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2

我靠经营小吃街养夫郎(穿越重生)——气泡鹿

时间:2023-12-01 10:20:46  作者:气泡鹿
  简时安叹了口气。既然对方不肯对他说,那他何必去做这个恶人呢?
  故意不想出师也好,故意做错也罢,左右这个学徒已经被自己打磨掉棱角。曾经的那点子傲气早已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事项中被打散,留下的只有少年人的质朴与诚心。
  简时安留下作业让程喜一个人继续联系,自己则是前往厨房寻找陆轻寒的身影。
  自从上次陆轻寒给自己露了一手后,对方总是想要再次施展一下自己的厨艺。简时安能怎么办?夫郎想要给自己准备爱心便当,那他肯定是第一个通过呀!
  刚一来到厨房,陆轻寒便捕捉到了他的身影。语气轻快地向他报菜名:
  “今天咱们还吃鸡蛋羹,你最近不是烦恼程喜嘛,多给你补充补充营养!”
  “好呀!”
  简时安是不会将自己的情绪传染给他人的人,可陆轻寒与他是什么关系?在陆轻寒心中,两人几乎已经算是一体了。所以对方的烦恼他当即便能感受到。
  “要不我去试试程喜?他是个哥儿,有些事情是你这个做师父的也无法体会到的。”
  陆轻寒没有明说自己大概能猜到程喜赖在简时安这里的原因。所以他自告奋勇地要前去替简时安打探消息。
  简时安自然是由着他的。
  “那我来做饭,就麻烦轻寒你帮我做做他的思想工作了。”
  有的时候或许真的是因为身份的不同。简时安再怎么做师父,那也有着与程喜根本性的不同。
  首先他不是土生土长的古代人。他或许会在处理一些事物上转换思想,让自己能够按照古代人的思维看待问题、思考问题。
  但他毕竟是个现代人,对于盘旋在古代人根深蒂固的思想无法理解也无法解决。
  其次,他是个男子,不是个哥儿。
  大梁朝再怎么民风开放,那也是在封建王朝巩固统治的基础上实行相应的开放政策。对于从老祖宗那一代流传下的观念,是至始至终无法更变的。
  哥儿地位低下是永恒不变的规矩。可以说简时安根本没有意识到哥儿和男子的区别,所以他也根本体会不到程喜的难处。
  他不可以,但是陆轻寒可以。
  见简时安接过他的活计后,陆轻寒慢步前去教学地点。
  简时安特地用一间空房作为教导学生的固定地点。这里摆放着特制小推车,推车的肚子里堆满了果木炭。
  这么布置的目的就是能够让这些学生们在日常练习时也能保持贩卖的状态。
  陆轻寒熟门熟路地找到了程喜。他注意到,对方用来放置成品的盘子上摆满了翠绿的青菜。
  青菜叶过了油就会舒展自己的身子,使本来干瘪蔫了的菜叶重新释放本该有的生命力。
  像这样的菜叶陆轻寒自然是见过的,就在简时安的手中。
  很明显,程喜的功力早就练到位了,就差一个出师的仪式了。可他为什么执迷要将好好的手艺故意练得稀烂呢?
  陆轻寒能想到的,程喜自然也能想到。他尴尬地伸手挠了挠脸,一方面有着藏拙被抓包的窘迫,另一方面也有着长时间以来浪费蔬菜的尴尬。
  “陆师父,我……”
  陆轻寒不是简时安,程喜对于这一位相当于是挂名的老师还是有点怵的。
  也不知怎么地,或许是因为对方同他一样也是个哥儿,同一种的处境却有着不同的结局总让他有些说不上来的感慨。
  “家里人催你回去成亲了。”明明是个疑问句,可在陆轻寒的口中却成了陈述句。
  “我……”程喜的不知所措印证了陆轻寒心中的猜测,良久,对方终于放下手中的漏勺,重重地点了头。
  “母亲给我选了西门邱家的三子作为夫君,要我学成手艺后就回去与他成亲。”
  西门邱家?陆轻寒大概知道程喜为什么不想嫁了。
  一般来说,农户家的哥儿姐儿会与同为农户的人家成亲,商户也会与商户成为姻亲。像程喜这般背靠清宴园的商户之子,怎么着也逃不开与商户成亲的命运。
  可西门邱家却不一样。这一户本来是靠豆腐磨坊起家,做得豆腐是淮水城一绝。但偏偏邱家有个儿子在前些年中了秀才,惹得邱家人走起路来都带风。
  不仅如此,他们挑选女婿与儿媳的标准也逐渐高了起来。小商小户家的哥儿姐儿已经看不上了,不是大商的儿女不要。
  要是邱家自身的条件也好起来的话也不是不行。
  可坏就坏在邱家自身依旧是小商贩的眼界,只知道守着个豆腐坊浑浑度日,却不知道向上发展。
  不说将豆腐坊做到闻名中外,单单将其发展到附近几个城池都有耳闻也没有做到。
  他们只顾吃着老本,挂着“老字号”的招牌,可做得却是走着下坡路的生意。
  别的不说,现在的淮水城豆腐坊可没有邱家的名号。说起“西门邱家”,知道的都是一阵唏嘘。
