争我抢不对付得很。简老板要是与我合作,我可以这个数的利给你。”
姚策伸出三个手指头,这是他最低的底线了。本来他是不想那么早地将底牌暴露,可简时安实在太精了!
他一见自己就明白自己的来意,这竹筒肯定是他考虑再三货比三家才拿下来的。现在他要想夺了这门生意,那他就得让出更多的利润。
“姚老板,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您既然能给我让这么多的利润,商量的肯定不止是竹筒这一门生意吧?”
简时安的竹筒是从一家姓杜的竹子店采购的,在此之前他的确也去另外两家观察了。刘姓老板做生意不太地道,他会暗自抬价。不仅如此,他家的竹筒做得也没杜家做得好。
可竹筒有什么技术含量呢?这无非就是将选好的竹子从中劈开,前后打磨一番后便可以上架了。
这是外行人的看法。
竹筒得先看原材料。毛竹也有好坏之分,有的毛竹一上手便知是否能用。其次得要看工匠的打磨工艺如何,毕竟是要入口的东西,要是边上还有毛刺,那着实不能使用。
姚策家的竹子店简时安也进去过,他们家的原材料比杜家的好,可是工艺技术方面却不如杜家。
这也难怪,杜家是祖辈就跟竹子打交道的,教出来的工匠肯定比姚家那些半道出家的工匠技艺好。
可姚策又给自己让了三分利……
简时安可不止是在水果茶方面需要竹筒。他今后还会进军“云滇竹筒饭”这个领域,需要的竹筒数量可不是一星半点。
成本过高的话,那他的价格也得上来。万一有人又来模仿竹筒饭,再同他打上价格战……
那他还不如趁现在就与姚策定下来。
“姚老板,兹事体大,容简某回去想想吧。”简时安没有贸然行事。对方价格低归价格低,可工艺实在不怎么样。
他不想自己在今后闹出个“竹筒伤人事件”,赔钱赔到倾家荡产。
“好说好说,简老板回去考虑考虑,过两天我再来拜访简老板。”
姚策没想到简时安不会立刻就将这件事定下来。按理说他的让利空间很大,对方应该很快就同意啊。可这也说明简时安今后一定有用得着竹筒的地方。
看来价格上面对方动了心,可工艺上面还是没有打动他啊。
不行,回去就派那些工匠们去进修进修。简时安这里他一定要再磨磨!
对方还有学徒,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搞不好自己就能靠着他挤进商会了呢!
第30章
“时安,姚策那里你是怎么想的呢?”
陆轻寒走在简时安身边,听着小商小贩的吆喝声,热闹的气氛也感染了他。
“我们暂时先不考虑他,他自己知道自己的短板在于工匠的工艺上。倘若他要是执意与我们谈合作,那肯定会先补足短板。”
说到这,简时安感受到陆轻寒的目光。对方似乎有些不解于他的猜测,他也乐得给自己的夫郎解释。
“他今天的这番话纯粹是来试探我是否对竹筒有大量的需求。试探的结果很成功,我的确需要大量的竹筒。并且是好竹筒。”
“可是我们的水果茶过了夏日这个时间段也就不会再火热了呀。还有什么地方需要竹筒呢?难道……”
陆轻寒与简时安对视,骤然意识到对方应该对于竹筒有其他的想法,他当即也不追问,反而是换了其他的话题。
“程喜他们快要出师了吧。”
现下是街口,难免人多口杂。那些小想法还是等到两人私下里再商量吧。
“嗯。等到他们两离开后,我们两个还能歇一段时日。到时候为夫给你好好做一顿大餐让你补一补。”
简时安怜惜地伸手捏了捏陆轻寒的手腕,骨头有点硌人,说得夸张些就是一点肉都没有。
“好。”陆轻寒甜蜜地应了一声。这个家伙总是想着给自己补充营养,可偏又忘了他自己。
不行,等会回去后他也要露一手,定要让简时安好好尝尝他的手艺。
小两口有说有笑地回了家,一进家门,陆轻寒便扔下简时安去了厨房。
嘴上还撵着他赶快歇息或者去看看对方种的菜。
“说什么你今日一定要尝尝我的手艺。要知道这么多天都吃着你做的饭,我都快忘了自己也会做饭了。”
陆轻寒好说歹说才让简时安去了旁处,自己则是一人来到厨房。
嗯……做些什么才能给时安补充些营养呢?
有了,不如给他炖个鸡蛋羹吧!上次他教会自己后自己还没上手实践过呢。
接着再给他炒两个下饭菜。夏日食欲不振,时安得多吃些才有力气想其他的呢。
在脑海中列好菜单后,陆轻寒手脚麻利地开了灶台,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最好吃的饭菜。
这厢简时安则是来到了他的小菜园。
黄瓜已经熟了一大半,这是要赶紧摘下来的。他还淘了一些香料的种子,每日勤浇水、多除虫,这下也都结果了一大半。
可惜他目前还没有淘到辣椒的种子,对于“辣”这一味觉还有很多的遗憾。
但他已经有了想法。他托了几位总是前往边境做生意的商贩给自己带一些种子,想必辣椒这种在其他国家根本不陌生的植物也会被囊括在其中吧。
趁着难得的闲暇时光,简时安仔细回想了一下“云滇竹筒饭”的制作过程。好像是需要用到香糯竹这种竹子才能做出正宗的竹筒饭。
别人他不知道,但是姚策那里一定能给自己搞来这种竹子。
倘若对方的制作工艺更上一步台阶,加上三分让利的利润空间,就算那批竹筒有些毛边自己也认了。
不就是拿回家重新修改嘛,看在成本极低的份上,他也能摇身一变成为竹筒专家的!