  条件不行却想着攀高枝,这是典型的眼高手低。
  陆轻寒自然明白程喜的忧愁。
  邱家有三个儿子一个哥儿,考上秀才的是老大。两个弟弟因着大哥得到了好机缘,从而变得懒散起来。
  其中这个三公子邱好最为出名。仗着有两位哥哥撑腰,对比自己小的哥儿是非打即骂。
  不仅如此,他在家里的豆腐坊内也不是安生的主儿。对待前来买豆腐的顾客横眉竖眼,稍有不顺心便抬出自家的大哥。
  根据前后街坊的描述,这个邱好断断不会是一个好夫君的人选。甚至夸大一点来说,西门邱家就不是一个好婆家。
  老实说,这事要是放在他身上,他一定要想尽办法改变这个现状。
  哥儿的地位低下是事实,一方面是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另一方面则是与迎娶夫郎的夫君有关。
  倘若夫君不向上发展,总想着吃着家中祖辈的老本,那么今后的日子肯定是过得十分艰难。
  更别说像邱好这般根本看不上哥儿的男子了。
  陆轻寒想起了他曾经的日子,顿时心生怜悯。
  程喜也算是他的徒弟,他自然不想对方步上他的后尘。毕竟这世间再也不会蹦出第二个简时安了。
  “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不管如何,陆轻寒都得知道程喜的决定。在他心中,姻缘这种事并非是只能靠着上天注定。倘若简时安没有来到他的身边,他定会寻找机会逃离简宅。
  他不知道的是,原著中的他的确做到了。
 
 
第33章 
  “我不想回去成亲。起码不想将我的大好年华浪费在这种事上!师父,请您……”
  程喜注意到简时安的到来,对方不知听了多少。但无论他怎么觉得羞耻,这种事还得要找几个靠谱的人一起商量。
  想到这,他干脆心一横,向后退了几步后深深一拜:
  “师父们,请你们一定要帮帮弟子!”
  陆轻寒早就注意到了简时安的到来,对方听了有一会儿了,眉头也渐渐蹙了起来,想必应该也觉得有些棘手。
  说得也是。古语有云“宁拆十座庙,不破一门婚”,婚姻是人生大事,一般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轮得到他们这些人插手啊。
  陆轻寒虽然可怜程喜的遭遇,但是并不想让简时安卷进去。
  他们二人好不容易才过几天舒心的日子,万万不可因为此事将自己的安逸生活破坏了。
  说他是冷血也好说他是无情也罢,总之他是不会让简时安这个名字与程喜的婚姻挂钩的。
  像是知晓了他的想法,简时安并没有立即开口应下,而是伸手将程喜扶起,仔细询问他的想法。
  “你想让我们怎么做?由我们做师父的出面替你回绝了这门亲事?我看不仅是做不到,还有可能弄巧成拙。”
  不等程喜有所反应,简时安放开扶着他的手,退后几步来到陆轻寒的身边。
  夫夫两人站在同一处,与程喜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也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他们二人对于这件事的态度:
  “你的婚姻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若觉得对方是你的良人,你就去争、去抢也要为你的婚姻做出努力。反之,若是觉得对方不是你的良人,那就去反抗。
  “说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不是觉得你所能提供的价值远没有对方提供的要多?
  “程喜,你要记住,人都是看重利益的。一旦你自身所能为家族提供的利益超过所有,那他们巴不得替你挡去所有你不喜的。倘若你还是这般弱小且毫无价值,那也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简时安的这番话就像是一柄重锤一般,重重地砸在了程喜的心头。
  或许不只有程喜一人,陆轻寒也在一旁默默地消化着他的话语。
  他知道简时安与旁人的不同,知道他的眼界、他的思想已经远超这个时代的大多数。
  对方的这番话就像是印证了他的心声,也印证了他的想法。
  你程喜只有自己救自己的份,总想依靠别人来帮忙,这辈子都别想翻身!
  程喜张了张口,终究叹了口气。这口气像是终于卸下了长久压在他心头的包袱,让他整个人都仿佛是焕然新生似的。
  “我想我大概知道应该如何去做了。师父,请问我现在可以出师了吗?”