解决好了最重要的道具,简时安将心思放在竹筒饭的“饭”上。
据他所见过的“云滇竹筒饭”有两种。
一种是当成小吃卖的甜口竹筒饭。采用的是糯米和黑米的组合。制作时需要先在竹筒上钻个小孔,将洗净的米从小孔里填进去。
吃的时候则是需要用一根竹签穿进蒸熟的糯米里,再沾上白绵糖就成了可以边走边吃的“竹筒饭”了。
其实这种小吃不能称之为“竹筒饭”,顶多算上“竹筒糯米条”。是以糯米的清香以及黑米的甘甜为主,再配上那层遇热即化的绵白糖,这才在现代夜市占了一席之地。
简时安记得像这种小吃一般都会在小学的校门口叫卖。
印象中的那个叔叔推着个自行车,自行车前头挂着“云南竹筒糯米饭”的旗子,后座上则是放着一个大铁箱。
铁箱里放着十几根已经穿好竹签的细竹筒,遇到想吃的小朋友就会停下脚步。紧接着就会像是变戏法一样将竹筒一分为二,让小朋友自己举着竹签,想吃多少白糖就裹多少白糖。
那被白糖裹了一层的糯米条能瞬间将白糖热化了,只留下一层薄薄的糖稀裹在上面。倘若你要是不快点吃的话,糖稀还会顺着糯米条往下滴,别提多诱人了。
可以说,简时安的快乐童年是由这个叔叔以及卖麦芽糖的老大爷组成的。哦,校门口小店里五毛钱一包的辣条也占了一席之地。
可这种竹筒饭放在古代却有点不太现实。
原因无他,这里没有绵白糖。
就算他用麦芽糖稀来代替甜味,可那也无法实现现沾现吃的场景。
再说了,麦芽糖也的确不适合运用到这种场景。
“时安,吃饭啦!”
充满元气的声音打断了简时安的思考,他立刻直起身大声回应道:
“来啦!”
不管怎么说,麦芽糖的制作工艺他是绝对不会让出去的。起码在现阶段,他还是要靠着这份甜味起家的。
来到厨房,饭桌上已经摆好了四盘菜。主食是米饭,下饭菜是肉末茄子和蒸鸡蛋。老实说,光是这两道菜简时安就可以干两碗大米饭。
将蒸好的鸡蛋羹泡在米饭里,让每一粒大米都裹上鲜嫩的鸡蛋,再配上咸香下饭的肉沫茄子,那滋味想想都让人直流口水!
更别提陆轻寒还准备了另外两道小菜。凉拌黄瓜用得是他昨天采摘的黄瓜,新鲜水灵得要命。
简时安注意到,为了使黄瓜更加入味,陆轻寒特意采用将黄瓜先拍后切的办法。混着酱油和盐拌了拌,翠绿的果肉上淋满了褐色的液体,着实有些诱人。
最后一道菜倒是简时安没有想过的。灰色面筋片的边角是焦干的状态,显然是进锅煸炒了片刻。
不止如此,简时安还眼尖地发现面筋片与面筋片之间还有着些许的孜然粒。
注意到简时安盯着他的煸炒面筋发了呆,陆轻寒连忙解释道:
“你不是总是跟我说创新创新嘛,今天我也来做一回创新的主儿。这一道干煸面筋我尝过,味道不错。尤其是这孜然撒在上面,气味极其芬芳。”
“轻寒,你可真是个福星啊!”
简时安上前几步将陆轻寒搂在怀中亲了又亲,直到对方满面通红地伸手挡住了他的唇这才罢休。
孜然,孜然,他怎么没有想到呢?
这面筋他洗出来也只是蒸好后用盐粒炒着吃,脑子里却从来没有将其与街边小吃联想在一起。
这一次经过陆轻寒的“干煸面筋”的创新提醒,他这才想到面筋的另一种做法。
烤面筋!
说起“烤”,他从在古代创立炸串小推车开始就没有动用过这门技艺。那些本用来烧烤的果木炭全被他堆到了油锅底下。说句不好听的那就是暴殄天物啊!
对啊,他怎么没有想过做烧烤呢?
简时安的头脑在这一瞬间蹦出了无数的想法。什么蒜蓉茄子、花甲粉丝、烤年糕、烤火腿肠去……嘶,现在还正值夏日,这种天气就适合吃烧烤喝啤酒。
古代有烧烤吗?当然是有的。
早在现代逛博物馆时他就参观过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烧烤器具。更别提在这个美食文的古代,他更是见识过古人对于烤肉的执念。
可他从未见过有谁像现代烧烤那般将蔬菜放在烧烤炉上烤制的。
因为古代的烧烤都是用火来烤制些肉食,很少会有人将不起眼的蔬菜放在眼中。更别提这种只有洗面才能洗出来的面筋了。
将面筋削成螺旋状穿在竹签上,四面撒上孜然和盐粒。被火舌舔舐过的面筋焦干焦干的,咬下一口则是不同于外壳那般清脆。软绵的口感再配上咸香的调味,那滋味真的是满口留香!
20/44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