  简时安迎声看向程喜摆放在盘中的青菜,裹满了油光的青菜叶青翠欲滴,看得人食指大动。
  他知道,这才是程喜的真实水平。
  “当然可以。不过程喜,师父得要提醒你一句,有的时候发散一下思维,将其他的食材与‘炸’相匹配也不失为一个奇妙的方法。”
  简时安就差没有将致富的点子喂到程喜嘴边了。见程喜依旧有些懵懂,他终究没有狠下心,还是开口提醒道:
  “今后若是有空就多与李秀交流交流吧。我这个做师父的没办法提点你一辈子,旁人更是没法做你一辈子的军师。今后凡事都得靠你自己。”
  陆轻寒自然知道简时安的想法,对于这个弟子他也是既爱又怕。
  程喜在身份上与他可以说是同病相怜,他得知对方的苦楚时自然是心疼的。
  但同时他也没有忘记简时安的担忧,他更是没办法站在道德层面指责简时安。
  他为什么要去指责简时安?对方作为师父已经够仁至义尽了,对于程喜今后的发展也指出了明路。
  无非就是没有将炸鸡、炸肉这种创新办法告诉程喜而已,这并不是可以被世人拎出来批判的点。
  想到这,陆轻寒稳定了自己的心神,邀着程喜吃了午饭再走。
  程喜在饭桌上仔细请教了简时安摆放小推车的注意事项,并将自己的想法与简时安的建议相互碰撞,终于从中找到了独属于自己的营生之路。
  之前他想过在贵族圈子里推行炸串不是不可行,但是这背后需要叔父程实的推动。现如今叔父顶着父母的巨大压力保下他,他不能再去麻烦叔父为自己背书。
  程喜决定还是从小推车做起。不过摆放的位置却不是简时安待的那条街,而是去往清宴园的必经之路上。
  并且他还打算与叔父进行合作营生,请叔父在制作菜单的时候将他的炸串写在上面,只不过却要添上“外送”二字。
  这也是根据简时安的建议来变化的。程喜不知道,这“外送”二字原一开始本是“外卖”。
  简时安想着“卖”这个字在古代不宜添在菜单上,且这个字会让顾客觉得这种东西还得要再添钱进去,这样不利于程喜的起家。
  他建议程喜与叔父程实签下合约,用相应的利润分成来做成这笔买卖。
  简时安不知道,火遍大梁朝南北的“外送”生意就是由程喜这里开创而来的。
  送别了程喜,简时安手下已经没有门徒了。可他却没有就此放松,反而是更加努力地想要将炸鸡的配方调和出来。
  不是他杞人忧天,而是未雨绸缪。淮水城的炸串小推车已经有了十几家了,光是他这条街上就冒出了三四家。
  这些小推车无疑都是仿照他的小车模样打造的,甚至简时安远远地看过一眼,大致能看出制作工艺应该是同出一辙。
  不过古人也有古人的好处。起码简时安没有在自家小摊周围的五里地内发现别人家的小推车。想必他们也不好意思真正地在简时安的地盘贩卖。
  这个时候,简时安不得不去联想现代的夜市。
  别的不说,就说他待的那个夜市吧。摊位与摊位之间也就隔了一仗长,你家的柱子能挨着我家的小车车身,别提有多挤了。
  现代的人口爆炸导致摆摊的地盘根本无法施展,有的时候更会出现口角摩擦的情况。
  这些都放在一旁不提。重点是现代人的跟风模仿能力。
  现代的网络发达迅速,通常你家有什么创新特色被人拍成小视频放到网上后,保不齐第二天就会有无数同样的东西出来。
  不止如此,如果行人逛夜市的话,他们通常会发现小吃都是扎堆出现。这边刚路过一家炸串,前面隔着两米又会冒出一家同样的炸串。
  名字不一样、炸串种类不一样,但是食物出锅后入口的口感是一样的。
  并且全华夏的夜市都几乎一模一样。什么炸鸡柳、炸鸡锁骨、烤冷面、鸡蛋汉堡……这些食物从卖相到口感都是一脉相承的。
  再瞧瞧古代的小吃,跟风模样的能力也是很厉害,但是古代人却不会将山寨的食物放在正主面前叫卖。要卖也是离了十里地,根本不会打扰到简时安的生意。
  不止如此,简时安还发现他的客户群体几乎是固定的。先前那些给他捧场的大商贩们也依旧选择他的小摊,一个个前来买食的时候还都表示着忠心。
  “简老板,您放心,咱们就认准您家的口味!”
  “是啊是啊,那些人仿得了形却仿不了精髓。我去尝过,那味道不咸不淡,跟咱们家一比那是差远了!”
  简时安知道,这些商贩们可不是说虚话的人。他之前就跟程喜说过,人都是看重利益的。
  倘若其他家炸串的价格比自己的低廉、口味也比自己要好的话,这些人还能围在自己这?
  简时安笑着应下了这些奉承话,自己则是丝毫不敢有所懈怠。他也有打探过消息,其他人的炸串并没有像他这样卖一文钱一串,有的干脆是捆绑在一起销售。
  比如一捆青菜再加两个鸡蛋,或者是三串五串连在一起卖。前面有的人说得不错,这些人的模仿根本没有仿到他的精髓。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